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漢語「其實」和「事實上」的語義、篇章分析與教學啟示 漢語「其實」和「事實上」的語義、篇章分析與教學啟示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漢語「其實」和「事實上」的語義、篇章分析與教學啟示 漢語「其實」和「事實上」的語義、篇章分析與教學啟示"

Copied!
255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華語文教學系暨研究所 碩士論文. 漢語「其實」和「事實上」的語 義、篇章分析與教學啟示 A Semantic and Discourse Analysis of “Qishi”and “Shishishang” in Chinese and Its Pedagogical Implications. 指導教授:陳俊光博士 研 究 生:游雅欣. 撰. 中華民國一○六年七月.

(2) 漢語「其實」和「事實上」的語義、 篇章分析與教學啟示 中文摘要. 本論文以 Halliday 的「概念」 (ideational) 、 「篇章」 (textual) 、 「人際」 (interpersonal)三大純理功能(metafunction)為分析架構,以真實語料為 基礎,探討現代漢語「其實」和「事實上」在篇章層面的語言現象,並將 研究結果應用於教學中。 本論文以臺灣地區兩大語料庫—聯合知識庫 (UDN data) 和中文詞 彙特性素描系統 (Chinese Word Sketch Engine, CWS)中有關「其實」和 「事實上」—共 400 筆語料,以及前人研究為基礎,探討兩者的基本語義, 藉以釐清其篇章功能之異同。 首先,從歷時的角度來看, 「其實」一開始的用法就是「反預期」 ,之 後演變出「進一步闡述」的功能;而「事實上」一開始就有「進一步闡述」 的用法,之後演變出「反預期」的功能。此兩者皆為情態詞,連接性狀語, 即說話者用以表達對於命題的態度以及看法,因而有著反預期以及進一步 闡述兩種功能。 其次,從語料庫統計的數據來看,句外的「事實上」筆數高於「其實」 , 而且句內的筆數「其實」高於「事實上」 ,兩者有如此的差異在於「事實上」 的「範距」大於「其實」;「事實上」的範距較大,管轄範圍較大,因此放 在句首,篇章功能強,用以連接上、下文。 再者,就焦點功能而言, 「其實」和「事實上」出現在句中,從「語義 連貫」和「詞彙銜接」這兩個面向來觀察,此兩個情態詞的範距小,只管 轄動詞,產生「句尾焦點」 ,描述一件事;而「其實」和「事實上」放在句 首,範距相對大,因而產生「對比焦點」 ,相對上是在陳述兩件事,構成了 語言的整個連續體。 i.

(3) 最後筆者根據以上分析結果,評析五本臺灣及美國目前通行的華語教 材,建議將「其實」和「事實上」研究結果應用於課程之中。 關鍵詞:反預期、進一步闡述、範距、句尾焦點、對比焦點、銜接、連貫. ii.

(4) A Semantic and Discourse Analysis of Qishi and Shishishang in Chinese and Its Pedagogical Implications Abstract The present thesis has adopted the theoretical framework of Halliday’s metafunction which encompasses ideational, textual, and interpersonal functions (Halliday 1985, 1994, 2004). Based on this framework and on authentic written and spoken data, the discourse aspects of Mandarin Chinese qishi (actually) and shishishang (in fact) are explored. Additionally,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are applied for pedagogical purposes. This study is substantiated by empirical data, composed of 400 tokens of data from two corpuses in Taiwan; one is UDN data and the other is Chinese Word Sketch. Engine, CWS in Taiwan as well as by some former studies on qishi and shishishang. The basic semantic meanings of these two modal adverbs are distinguished in order to investigate their differences in discourse. Firs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diachronic semantic evolution, qishi has the function of counter-expectation, while shishishang has the function of further elaboration. Throughout the centuries, qishi has carried the meaning of further elaboration; whereas Shishishang has carried the meaning of counter-expectation. These two are modal adverbs, which can be used to either introduce a refutation of one’s opinion or attitude toward a proposition (counter-expectation) or to introduce a reinforcement of an idea (further elaboration). Moreover, the data of corpuses reveals that the sentence-initial shishishang has a higher frequency of occurrence than qishi. Qishi occurs more in a intersentence than shishishang. The reason for the two adverbs differing so widely in their syntactic position is that shishishang possesses a larger scope than qishi, which indicates that shishishang has a stronger function in discourse so as to link the utterer’s prior utterance and coming utterance. iii.

(5) Furthermore, in terms of semantic coherence and lexical cohesion at the discourse level, when qishi and shishishang occur in the inter-sentence, they modify the verb in the sentence, which results in end focus — an event is described. By contrast, when they occur in the initial position in a sentence, they operate within an extended scope, which results in the contrast focus — two events are discussed. Last but not least, at the pedagogical level, based on the linguistic analysis in this study, five L2 Chinese textbooks that are commonly used in Taiwan and the U.S.A. are reviewed. The analysis is followed by a series of teaching suggestions. Keywords: counter-expectation, further elaboration, scope, end focus, contrastive focus, cohesion, coherence. iv.

(6) 謝辭. 這本論文能夠完成,首先我要感謝我的指導教授—陳俊光老師,跟隨 老師從碩一的句法學、碩二上學期的篇章分析到碩二下學期的對比分析的 學習,到蒐集語料與分析,建構論文架構並為之添加血肉,都是老師一點 一滴辛苦的教導和不斷的討論,尤其是每兩個禮拜不間斷的會面討論,老 師的指導終於獲得雅欣這本論文的完成。特別感謝論文口試委員:屈承熹 教授和李明懿教授給予建議與指導,除添補原本的不足之處,雅欣還學習 到新的想法。 其次,感謝陳俊光老師和徐東伯老師的推薦,我得以獲得美國合理大 學的教學實習機會;感謝所上老師們的教導讓我獲得寶貴的教學理論及經 驗;感謝雪妮老師和淑華老師,協助我在碩二時蒐集所上紀念冊的資料, 讓紀念冊順利付印。 此外,感謝思蘋、彥辰、宇婕、昇翰、芮慈、佳恩、家彤、筱婷、昇 峰和簡翊家,因為你們,使我的研究所生活多采多姿,由於你們在學習上 的幫助,我相信沒有你們,我的研究所學習絕對不會念得比想像中輕鬆愉 快。 另外,我還要感謝我親愛的朋友們,你們時時給予我精神上的支持和 鼓勵,尤其常常讓我很喜歡跟你們在一起,讓我覺得我是一個好人,你們 成就了我。感謝我的好朋友PJ和Ben,有你們在翻譯上的幫助,讓我的教案 正確度更高。 最後,我要感謝我的父母親,無時不刻叮嚀我要為別人著想,當一位 有用的人,而且在我忙碌的時候,不會要求我回家探望你們,就是這種細 微之處,才顯得你們的偉大和包容。感謝你們,沒有你們就沒有今天的我。 爸爸,也希望你在天之靈繼續保佑我們的家不受風吹雨打,我一定繼續努 力加油往前進!. v.

(7) vi.

(8) 目錄 摘要.................................................................................................................................i Abstract.........................................................................................................................iii 表目錄...........................................................................................................................ix 圖目錄............................................................................................................................x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1 一、研究動機................................................................................................1 二、研究目的................................................................................................2 第二節 研究方向和範圍......................................................................................3 第三節 研究問題..................................................................................................3 第四節 本文架構..................................................................................................4 第五節 術語解釋..................................................................................................4 一、篇章的銜接和連貫................................................................................4 二、焦點的篇章組織功能:信息結構和主位結構....................................5 三、句尾焦點(自然焦點∕常規焦點)和對比焦點................................5 四、篇章標記................................................................................................5 五、範距(轄域)........................................................................................6 六、反預期功能............................................................................................6 第二章 文獻探討..........................................................................................................7 第一節「其實」和「事實上」的語義和功能....................................................7 一、「其實」和「事實上」的歷時語義......................................................8 二、「其實」和「事實上」的共時語義....................................................17 三、「其實」和「事實上」的共時功能....................................................20 四、小結......................................................................................................31 第二節 「其實」和「事實上」的篇章探討......................................................32 一、相關理論概念......................................................................................32 二、「其實」和「事實上」的篇章語用相關研究....................................40 三、小結......................................................................................................48 第三章 研究方法........................................................................................................49 第一節 研究架構................................................................................................49 一、語料分析架構......................................................................................50 二、研究問題一..........................................................................................52 三、研究問題二..........................................................................................55 第二節 研究方法................................................................................................58 一、語料來源..............................................................................................58 二、教材評估語與教學啟示......................................................................60 vii.

(9) 第四章 結果分析與討論............................................................................................60 第一節 研究問題一............................................................................................61 一、「其實」和「事實上」範距大小之比例............................................61 二、「其實」和「事實上」範距大小之示例............................................63 三、「其實」和「事實上」的焦點之比例................................................66 四、「其實」和「事實上」的焦點分佈....................................................68 五、小結......................................................................................................76 第二節 研究問題二............................................................................................77 一、「其實」和「事實上」在「反預期」與「進一步闡述」的比例....77 二、「其實」和「事實上」在「反預期」與「進一步闡述」的示例....82 三、小結......................................................................................................89 第五章 教學啟示........................................................................................................91 第一節 華語教材中「其實」和「事實上」的呈現..........................................92 一、《現代漢語課程 2》.............................................................................93 二、《新版實用視聽華語 3》.....................................................................94 三、《新版實用視聽華語 4》.....................................................................96 四、《當代中文 4》.....................................................................................97 五、《遠東生活華語 3》.............................................................................98 第二節 綜合評析與建議..................................................................................102 第三節 教學建議..............................................................................................103 一、功能....................................................................................................103 二、結構....................................................................................................105 三、用法....................................................................................................107 第四節 小結......................................................................................................111 第六章 結論..............................................................................................................113 第一節 研究總結........................................................................................113 第二節 研究限制與展望............................................................................114 參考文獻....................................................................................................................115 附錄............................................................................................................................127. viii.

(10) 表目錄 表二-1:「其」的字面義(《中華博物漢語字典》).................................................8 表二-2:「實」的字面義(《中華博物漢語字典》)……………….........................9 表二-3:「其實」的字面義(《中華博物漢語字典》).............................................9 表二-4:副詞「其實」的形成(朱,2005)...........................................................11 表二-5:「事實上」的形成(王燕,2011).............................................................16 表二-6:工具書對「其實」的解釋以及說明...........................................................18 表二-7:工具書對「事實上」的解釋以及說明.......................................................19 表二-8:「其實」與「事實上」位於句中位置統計(轉折詞).............................23 表二-9:「其實」的位置以及修飾部分.....................................................................27 表二-10:情態詞分類表(謝佳玲,2006).............................................................29 表二-11:「其實」和「事實上」的語義(屈承熹,1991:73)...........................30 表二-12 漢語篇章中常見的詞彙銜接方式(鄭貴友,2002,47-59)..................34 表二-13 主位結構(陳俊光 2010)...........................................................................36 表三-1:研究問題之細項與假設...............................................................................51 表三-2:本論文語料蒐集來源一覽表.......................................................................59 表四-1:「其實」和「事實上」在「中文詞彙特性素描系統」和「聯合」的句內 和句外..........................................................................................................................62 表四-2「其實」和「事實上」在「中文詞彙特性素描系統」和「聯合」的信息 焦點..............................................................................................................................67 表四-3:句尾焦點語料示例.......................................................................................69 表四-4:「其實」和「事實上」在「中文詞彙特性素描系統」和「聯合」的句內 和句外..........................................................................................................................78 表四-5:「其實」和「事實上」之「反預期」與「進一步闡述」的比例.............79 表四-6:「其實」在句內與句外範距之「反預期」與「進一步闡述」的比例….87 表四-7:「事實上」在句內與句外範距之「反預期」與「進一步闡述」的比….88 表五-1:本研究評析之華語教材相關出版訊息.......................................................92 表五-2:「其實」和「事實上」在各教材的英譯...................................................102. ix.

(11) 圖目錄 圖三-1:本研究分析架構...........................................................................................50 圖三-2:研究問題一分析架構...................................................................................52 圖三-3:研究問題一分析架構...................................................................................55 圖四-1:「其實」和「事實上」的句內和句外比例.................................................62 圖四-2:「其實」和「事實上」的句內範疇.............................................................63 圖四-3:「其實」和「事實上」的句外範疇.............................................................64 圖四-4:「其實」和「事實上」進一步闡述比例.....................................................79 圖四-5:「其實」和「事實上」反預期比例.............................................................80 圖四-6:「其實」和「事實上」的進一步闡述語義行進方向.................................82 圖四-7:「其實」和「事實上」的反預期語義行進方向.........................................85 圖五-1:「其實」和「事實上」的句內...................................................................106 圖五-2:「其實」和「事實上」的句外...................................................................106 圖五-3:「其實」和「事實上」的自然焦點結構示意...........................................108 圖五-4:「其實」和「事實上」的對比焦點結構示意...........................................109. x.

(12)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和目的 一、研究動機 語言教學與學習的過程中,教材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所謂「巧婦難為無 米之炊」,也就是說教材能為教學的中介工具,讓學習有跡可循,教師、學 生憑藉著教材,按部就班地邁向語言習得的目標。而所謂「工欲善其事,必 先利其器」;就語言學習來說就是,教學與學習不但有所憑藉,而且有好的教 材能讓教學與學習收事半功倍之效。 本研究乃在研究「其實」與「事實上」的異同,筆者發現教材當中對「其 實」和「事實上」的語義解釋較為籠統,只提出中、英部分的對譯, 「其實」 在教材中,只列出一個例句,在課文中未發現註釋為反預期或是進一步闡述 的用法;再者無教學排序的考量,因此可能會造成學習者的誤用。 筆者首先參考《實用視聽華語 3》 (2008) ,第六課〈考不完的試〉在生 詞及例句部分的第三十六個生詞中所列詞性以及英文解釋最後為例句,如下 例(1)所示: (1) 其實 A: actually, in fact, as a matter of fact 老王說他會做飯,其實1他只會烤麵包。 (《實用視聽華語 3》 ,2008:160). 從上例(1)可知,只有英文翻譯和生字部分的單句,無上下語境的輔 助,對學習者來說無從依據。另外在《當代中文 4》第十二課〈入鄉隨俗〉 所列之「事實上」的詞語解釋如下例(2),不過沒有生詞的例句:. 1. 筆者在文中將「其實」加上粗體雙底線是為了易於閱讀,實際教材並非如此呈現。本論文其後所 出現的「其實」和「事實上」為了方便閱讀,皆加上粗體和雙底線。 1.

(13) (2) 事實上:in fact, in actuality (《當代中文 4》,2004:184). 而「其實」在《實用視聽華語 3》 ,第六課〈考不完的試〉之課文內容如 以下例(3): (3) 偉立:什麼都要背嗎?臺灣人好厲害啊!要是我,就死定了。 助教:當然不是什麼都要背,其實背書也沒有你想的那麼難。你們老師 不叫你們背書嗎? (《實用視聽華語 3》,2008:153). 從例(3)課文的觀察來看,這裡的「其實」是說話者針對「背書」這 件事提出「與聽話者相反預期」的看法。假設學習者利用英文的翻譯,使用 「事實上」來代換也無不妥,再者「其實」也有「對上文提出更確認的訊息」 之功能,如下例(4): (4) …動想要參加,那我是覺得這樣子,滿容易讓自己幻滅的;所以我就崇 拜一些自己無法見面的,像一些詩人徐志摩。其實,那我崇拜他的方法就 是,看他的書還有他的文章,然後很喜歡背他的詩。那還有像以前張清芳, 她出過唱片,裡… (中央研究院-現代漢語語料庫). 例(4)的「其實」之前的句子表示說話者的崇拜偶像為誰,之後再進 一步補充其偶像崇拜的方法。 由以上第(3)、(4)兩個例子可以看出來, 「其實」在第(3)個例子 表示「和聽者預期相反」的意思,然而第(4)個「其實」卻有「對上文更 確認的訊息」的功能。若一起都教給學習者,相信容易造成學習困難,另外 很可惜的是,教材中罕有「事實上」的例子,更遑論學習者有機會學習其意 義及用法。因此,想更清楚瞭解「其實」 、 「事實上」這兩者之間有何差異。. 二、研究目的 首先,筆者在閱讀「其實」、 「事實上」的相關文獻時,發現大部分的 文獻對「其實」有較多的探討,而「事實上」相對少得很多;其次,對「其實」 、 2.

(14) 「事實上」這兩者大多著重於語法和語義的探討,而針對「其實」的篇章研 究則寥寥可數。 透過此研究,以及大量語料分析比對後,希望對「其實」、 「事實上」 在篇章中的承前啟後功能加以剖析。就啟後部分討論「其實」 、 「事實上」在 範距管領中句尾焦點與對比焦點之比例。其次,在承前部分,對「句中」和 「句首」的「反預期」或是「進一步闡述」之功能進行數據比對分析,以觀 察兩者在篇章中之詞彙銜接的現象,以及語義連貫性。最後,將研究結果配 合目前臺灣和美國的教材評析給予教學建議。. 第二節 研究方向和範圍 本研究以 Halliday(1985)提出的三大語言純理功能(metafunction): 概念(ideational)、篇章(textual)、與人際(interpersonal)為分析根據, 並蒐集真實語料進行驗證,以討論「其實」和「事實上」在語義和篇章上有 何不同體現。 首先,本論文以概念為基礎,彙整歷時與共時文獻中提到關於「其實」 和「事實上」的語義,以及各專家學者對此的句法功能定義。其次,在篇章 方面就「其實」和「事實上」在「句內」和「句外」的「範距」來探討「反 預期」 、 「進一步闡述」及「句尾焦點」 、 「對比焦點」等問題。最後,針對現 今美國大學以及臺灣使用頻率最高的教材進行評估並提出建議,以期對教學 有所助益。. 第三節 研究問題 觀察前人「其實」和「事實上」的種種文獻,多偏重語義、語法以及 「其實」語用的探討,在篇章方面著墨較少。 蒐集「其實」、「事實上」的語料,進行探究,問題有三如下列: (一) 在篇章的啟後部分中, 「其實」與「事實上」的範距大小與焦點功 能的互動為何? (二) 在篇章的承前部分中, 「其實」和「事實上」與前文之語義關係為 3.

(15) 何?又該關係是否與這兩者之範距大小有關? (三) 融合語義、篇章、語用三層面,如何將結果實際應用於教學?. 第四節 本文架構 本文共分為六章,第一章為緒論,內容介紹本文研究動機、目的、範圍 及研究問題。第二章為文獻探討,檢視先行研究中對於「其實」和「事實上」 在歷時、共時語義、句法、篇章語用方面之探討並介紹相關理論。第三章為 理論架構及研究方法,介紹語料來源與蒐集過程,以及研究步驟。第四章回 應研究問題與討論統計結果。第五章將研究結果應用於教學層面。第六章總 結本碩文的研究發現,並說明本論文之研究成果與未來研究展望。. 第五節 術語解釋 一、篇章的銜接和連貫 銜接(cohesion)和連貫(coherence)。銜接和連貫是篇章中最基本的 兩個不同概念。簡單的說,銜接是語篇現象,指的是發話者用來表示經驗和 人際方面語義連貫的語法手段;而連貫是心理現象,它存在於發話者的頭腦 中,無法在語篇層面上找到線索。有人認為,銜接是語篇的有形網絡,而連 貫則是語篇整體意義的無形框架(Thompson,2000:31-32)。 Halliday 和 Hasan(1776)認為銜接是一個語義概念而不是形式的單位, 是篇章內部各構成部分之間語義上的聯繫。也就是說,如果篇章中某一部分 對另一部分的理解起著關聯的作用,這兩個部分之間就存在著銜接關係。 從語義銜接方面來看,與本論文有明顯緊密關聯為詞彙銜接,也就 是說在篇章內部,有一些在語義上具有密切聯繫的詞語,它們在篇章的上下 文中相繼出現,並且使篇章中各部分在意義上具有密切的聯繫。. 4.

(16) 二、焦點的篇章組織功能:信息結構和主位結構 焦點的概念是由 Halliday(1967)率先提出來的,假借光學—焦點之術 語用來指句子中韻律突顯的部分。Halliday(1985)以系統功能語言學的概 念、人際和篇章三大純理功能為其架構,探討對應於語言中的語義(概念)、 語用(人際互動)和篇章(信息結構)此三個面向。焦點就是在於篇章中體 現出來,和信息概念、主位結構關係密切(陳俊光,2010)。 主位結構中的主位與述位的順序是固定不變的,主位總是在述位之前。 信息結構中的新舊信息一般都遵循從舊到新的原則(常規信息結構),也就 是說,當句子的舊信息和主位的位置重疊,就形成了主題或話題(topic), 而新信息和主述位重疊的部分成了述題(comment)(Halliday,1970:12)。 交際值大的新信息,常落於句子述題結束的地方,形成焦點(Halliday,1967; 湯廷池,1986;方梅,1995;陳俊光,2010:109-110)。. 三、句尾焦點(常規焦點)和對比焦點 陳俊光(2010:113)指出,句尾焦點(natural focus)沒有專用的焦點 標記,而是以語序的形式表現出來,句尾自然成為句子信息結構中重點突出 的對象,同時也是句子自然重音所在,稱為句尾焦點(end focus)(Leech & Svatvik, 1975:175;湯廷池,1985:437) ,也有學者稱為常規焦點(canonical focus)(方梅 1995:279)。本論文將統一稱為「句尾焦點」 ;反之,如果 一個成分不用作引入新信息,而是在上文或語境裡已經直接或間接地引入了, 說話人出於對比的目的刻意凸顯的信息,這個成分就是對比焦點(contrastive focus),而對比項可以是句中的某個成分,上下文提及或語境中實際存在的 實體,也可以是交際雙方共享知識中的對象(方梅 1995)。. 四、篇章標記 篇章標記(discourse marker)這個名詞最初是由 Labov 和 Fanshel(1977) 年討論英語 well 的用法時所明確使用。其後,Levison(1987)提到此類詞 語的特性—表明某句話語前面的篇章之間的關聯的詞或短語。. 5.

(17) Schiffrin(1987)指出,篇章標記是對言談單位起切分作用的順序性的非 獨立成分。其特性為:在句法上獨立於句子;位於語句的起始位置;具有某 些韻律特質;例如其本身的重音,後頭的停頓,發音的弱化現象;亦即,將 篇章標記語定義為一種為了進行中的言談而提供語境協調的文字或非文字 機制的功能類別成員。. 五、 轄域2 轄域(範距)指的是某個管領詞語,如動詞,各種修飾語等所支配修飾 或統領的範圍(廖秋忠,1992:92),王江(2008)利用轄域的理論,提出 位於句首的「其實」,轄域(範距)是它所在的整個句子或整個語篇;而位 於句中的「其實」的轄域則是後面的部分,因此,關聯副詞「其實」雖然可 在句首與句中移位,但卻造成了轄域的改變。. 六、 反預期功能 呂淑湘(1956)指出,轉折多半是因為甲事在我們心中產生一種預期, 但乙事卻軼出這個預期,在心理上產生一種轉折。另外洪慎杏(2008:37)提 出,分句之間的轉折關係與溝通雙方之主觀認定有關,因此,轉折關係實為 一種情態的表現,屬於語用層面,洪另一方面也表示,Blackmore(1987)所 提出的 but 具有否定預期(denial of expectation)的功能,張文賢(2009)認 為轉折的含義包含語用的對立,我們現在可以清楚的觀察出,反預期或轉折 都屬於語用層面。 袁毓林(2008)認為反預期表現在按照常理應該實現的 P 卻沒有實現, 倒是出乎意料地實現了與之相反的 R。反預期指的是客觀實際背離主觀預期 的情況,也就是說,反預期體現的是說者的看法或態度,是語言主觀性的表 現。按照 Traugott(1999)的說法,反預期其實就是說話者觀點(point of view) 的表現,因而是語言主觀性(subjective)的表現。. 2. 有的文獻也稱作「範距」、「管界」。 6.

(18) 第二章 文獻探討 人們在運用語言的過程中,通常不只利用字句的本義,溝通常常會發 生在複雜的各語言現象,所以,如果我們想要分析語言,也應該從各個層面 探討,更能了解語言使用的種種面向。 因此,本論文以 Halliday 的「概念」、「篇章」、「人際」三大純理功能 為分析架構(Halliday,1985,1994,2004)。 「概念」功能指的是語言對人 在現實世界(包括內心世界)中各種經歷的表述,反映出主客觀世界中所發 生的事件,其所涉及的人事物和過程中之動態語義單位。「人際」功能是發 話者運用語言參與社交的功能,例如反映交際時的某種要求、說話者用以表 達對某種情況的評估以及態度、反映交際雙方社會階層的高低以及相互關係 的親疏等等,在語言中被用來表達上述的成分,如語氣、態度成分、語調等 等就稱為「人際成分」 。 「篇章」功能是使概念功能和人際功能通過語言得以 實現的功能。Halliday 將語言中具有組成篇章作用的成分,如關聯詞語、主 位結構、信息結構等稱為「篇章成分」 (Matthiessen,1992;朱永生、嚴世清 2001;陳俊光,2010:110-111)。如果我們把語義、篇章、語用的概念和三 大純理功能相互對照, 「概念」就是語義功能, 「語篇」功能就是篇章功能, 「人際」功能也就是語用功能。 本章包含三大部分,首先第一節以概念層面出發,探討前人對於「其實」 和「事實上」歷時與共時語義以及語法的研究,並回顧「其實」和「事實上」 的核心語義以及語法功能;第二節為「其實」和「事實上」的篇章相關研究; 第三節為總結。. 第一節 「其實」和「事實上」的語義和功能 從辭典的釋義看來, 「其實」和「事實上」有重疊的語義,可以說是兩 組近義詞語,而且前人的分析研究在語義以及語法功能方面頗多,不過有諸 多不同的解釋。以下本研究檢視了「其實」和「事實上」在歷時以及共時上 之文獻。. 7.

(19) 一、 「其實」和「事實上」的歷時語義 (一) 「其實」的歷時語義 「其實」起初是作為偏正詞組結合在一起,意思為「它的果實」 ,而「其」 是代詞,領格3, 「實」的原始義為果實,後來虛化成「其實」 、 「實際情況」 , 「其實」也隨著「實」的語義擴展而逐漸有了「它的實質」 「、它的實際情 況」等義,語氣副詞的「其實」是在這一個意義基礎上虛化而來的(朱冠明, 2002;李素英,2012)。 在線字典《中華博物漢語字典》中針對「其」的字面義、 「實」的字面 義以及「其實」的字面義有數種解釋,歸納如下三個表: 表二-1:「其」的字面義(《中華博物漢語字典》) 說明. 例句. 他的 [his]. 他日歸,則有饋其兄生鵝者。《孟子·滕文公下》. 她的 [her]. 其夫. 它的 [its]. 鳥之將死,其鳴也哀。. 從表二-1 來看,「其」表示「他的」 、 「她的」以及「它的」等意思。. 3. 領格,也就是所有格。 8.

(20) 表二-2:「實」的字面義(《中華博物漢語字典》) 說明. 例句. 真正地;確實;實在. 瞻望弗及,實勞我心。《詩·邶風·燕燕》. [really; certainly]. 蘭芝仰頭答:理實如兄言。 《玉台新詠·古詩為焦仲卿妻作》 故自汝歸後,雖為汝悲,實為予喜。 (清·袁枚《祭妹文》). 果然 [certainly]. 畢陽實送州犁于荊。《國語》. 終於 [finally]. 其實無不安者,功大故也。《呂氏春秋》. 實際上. 或說處殺虎斬蛟,實冀三橫唯餘其一。. [actually; in fact]. 《世說新語·自新》 傳者因謂小孤廟有彭郎像,澎浪廟有小姑像, 實不然也。(宋·陸遊《過小孤山大孤山》). 上表二-2, 「實」有「真正地;確實;實在」相對應的英文則是「really; certainly」 、 「果然」 「certainly」 、 「終於」 「finally」 、 「實際上」 「actually;in fact」 的意思。 表二-3:「其實」的字面義(《中華博物漢語字典》) 說明. 例句. 實際;事實 [reality; fact]. 較秦之所得,與戰勝而得者,其實 百倍。 (宋·蘇洵《權書·六國論》). 其實 [ actually; in fact ]. 畫家其實並非不懂世故。. 承上文轉折,表示所說的是實際情況 確實;的確 [ really ]. 其實不是她說的那個意思。. 9.

(21) 表二-3 可看出, 「其實」合在一起有著「實際;事實」 「reality; in fact」 、 「表示所說的是實際情況」「actually; in fact」、 「確實;的確」「really」等意 思。 張曉鳳(2011)提出「其實」最早出現是做為一個短語,由於語義的泛 化而由短語演變到實詞,由實詞演變到評注性副詞,她並認為「其實」的虛 化為主觀化機制作用下虛化的結果,「其實」的副詞用法形成以後,舊用法 仍然存在,新舊並存。她從歷時角度考察「其實」 ,提出「其實」在先秦時 是一組偏正短語,意義表達是「它的果實」 ,如「園有桃,其實之肴。心之 懮矣,我歌且謠。不知我者,為我士也驕。」 (《詩經魏風•園有桃》)。張 (2011)表示至唐宋時期,由於佛經文化及變文的興盛,「其實」位於句首 表轉折以及補充的現象較為普遍,如下例(5)和(6)所示: (5) 但離虛妄名為解脫,其實未得一解脫。. (南宋《古尊宿語錄》). (6) 溫故有七分功夫,知新有三分功夫,其實溫故則自然知新。 (《朱子語類 •中庸》). 從張(2011)的例子我們可看出例(5)的「其實」表示和前文的轉折 語義,所謂「離虛妄名為解脫」 , 「其實」之後表達沒有解脫,這句話是用來 表達和前後文不同的語義,亦即張(2011)所謂的「轉折義」 。例(6)為「其 實」之後文用以表達「對前文之進一步說明」之用例,溫故和知新即是求學 問的一體兩面,我們可以看到,「其實」在南宋時期演變出「進一步闡述」 的例子。 朱冠明(2005)研究「其實」的歷時語義,並對「其實」利用多義說進 行探源,發現「其」和「實」原本是兩個意義分開的詞,其後組成偏正詞組 「其實」表示它的果實之義,隨後「其」由指人、事、物之後泛指各種情況; 「實」由「果實」之義漸漸轉化成「實際狀況、真相、本質」;最後「其」 進一步虛化,指代功能完全喪失,此時,「其實」成為一個表示主觀態度的 副詞。他指出,在宋代,副詞的用法已經成熟,本文以朱(2005)整理如下 表二-4:. 10.

(22) 表二-4:副詞「其實」的形成(朱冠明,2005) 朝. 詞性. 代 西. 偏正詞組. 意義. 例句. 它的果實. 食其食者不毀其器,食其實者不. 漢 戰. 折其枝。《淮南子•說林訓》 偏正詞組. 國. 「它的實質」、「它的 今為說者,又不察其實,乃信其 真相」、「它的實際情 名。《荀子•堯問》 況」. 西. 位於動詞謂語之 上、下文有「其 N」與 道家無為,又曰無不為,其實易. 漢. 前,形式和意義 「其實」相對應. 行,其辭難知。 《史記•太史公自. 上與副詞類似. 序》. 劉. 位於動詞謂語之 上文有表讓步的連詞 渤海雖郡,其實州也。 《後漢書•. 宋. 前,形式和意義 「雖」與「其實」對應 袁紹劉表列傳》 上與副詞類似. 晉. 副詞. 說話者的主觀態度. 丕戒飛龍曰:卿王室肺腑,年秩 雖卑,其實帥也。 《晉書•載記第 二十三》. 宋. 副詞. 說話者主觀的態度. 這雖說道性,其實這已不是性之 本原。(《朱子語類》4卷六十一). 由上表二-4 我們可以看出, 「其實」在詞性以及意義上的演進。值得注 意的是,在晉代以前表示偏正詞組的「其實」,到了晉代是最早虛化為副詞 的;而「其實」虛化完成的時間大致在晉以後,到宋代副詞「其實」已完全 成熟。. 4. 《朱子語類大全》 (又名《朱子語類》 ) ,由南宋導江人黎靖德於咸淳六年(1270 年)編成,全書共 一百四十卷,集錄了南宋理學家朱熹(1130 年—1200 年)與其門人的對答,即今通行本《朱子語 類》 。 11.

(23) 朱冠明(2005)指出,在現代漢語中, 「其實」是一個具有傳信功能的評 注性副詞,表明說話者對「其實」所在的整個命題的一種評注性態度,即主 觀認為該命題是真實的;在語義上是承接上文而發,引出和上文相反的意思, 或對上文進行修正或補充,略帶有轉折的意味。其中來源於古漢語表領格的 第三人稱代詞「其」的指代功能已經完全虛化,並沒有具體的所指。 解惠全(1987) 、劉堅(1995) 、洪波(1998)皆強調句法位置對虛化現 象發生的重要性,不在句子核心成分的狀語和補語位置最容易發生虛化。然 長期位於主語位置的「其實」如何能虛化為副詞呢?朱冠明(2002)認為理 由有三個:其一,長期處於主語位置,導致「其」指代功能的弱化喪失。再 者,處於分句的主語,表面上與狀語位置重合,一旦發生虛化,無須另外要 求形式上句法位置的改變,所以處於賓語和謂語位置的「其實」與其虛化無 關。最後從語用上來看,副詞作狀語表示說話人認為整個陳述部分是真實情 況,只不過作主語時說話人的主觀意味略弱一點,作狀語時主觀意味略強一 點。關於「其實」在現代漢語中的共時語義究竟為何,我們將於第二章進行 討論。. (二) 「事實上」的歷時語義 王燕(2011)指出,「事實上」由雙音節的名詞「事實」與單音節方位 名詞「上」構成的,因此本研究在考察「事實上」的歷時演變之前,須先針 對「事實」的語義進行討論,以及在構詞中結合「上」的過程。 首先,我們參考了在線字典《中華博物漢語字典》中對「事實」的解釋 是「事情的真實情況」 ,英文為「fact」 。字典中的例句如下例(7)和(8): (7)判案要以事實為根據。 (8)事實勝於雄辯。. (《中華博物漢語字典》). 其次,在線字典《中華博物漢語字典》針對「上」的解釋為「指方面,前 面常用介詞。」,至於例句,如下例(9)和(10): (9) 他在音韻上下了很多功夫。 (10) 事實上,問題並不難解決。 12. (《中華博物漢語字典》).

(24) 李明懿(2000:13-17)根據前人針對空間方位詞之研究,發現雖然每一 個單純方位詞都具有特定的方向和位置意義,並不都只用來表示方位、時間 也可以表示情況、條件、範圍等等(趙元任,1968;呂叔湘,1981;朱德熙, 1982;廖秋忠,1992;劉月華,1992;Su et al.,1999),如下例(11)所示: (11) 事實上,問題並不難解決。. (呂叔湘,1981:416). 針對例(11)中的「事實上」 ,就不用來表示方位或時間,而是表示「就 事實上來說」 。詞彙的多義(polysemy) 現象通常是指一個詞項具有多重意 義(Lyons,1977,1995),而多義則牽涉到一個詞的中心意義經由人們的 想像而延伸到其他意義,這些機制包括隱喻(metaphor)和轉喻(metonymy) 。 隱喻源自於古希臘 metaphora,意思是 carrying across。隱喻就是把一事 物轉移到另一事物上。在漢語修辭學上,稱這兩個事物為喻體和本體。Lakoff & Johnson(1980)稱為始源域5 (喻體)(source domain)和目標域(本體) (target domain)。而他們也指出,隱喻其實就是借助一些具體的事物來談 較抽象的事物,因為這樣聽話者較容易明白抽象的事物。除了以具體的事物 來談抽象的事物,我們也以身體所處空間藉由形象圖示隱喻到其他抽象經驗, 例如上、下可以表示社會階級地位的關係、好與壞等。 隱喻概念基本上是藉由源頭域和抽象域之間的映射(mapping)關係來 了解隱喻為何,而其邏輯為 T is S 6 這樣的形式出現,如 Love is a journey. (Lakoff,1987;Lakoff & Johnson,1980),如下例(12): (12) Our relationship has hit a dead-end street.. (Lakoff ,1993). 在這個例(12)中, 「愛情」被概念化為「一次旅程」 (journey),並暗 示一段關係正陷入泥淖中,這裡的隱喻就是從來源域—「旅程」映射到「愛. 5. 語義單位相應於概念域而概念化,因此任何概念或知識系統均可作為一個域。域是一個相應於某 一些語意單位可概念化的相關區域。一般而言,三度空間、氣味、顏色、觸覺等等都是基本域。一 個概念或任何複雜程度的概念叢集則可作抽象域(例如:人體、下棋的規則、親屬網絡) (langacker, 1987:63)。 6. T is S 有別於 T is like S,這裡所要說的並非以 T is S 形式出現的語句本身,而是這樣的一種概念。 隱喻映射主要針對的是語言背後的知識概念的對應,而不再語言(言語或詞彙)本身。就認知而 言,所有抽象的語義域(域)都被以較具體的概念域方式有系統的概念化。 (Lakoff and Johnson,1980; Lakoff,1987;Lakoff,1993;Kreitzer,1997) 13.

(25) 情」—目標域。因此現代漢語方位詞「上」的隱喻映射就是從空間方位概念 域映射到其他概念域(李明懿,2000)。 轉喻是我們利用一個物體指涉另一個相關物,不像隱喻所牽涉的是兩個 不同的概念域之間的映射,轉喻指在同一個概念域產生(Lakoff & Johnson, 1980:65)。鄧麗君(2011)提到轉喻的主要功能在於參考,也就是利用其 中的某一特質或要素(entity)來解釋和它相關的另一個特質,除此之外,轉 喻也提供了理解的功能。她並舉例如下所示: (13). The Times hasn’t arrived at the press conferences yet. (Lakoff & Johnson,1980:35-36). 鄧(2011)說明在例(13)中,”The Times”所指的不只有泰晤士報的記 者,它也指涉了記者所工作的機構。 李明懿(2000:70-71)發現與方位詞「上」有關係的意義延伸,「上」 搭配抽象名詞或實體名詞時多表示抽象延伸意義,例如: 「禮貌上」、 「事實 上」 、 「觀念上」等,而雖然「上」與抽象名詞搭配而成的方位詞組的意義是 抽象的,但是,「上」本身意義並未發生變化,而是與「上」搭配的成份本 身空間隱喻作用。 在方位詞「上」所組成的名詞及詞組意義延伸中,除了方位詞「上」本 身的意義延伸之外,與「上」相鄰成分的隱喻映射和轉喻映射也扮演了極重 要的角色,也就是說,這個隱喻映射的來源域是空間,目標域是所搭配成份 的事件或狀態,例如「上」的來源域有[礎石] 、 [場域] 、 [表面] 、 [外顯] 、 [層級] 、 [路程]六種來源域,而其中第一種來源域[礎石]的隱喻映射是: 1. 事務的基礎是礎石。 2. 事實是礎石。 3. 具準則性的事務是礎石。 在這些隱喻裡,目標域通常是[基礎] 、 [事實]、 [真理]、 [原則] 、[律 法]等。礎石是穩固不移的奠基磐石,任何行動立足發端於其上,也因此事 實、真理、律法、原則等事務的概念可與礎石的概念對應,如以下例(14) 和(15): 14.

(26) (14) 基本上,人有權利也有責任完成自我。[基礎] (15) 實際上,古代人類生活用品中,以陶器占最多。[事實]. 所以,我們可以知道「事實上」,也就是根據「事實」的基礎,任 何行動立足以此為根基的意義了。 本論文接著根據王燕(2011)的歷時探源,發現「事實上」最早的用例 是在宋代文獻中由宋朝原本的名詞性方位短語,漸漸語法化為虛義,在結構 方面則由原本的修飾句內的定語、謂語,進而到修飾整個句子的語氣副詞。 本論文參考王(2011)整理如下表二-5:. 15.

(27) 表二-5: 「事實上」的形成(王燕,2011) 朝 代 宋. 詞性與說明. 意義. 例句. 名詞性方位短語,做 客 觀 真 實 的 情 況 方 孔子不說心,只就事實上說,孟子 介詞的賓語,構成介 面. 始說心。真德秀《讀書記》. 賓短語作狀語修飾 其後謂語 宋. 名詞性方位短語,做 客 觀 真 實 的 情 況 方 當時為此語者,固未特達,若事實 介詞的賓語,構成介 面,這裡有「未」與 上特達,端的言語自不同。 (陸九 賓短語作狀語修飾 「事實上」的對舉, 淵《象山集》) 其後謂語. 表示「實現」與「未 實現」的矛盾對立. 明. 方位短語,介賓短 客 觀 真 實 的 情 況 方 玉溪盧氏曰,主依無是未易曉故, 語,作狀語修飾其後 面. 又就事實上教人,使只就眼前做. 謂語. 功夫,如正衣冠,尊瞻視,足容重 於手榮恭之類皆是內外一致。胡 廣《四書大全》. 清. 方位短語,作主語. 客 觀 真 實 的 情 況 方 閱者諸君,此不過夢霞之理想,時 面. 清. 亦事實上所絕無者。《玉梨魂》. 語氣副詞,作狀語修 說明實際情況,表示 現同居一宅,事實上早已和入贅 飾其後謂語. 下 文 所 說 情 況 是 真 一般。《八仙得道》 實而有依據的. 清. 語氣副詞,作狀語修 說明實際情況,表示 你沒有看見佛家戒殺牛馬的條文 飾整個句子. 下 文 所 說 情 況 是 真 嗎?何嘗不說得入情入理,但是 實而有依據的. 事實上哪裡有人聽他的呢!《獅 子吼》. 16.

(28) 由上表二-5 可以看出, 「事實上」最初語義為「客觀真實的情況方面」 , 是一個名詞性方位短語做介詞賓語或定語,也出現了在狀語位置的例子;在 宋、明時期「事實上」使用率很低,在宋朝時期已有反預期的用法。王燕(2011) 指出在清代時期,「事實上」由名詞性方位短語表「客觀真實的情況方面」 漸漸虛化,乃至出現越多在主語前,用以修飾整個主謂結構,意為「說明實 際情況,表示下文所說情況是真實而有依據的」 。. 二、 「其實」和「事實上」的共時語義 (一) 「其實」的共時語義 本研究綜合兩岸共四本工具書: 《大陸地區的現代漢語八百詞》 、 《現代 漢語虛詞辭典》、《現代漢語虛詞詞典》,及台灣地區的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 本(網路版),針對副詞「其實」的義項,整理如下表二-6:. 17.

(29) 表二-6:工具書對「其實」的解釋以及說明 工具書. 現代漢語八百詞. 說明. 例句. 表示所說的情況是真實. 引出和上文相反的意思,有更正上文的作用。. 的。. (a)這些花看起來像真的一樣,其實是絹做. 用在動詞或主語前。. 的。 表示對上文的修改或補充。 (b)你們只知道他會說漢語,其實他的日語 也挺好。. 現代漢語虛詞辭. 表示所說的是真實情況;. 典. 實際上。含有對上文是非 的評說。. 對上文修正。 (a)當年為參軍,他說自己十八了,其實十 四還不到。. 其實+動詞短語/主謂短語,. 對上文補充說明。. 位於句首。 (b)你們只知道他會修理電視機、音響,其 實他還會修理鐘錶呢。 跟上文大相逕庭,予以更正。 (c)你看她吃穿用度都很儉省吧,其實她家 極富有。 現代漢語虛詞辭. 副詞,表示所說的是實際. 典. 情況(承上文而含轉折) 。. 國語辭典簡編本. 真實的情況。. 承上文而含轉折 這個問題從表面上看似乎很難,其實並不難。 真實的情況 他雖然嘴巴上說沒關係,其實心裡是很在意 的。. 18.

(30) 由表二-6 中可得知,工具書對「其實」之詞性只有《現代漢語虛詞詞典》 註明為副詞,至於語義部分有:「真實的情況」、「對上文的補充說明」 、「對 上文修正」、「承上文而含轉折」、以及「引出和上文相反的意思,有更正上 文的作用」 。 此外,以上工具書,多以句式分類,再討論句中「其實」的意義,顯然 將語義和句法兩層面混為一談。再者,本研究認為「其實」應從更長的上下 文去體現本身的意義,光從單句去看「其實」的意義並不全面,此部分我們 將於第四章進行論述。然綜合以上所列資料可以觀察出,工具書所載現代漢 語「其實」的義項,可分為「進一步闡述」以及「反預期」兩方面,我們將 在第二章針對「其實」的句法功能進一步討論說明。. (二) 「事實上」的共時語義 本研究綜合兩岸共兩本工具書:大陸地區的《現代漢語八百詞》和《現 代漢語虛詞辭典》 ,對副詞「事實上」」的義項,整理如下表二-7: 表二-7:工具書對「事實上」的解釋以及說明 說明 現代漢語八百詞. 現代漢語虛詞辭典. 例句. 名+上,指方面,前面常 事 實 上 問 題 並 不 難 解 用介詞「在」、「從」。. 決。. 根據客觀事實來說。. 事實上,他是對的。. 從表二-7 看出,在《現代漢語八百詞》對「事實上」的解釋是由「事實」 和「上」合起來成為一個詞,《現代漢語虛詞辭典》表示事實上是「根據客 觀事實來說」 ,此兩個例子都是放在句首。不過在字典中沒有看到「事實上」 的反預期解釋和例句。. 19.

(31) 三、 「其實」和「事實上」的共時功能 語法界的專家學者們對於「其實」和「事實上」的功能眾說紛紜,可歸 納為以下幾種說法,本論文分別進行討論。. (一) 「事實上」是評注性副詞(語氣副詞) 王燕(2011)指出「事實上」是評注性副詞,亦即是語氣副詞。關於語 氣副詞的句法特點,張誼生(2000)表示,語氣副詞是用來表達情態意義, 可位於句中或句首,也可位於句末,有著傳信與情態的功能,他並認為評注 性副詞在句法上可為高層謂語,位序靈活,用來表達說話者對事件、命題的 主觀評價和態度,具有「述謂性」、 「靈活性」。 李泉(2001)認為語氣副詞是用來表示對動作行為或所言內容的情感態 度,可直接用在句中動詞前修飾該動詞,但主要修飾全句,因而大都可以出 現在句首。其構式為:語氣副詞+動詞∕句子。 段業輝(1995)語氣副詞大都出現在主謂句中,透過對主謂句中的分布 情況的觀察,可歸納成兩種格式:. 1.1 語氣副詞+NP+VP (16) 事實上,這時希特勒已把目光轉向東方了。 (《第二次大戰回憶錄》) (17) 事實上,目前他們對中國和中國人的了解並不多。 (新華社 2004 年新聞稿). 段(1995)表示,例(16)中的「事實上」位於主謂句的句首,其後可 接逗點停頓,而例(17)為句首的事實上其後帶有其他狀語「目前」修飾整 個句子。. 20.

(32) 1.2 NP+語氣副詞+VP (18) 夢中的大街事實上由木床扮演。 (余華《兩個人的歷史》) (19) 他們在這一關鍵問題上的分歧,事實上也構成了他們分別為臨管會和 占領當局兩方所看重的原因之一。 (新華社 2004 年新聞稿). 段(1995)認為「事實上」從句首移位到主語後,所修飾的範圍從整個 句子縮為句中謂語成分如例(18)和(19),但句子的基本意義沒有改變。 范曉、張豫峰(2008)則指出,詞語或成分在句中有其排序性,而排序 不同,也就造成句法結構以及其意義的變化。張誼生(2000)也表示,副詞 共現順序同其語法意義和表義功用是密切相關的;也就是說,副詞充當狀語 時的位置分布和排列順序同其本身的句法功能、語意特徵、語用傾向有著必 然的關係。總的來說,主觀性越強,位序越前,語義轄域越寬,位序越前。. (二) 「其實」和「事實上」是態度性狀語 Biber and Finegan(1998)指出,英文’actually’和’in fact’為態度性狀語 (stance adverbial),是因為其位置在於句中,用來強調說話者或作者對於 某一訊息內容的評價判斷,感情態度或是對命題內容真實性的承諾。高麗君 (2010)提出,位於句中的「其實」與「事實上」就執行了態度性的功能, 在表意或命題的概念上,表示說話者對於小句命題內容的評價判斷。小句句 中的「其實」與「事實上」通常出現在小句的主語或動詞前。高(2010)舉 例(20)和(21)如下所示: (20). 民進黨發言人蔡其昌指出,台灣事實上是主權獨立的民主國家。… (2010-03-25/《聯合報》/焦點). (21) 台北與上海事實上是互補性遠大於競爭性。… (2010-04-06/《聯合報》/兩岸). 21.

(33) 高麗君(2010)指出,例句(20)顯示在野黨發言人對於其命題的評注 性態度,「事實上」便標記出這位發言人對於自己所言命題之真實性的承諾 和肯定;而例(21)的作者同樣透過「事實上」,以強調對命題內容真實性 的判斷。 高麗君(2010)指出,位於句中的「其實」也帶有態度性狀語的功能, 和「事實上」可以互相替換,如下例(22): (22) 就目前來看,新興市場的崛起帶動對原物料的龐大需求,供給面可 能氣候無常、蘊藏枯竭等因素而變動,長期供需其實呈現失衡,未來恐怕 會更嚴重,農產品中長期還是向上。… (2010-03-24/《聯合報》/兩岸). 根據高(2010),例(22)中的作者以「其實」表示句內命題內容的真 實性,就是所謂的態度性狀語,顯示出強調命題意義的真值功能,而這種作 用等同於句中的「事實上」。然而,她也指出「其實」與「事實上」傾向於 出現在小句的起首或段落起首位置,擔任言談標記功能。. (三) 「其實」和「事實上」的詞性與語義 陳依昀(2011)以聯合報之社論版文章為語料來源,分析自 2009 年 10 月 26 日至 2009 年 12 月 25 日共 60 日之社論文章,共 60 篇語料,總字數 約 86,000 字(詞素)。60 篇文章中包含的議題共可分為政治、經濟、社會、 兩岸、環境、教育、運動等。其結果統計列於下表二-8:. 22.

(34) 表二-8:「其實」與「事實上」位於句中位置統計(轉折詞) 其實. 事實上. 編 號. 出現位置. 次數. %百分比. 次數. %百分比. 一. 句首狀語之前. 6. 7.3. 1. 8.3. 二. 主語之前. 23. 28. 8. 66.9. 三. 省略主語的動詞短語. 20. 24.3. 1. 8.3. 或形容詞短語之前 四. 無主語的動詞短語之 3 前. 3.6. 1. 8.3. 五. 主語之後. 28. 34.1. 1. 8.3. 六. 狀語之後. 2. 2.4. 0. 0. 總計. 82. 100. 12. 100. 陳根據郭志良(1999)的區分標準,指出轉折連詞為上表二-8 的前四項, 而轉折副詞為上表的後四項。然而,因為第三項和第四項為轉折副詞與轉折 連詞的重複部分,必須根據語義或語用的條件辨析,因此不在陳(2011)的 討論範圍。 陳指出「其實」出現在「句首狀語之前」以及「主語之前」的次數為 29 次,而出現在「主語之後」和「狀語之後」的次數為 30 次,兩者差不多, 因此認為「其實」同時具有「轉折連詞」與「轉折副詞」的特性。 「事實上」 出現在「句首狀語之前」以及「主語之前」的次數為 9 次,而較「主語之後」 與「狀語之後」的 1 次多很多,因此「事實上」作為轉折連詞傾向較轉折副 詞為多。 我們將陳以上的區分摘錄於下。根據陳以上的詞性區分,出現在「句首 狀語之前」與「主語之前」的「其實」為連詞,共出現 29 次;而出現「主 語之後」與「狀語之後」的「其實」為副詞,共 30 次。另一方面,出現在 23.

(35) 「句首狀語之前」以及「主語之前」的「事實上」為連詞,共出現 9 次;而 出現在「主語之後」與「狀語之後」 「事實上」為副詞,僅出現 1 次。因此, 她的結論為:「其實」做為連詞與副詞的頻率各約一半(29:30),而「事 實上」則傾向做為連詞(9:1)。 然而,我們認為以上陳在詞性的分類上有所混淆,因為「其實」和「事 實上」 ,無論其在「句首主語∕狀語之前」或「主語∕狀語之後」 ,皆為副詞。 兩者在主∕狀語前後位置的根本差異,乃是其範距大小的問題7。有關此範 距差異,我們將在後文進一步闡釋。 另一方面,就語義而言,陳指出,「其實」出現在句首時,總共有 8 種 銜接功能,其中出現最多的是「內幕真相」 ,例如下例(23): (23) 當年天王這個名號的出現,固反映了民進黨執政時群雄並起的意氣風 發,其實也預示了呂游蘇謝等天王間必然的明爭暗鬥。 (2009-11-08/《聯合報》/社論). 在例(23)中,陳說明除了意氣風發的事情之外,也有黨內的明爭暗鬥, 但這是一般人沒注意到的情形,但是作者注意到了。而在語料中,出現次多 情形的為「其實」後接「真實的情況」 ,如下例(24): (24) 這是他們對馬總統的評量;但由於前述他們對台灣社會民情的見解, 可知他們也明白馬總統的政策與思維,其實是在台灣民主體制中現階段的 必然立場,任何中華民國的主政者皆沒有脫離民意的可能性。 (2009-11-26/《聯合報》/社論). 在例(24)中,陳提出馬英九政策與思維,利用「其實」來表達其真實 立場。另外,「其實」位於句首的銜接功能尚有「作者提出的意見」、「提出 新的看法或觀點」 、 「補充真實情況」 、 「否定前段所述(跨段落)」 、 「否定前 段所述(同一段落)」、 「後接非符合預期發展內容」等。. 7. 謝謝指導教授陳俊光老師提出此意見。 24.

(36) 陳依昀(2011)發現「事實上」最常出現的形式為「自成小句8」 、 「在段 落之首」以及「位在句中」 ,而在「以小句出現」形式底下, 「事實上」最常 銜接的內容為「否定前段的真實情況」 ,如下例(25): (25) 要提醒綠營的是:別以為台灣把大門緊閉,就能保護台灣學生的就 業機會或節約台灣的教育資源。事實上,在全球化的時代,世界是平的, 一切競爭早就穿疆越界在進行;一名中國或印度的苦讀學生,總能悄悄搶 走台灣或其他國家青年的就業機會;大陸學生不需來台就學,他們和台灣 學生的未來競爭照樣激烈地隔海進行著。 (2009-11-20/《聯合報》/社論). 在例(25)中,陳表達的是前述內容是錯誤的,真實的情況是,「事實 上」之後所述的內容。另外,「事實上」也接一個「真實情況」的例子,如 下例(26) : (26) 無論如何,作為一個摩登版的經濟神話,杜拜大夢的緣起緣滅,仍是 經濟學上值得探究的一課。事實上,穆罕默德酋長想要把杜拜打造成一個 現代城市,一新全球對阿拉伯世界的觀感,自有其雄心和壯志。正因為這 些年的杜拜熱,全球遊客及資金湧向波斯灣頭,阿拉伯國家保守、封閉的 形象獲得改觀,乃至對杜拜脫胎換骨的想像,都讓人耳目一新。 (2009-12-1/《聯合報》/社論). 在例(26)中,陳提出穆罕默德酋長的企圖,真實道出杜拜的奇蹟緣起。 陳(2011)表示, 「事實上」除了「否定前段的真實情況」 、 「銜接真實情況」 、 尚有「補充說明」 、 「相對意見」、「否定前述並提出新意見」等銜接功能。 就陳(2011)上述的語義而言,我們認為她的語義分類過於繁瑣,並多 所重疊。事實上,分成「反預期」和「進一步闡述」即可。此即為本論文的 研究重點之一,我們將在下文詳細討論之。. 8. 感謝論文口試委員屈承熹教授和論文指導教授陳俊光老師均指出「事實上」不可能「自成小句」 。 25.

(37) (四)「其實」是篇章關聯副詞 Sperber 和 Wilson(1995)提出了兩條關聯理論(Relevance Theory)的 原則—認知原則以及交際原則,把言語交際當作是一種認知活動,力圖以最 小的投入獲取最大的認知效果。關聯副詞的功能為「修飾所在的詞組或句子 中的動詞或形容詞,起關聯作用,連接詞、詞組或句與句」(李泉,2001: 72)。同時,關聯副詞可在單句、複句中連接短語和分句的副詞,即所謂的 「邏輯銜接」 (也、就) ,亦可在句段、篇章中銜接句子和篇章的副詞,即所 謂的「篇章銜接」 (終於、其實) (張誼生,2000:20-23) 。唐斌(2007)根 據關聯理論指出,「其實」有時會引出和上文相反的意思,表明上文中的表 面現象、推測估計和預期與下文的實際情況不符,有更正或修正上文的作用, 具有轉折的用法,如下例(27): (27) 他看似文弱書生,其實是個拼命三郎。 (唐斌,2007:17). 從例子(27)看出來,這裡的「其實」是句內的「其實」,與篇章的關 聯理論似乎沒有具體的關聯性。唐(2007)也指出,為了交際成功,說話者 總是會設法盡可能清晰地表達自己的意思,常會使用話語標記預示自己會補 充新信息,或對上文進一步解釋說明,使話語更完整更明確。如下例(28) : (28) 這些地下熱水或蒸氣,其實是大氣降水在地下深處被熱岩體加熱的 結果。 (唐斌,2007:17). 唐(2007)表示例(28)中的「其實」是在句內的「其實」 ,這只是一 個修飾謂語的狀語,僅止於句法層面的探討,而「其實」在篇章中的關聯性 的相關論述,將於第四章第一節進行論述。 王江(2008)則將具有轉折意味的「其實」稱為「其實 1」 ,把不含轉折 意味的「其實」稱為「其實 2」 。 「其實」為篇章連接副詞,連接句子或大於 句子的結構成分,一般都位於後續句中,可位於句首,也可位於句中。筆者 將其分類於下表二-9:. 26.

(38) 表二-9: 「其實」的位置以及修飾部分 「其實」的位置. 確實位置. 修飾部分. 1. 位於句首. 主語前∕主語省略∕無主. 修飾其後整個句子. 2. 位於主語後. 主語由名詞性成分充當(名 在句子的句中成分,修飾謂語 詞∕代詞∕名詞性短語). 3. 位於賓語小句. 當謂語是看出、覺得等的心 NA 理或認知動詞,「其實」可. 中. 以出現在賓語小句中. 4. 位於補語中. NA. NA. 4.1 「其實」位於句首 王江(2008)表示位於句首的「其實」是句子副詞(sentence adverbs) 是用來修飾其後的整個句子的,用來表述說話人或寫作者對他自己所要說的 內容持有的觀點和態度。位於句首的「其實」清楚地表明了整個句子的語氣, 而且往往有強調的作用,如下例(29)和(30) : (29) 她對這種說法十分憤怒,說我在蓄意貶低她。其實 1 我沒有這樣的意 (王小波《陰陽兩界》). 思。. (30) 大哥對這門親事並沒有反抗,其實 2 他也不懂反抗。 (王小波《陰陽兩界》). 4.2 「其實」位於句中 位於句中的「其實」把修飾的句子主謂部分斷開,只修飾後面的謂語部 份。 「其實」前面的主語由名詞性成分充當(名詞∕代詞∕名詞性短語) ,如 下例(31)和(32):. 27.

(39) (31) 安樂居不賣米飯炒菜。主食是包子、花捲。每天賣得不少,一半是附 近的居民買回去的。這家飯館其實 1 叫個小酒鋪更合適些。 (汪曾祺《安樂居》) (32) 秦幹事那時挺欣賞自己這種收放自如的把握分寸能力。他想自己同王 景是有距離的。他其實 2 是站在高處看他。王景也覺出了這種位置。 (趙琪《告別花都》). 此時,這裡的名詞性主語如例(31)的「安樂居」和(32)的「秦幹事」 為有指(referential)的、定指(identifiable)的,很少是無指(non-referential) 的、不定指(non-identifiable)的,與上文句中某個句法成分(通常是主語) 構成前指照應,使上下文構成了一個連貫的話題鏈,前後相承,話題一致, 使「其實」與上下文的關聯更加緊密。. 4.3 「其實」位於賓語小句中 當謂語是「看出」 、 「發覺」 、 「覺得」 、 「知道」 、 「告訴」等表言語、心理 或認知義動詞時,「其實」可出現在「其賓」的賓語小句中。如下例(33) 以及(34) : (33) 別羞澀,我看出來您其實 1 心理特願意,您尚有餘勇可嘉—您看這大 街上哪個不錯? (王朔《頑主》) (34) 此刻重新回顧那一天的經歷時,他才知道彩蝶和男孩其實 2 是命運為 他安排的兩個陰謀,他還知道自己要避開其中一個,那他也就避開了兩個。 (王江 2008). 4.4 「其實」位於補語中 (35) 別看這孩子穿得破破爛爛的,他長得其實 1 很漂亮。. (王江,2008). 如上例(35)的「其實」位於「其實很漂亮」補語中。王江(2008)表 示關聯副詞「其實」主要用於命題之外,表示說話人對於命題的主觀態度, 它與情態(modality)的表達有密切的關係,是體現人際功能和語篇功能的 28.

(40) 一類副詞,王並表示主前的「其實」移到主後,「其實」的主觀性減弱;反 之,句中「其實」移到句首,其主觀性增強。 對王江(2008)以上的說法,我們提出幾點修正:其一,就詞性而言, 例(35)中的「其實」 ,嚴格來說,並非位於補語位置,而是位於動詞「長」 後補語「很漂亮」前的狀語。換言之,「其實」的詞性乃為副詞,其修飾功 能為狀語就是副詞的功能。其次,就結構而言,其分類過於瑣碎。王所謂的 「主語後」 、 「賓語小句中」 、 「補語中」都是句內的次分類。就分類而言,宜 簡扼而不重疊。其實,上述的分類僅須分為「句外範距」與「句內範距」兩 大分類即可。此即本論所使用的研究架構。. (五). 情態副詞. Lyons 為情態所下的定義,其中一個為可能性(possibility)或必要性 (necessity)的概念(Lyons,1977:787)眾所周知的例子就是表達可能性 的 may,與表達必要性的 must;另一情態詞的使用目的就是表達說話者對 命題(proposition)的觀感以及所抱持的態度(opinion or attitude)(Lyons, 1977:452)。 謝佳玲(2006)比對 Lyons(1977:451)列舉的情態詞,其中除了助動 詞之外,還包含了情態副詞 frankly, fortunately, wisely。這些情態詞是用來表 達說話者對命題內容的看法,突破了利用助動詞來表述可能性與必要性的限 制之後,發現漢語其實可以透過動詞與副詞來描述更大範圍的情態意涵,還 有中西文獻較少提及的評價情態(evaluative modality) ,因此共分成「認知」 、 「義務」 、 「動力」 、 「評價」四種,本論文參考謝(2006:53-61)之分類將情 態詞整理如下表二-10: 表二-10:情態詞分類表(謝佳玲,2006) 認知: 對於一個命題是否為真的判斷(如「可能」)或證據(如「聽說」)。 義務: 是否要讓一個事件成真的指令(如「必須」)或保證(如「包準」)。 動力: 是否要讓一個事件成真的潛力(如「能夠」)或意願(如「願意」)。 評價: 對一個以之為真的命題的預料(如「難怪」)或心願(如「幸虧」)。 29.

(41) 由上表二-10 可以觀察出,謝(2006)將情態詞分為認知、義務、動力 與評價四類,其中跟本論文有至大關聯的為評價情態的預料系統,預料系統 又可細分為符合預期與背離預期兩種,且可分為主語取向[+主語]以及非 主語取向[-主語]如以下例(36)、 (37)、(38)以及(39): 評價情態之預料系統的符合用法,如例(36)和(37): (36)[-主語]例句:李登輝果能把握此一有利形勢,善加運用。 (37)[+主語]例句:我相信沒人會料到蘇聯政體會瓦解。. 評價情態之預料系統的背離用法,如例(38)和(39): (38)[-主語]例句:原來你也在這家超級市場買菜啊。 (39)[+主語]例句:李文秀想不到這個性子殘酷的人居然肯饒人性命。 (謝佳玲,2006:53-61). 屈承熹(2010:90-91)認為評量(evaluation)副詞通常表達說話者的態 度,所以他們都帶有說話者的預設,有時候甚至於帶有聽話者的某些想法的 預設,這類副詞的語義最難於捉摸,所以也很不容易做簡單的說明, 「其實」 和「事實上」根據屈(1991:73)的語意定義如下表二-11: 表二-11:「其實」和「事實上」的語義(屈承熹,1991:73) 本句所言為真. 上文所言為真. 本句與上文的關係. 「事實上」 是. 是. 對上文所述作更精確地描述. 「其實」. 是. 上文所述固為真,但並不同意. 是. 屈(1991)表示這個表只是從例子中觀察出的結果,如果利用大量語料 進行研究,結果也許會有差別。 綜上所述,本論文的「其實」和「事實上」應屬於情態詞中的評價情態, 代表說話者對事件之看法,又分為預料(presupposition)系統之符合用法, 30.

(42) 亦即「對上文所述作更精確地描述」 ,以及預料系統之背離用法, 「上文所述 固為真,但並不同意」。. (六) 副詞的篇章連接功能 屈承熹(2010)提出副詞出現在主語及主題前或後,還有一個功能,與 篇章結構有很密切的關係,如下例(40)、(41)以及(42): (40) 在甘城找房子可真不容易,花了我一個多星期的時間,才在陳教授家 找到了一間房間。 (41) 我明天就要搬到陳家去了。 (42) 明天我就要搬到陳家去了。 (屈承熹,2010:82). 在例(40)句中,揭示了時間「一個多星期」 ,由此為上文的起點引導 讀者至下文,不過在例(41)中,有關時間的副詞「明天」位於句中,沒有 篇章的連接性,相較之下,例(42)開頭的「明天」可為時間上的連接點, 將上、下文連成一氣。所以(42)的時間副詞由此觀察出具有篇章的連接功 能。因此可以讓我們了解到,只看單句是不夠的,必須將視角放大,才能通 篇了解說話者的用意(屈承熹,2010)。. 四、 小結 由歷時角度來看,「其實」由「其」和「實」作為偏正詞組結合一起, 意思為「它的果實」 ,後來虛化表示「它的實際情況」 ,一開始「其實」即為 「反預期」的用法,而後演變出「進一步闡述」的功能,完成虛化的時間大 致在晉以後,到宋代已經完全成熟(朱冠明,2005)。 「事實上」由「事實」和「上」的搭配而成,「事實」是事情的真實情 況,而「上」由空間的隱喻而成,搭配抽象概念轉喻而成「就事實的基礎來 說」 。而「事實上」在宋代已有了「反預期」的用法,在清朝時期,越來越 多用來說明實際情況,表示「下文所說情況是真的」(王燕,2011)。. 31.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基於經濟效益考量,對於外籍勞工的語言能力以及年齡更為重 視,並重新審定計分制度等。事實上, OECD 會員國對於語言能力 以及薪資條件有愈趨嚴格。如在 2012

→使該主義學者相信 科學成果 是反映事實的真相 孔德和斯賓賽把

實在論 多瑪士 觀念論 經驗主義 馬克思 存在主義 語言分析 邏輯經驗

(2) 「唯以分別安立」 ,表示對對象觀察透過分別心找出「性質」 「定

教育部資通訊科技人才培育先導型計畫 實習零 實習零 實習零 實習零 MATLAB/Simulink使用說明 使用說明 使用說明 使用說明 25 圖示.

數學上有很多的定義,也有很多定理,定理是必須經過證明才能確立的事

中國語文課程為各學習階 段提供「建議篇章」, 推薦 適合學生程度的文言經典作 品。. 教師可按學校情況,靈 活地把「建議篇章」融入課

 為協助新來港非華語學生融入學校,教育局 資助啟動課程及適應課程,並為啟動課程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