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研究者進行初探教學的時間在民國 99 年 4 月 1 日~5 月 31 日,教學研究對 象為哈哈國小六年級的某一班,共有 28 位學生。採異質分組,每組中有高、中、

低學習成就的學生。學生在 4 月 1 日先進行概念認知和探究能力測驗的前測,接 下來的四個星期中進行了三個教學活動,共計 7 節課,每個教學活動結束後會立 即發下該概念認知測驗後測;全部教學活動結束後兩三天,進行探究能力測驗後 測,再隔兩個禮拜進行延宕測。

教學活動(一)進行的時間為星期五下午第一、二節,教學活動場地為原班 教室,此間教室的設備有電視、電腦、螢幕、麥克風、櫃子、黑板、一座洗手台,

教室配置圖如圖 4-1-1:

圖 4-1-1 教室配置圖

教學活動(一)結束後,研究者發現學生在做實驗及上台發表的行動路線空 間不足,活動進行期間學生均感不適,研究者希望能夠換個場所,這時協同教師 建議研究者可將活動場域移至自然科專任教室,亦即協同教師使用的教室,因此 教學活動(二)、(三)就在自然科專任教室進行。此教室的設備有電視、電腦、

螢幕、投影機、麥克風、櫃子、黑板、六張實驗桌、四座洗手台,教室的配置圖 如圖 4-1-2。

圖 4-1-2 自然科專任教室配置圖

研究者在本次的教學行動中擔任教學工作,並將自己在上課前的準備工作、

教學觀察心得以日誌方式記錄下來,並蒐集協同教師的教學觀察記錄、學生文件

(含活動學習單、概念認知測驗前後延宕測、探究能力測驗前後延宕測)與晤談 紀錄,作為三角校正之依據,以供教學活動修正及教學方法改進之用。

一、教學成效評估

2. 瞭解物體移動的方向和羽狀物的方向有關。 V

人知道,可能是因為對自己的歸納沒有信心,怕說出來後會跟別人不一樣、別人

科學

在九年一貫能力指標檢核等第中,大多評為「優」,顯示三個教學活動大部 分都能使學生的能力符合九年一貫能力指標。

協同教師提到在教學活動(一)中,學生沒有機會發現許多巧妙的工具是簡 單科學原理的應用,亦即此教學的教學重點:「能瞭解物體的重心越低,越容易 保持平衡」並未應用在哪個工具上,因此研究者決定在正式施測時將此項能力指 標刪除。

在教學活動(二)──動力橡皮筋裡,協同教師和研究者皆發現,學生能夠 清楚的敘述他們所發現的結果,但是對於探究的過程較無法詳述,因此協同教師 建議研究者要換個方式協助學生。

協:我是覺得他們應該幾乎都可以達到,對他們來說比較困難的應該是第二個這個

──清楚的傳述科學探究的過程和結果,他們的結果都講得非常好,但是如

果要清楚的講述過程的話,對他們來說可能還是有一點需要你的幫助。

(訪 990414-2)

二、學生學習成效

(一)科學探究能力測驗 1.學生反應

在進行三個教學活動之前,研究者先發下探究能力測驗前測,花了將近四十 分鐘,學生才作答完畢,甚至還有一兩個學生還沒有完成,大約過了五到十分鐘 才寫完。

教學活動完成之後,研究者再發下和前測一模一樣的試題作為後測,這次學 生作答的速度很明顯的快多了,不到四十分鐘就有許多人交卷,四十分鐘一到,

全班都交卷了。

2.資料分析

此部分的資料利用電腦統計軟體 SPSS12.0 進行分析。三次測驗的滿分皆為 26 分。三次測驗的人數、平均數及標準差等資料呈現於表 4-1-3。前測的平均得

分為 14.10,後測的平均得分為 16.92,延宕測的平均得分為 18.13。我們可以發 現延宕測的平均高於前後測,後測的平均又高於前測。接著以成對樣本 T 檢定看 看前後測是否達顯著差異,由於延宕測與前後測的試題不同,進行 T 檢定的分析 可能有失客觀,因此不進行比較。檢定結果如表 4-1-4,結果顯示後測顯著高於 前測(P<.05),且效果量達 0.92>0.8,實際顯著效果為高。

表 4-1-3 探究能力測驗之前測、後測及延宕測的描述性資料(初探教學)

平均數 個數 標準差

前測 14.10 28 3.26 後測 16.92 28 2.84 延宕測 18.13 28 2.69

表4-1-4 探究能力測驗之前後測成對樣本T檢定(初探教學)

接著分析各分項能力的成長狀況,本研究所界定之科學探究能力共有五項,

在探究能力測驗中,測量「界定問題的能力」的題目為第一、二題,兩題的滿分 共 8 分;測量「設計規劃的能力」的題目為第三題,滿分為 3 分;測量「實作驗 證的能力」的題目為第四、五題,兩題的滿分共 8 分;測量「分析解釋的能力」

的題目為第六題,滿分為 4 分;測量「溝通辯證的能力」的題目為第七題,滿分 為 3 分。由於各分項的滿分並不相同,因此以平均數除以各分項滿分求得平均得 分率,以此做為比較的基準。各分項能力測驗的描述性資料呈現於表 4-1-5。

平均數差異 t 顯著性 (雙尾) Cohen’s d

後測-前測 2.82 4.57 .00 .92

表 4-1-5 探究能力測驗之前、後及延宕測中各分項測驗的 描述性資料(初探教學)

五大探究能力 測驗題目 平均數 分項能力的平均得分率 個數 處理後的標準差

前測第一、二題 4.86 60.75% 28 .18

後測第一、二題 5.27 65.88% 28 .18

界定問題的能力

延宕測第一、二題 6.55 81.88% 28 .21

前測第三題 1.20 40.00% 28 .06

後測第三題 1.70 56.67% 28 .09

設計規劃的能力

延宕測第三題 1.39 46.33% 28 .07

前測第四、五題 3.95 49.38% 28 .17

後測第四、五題 5.61 70.13% 28 .17

實作驗證的能力

延宕測第四、五題 5.52 69.00% 28 .14

前測第六題 1.89 47.25% 28 .12

後測第六題 1.96 49.00% 28 .12

分析解釋的能力

延宕測第六題 2.75 68.75% 28 .06

前測第七題 2.00 66.67% 28 .11

後測第七題 2.38 79.33% 28 .09

溝通辯證的能力

延宕測第七題 1.63 54.33% 28 .08

從表 4-1-5 中可發現,前測的得分率都不超過 70.00%,顯示學生原本的探究 能力有加強的空間。經過教學後,平均得分率提昇較多的是「實作驗證的能力」,

得分率由前測的 49.38%提昇至後測的 70.13%,延宕測則是 69.00%,顯示學生 在動手做的課程當中,實作能力進步不少,兩星期後的保留的程度亦不低;提昇 最少的則是「分析解釋的能力」,而「界定問題的能力」在教學結束時也只有進 步 5.13%,顯見 7 節課的科學遊戲教學在這兩個能力的表現上未達理想,仍有相 當大的進步空間。

另一個需要注意的是「設計規劃的能力」,雖然後測比起前測成長了 16.67

%,但三次測驗的得分率皆未超過 60.00%,顯見本教學在短期內對此能力的成 長幫助有限,若能讓學生持續且長時間接受科學遊戲教學,應有更好的影響。

(二)概念認知測驗

每個教學活動的概念認知測驗都有十題,分別進行前、後及延宕測。

1.答對率及題目修正

教學活動(二)的第八題,第一個選項和第三個選項的方法都可以讓毛根往 反方向跑,因此學生若寫 1 或 3 都給分;教學活動(三)的第六題,第四個選項 為石頭,原先研究者做實驗時無法成功,但學生自己實驗時將石頭壓得很緊,加 上筷子插入後被石頭卡住,因此這一題在初探教學時不計分,亦即沒有正確答 案,正式教學時,將石塊這個選項改為彈珠。

研究者分析前、後及延宕測的答對率,結果列於表 4-1-6 中。

表 4-1-6 概念認知測驗各題的答對率

教學活動(一):平衡鳥 教學活動(二):動力橡皮筋 教學活動(三):一柱擎天

測驗

題號 前測 後測 延宕測 前測 後測 延宕測 前測 後測 延宕測

1 89.29% 96.43% 89.29% 60.71% 71.43% 75.00% 92.86% 100.00% 100.00%

2 57.14% 82.14% 89.29% 53.57% 89.29% 78.57% 75.00% 96.43% 82.14%

3 75.00% 78.57% 67.86% 25.00% 57.14% 28.57% 64.29% 50.00% 89.29%

4 78.57% 89.29% 82.14% 39.29% 96.43% 92.86% 89.29% 100.00% 96.43%

5 78.57% 100.00% 89.29% 75.00% 92.86% 85.71% 89.29% 100.00% 96.43%

6 53.57% 96.43% 82.14% 67.86% 100.00% 92.86% * * *

7 35.71% 85.71% 53.57% 32.14% 89.29% 92.86% 50.00% 82.14% 89.29%

8 17.86% 75.00% 67.86% 96.43% 100.00% 96.43% 46.43% 67.86% 75.00%

9 53.57% 85.71% 75.00% 46.43% 57.14% 50.00% 35.71% 67.86% 75.00%

10 35.71% 78.57% 71.43% 46.43% 78.57% 78.57% 67.86% 60.71% 50.00%

研究者分析後測答對率低於 80.00%的題目,整理出題目修訂以及教學活動 修正的方向:

(1) 教學時間不足:

教學活動(一)的第十題答對率為 78.57%,這題需利用上課所學推論到其 他情境,與課程中的竹筷人較為相似,但由於研究者與學生皆為第一次接觸 CPS 融入科學遊戲的教學活動,課程進行的流暢度不足,以至於壓縮到最後竹筷人的 實驗,學生將器材帶回家製作,但由於材料只有一份,只能交由一位同學帶走,

隔天再由研究者示範並解說,效果不如同儕之間的集思廣益和親自動手來得好,

因此這題的答對率不到 80.00%。在正式施測時,研究者將更注意時間的控制與 班級秩序的掌控,讓第一次接受教學的學生能更快進入這樣的學習情境。

教學活動(二)的第三題「物體會在橡皮筋上移動,最主要是因為摩擦鐵釘 很多次。」三次施測的答對率都不高,最高的後測尚不及 60%,研究者發現在教 學活動及活動學習單中,雖然都有提及物體移動的原因,但是教學時所費的時間 不多,在原來的教學設計中只有 8 分鐘,之後的實驗和物體移動的原因亦無關連,

因此導致學生對於這題的印象不夠深刻。而教學活動(二)的第一題「在較粗、

較鬆的橡皮筋上,毛根會跑得比較快。」第九題「以下哪一種方式,毛根移動的 速度最快?」亦然,在原本的教案中,探討毛根在不同粗細、鬆緊的橡皮筋上移 動的速度的實驗時間有 15 分鐘,但是在真實情境中,學生實驗得並不順利,尤 其在試驗橡皮筋繞兩圈時,毛根不斷掉落,加上前面的活動耽擱了些時間,導致 這部份的實驗時間大約只有 10 分鐘,有些學生尚未得到結論課程就結束了。研 究者在教學活動(二)結束後,發現原先設計的教學時間 80 分鐘不足以讓學生 完成這個實驗,因此即修正教案中學生討論及教師講解的時間,讓學生可以更從 容的進行探究。針對第一題和第九題,多設計了一個毛毛蟲賽跑的活動,讓學生 動手設計出跑得最快的毛毛蟲,加深對此概念的印象。

(2) 題意不清:

教學活動(一)的第三題和第八題答對率將近八成,透過與答錯的學生之非 正式晤談中,得知他們認為只要重心往下(懸掛螺帽的翅膀向下),無論翅膀是 直的還是彎的,都可以讓平衡鳥保持平衡,這與研究者的原意──無論翅膀往 上、往旁邊或往下彎,都可以保持平衡──有所出入:而第八題的選項 4──彎

教學活動(一)的第三題和第八題答對率將近八成,透過與答錯的學生之非 正式晤談中,得知他們認為只要重心往下(懸掛螺帽的翅膀向下),無論翅膀是 直的還是彎的,都可以讓平衡鳥保持平衡,這與研究者的原意──無論翅膀往 上、往旁邊或往下彎,都可以保持平衡──有所出入:而第八題的選項 4──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