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德國納粹眼中的叛逆音樂家–

第一章 德國於第一次世界大戰後激盪出的文化風格

第一節 德國納粹眼中的叛逆音樂家–

保羅.亨德密特(Paul Hindemith, 1895-1963)的生平

保羅.亨德密特(見圖 2-1)有著獨特性格 月 28 日病逝於法蘭克福(Frankfurt)。其父親羅伯特.魯道夫.艾彌爾.亨德密特

(Robert Rudolf Emil Hindemith, 1870-1915 ),生於西里西亞(Silesian)的傳統工匠、

商人家庭,本身相當喜愛音樂;年輕時因家庭反對他成為音樂家的志向,憤而負 氣離家出走;但事與願違,最後僅以油漆與裝潢工人為業,經濟狀況十分不好,

因此經常帶著全家到處搬遷,以尋求更好的工作環境39。但亨德密特的父親並未放

37 Felix Aprahamian and Wilfrid Mellers, Heritage of Music Series, vol.4 of Music in the Twentieth Century, Michael Raeburn and Alan Kendall, gen. eds.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9.), 214.

38 位於緬因河右岸,距離法蘭克福(Frankfurt)20 餘里的古城,曾以金銀飾品加工業聞 名,亦是格林兄弟(Brothers Grimm)的出生地。

39 1900 年遷居奧芬巴哈(Offenbach),1902 年遷往謬罕(Mühlheim ),1905 年後遷至法

【圖 2-1 Paul Hindemith】

棄未達之音樂夢,他把夢想投注在孩子身上,嚴格訓練自己的三個孩子學習樂器,

並為他們成立「法蘭克弗兒童三重奏」(Frankfurt Children’s Trio)40 ,以練習為第一 優先,幾乎沒有任何娛樂;在極大的訓練壓力下,使得這三個孩子過著憂鬱的生

(Adolph Rebner, 1876-1967);1908 年,雷伯納為亨德密特爭取到獎學金進入法蘭克 福音樂學院就讀並使之成為門下學生,而亨德密特也在法蘭克福音樂學院學習,

直到 1917 年。本來亨德密特是以學習小提琴為主進入法蘭克福音樂學院就讀,但 在 17 歲時(1912 年)決定正式學習作曲;當時主要師承阿諾.孟德爾頌(Arnold

Medelssohn, 1855-1933)以及賽克勒斯(Bernhard Sekles, 1872-1934),為亨德密特奠 定相當深厚的音樂創作理論基礎。亨德密特在年輕時,已展現傑出的作曲能力,

蘭克福(Frankfurt )定居。

40 成員分別為:保羅,小提琴、妹妹唐妮(Toni , 1899–1966),鋼琴、弟弟魯道夫(Rudolf , 1900–74),大提琴。

對於自己的作曲實力,也相當有自信;他曾在 19 歲時(1914 年)明確的表示,他根 (Emma Lübbecke-Job, 1888-1982)42,於法蘭克福新成立的「戲劇與音樂文化協會」

(Verein für Theater- und Musikkultur),演出自己早期實驗精神風格的作品,曲目包 含了:《第一號絃樂四重奏》(String Quartet in f minor, Op.10, 1918) 、《小提琴奏鳴 曲,作品 11 之 2》(Violin Sonata Op.11 No.2, 1918)、本論文所解析的《中提琴奏鳴 曲,作品 11 之 4》,以及《E 小調鋼琴五重奏,作品 7》(Piano Quintet in E minor, Op.7, 1917);其中,亨德密特更親自擔任中提琴與小提琴的演出。

41 Michael H. Kater, Composers of the Nazi era: Eight Portraits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0),32.

42 生於德國波恩(Bonn),1909 年嫁給德國著名藝術史學家呂貝克(Fried Lübbecke, 1883-1965)。

於 26 歲時(1921 年),成立了「阿瑪-亨德密特絃樂四重奏」(Amar- Hindemith

String Quartet)43 (見圖 2-2),並擔任中提琴 聲部,是當時著名的合奏團體;除了演奏傳統 經典曲目外,更以演奏當代新風格、新創作之 音樂作品為主要特色,之中也包含自己的作 品,例如:《第二號絃樂四重奏》(String Quartet in C major, Op. 16, 1920)。 劇院首席指揮路德維希.羅騰貝格 (Ludwig Rottenberg, 1864-1932)之女葛楚德

43 兩把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依序成員分別為:阿瑪(Licco Amar)、卡帕斯(Walter Caspar)、亨德密特以及法蘭克(Meurice Frank)或亨德密特的弟弟魯道夫(Rudolf

Hindemith)。

【圖 2-2

「阿瑪-亨德密特絃樂四重奏」】

(Gertrude Rottenberg)結婚,或許是需要一份穩定的收入來維持婚後生活所需的開 替斯》之中;內容為文藝復興時期德國畫家馬替斯(Matthias Grünewald, 1470-1528) 於當時社會大環境的變動之下的生命歷程以及其所面臨的抉擇;主要劇本由亨德 密特親自編寫,音樂特色為鞏固的和聲觀念–「中心音理論」44,以及因劇情背景 所需採用了素歌及民謠元素於音樂中。雖然此部歌劇作品嚴重受希特勒打壓,但 依然受到廣大的注目。另外,在創作這部歌劇的同時,儘管尚未完成,亨德密特 已著手將歌劇中三個重要的管絃樂插曲,改編創作為交響曲《畫家馬替斯》

(Symphony: Mathis der Maler, 1934 ),並於 1934 年由福特萬格勒指揮首演。兩年後

44 亨德密特也曾表示,要完全展露偉大豐富的管絃樂音響,必須有著音調與三和絃 理論,做為基礎架構。

(1937 年),亨德密特將這幾年的教學及創作過程中,所發展出的新理論概念編寫 成書,即《音樂創作理論》(Unterweisung im Tonsatz)。

1933 年納粹崛起後,德國境內許多藝術家與音樂家作品被冠上「墮落藝術」

1945 年,納粹參與第二次世界大戰(1939-1945),1945 年戰敗,納粹「第三帝 國」 (Third Reich) 宣告瓦解。同年 5 月開始,已經有許多與教師職務相關的聘任

要明白亨德密特為何無法立刻釋懷回到德國之因,了解亨德密特在納粹當政

1940 年,一位納粹的音樂理論家路德維希.希德邁爾(Ludwig Schiedermair, 1876-1957)出版了一本有關歌劇創作及發表的書籍,但書中內容並沒有提到亨德密 特相關的歌劇作品,對於這位作曲家根本沒任何記載。同年,音樂評論者華爾特.

崔尼斯 (Walter Trienes)發表一篇文章,並且下了一個聳動的標題:〈音樂陷於危險 之中〉(‘Music in Danger’),文章中對於亨德密特的批評相當狠毒,並以其早期歌 劇作品《每日新聞》(Neues vom Tage, 1929)46 為攻擊目標,認為亨德密特使用淫穢 的劇情、輕挑的爵士樂以及腐敗的作曲手法,令人憎恨;但較正面且令人感到安

46 是一部三幕的現代歌劇,採用馬塞勒斯.希弗(Marcellus Schiffer, 1892-1932)所寫 的劇本;1929 年於克羅爾歌劇院由克倫培勒指揮首演。內容諷刺名流的生活與婚姻,引 起爭議的是劇中女高音裸體沐浴歌唱,當時希特勒還因此大為震怒。

者,並繼續傳承著。其實亨德密特也意識到,如果這個時間點(1945 年)馬上接

的初衷。

亨德密特在未來幾年的音樂生涯裡,依然以絕大的努力及忍耐力投注於音樂 的創作、教學與指揮演奏中;更著績於音樂理論的推展,影響致深。1963 年創作 最後一首作品《彌撒曲》(Mass, 1962),首演一個月後便與世長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