•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其實」和「事實上」的語義和功能

第二章 文獻探討

人們在運用語言的過程中,通常不只利用字句的本義,溝通常常會發 生在複雜的各語言現象,所以,如果我們想要分析語言,也應該從各個層面 探討,更能了解語言使用的種種面向。

因此,本論文以 Halliday 的「概念」 、「篇章」、 「人際」三大純理功能 為分析架構(Halliday,1985,1994,2004)。 「概念」功能指的是語言對人 在現實世界(包括內心世界)中各種經歷的表述,反映出主客觀世界中所發 生的事件,其所涉及的人事物和過程中之動態語義單位。「人際」功能是發 話者運用語言參與社交的功能,例如反映交際時的某種要求、說話者用以表 達對某種情況的評估以及態度、反映交際雙方社會階層的高低以及相互關係 的親疏等等,在語言中被用來表達上述的成分,如語氣、態度成分、語調等 等就稱為「人際成分」 。 「篇章」功能是使概念功能和人際功能通過語言得以 實現的功能。Halliday 將語言中具有組成篇章作用的成分,如關聯詞語、主 位結構、信息結構等稱為「篇章成分」 (Matthiessen,1992;朱永生、嚴世清 2001;陳俊光,2010:110-111)。如果我們把語義、篇章、語用的概念和三 大純理功能相互對照, 「概念」就是語義功能, 「語篇」功能就是篇章功能,

「人際」功能也就是語用功能。

本章包含三大部分,首先第一節以概念層面出發,探討前人對於 「其實」

和「事實上」歷時與共時語義以及語法的研究,並回顧「其實」和「事實上」

的核心語義以及語法功能;第二節為「其實」和「事實上」的篇章相關研究;

第三節為總結。

第一節 「其實」和「事實上」的語義和功能

從辭典的釋義看來, 「其實」和「事實上」有重疊的語義,可以說是兩

組近義詞語,而且前人的分析研究在語義以及語法功能方面頗多,不過有諸

多不同的解釋。以下本研究檢視了「其實」和「事實上」在歷時以及共時上

之文獻。

8

一、 「其實」和「事實上」的歷時語義

(一) 「其實」的歷時語義

「其實」起初是作為偏正詞組結合在一起,意思為「它的果實」 ,而「其」

是代詞,領格

3

, 「實」的原始義為果實,後來虛化成「其實」 、 「實際情況」 ,

「其實」也隨著「實」的語義擴展而逐漸有了「它的實質」 「、它的實際情 況」等義,語氣副詞的「其實」是在這一個意義基礎上虛化而來的(朱冠明,

2002;李素英,2012)。

在線字典《中華博物漢語字典》中針對「其」的字面義、 「實」的字面 義以及「其實」的字面義有數種解釋,歸納如下三個表:

表二-1:「其」的字面義(《中華博物漢語字典》)

說明 例句

他的 [his] 他日歸,則有饋其兄生鵝者。《孟子·滕文公下》

她的 [her] 其夫

它的 [its] 鳥之將死,其鳴也哀。

從表二-1 來看,「其」表示「他的」、「她的」以及「它的」等意思。

3 領格,也就是所有格。

9

表二-2:「實」的字面義(《中華博物漢語字典》)

說明 例句

真正地;確實;實在

[really; certainly]

瞻望弗及,實勞我心。《詩·邶風·燕燕》

蘭芝仰頭答:理實如兄言。

《玉台新詠·古詩為焦仲卿妻作》

故自汝歸後,雖為汝悲,實為予喜。 (清·袁枚《祭妹文》)

果然 [certainly] 畢陽實送州犁于荊。《國語》

終於 [finally] 其實無不安者,功大故也。《呂氏春秋》

實際上

[actually; in fact]

或說處殺虎斬蛟,實冀三橫唯餘其一。

《世說新語·自新》

傳者因謂小孤廟有彭郎像,澎浪廟有小姑像,

實不然也。(宋·陸遊《過小孤山大孤山》)

上表二-2, 「實」有「真正地;確實;實在」相對應的英文則是「really;

certainly」 、 「果然」 「certainly」 、 「終於」 「finally」 、 「實際上」 「actually;in fact」

的意思。

表二-3:「其實」的字面義(《中華博物漢語字典》)

說明 例句

實際;事實 [reality; fact] 較秦之所得,與戰勝而得者,其實

百倍。

宋·蘇洵《權書·六國論》

其實 [ actually; in fact ]

承上文轉折,表示所說的是實際情況

畫家其實並非不懂世故。

確實;的確 [ really ] 其實不是她說的那個意思。

10

表二-3 可看出, 「其實」合在一起有著「實際;事實」 「reality; in fact」 、

「表示所說的是實際情況」「actually; in fact」、「確實;的確」「really」等意 思。

張曉鳳(2011)提出「其實」最早出現是做為一個短語,由於語義的泛 化而由短語演變到實詞,由實詞演變到評注性副詞,她並認為「其實」的虛 化為主觀化機制作用下虛化的結果,「其實」的副詞用法形成以後,舊用法 仍然存在,新舊並存。她從歷時角度考察「其實」 ,提出「其實」在先秦時 是一組偏正短語,意義表達是「它的果實」 ,如「園有桃,其實之肴。心之 懮矣,我歌且謠。不知我者,為我士也驕。」 ( 《詩經魏風•園有桃》)。張

(2011)表示至唐宋時期,由於佛經文化及變文的興盛,「其實」位於句首 表轉折以及補充的現象較為普遍,如下例(5)和(6)所示:

(5) 但離虛妄名為解脫,其實未得一解脫。 (南宋《古尊宿語錄》)

(6) 溫故有七分功夫,知新有三分功夫,其實溫故則自然知新。

(《朱子語類 •中庸》)

從張(2011)的例子我們可看出例(5)的「其實」表示和前文的轉折 語義,所謂「離虛妄名為解脫」 , 「其實」之後表達沒有解脫,這句話是用來 表達和前後文不同的語義,亦即張(2011)所謂的「轉折義」 。例(6)為「其 實」之後文用以表達「對前文之進一步說明」之用例,溫故和知新即是求學 問的一體兩面,我們可以看到,「其實」在南宋時期演變出「進一步闡述」

的例子。

朱冠明(2005)研究「其實」的歷時語義,並對「其實」利用多義說進 行探源,發現「其」和「實」原本是兩個意義分開的詞,其後組成偏正詞組

「其實」表示它的果實之義,隨後「其」由指人、事、物之後泛指各種情況;

「實」由「果實」之義漸漸轉化成「實際狀況、真相、本質」;最後「其」

進一步虛化,指代功能完全喪失,此時,「其實」成為一個表示主觀態度的

副詞。他指出,在宋代,副詞的用法已經成熟,本文以朱(2005)整理如下

表二-4:

11

12

朱冠明(2005)指出,在現代漢語中, 「其實」是一個具有傳信功能的評 注性副詞,表明說話者對「其實」所在的整個命題的一種評注性態度,即主 觀認為該命題是真實的;在語義上是承接上文而發,引出和上文相反的意思,

或對上文進行修正或補充,略帶有轉折的意味。其中來源於古漢語表領格的 第三人稱代詞「其」的指代功能已經完全虛化,並沒有具體的所指。

解惠全(1987) 、劉堅(1995) 、洪波(1998)皆強調句法位置對虛化現 象發生的重要性,不在句子核心成分的狀語和補語位置最容易發生虛化。然 長期位於主語位置的「其實」如何能虛化為副詞呢?朱冠明(2002)認為理 由有三個:其一,長期處於主語位置,導致「其」指代功能的弱化喪失。再 者,處於分句的主語,表面上與狀語位置重合,一旦發生虛化,無須另外要 求形式上句法位置的改變,所以處於賓語和謂語位置的「其實」與其虛化無 關。最後從語用上來看,副詞作狀語表示說話人認為整個陳述部分是真實情 況,只不過作主語時說話人的主觀意味略弱一點,作狀語時主觀意味略強一 點。關於「其實」在現代漢語中的共時語義究竟為何,我們將於第二章進行 討論。

(二) 「事實上」的歷時語義

王燕(2011)指出, 「事實上」由雙音節的名詞「事實」與單音節方位 名詞「上」構成的,因此本研究在考察「事實上」的歷時演變之前,須先針 對「事實」的語義進行討論,以及在構詞中結合「上」的過程。

首先,我們參考了在線字典《中華博物漢語字典》中對「事實」的解釋 是「事情的真實情況」 ,英文為「fact」 。字典中的例句如下例(7)和(8):

(7)判案要以事實為根據。

(8)事實勝於雄辯。 (《中華博物漢語字典》)

其次,

在線字典《中華博物漢語字典》

針對「上」的解釋為「指方面,前

面常用介詞。」,至於例句,如下例

9

10

: (9) 他在音韻上下了很多功夫。

(10) 事實上,問題並不難解決。 (《中華博物漢語字典》)

13

李明懿(2000:13-17)根據前人針對空間方位詞之研究,發現雖然每一 個單純方位詞都具有特定的方向和位置意義,並不都只用來表示方位、時間 也可以表示情況、條件、範圍等等(趙元任,1968;呂叔湘,1981;朱德熙,

1982;廖秋忠,1992;劉月華,1992;Su et al.,1999),如下例(11)所示:

(11) 事實上,問題並不難解決。 (呂叔湘,1981:416)

針對例(11)中的「事實上」 ,就不用來表示方位或時間,而是表示「就 事實上來說」 。詞彙的多義(polysemy) 現象通常是指一個詞項具有多重意 義(Lyons,1977,1995),而多義則牽涉到一個詞的中心意義經由人們的 想像而延伸到其他意義,這些機制包括隱喻(metaphor)和轉喻(metonymy) 。 隱喻源自於古希臘 metaphora,意思是 carrying across。隱喻就是把一事 物轉移到另一事物上。在漢語修辭學上,稱這兩個事物為喻體和本體。Lakoff

& Johnson(1980)稱為始源域

5

(喻體)(source domain)和目標域(本體)

(target domain)。而他們也指出,隱喻其實就是借助一些具體的事物來談 較抽象的事物,因為這樣聽話者較容易明白抽象的事物。除了以具體的事物 來談抽象的事物,我們也以身體所處空間藉由形象圖示隱喻到其他抽象經驗,

例如上、下可以表示社會階級地位的關係、好與壞等。

隱喻概念基本上是藉由源頭域和抽象域之間的映射(mapping)關係來 了解隱喻為何,而其邏輯為 T is S

6

這樣的形式出現,如

Love is a journey.

(Lakoff,1987;Lakoff & Johnson,1980),如下例(12):

(12

Our relationship has hit a dead-end street. (Lakoff ,1993

) 在這個例(12)中, 「愛情」被概念化為「一次旅程」 (journey),並暗

示一段關係正陷入泥淖中,這裡的隱喻就是從來源域—「旅程」映射到「愛

5語義單位相應於概念域而概念化,因此任何概念或知識系統均可作為一個域。域是一個相應於某 一些語意單位可概念化的相關區域。一般而言,三度空間、氣味、顏色、觸覺等等都是基本域。一 個概念或任何複雜程度的概念叢集則可作抽象域(例如:人體、下棋的規則、親屬網絡)(langacker,

1987:63)。

6 T is S 有別於 T is like S,這裡所要說的並非以 T is S 形式出現的語句本身,而是這樣的一種概念。

隱喻映射主要針對的是語言背後的知識概念的對應,而不再語言(言語或詞彙)本身。就認知而 言,所有抽象的語義域(域)都被以較具體的概念域方式有系統的概念化。(Lakoff and Johnson,1980;

Lakoff,1987;Lakoff,1993;Kreitzer,1997)

14

情」 —目標域。因此現代漢語方位詞「上」的隱喻映射就是從空間方位概念 域映射到其他概念域(李明懿,2000)。

轉喻是我們利用一個物體指涉另一個相關物,不像隱喻所牽涉的是兩個 不同的概念域之間的映射,轉喻指在同一個概念域產生(Lakoff & Johnson,

1980:65)。鄧麗君(2011)提到轉喻的主要功能在於參考,也就是利用其 中的某一特質或要素(entity)來解釋和它相關的另一個特質,除此之外,轉 喻也提供了理解的功能。她並舉例如下所示:

(13) The Times hasn’t arrived at the press conferences yet.

(Lakoff & Johnson,1980:35-36)

鄧(2011)說明在例(13)中,”The Times”所指的不只有泰晤士報的記 者,它也指涉了記者所工作的機構。

李明懿(2000:70-71)發現與方位詞「上」有關係的意義延伸, 「上」

搭配抽象名詞或實體名詞時多表示抽象延伸意義,例如: 「禮貌上」、 「事實 上」 、 「觀念上」等,而雖然「上」與抽象名詞搭配而成的方位詞組的意義是 抽象的,但是,「上」本身意義並未發生變化,而是與「上」搭配的成份本 身空間隱喻作用。

在方位詞「上」所組成的名詞及詞組意義延伸中,除了方位詞「上」本 身的意義延伸之外,與「上」相鄰成分的隱喻映射和轉喻映射也扮演了極重 要的角色,也就是說,這個隱喻映射的來源域是空間,目標域是所搭配成份 的事件或狀態,例如「上」的來源域有[礎石] 、 [場域] 、 [表面] 、 [外顯] 、

[層級] 、 [路程]六種來源域,而其中第一種來源域[礎石]的隱喻映射是:

1. 事務的基礎是礎石。

2. 事實是礎石。

3. 具準則性的事務是礎石。

在這些隱喻裡,目標域通常是[基礎] 、 [事實]、 [真理]、 [原則] 、[律 法]等。礎石是穩固不移的奠基磐石,任何行動立足發端於其上,也因此事 實、真理、律法、原則等事務的概念可與礎石的概念對應,如以下例(14)

和(15):

15

(14) 基本上,人有權利也有責任完成自我。[基礎]

(15) 實際上,古代人類生活用品中,以陶器占最多。[事實]

所以,我們可以知道「事實上」,也就是根據「事實」的基礎,任 何行動立足以此為根基的意義了。

本論文接著根據王燕(2011)的歷時探源,發現「事實上」最早的用例 是在宋代文獻中由宋朝原本的名詞性方位短語,漸漸語法化為虛義,在結構 方面則由原本的修飾句內的定語、謂語,進而到修飾整個句子的語氣副詞。

本論文參考王(2011)整理如下表二-5:

16

17

由上表二-5 可以看出, 「事實上」最初語義為「客觀真實的情況方面」 , 是一個名詞性方位短語做介詞賓語或定語,也出現了在狀語位置的例子;在 宋、明時期「事實上」使用率很低,在宋朝時期已有反預期的用法。王燕(2011)

指出在清代時期,「事實上」由名詞性方位短語表「客觀真實的情況方面」

漸漸虛化,乃至出現越多在主語前,用以修飾整個主謂結構,意為「說明實 際情況,表示下文所說情況是真實而有依據的」 。

二、 「其實」和「事實上」的共時語義

(一) 「其實」的共時語義

本研究綜合兩岸共四本工具書: 《大陸地區的現代漢語八百詞》 、 《現代

漢語虛詞辭典》、《現代漢語虛詞詞典》,及台灣地區的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

本(網路版),針對副詞「其實」的義項,整理如下表二-6:

18

19

由表二-6 中可得知,工具書對「其實」之詞性只有《現代漢語虛詞詞典》

註明為副詞,至於語義部分有:「真實的情況」、 「對上文的補充說明」 、「對 上文修正」、「承上文而含轉折」、以及「引出和上文相反的意思,有更正上 文的作用」 。

此外,以上工具書,多以句式分類,再討論句中「其實」的意義,顯然 將語義和句法兩層面混為一談。再者,本研究認為「其實」應從更長的上下 文去體現本身的意義,光從單句去看「其實」的意義並不全面,此部分我們 將於第四章進行論述。然綜合以上所列資料可以觀察出,工具書所載現代漢 語「其實」的義項,可分為「進一步闡述」以及「反預期」兩方面,我們將 在第二章針對「其實」的句法功能進一步討論說明。

(二) 「事實上」的共時語義

本研究綜合兩岸共兩本工具書:大陸地區的《現代漢語八百詞》和《現 代漢語虛詞辭典》,對副詞「事實上」」的義項,整理如下表二-7:

表二-7:工具書對「事實上」的解釋以及說明

說明 例句

現代漢語八百詞 名+上,指方面,前面常

用介詞「在」、「從」。

事 實 上 問 題 並 不 難 解 決。

現代漢語虛詞辭典 根據客觀事實來說。 事實上,他是對的。

從表二-7 看出,在《現代漢語八百詞》對「事實上」的解釋是由「事實」

和「上」合起來成為一個詞,《現代漢語虛詞辭典》表示事實上是「根據客 觀事實來說」 ,此兩個例子都是放在句首。不過在字典中沒有看到「事實上」

的反預期解釋和例句。

20

三、 「其實」和「事實上」的共時功能

語法界的專家學者們對於「其實」和「事實上」的功能眾說紛紜,可歸 納為以下幾種說法,本論文分別進行討論。

(一) 「事實上」是評注性副詞(語氣副詞)

王燕(2011)指出「事實上」是評注性副詞,亦即是語氣副詞。關於語 氣副詞的句法特點,張誼生(2000)表示,語氣副詞是用來表達情態意義,

可位於句中或句首,也可位於句末,有著傳信與情態的功能,他並認為評注 性副詞在句法上可為高層謂語,位序靈活,用來表達說話者對事件、命題的 主觀評價和態度,具有「述謂性」、 「靈活性」 。

李泉(2001)認為語氣副詞是用來表示對動作行為或所言內容的情感態 度,可直接用在句中動詞前修飾該動詞,但主要修飾全句,因而大都可以出 現在句首。其構式為:語氣副詞+動詞∕句子。

段業輝(1995)語氣副詞大都出現在主謂句中,透過對主謂句中的分布 情況的觀察,可歸納成兩種格式:

1.1 語氣副詞+NP+VP

(16) 事實上,這時希特勒已把目光轉向東方了。

(《第二次大戰回憶錄》)

(17) 事實上,目前他們對中國和中國人的了解並不多。

(新華社 2004 年新聞稿)

段(1995)表示,例(16)中的「事實上」位於主謂句的句首,其後可

接逗點停頓,而例(17)為句首的事實上其後帶有其他狀語「目前」修飾整

個句子。

21

1.2 NP+語氣副詞+VP

(18) 夢中的大街事實上由木床扮演。

(余華《兩個人的歷史》)

(19) 他們在這一關鍵問題上的分歧,事實上也構成了他們分別為臨管會和 占領當局兩方所看重的原因之一。

(新華社 2004 年新聞稿)

段(1995)認為「事實上」從句首移位到主語後,所修飾的範圍從整個 句子縮為句中謂語成分如例(18)和(19),但句子的基本意義沒有改變。

范曉、張豫峰(2008)則指出,詞語或成分在句中有其排序性,而排序 不同,也就造成句法結構以及其意義的變化。張誼生(2000)也表示,副詞 共現順序同其語法意義和表義功用是密切相關的;也就是說,副詞充當狀語 時的位置分布和排列順序同其本身的句法功能、語意特徵、語用傾向有著必 然的關係。總的來說,主觀性越強,位序越前,語義轄域越寬,位序越前。

(二) 「其實」和「事實上」是態度性狀語

Biber and Finegan(1998)指出,英文’actually’和’in fact’為態度性狀語

(stance adverbial),是因為其位置在於句中,用來強調說話者或作者對於 某一訊息內容的評價判斷,感情態度或是對命題內容真實性的承諾。高麗君

(2010)提出,位於句中的「其實」與「事實上」就執行了態度性的功能,

在表意或命題的概念上,表示說話者對於小句命題內容的評價判斷。小句句 中的「其實」與「事實上」通常出現在小句的主語或動詞前。高(2010)舉 例(20)和(21)如下所示:

(20) 民進黨發言人蔡其昌指出,台灣事實上是主權獨立的民主國家。…

(2010-03-25/《聯合報》/焦點)

(21) 台北與上海事實上是互補性遠大於競爭性。…

(2010-04-06/《聯合報》/兩岸)

22

高麗君(2010)指出,例句(20)顯示在野黨發言人對於其命題的評注 性態度,「事實上」便標記出這位發言人對於自己所言命題之真實性的承諾 和肯定;而例(21)的作者同樣透過「事實上」,以強調對命題內容真實性 的判斷。

高麗君(2010)指出,位於句中的「其實」也帶有態度性狀語的功能,

和「事實上」可以互相替換,如下例(22):

(22) 就目前來看,新興市場的崛起帶動對原物料的龐大需求,供給面可 能氣候無常、蘊藏枯竭等因素而變動,長期供需其實呈現失衡,未來恐怕 會更嚴重,農產品中長期還是向上。…

(2010-03-24/《聯合報》/兩岸)

根據高(2010),例(22)中的作者以「其實」表示句內命題內容的真 實性,就是所謂的態度性狀語,顯示出強調命題意義的真值功能,而這種作 用等同於句中的「事實上」。然而,她也指出「其實」與「事實上」傾向於 出現在小句的起首或段落起首位置,擔任言談標記功能。

(三) 「其實」和「事實上」的詞性與語義

陳依昀(2011)以聯合報之社論版文章為語料來源,分析自 2009 年 10 月 26 日至 2009 年 12 月 25 日共 60 日之社論文章,共 60 篇語料,總字數 約 86,000 字(詞素)。60 篇文章中包含的議題共可分為政治、經濟、社會、

兩岸、環境、教育、運動等。其結果統計列於下表二-8:

23

表二-8:「其實」與「事實上」位於句中位置統計(轉折詞)

其實 事實上

編 號

出現位置 次數 %百分比 次數 %百分比

一 句首狀語之前 6 7.3 1 8.3

二 主語之前 23 28 8 66.9

三 省略主語的動詞短語 或形容詞短語之前

20 24.3 1 8.3

四 無 主 語 的 動 詞 短 語 之 前

3 3.6 1 8.3

五 主語之後 28 34.1 1 8.3

六 狀語之後 2 2.4 0 0

總計 82 100 12 100

陳根據郭志良(1999)的區分標準,指出轉折連詞為上表二-8 的前四項,

而轉折副詞為上表的後四項。然而,因為第三項和第四項為轉折副詞與轉折 連詞的重複部分,必須根據語義或語用的條件辨析,因此不在陳(2011)的 討論範圍。

陳指出「其實」出現在「句首狀語之前」以及「主語之前」的次數為 29 次,而出現在「主語之後」和「狀語之後」的次數為 30 次,兩者差不多,

因此認為「其實」同時具有「轉折連詞」與「轉折副詞」的特性。 「事實上」

出現在「句首狀語之前」以及「主語之前」的次數為 9 次,而較「主語之後」

與「狀語之後」的 1 次多很多,因此「事實上」作為轉折連詞傾向較轉折副 詞為多。

我們將陳以上的區分摘錄於下。根據陳以上的詞性區分,出現在「句首

狀語之前」與「主語之前」的「其實」為連詞,共出現 29 次;而出現「主

語之後」與「狀語之後」的「其實」為副詞,共 30 次。另一方面,出現在

24

「句首狀語之前」以及「主語之前」的「事實上」為連詞,共出現 9 次;而 出現在「主語之後」與「狀語之後」 「事實上」為副詞,僅出現 1 次。因此,

她的結論為:「其實」做為連詞與副詞的頻率各約一半(29:30),而「事 實上」則傾向做為連詞(9:1)。

然而,我們認為以上陳在詞性的分類上有所混淆,因為「其實」和「事 實上」 ,無論其在「句首主語∕狀語之前」或「主語∕狀語之後」 ,皆為副詞。

兩者在主∕狀語前後位置的根本差異,乃是其範距大小的問題

7

。有關此範 距差異,我們將在後文進一步闡釋。

另一方面,就語義而言,陳指出, 「其實」出現在句首時,總共有 8 種 銜接功能,其中出現最多的是「內幕真相」 ,例如下例(23):

(23) 當年天王這個名號的出現,固反映了民進黨執政時群雄並起的意氣風 發,其實也預示了呂游蘇謝等天王間必然的明爭暗鬥。

(2009-11-08/《聯合報》/社論)

在例(23)中,陳說明除了意氣風發的事情之外,也有黨內的明爭暗鬥,

但這是一般人沒注意到的情形,但是作者注意到了。而在語料中,出現次多 情形的為「其實」後接「真實的情況」 ,如下例(24):

(24) 這是他們對馬總統的評量;但由於前述他們對台灣社會民情的見解,

可知他們也明白馬總統的政策與思維,其實是在台灣民主體制中現階段的 必然立場,任何中華民國的主政者皆沒有脫離民意的可能性。

(2009-11-26/ 《聯合報》 /社論)

在例(24)中,陳提出馬英九政策與思維,利用「其實」來表達其真實 立場。另外,「其實」位於句首的銜接功能尚有「作者提出的意見」、 「提出 新的看法或觀點」 、 「補充真實情況」 、 「否定前段所述(跨段落)」 、 「否定前 段所述(同一段落)」、 「後接非符合預期發展內容」等。

7 謝謝指導教授陳俊光老師提出此意見。

25

陳依昀(2011)發現「事實上」最常出現的形式為「自成小句

8

」 、 「在段 落之首」以及「位在句中」 ,而在「以小句出現」形式底下, 「事實上」最常 銜接的內容為「否定前段的真實情況」 ,如下例(25):

(25) 要提醒綠營的是:別以為台灣把大門緊閉,就能保護台灣學生的就 業機會或節約台灣的教育資源。事實上,在全球化的時代,世界是平的,

一切競爭早就穿疆越界在進行;一名中國或印度的苦讀學生,總能悄悄搶 走台灣或其他國家青年的就業機會;大陸學生不需來台就學,他們和台灣 學生的未來競爭照樣激烈地隔海進行著。

(2009-11-20/《聯合報》/社論)

在例(25)中,陳表達的是前述內容是錯誤的,真實的情況是, 「事實 上」之後所述的內容。另外,「事實上」也接一個「真實情況」的例子,如 下例(26):

(26) 無論如何,作為一個摩登版的經濟神話,杜拜大夢的緣起緣滅,仍是 經濟學上值得探究的一課。事實上,穆罕默德酋長想要把杜拜打造成一個 現代城市,一新全球對阿拉伯世界的觀感,自有其雄心和壯志。正因為這 些年的杜拜熱,全球遊客及資金湧向波斯灣頭,阿拉伯國家保守、封閉的 形象獲得改觀,乃至對杜拜脫胎換骨的想像,都讓人耳目一新。

(2009-12-1/《聯合報》/社論)

在例(26)中,陳提出穆罕默德酋長的企圖,真實道出杜拜的奇蹟緣起。

陳(2011)表示, 「事實上」除了「否定前段的真實情況」 、 「銜接真實情況」 、 尚有「補充說明」、 「相對意見」、「否定前述並提出新意見」等銜接功能。

就陳(2011)上述的語義而言,我們認為她的語義分類過於繁瑣,並多 所重疊。事實上,分成「反預期」和「進一步闡述」即可。此即為本論文的 研究重點之一,我們將在下文詳細討論之。

8 感謝論文口試委員屈承熹教授和論文指導教授陳俊光老師均指出「事實上」不可能「自成小句」

26

(四)「其實」是篇章關聯副詞

Sperber 和 Wilson(1995)提出了兩條關聯理論(Relevance Theory)的 原則 —認知原則以及交際原則,把言語交際當作是一種認知活動,力圖以最 小的投入獲取最大的認知效果。關聯副詞的功能為「修飾所在的詞組或句子 中的動詞或形容詞,起關聯作用,連接詞、詞組或句與句」(李泉,2001:

72) 。同時,關聯副詞可在單句、複句中連接短語和分句的副詞,即所謂的

「邏輯銜接」 (也、就) ,亦可在句段、篇章中銜接句子和篇章的副詞,即所 謂的「篇章銜接」 (終於、其實) (張誼生,2000:20-23) 。唐斌(2007)根 據關聯理論指出,「其實」有時會引出和上文相反的意思,表明上文中的表 面現象、推測估計和預期與下文的實際情況不符,有更正或修正上文的作用,

具有轉折的用法,如下例(27):

(27) 他看似文弱書生,其實是個拼命三郎。

(唐斌,2007:17)

從例子(27)看出來,這裡的「其實」是句內的「其實」 ,與篇章的關 聯理論似乎沒有具體的關聯性。唐(2007)也指出,為了交際成功,說話者 總是會設法盡可能清晰地表達自己的意思,常會使用話語標記預示自己會補 充新信息,或對上文進一步解釋說明,使話語更完整更明確。如下例(28) :

(28) 這些地下熱水或蒸氣,其實是大氣降水在地下深處被熱岩體加熱的 結果。

(唐斌,2007:17)

唐(2007)表示例(28)中的「其實」是在句內的「其實」 ,這只是一 個修飾謂語的狀語,僅止於句法層面的探討,而「其實」在篇章中的關聯性 的相關論述,將於第四章第一節進行論述。

王江(2008)則將具有轉折意味的「其實」稱為「其實 1」 ,把不含轉折

意味的「其實」稱為「其實 2」 。 「其實」為篇章連接副詞,連接句子或大於

句子的結構成分,一般都位於後續句中,可位於句首,也可位於句中。筆者

將其分類於下表二-9:

27

表二-9:「其實」的位置以及修飾部分

「其實」的位置 確實位置 修飾部分

1. 位於句首 主語前∕主語省略∕無主 修飾其後整個句子 2. 位於主語後 主語由名詞性成分充當(名

詞∕代詞∕名詞性短語)

在句子的句中成分,修飾謂語

3. 位於賓語小句 中

當謂語是看出、覺得等的心 理或認知動詞,「其實」可 以出現在賓語小句中

NA

4. 位於補語中 NA NA

4.1 「其實」位於句首

王江(2008)表示位於句首的「其實」是句子副詞(sentence adverbs)

是用來修飾其後的整個句子的,用來表述說話人或寫作者對他自己所要說的 內容持有的觀點和態度。位於句首的「其實」清楚地表明了整個句子的語氣,

而且往往有強調的作用,如下例(29)和(30):

(29) 她對這種說法十分憤怒,說我在蓄意貶低她。其實 1 我沒有這樣的意 思。

王小波《陰陽兩界》

(30) 大哥對這門親事並沒有反抗,其實 2 他也不懂反抗。

王小波《陰陽兩界》

4.2 「其實」位於句中

位於句中的「其實」把修飾的句子主謂部分斷開,只修飾後面的謂語部 份。 「其實」前面的主語由名詞性成分充當(名詞∕代詞∕名詞性短語) ,如 下例(31)和(32):

28

(31) 安樂居不賣米飯炒菜。主食是包子、花捲。每天賣得不少,一半是附 近的居民買回去的。這家飯館其實 1 叫個小酒鋪更合適些。

(汪曾祺《安樂居》)

(32) 秦幹事那時挺欣賞自己這種收放自如的把握分寸能力。他想自己同王

景是有距離的。他其實 2 是站在高處看他。王景也覺出了這種位置。

(趙琪《告別花都》)

此時,這裡的名詞性主語如例(31)的「安樂居」和(32)的「秦幹事」

為有指(referential)的、定指(identifiable)的,很少是無指(non-referential)

的、不定指(non-identifiable)的,與上文句中某個句法成分(通常是主語)

構成前指照應,使上下文構成了一個連貫的話題鏈,前後相承,話題一致,

使「其實」與上下文的關聯更加緊密。

4.3 「其實」位於賓語小句中

當謂語是「看出」 、 「發覺」 、 「覺得」 、 「知道」 、 「告訴」等表言語、心理 或認知義動詞時,「其實」可出現在「其賓」的賓語小句中。如下例(33)

以及(34):

(33) 別羞澀,我看出來您其實 1 心理特願意,您尚有餘勇可嘉—您看這大 街上哪個不錯?

(王朔《頑主》)

(34) 此刻重新回顧那一天的經歷時,他才知道彩蝶和男孩其實 2 是命運為 他安排的兩個陰謀,他還知道自己要避開其中一個,那他也就避開了兩個。

(王江 2008)

4.4 「其實」位於補語中

(35) 別看這孩子穿得破破爛爛的,他長得其實 1 很漂亮。 (王江,2008)

如上例(35)的「其實」位於「其實很漂亮」補語中。王江(2008)表 示關聯副詞「其實」主要用於命題之外,表示說話人對於命題的主觀態度,

它與情態(modality)的表達有密切的關係,是體現人際功能和語篇功能的

29

一類副詞,王並表示主前的「其實」移到主後,「其實」的主觀性減弱;反 之,句中「其實」移到句首,其主觀性增強。

對王江(2008)以上的說法,我們提出幾點修正:其一,就詞性而言,

例(35)中的「其實」 ,嚴格來說,並非位於補語位置,而是位於動詞「長」

後補語「很漂亮」前的狀語。換言之,「其實」的詞性乃為副詞,其修飾功 能為狀語就是副詞的功能。其次,就結構而言,其分類過於瑣碎。王所謂的

「主語後」 、 「賓語小句中」 、 「補語中」都是句內的次分類。就分類而言,宜 簡扼而不重疊。其實,上述的分類僅須分為「句外範距」與「句內範距」兩 大分類即可。此即本論所使用的研究架構。

(五) 情態副詞

Lyons 為情態所下的定義,其中一個為可能性(possibility)或必要性

(necessity)的概念(Lyons,1977:787)眾所周知的例子就是表達可能性 的 may,與表達必要性的 must;另一情態詞的使用目的就是表達說話者對 命題(proposition)的觀感以及所抱持的態度(opinion or attitude)(Lyons,

1977:452)。

謝佳玲(2006)比對 Lyons(1977:451)列舉的情態詞,其中除了助動 詞之外,還包含了情態副詞 frankly, fortunately, wisely。這些情態詞是用來表 達說話者對命題內容的看法,突破了利用助動詞來表述可能性與必要性的限 制之後,發現漢語其實可以透過動詞與副詞來描述更大範圍的情態意涵,還 有中西文獻較少提及的評價情態(evaluative modality) ,因此共分成「認知」 、

「義務」 、 「動力」 、 「評價」四種,本論文參考謝(2006:53-61)之分類將情 態詞整理如下表二-10:

表二-10:情態詞分類表

謝佳玲,2006

認知: 對於一個命題是否為真的判斷(如「可能」)或證據(如「聽說」)。

義務: 是否要讓一個事件成真的指令(如「必須」)或保證(如「包準」)。

動力: 是否要讓一個事件成真的潛力(如「能夠」)或意願(如「願意」)。

評價: 對一個以之為真的命題的預料(如「難怪」)或心願(如「幸虧」)。

30

由上表二-10 可以觀察出,謝(2006)將情態詞分為認知、義務、動力 與評價四類,其中跟本論文有至大關聯的為評價情態的預料系統,預料系統 又可細分為符合預期與背離預期兩種,且可分為主語取向[+主語]以及非 主語取向[-主語]如以下例(36)、(37)、(38)以及(39):

評價情態之預料系統的符合用法,如例(36)和(37) :

(36)[-主語]例句:李登輝果能把握此一有利形勢,善加運用。

(37)[+主語]例句:我相信沒人會料到蘇聯政體會瓦解。

評價情態之預料系統的背離用法,如例(38)和(39):

(38)[-主語]例句:原來你也在這家超級市場買菜啊。

(39)[+主語]例句:李文秀想不到這個性子殘酷的人居然肯饒人性命。

(謝佳玲,2006:53-61)

屈承熹(2010:90-91)認為評量(evaluation)副詞通常表達說話者的態 度,所以他們都帶有說話者的預設,有時候甚至於帶有聽話者的某些想法的 預設,這類副詞的語義最難於捉摸,所以也很不容易做簡單的說明, 「其實」

和「事實上」根據屈(1991:73)的語意定義如下表二-11:

表二-11:「其實」和「事實上」的語義(屈承熹,1991:73)

本句所言為真 上文所言為真 本句與上文的關係

「事實上」 是 是 對上文所述作更精確地描述

「其實」 是 是 上文所述固為真,但並不同意

屈(1991)表示這個表只是從例子中觀察出的結果,如果利用大量語料 進行研究,結果也許會有差別。

綜上所述,本論文的「其實」和「事實上」應屬於情態詞中的評價情態,

代表說話者對事件之看法,又分為預料(presupposition)系統之符合用法,

31

亦即「對上文所述作更精確地描述」 ,以及預料系統之背離用法, 「上文所述 固為真,但並不同意」。

(六) 副詞的篇章連接功能

屈承熹(2010)提出副詞出現在主語及主題前或後,還有一個功能,與 篇章結構有很密切的關係,如下例(40)、(41)以及(42):

(40) 在甘城找房子可真不容易,花了我一個多星期的時間,才在陳教授家 找到了一間房間。

(41) 我明天就要搬到陳家去了。

(42) 明天我就要搬到陳家去了。

(屈承熹,2010:82)

在例(40)句中,揭示了時間「一個多星期」 ,由此為上文的起點引導 讀者至下文,不過在例(41)中,有關時間的副詞「明天」位於句中,沒有 篇章的連接性,相較之下,例(42)開頭的「明天」可為時間上的連接點,

將上、下文連成一氣。所以(42)的時間副詞由此觀察出具有篇章的連接功 能。因此可以讓我們了解到,只看單句是不夠的,必須將視角放大,才能通 篇了解說話者的用意(屈承熹,2010)。

四、 小結

由歷時角度來看, 「其實」由「其」和「實」作為偏正詞組結合一起,

意思為「它的果實」 ,後來虛化表示「它的實際情況」 ,一開始「其實」即為

「反預期」的用法,而後演變出「進一步闡述」的功能,完成虛化的時間大 致在晉以後,到宋代已經完全成熟(朱冠明,2005)。

「事實上」由「事實」和「上」的搭配而成, 「事實」是事情的真實情

況,而「上」由空間的隱喻而成,搭配抽象概念轉喻而成「就事實的基礎來

說」 。而「事實上」在宋代已有了「反預期」的用法,在清朝時期,越來越

多用來說明實際情況,表示「下文所說情況是真的」 (王燕,2011)。

32

從共時角度來看, 「其實」和「事實上」各為評注性副詞(王燕,2010)、

態度性狀語(高麗君,2010)、轉折連詞、轉折副詞(郭依昀,2011)、篇 章關聯副詞(王江,2008)以及情態詞(謝佳玲,2006)可位於句首修飾整 個句子,表達主觀看法,可位於句中,修飾謂語,均有表達對上文或命題之 真實性的評價或反向看法之意,本論文支持謝(2006)以及屈(1991)之情 態詞之理論,對命題有正向的「進一步說明」 ,和對命題之反向看法的「反 預期用法」。屈(2010)並指出副詞具有篇章連接的功能,本論文將於下一 節針對「其實」和「事實上」的篇章分析進行討論。

第二節 「其實」和「事實上」的篇章分析探討

篇章

9

「是一段有意義、傳達一個完整信息、前後銜接、語義連貫,具有 一定交際目的和功能的言語作品」 。篇章的研究超越句法和語義,範圍跨越 了詞彙與句子,篇章其實是研究前後文所要表達的完整信息。

本節分析與「其實」和「事實上」相關的篇章理論概念,共分兩部分,

第一部分是與篇章相關的理論,第二部分介紹前人「其實」和「事實上」的 篇章研究。

一、 相關理論概念

(一) 篇章的銜接和連貫

銜接(cohesion)和連貫(coherence)。銜接和連貫是篇章中最基本的 兩個不同概念。簡單的說,銜接是語篇現象,指的是發話者用來表示經驗和 人際方面語義連貫的語法手段;而連貫是心理現象,它存在於發話者的頭腦 中,無法在語篇層面上找到線索。有人認為,銜接是語篇的有形網絡,而連 貫則是語篇整體意義的無形框架(Geoff Thompson,2000:31-32)。

9 摘自鄭貴友(2002),《漢語篇章語言學》16 頁。

33

Halliday 和 Hasan(1776)認為銜接是一個語義概念而不是形式的單位,

是篇章內部各構成部分之間語義上的聯繫。也就是說,如果篇章中某一部分 對另一部分的理解起著關聯的作用,這兩個部分之間就存在著銜接關係。

許餘龍(2001:204-205)根據 Halliday 的理論整理出如下篇章銜接手 段分類:

結構銜接:信息結構,主述位結構,對偶、排比的句式 銜接

語義銜接:指示、替代、省略、連接、詞彙等銜接方式

從語義銜接方面來看,與本論文有明顯緊密關聯為詞彙銜接(lexical cohesion),也就是說在篇章內部,有一些在語義上具有密切聯繫的詞語,

它們在篇章的上下文中相繼出現,並且使篇章中各部分在意義上具有密切的 聯繫。

鄭貴友(2002:47-59)將漢語篇章中常見詞語銜接方式歸結起來有以

下幾種,筆者將之整理如表二-12:

34

35

在表二-12 中針對「反義詞語」同現一項,鄭(2002)指出這裡的反義 應做廣泛的理解,如語義相反、相對都包括在其中,指的是語義相反或相對 的詞語在上下文中間相分布,使各語義連貫,進而發揮了銜接的作用。下面 舉例(43)說明其中有關「相反詞語」同現在篇章中的關係:

(43) 就故事而言,它只有一個優點,就是使讀者想知道以後將發生些什麼。

反過來說,它也只有一個缺點,就是弄到讀者不想知道以後將發生些什麼。

(福斯特《小說面面觀》)

在上例(43)中, 「優點」、「缺點」語義相反,使其各自依存的上下文 在語義上也具有相反關係的語義聯繫,反義詞的使用也具有修辭作用。另舉 一例有關「相對詞語」同現在篇章中的關係,如下例(44):

(44) 養雞和積蛋自然也是相成的關係。雞養得多了,生出來的蛋也就少不 了,蛋積多了反過來又可以增加養雞的數量—不是一個道理嗎?

(季子《夏秋軼聞》)

上例(44)中之「雞」 「蛋」在具體的上下文中具有相對語義關係的詞 語,它們的相繼出現,也同樣具有特定的銜接作用。

「詞彙銜接」為本論文研究問題一判斷「其實」和「事實上」在句內、

句外「反預期」以及「進一步闡述」以及問題二之「對比焦點」的重要準則 之一,筆者參考前人對漢語常見的詞彙銜接方式之整理,利用詞彙銜接之種 種方式判斷語料,進而達到釐清「其實」和「事實上」此兩者在篇章中有何 不同之處。

在「主述位」以及「焦點」的結構銜接方面,與本論文實有至大的關聯

性,將另闢章節討論於後。

36

(二) 焦點的篇章組織功能:信息結構和主位結構

焦點的概念是由 Halliday(1967)率先提出來的,假借光學—焦點之術 語用來指句子中韻律突顯的部分。Halliday(1985)將利用系統功能語言學 的概念(ideational)、人際(interpersonal)和篇章(textual)三大純理功能 為其架構,探討對應於語言中的語義(概念)、語用(人際互動)和篇章(信 息結構)此三個面向。焦點就是在於篇章中體現出來,和信息概念、主位結 構關係密切(陳俊光,2010) 。信息結構指的是信息的組合關係(syntagmatic) , 通常遵循從舊到新的排列順序。信息結構是以受話者為中心:舊信息是發話 者認為受話者已經知道或可從前文或語境推出的信息,是雙方交際的前提;

而新信息是發話者估計受話者尚未知道的信息,是雙方交際的目的。他認為

(1967:204): 「焦點信息(focal information)之所以為新信息,並非在於 該信息未曾被提及,而是發話者將其呈現為無法從先前話語中推出的信息。」

( “The speaker presents it as not being recoverable from the preceding discourse.” ),筆者根據陳俊光(2010:109-111)的焦點理論整理於表二-13,如下所示:

表二-13 主位結構(陳俊光,2010:109-111)

句法 主語 述語

篇章 主位(theme)

信息的起點

舊信息—主題或話題(topic)

述位(rheme)

句子講述的內容

新信息—焦點(focus)

如上表二-13,主位結構中的主位與述位的順序是固定不變的,主位總 是在述位之前。信息結構中的新舊信息一般都遵循從舊到新的原則(常規信 息結構),也就是說,當句子的舊信息和主位的位置重疊,就形成了主題或 話題(topic),而新信息和主述位重疊的部分成了述題(comment) (Halliday 1970:12)。交際值大的新信息,常落於句子述題結束的地方,形成焦點

(Halliday,1967;湯廷池,1986;方梅,1995;陳俊光,2010:109-111)。

37

(三) 句尾焦點和對比焦點

王江(2008)指出,句首的「其實」 ,向句中位移,句子焦點語義也跟 著突出起來(正向距焦);反之, 「其實」由句中移到句首,減弱了句子焦 點的清晰突出,亦即分散了句子的焦點。另外,王江(2008)亦提出,隨著

「其實」位置之改變,句子焦點亦隨之發生改變;同時隨著焦點的改變, 「其 實」所在句的語用前提(預設)也會隨之改變。

然而,我們對以上焦點會隨著移到句首而減弱的說法持保留態度。我們 認為「其實」由句中移到句首,並不會使焦點減弱,而是引介出不同範距的 焦點,即從「句尾焦點」轉變為「對比焦點」 ,此為本研究的另一重點。

根據焦點出現位置的不同,學者大都同意句子的焦點可分為句尾焦點和 對比焦點(劉丹青、徐烈炯,1998;潘建華,2000)。陳俊光(2010:113)

則近一步指出,句尾焦點(end focus)沒有專用的焦點標記,而是以語序的 形式表現出來,句尾自然成為句子信息結構中重點突出的對象,同時也是句 子自然重音所在,稱為句尾焦點(Leech & Svatvik,1975:175;湯廷池,

1985:437),亦有學者稱之為常規焦點(canonical focus)(方梅,1995:

279)。本論文將統一稱為「句尾焦點」 ;反之,如果一個成分不用作引入新 信息,而是在上文或語境裡已經直接或間接地引入了,說話人出於對比的目 的刻意凸顯的信息,這個成分就是對比焦點(contrastive focus),而對比項 可以是句中的某個成分,上下文提及或語境中實際存在的實體,也可以是交 際雙方共享知識中的對象(方梅,1995)。如下例(45a)和(45b):

(45a) 王朔是誰?

(45b) 誰是王朔?

(方梅,1995:279)

(45a)和(45b)兩句有不同的命題意義(也就是句子所要傳達的基本

意義)也就有不同的焦點。當有人談論「王朔」的時候,如果聽話者不知「王

朔」是誰,要求說明「王朔」這個人,就可以採用(45a),其中「誰」是句

尾焦點(常規焦點):如果說話人知道「王朔」這個作家,也知道「王朔」

38

在現場,可是認不出這個人的面容,此時,就可以採用(45b),問「王朔 是誰?」是因為要求另外一個句子來回答,這樣就形成了對比焦點。

句 尾 焦 點 和 對 比 焦 點 的 根 本 差 別 在 於 兩 者 有 著 不 同 的 預 設

(presupposition),所謂的預設,就是溝通的雙方所共知共享的前提。如果 句子的預設是「有 X」,整個句子是要說明這個 X,此時,焦點成分是直線 性的,屬於句尾焦點:如果說話人預設聽話人認為某事是 B,而實際是 A,

說話人出於分辨「是 A 而非 B」,就成為對比焦點。

(四) 篇章標記

篇章標記(discourse marker,簡稱 DM)這個名詞最初是由 Labov 和 Fanshel(1977)年討論英語 well 的用法時所明確使用。其後,Levison(1987)

提到此類詞語的特性 —表明某句話語前面的篇章之間的關聯的詞或短語。

Schiffrin(1987)指出,篇章標記是對言談單位起切分作用的順序性的 非獨立成分。其特性為:在句法上獨立於句子;位於語句的起始位置;具有 某些韻律特質;例如其本身的重音,後頭的停頓,發音的弱化現象;亦即,

將篇章標記語定義為一種為了進行中的言談而提供語境協調的文字或非文 字機制的功能類別成員。

(五) 轄域

10

轄域(範距)指的是某個管領詞語,如動詞,各種修飾語等所支配修飾 或統領的範圍(廖秋忠,1992:92),王江(2008)利用轄域的理論,提出 位於句首的「其實」,轄域是它所在的整個句子或整個語篇;而位於句中的

「其實」的轄域則是後面的部分,因此,關聯副詞「其實」雖然可在句首與 句中移位,但卻造成了轄域的改變,很可惜的是,王江(2008)並沒有具體 的例子解釋這樣的說法。

10 有些文獻也稱作「範距」、「管界」。

39

張文賢(2009)將「但是」的連接功能分為「整體連接」與「局部連接」 , 而局部連接指的是連接詞連接的是相鄰的句子成分或者分句,如下例(46)

和(47):

(46) 他的目標遠大但是不切實際。 (張文賢)

(47) 估計今年頭幾個月還會走低,但是年底可能升至 5%左右。

(人民日報)

所謂「整體連接」的定義是連接語段或非相鄰的段落,張為其列出幾個

特點:第一,從轄域看整體連接的範圍大於相鄰分句,為句子與句子或段落 與段落。第二,從語篇上來看,整體連接有更強的承前性,後文就是對「但 是」部分做進一步說明。第三,從連接的語義上來看,整體連接的意義較複 雜,需要訊息接收者概括。第四,成對使用的連詞,用於整體連接的通常是 最後一分句,而且不與前一分句連詞搭配使用,例如「但是」不能與「雖然」

連用,如下例(48):

(48) ①只是在我有了稿費收入以後,媽才不上街賣冰棍、賣雜貨 了。記得

我將第一筆稿費一百七十八塊放在她手裡,對她說:「媽,咱們有錢了,您

再別出去賣冰棍了」的時候,她癟著嘴無聲地哭了……

②到現在,我的眼前還時常浮現出那些又大、有濃、又重、又急的淚 滴。當時,她坐在我們二裡溝舊居朝北那間小屋的床上,那張靠牆南北向 地放著,她面朝西地靠坐在頂著南牆的床頭旁……

③但是好景不常,最後幾年經濟上雖然穩定了,可是她更操心了。

(北大 ccl)

上例(48)中,但是連接了整體,但是好景不長使①與③銜接起來,好

景是①中所述的有了稿費收入,但是指事情發生了變化③。這種變化雖不是

經濟上的變化,不過是指不利的方面。 「但是」在這裡就是整體連接的角色。

40

二. 「其實」和「事實上」的篇章相關研究 (一) 句內的「其實」和「事實上」

1.1 句中的「其實」和「事實上」-- 情況的真實性

根據 Wang, Tsai and Yang(2010)提出的看法, 「其實」和「事實上」的 字面義跟「事實」有絕大的關係,雖然兩者在情感表達上看似沒有關聯,不 過卻提供了說話者在修辭上表達對命題的推論,在句中出現可以定義為「情 況的真實性」。以下(49)是他們所指出的例子:

(49) T:..教語言喔,

..我們大家其實是從句子出發,

..對不對? (Lecture)

根據以上的例(49),T 代表老師,華語文教學的老師,談論如何教漢 語,老師利用「其實」提出教漢語「是從句子出發」的事實。其次是「事實 上」的例子,如例(50):

(50) M: ..一跟多看起來是否定,_

..但是,_

..一_

..有一才能界定那個多,_

..有了多才能界定這個一,_

..這個--

..這個存在事實上是很矛盾的,_

..但是,_

..矛盾才是他真正存在的原則._ (Lecture)

41

說話者 M 在演講中講述臺灣文學、中文文學及其翻譯,上述例(50)

提到中文的「一」和「多」的存在「是很矛盾的事實」 。

王燕(2011)引據范曉、張豫峰(2008)的連貫理論,指出篇章中的句 子要實現語義連貫,要採取某些銜接手段來實現,而語氣副詞在篇章中就往 往起著銜接篇章、實現語義連貫的作用。「事實上」可以連接前後的主語和 謂語,在邏輯語義上起了「說明真相的作用」 ,如下例(51):

(51) 這個協會事實上是一個保鑣協會,給社會上各種各樣的人物當保鑣。

(張平《十面埋伏》)

1.2 句中的「其實」和「事實上」-- 違反事實

有的時候,針對目前的話題, 「其實」和「事實上」也可用來提出對上 文直接或間接對比的陳述(Wang, Tsai and Yang:2010)。如下例(52)為

「其實」於句中表示對上文的對比陳述:

(52)H:..交通上的話,_

..因為短期,_

..買車其實是,_

..有一點浪費.\ (Lecture)

例(52)的主題是「交通」 ,對進行中的對話提出反對的意見。 「事實上」

在句中也可以用來表示反對上文,如下例(53):

(53) A:..這些衛星資料所給的資料,_

..事實上,_

..都是高估的,_

..是錯的._ (Lecture)

42

(二) 句首的「其實」和「事實上」

Wang et al.(2010)提出,篇章標記「其實」和「事實上」出現在電視 或收音機訪談節目的正式語體較多,另一方面,兩者出現在句內表達主觀看 法的情形增多,並且從句內的命題發展到在篇章語用層面。

時至今日,很多研究均指出篇章標記的角色為指出說話者的態度,或是 標記出在互動過程中說話者之間的關係,它們主要被用來表達說話者根據前 文相關的態度,顯示出文章以及互動的功能。Wang et al.(2010)並指出「其 實」和「事實上」主要用來介紹評論、闡釋、改變以及辯護。

2.1 句首「其實」和「事實上」—增強前文看法及進一步闡述

發話者利用句首的「其實」和「事實上」來表達對命題內容的態度,並 提供證據來加強其說法,針對前文做進一步的闡釋(Wang et al.,2010)舉 例,如下例(54):

54

B:..我知道有些人 honn,_

..其實哪一個陣營都有._

..為了勝選,_

..為了意識形態,_

..認為合理化自己的罪惡,_

..這是一種群眾的心,_

..我可以了解._ (TV panel discussion)

例(54)發話者利用「其實」來提出對前文看法的證據—「為了勝選」 、

「為了意識形態」以及「認為合理化自己的罪惡」最後到「這是一種群眾的 心」。

Fraser(1988)指出,英文裡的“in fact” 和“actually”可作為闡釋性

標記(elaborative marker)之用,用來引出新的事例或說明,此一事實或具

體證明可以強化前文的論述觀點。高麗君(2010)表示,書面語裡的「其實」

43

和「事實上」位在句首時,也可擔任闡釋性標記,使後文支持前文的觀點,

使此一觀點令讀者信服,如下例(55):

(55) 從今年起,中國對世界的貿易順差又降了百分之五十。事實上,從三 月開始,大陸的貿易可能逆差。這也是六年來,大陸首次出現單月逆差。

(2010-0322/《聯合報》/兩岸)

上例(55)中,作者首先論述中國大陸對世界貿易的原本享有的順差優 勢不再,除了指出數據,作者運用「事實上」引出更具體確切的時間和事件,

使得作者在「事實上」之前所陳述的論點顯得更加真確,也增加了使讀者接 受此一論述得說服力。

高麗君(2010)表示,位於書面語裡句首的「其實」和「事實上」可在 小句內和表達因果關係的言談標記「因」或「因為」一起出現,擔任闡釋性 標記,如下例(56):

(56) 藍正龍說,大家都好奇為什麼夏和杰這麼自我感覺良好,其實是因為 這場戲,改變他的人生。……

(2010-04-14/《聯合報》/消費)

高(2010)提出上例(56)是藍正龍說明自己所飾演的角色「夏和杰」

為何在戲劇中表現出傲慢心態的原因。這裡「其實」和原因標記(causal marker

因為一起出現,發揮標記因果關係功能。而高(2010

並指出,此例將「其 實」更替為「事實上」,則可以看出使用「事實上」較強調前後篇章差異,

其原因是「事實上」對於所引出的命題內容更有強調意味。

對高(2010)上述的說法,我們提出一些看法。首先,她所謂的「強調 意味」,其語義不明,我們不知所「強調」的內容究竟為何。「強調」一詞 儼然成為一種遁辭。其次,高認為「其實」若代換為「事實上」 ,可看出「事 實上」較強調篇章差異。然而,她並未指明所謂的「篇章差異」究竟為何。

而此差異即為本論文之研究重點:即「事實上」與「其實」在不同的範距中,

其「進一步闡述」與「反預期」的功能有不同的體現。有關此點,我們將於 第四章詳細討論之。

44

2.2 中文修辭上的輕轉—話輪首的「其實」和「事實上」

發話者利用「其實」和「事實上」 ,來表示對前文的修正、預先告知即 將來臨的修正(Wang et al.,2010)。另外,並可用來提醒來賓即將到來的 未知話題以及轉換話輪,如下例(57)所示:

(57) A:..我們來看一下,_

..事實上呢,_

..到目前為止,_

..很多人,_

..仍然在討論,_

..過去這兩天的,_

..驚人選舉結過._

..或者是預期三月大選,_

..到底鹿死誰手?_ (TV panel discussion)

在上例(57)中,主持人先說「我們來看一下」,再說「事實上」以便介紹 新話題以供來賓討論。

2.3 「其實」和「事實上」--反預期/修正前文

Wang et al.(2010)表示,說話者利用「其實」或「事實上」來強調所 知事實和上文相關的共同話題,不一定是共知的或是符合預期,這樣的用法

「其實」比「事實上」更普遍,如下例(58):

(58) A:..各位可以看到我,_

..這個很得意的樣子._

..這個很得意的樣子._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