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前衛」與「保守」的競奏–

第一章 德國於第一次世界大戰後激盪出的文化風格

第二節 「前衛」與「保守」的競奏–

曲家,前往柏林發展並從事音樂教育工作,例如:1920 年代早期,布梭尼(Ferruccio

Busoni, 1866-1924) 與施雷克爾(Franz Schreker, 1878-1934),分別於普魯士藝術學 院(Prussian Academy of Arts)及柏林音樂學院(Berlin Hochschule für Musik)執教;隨 後,荀貝格以及亨德密特分別於 1925 年、1927 年於柏林音樂學院任教。此時期其 他重要音樂家也包含:柯特.懷爾(Kurt Weill, 1900-1935)24、克雷內克(Ernst Krenek, 1900-1991)25等人,而這些音樂家對於「現代音樂」的創作與推展更是不遺餘力26

26 Erik Levi, Music in the Third Reich (Great Britain: Ipswich Book Co Ltd, 1994), 1。

當時有多位20世紀代表性的指揮家聚集於柏林,演出高水準的音樂會,這也 是其魅力所在。頗富盛名的柏林愛樂(Berlin Philharmonic Orchestra, 1882- ),於1922 年時,由福特萬格勒(Wilhelm Furtwängler, 1886-1954) 接替已逝的前任指揮尼基許

(Arthur Nikisch, 1855-1922 )擔任新任指揮,鞏固了柏林愛樂在歐洲的地位。而歌劇 院也同樣擁有高水平的演出作品;1925年艾利希.克萊伯(Erich Kleiber,

1890-1956)27 於柏林國家歌劇院,指揮阿班.貝爾格(Alban Berg, 1885-1935)現代歌 劇作品《伍采克》(Wozzeck) 的世界首演。克倫培勒(Otto Klemperer, 1885-1973)28 於 克羅爾歌劇院(Kroll Oper)皆有精采的現代劇目演出。29「威瑪共和」時期的德國,

27 生於維也納,是著名的指揮家;亦是知名指揮家卡洛斯.克萊伯(Carlos Kleiber, 1930-2004)之父。於 1923 年在柏林國家歌劇院指揮演出振奮人心的貝多芬歌劇作品《費 黛里奧》(Fidelio),成為柏林國家歌劇院的音樂總監。他為人所推崇的是對於經典交響樂

年納粹政府認為亨德密特作品《畫家馬替斯》(Mathis der Maler, 1935)有影射之嫌 下令禁演此作品時,更大膽聲援亨德密特反抗納粹政府,因此被納粹解除柏林愛 樂指揮的職務,但有感福特萬格勒偉大的聲望與貢獻,很快的便恢復其職務。另 外,艾利希.克萊伯雖不是猶太裔,但亦遭受納粹攻擊,他除了首演阿班.貝爾 格現代歌劇作品《伍采克》之外,原本還預定首演貝爾格的第二部歌劇作品《露 露》(Lulu),但遭納粹批評為退化迂腐的音樂,憤而提出辭呈表示抗議,因此受納 粹報復,於 1935 年舉家逃亡布宜諾斯艾利斯,並取得阿根廷國籍;猶太裔奧地利 作曲家施雷克爾,原本為柏林音樂學院校長,在 1933 年納粹當政後遭受迫害,隔 年便病逝於柏林。德國從幾個世紀以來歐洲首要的音樂發展國家,淪落敬陪末座 之窘境。

回頭來探討,為何殘酷的納粹能擊敗新興的「威瑪共和政體」取得政權,讓 即將展開復甦的一切活動又陷入深淵。其主要原因是「威瑪共和」時期,過於著 重革新與追求多樣化的文化態度,漸漸引發「革新」與「極端保守」兩方勢力的 分裂。不僅如此,左派內部發生內鬥,為了爭奪權位,策動士兵干預,而工人也 發生暴動事件;政治、經濟上的動亂局面,讓「威瑪共和政體」忽略了「納粹主 義」(Nazism)文化政策逐漸產生的吸引力。動盪不安的局勢,迫使人民紛紛轉向支 持右派黨系,「納粹」(Nazi, 1919-1945)即為右派的其中一支,而這樣的局勢造就了

「納粹」的崛起,也為威瑪政體走向名存實亡逐漸瓦解的命運,埋下禍根。

而「保守」與「創新」之爭也在音樂圈裡發酵著;雖然戰後帝制走向民主共 和的新氣象,刺激了許多新一代青年作曲家自由的發揮創造力,像是亨德密特和 克雷內克;但老一輩的作曲家認為紛亂的國家現況,令人感到極度不安,且害怕 國家的傳統會迷失在這追求前衛的浪潮中,消逝不復返,因此緊守著榮耀般的那 份堅持,堅決承襲「後浪漫風格」(late-romantic)及「新華格納風格」(neo-Wagnerian)。

而抱持這樣心態的領導性支持者,包含席林斯(Max von Schillings, 1868-1933)、郝 賽格(Siegmund von Hausegger, 1872-1948)、溫克爾曼(Hermann Waltershausen, 1849-1912)等位音樂家30

音樂圈的保守勢力中,最具代表的音樂家為普費茲納(Hans Pfitzner,

1869-1949)31,他認為德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潰敗是個大災難,音樂家應該對於 德國歷代音樂遺產存亡感到隱憂,不應急於追求不實際的前衛藝術,認為這樣的 行為既愚蠢且危險,將使國家喪失國格與本質尊嚴,因此他認為有義務去爭取與 保護德國的榮譽與民族特性,並創作了清唱劇《德國魂》(Von deutscher Seele, 1921)32 來表達內心的盼望。雖然立意良善,本以保護德國傳統為主要訴求,但做法越來 越極端,即將改變了純粹保護國家傳統價值的意義。1920 年時,他發表了〈頹廢 音樂的新美學:一個墮落的徵兆?〉(‘Die neue Aesthetik der musikalischen Impotenz.

30 Erik Levi, 3.

31 生於莫斯科,於 1872 年遷居德國法蘭克福;是位知名的指揮家與作曲家。奉行華 格納的音樂理念,為德國晚期浪漫主義精神的代表音樂家之一。

32 根據德國浪漫時期文學家艾辛多夫(Joseph Freiherr von Eichendorff, 1788-1857)的 詩所作。

Ein Verwesungssymptom?’),看似批評保羅.貝克(Paul Bekker, 1882-1937)33 對於 派勢力的宣傳品;1924 年,「拜洛伊特音樂節」(Bayreuth Festival)34 再度重新舉 行,幾年間,拜洛特伊逐漸成為藐視極端民族主義的象徵,音樂節更成為攻擊與 破壞威瑪共和政體的基地。

「前衛」的一方,在當時也積極的發展活動與刊物;指揮家謝爾亨(Hermann

Scherchen, 1891-1966)於 1920 年創刊了一本雜誌《旋律》(Melos),內容為推廣、

宣傳國際最新的當代音樂。1922 年,一群推廣現代音樂的音樂家們創立「國際現 代音樂協會」(The 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Contemporary Music, 簡稱 ISCM)35,成

33 德國知名樂評家,是馬勒、荀貝格、施雷克爾的擁護者,對於理查.史特勞斯及 貝爾格較不熱衷。1933 年,貝克因父親為猶太人的關係,被迫離開德國前往巴黎,1934 年遷居紐約並且成為〈紐約人報紙〉(New Yorker Staats-Zeitung)的首席音樂評論家。

34 又稱華格納音樂節(Richard Wagner-Festspiele)。華格納(Wilhelm Richard Wagner, 1813-1883)於 1876 年舉行第一屆音樂節,專門演出自己的樂劇作品,成功吸引許多政商 名流參與這場盛事,布魯克納、柴可夫斯基、李斯特…等人皆為座上賓;爾後更成為引領 社會文化潮流的重要勢力。

35 創設地點於奧地利薩爾茲堡,屬國際性的組織。每年由會員國輪流舉辦「世界新 音樂節」(World New Music Days),截至目前共有 50 於國會員國參加,臺灣「中華民國現

員包括魏本(Anton Webern, 1883-1945)、亨德密特、巴爾托克…等位。協會組織宣 示,歐洲間各國進行友善的音樂合作活動。36

1927 年以後,納粹不斷向人民聲稱能解決「威瑪共和政體」簽下不平等條約 所帶來的經濟崩潰,與嚴重的失業問題,更以恢復民族傳統價值來號召人心,而 多數迷惘的民眾也選擇相信這樣的謊言。陷於「保守」與「前衛」激戰中的音樂 家,其部分過程更被納粹利用操弄;1933 年納粹如願當政,一連串的暴行反造成 音樂極大傷害,這應該是一心想保護德國歷代所傳承下來的音樂價值與地位的「保 守」派音樂家們,始料未及的。

代音樂協會」於 1992 年以「國際現代音樂協會台灣總會」(ISCM-Taiwan Section)之名加入 該組織,已有多位台灣現代音樂作曲家的作品,獲選於音樂節中發表。

36 Erik Levi, 5.

第二章 閱讀保羅.亨德密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