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德國於第一次世界大戰後激盪出的文化風格

第一節 釋放禁錮靈魂的吶喊–

「威瑪共和國」至「納粹」時期(1919-1933)的文化氛圍

德意志帝國(Deutsches Kaiserreich, 1871-1918)於第一次世界大戰潰敗後廢除 帝制,創立一共和政體,後人稱之為「威瑪共和國」(Weimar Republic, 1919-1933)1。 同年 6 月 28 日,威瑪政府簽下不平等條約-〈凡爾賽條約〉(Treaty of Versailles),

龐大的賠款與負債以及領土的割讓及人口的流失等因素,造成嚴重的經濟負擔及 社會問題,也促使了「納粹」的崛起(Nazi, 1919-1945)2 。雖然此時德國境內,正 面臨著戰後世局的動盪亂象,但在文化與音樂發展方面,「威瑪共和時期」卻是 20

2 是德文 Nationalsozialist 的簡稱,意指「德國國家社會主義工人黨」。1933 年,黨魁 希特勒(Adolf Hitler, 1889-1945)被任命為德國總理,期間他運用計謀逐漸奪取政權;廢除 威瑪共和國後將德國改名為「納粹德國」(Deutsche Reich),或稱「第三帝國」(Drittes Reich)。

3 Robert P. Morgan, Twentieth-Century Music: A History of Musical Style in Mordern Europe and America, The Norton Introduction to Music History, Paul Henry Lang. ed. 6 vols.

(New York: W. W. Norton, 1991), 220.

衛者,除了發展出當代國內代表性新藝術風格外,更拋除芥蒂敞開心門接納歐陸 印象派」(Post-Impressionism)、「野獸派」(Fauvism)5 以及 1916 年由一群瑞士反戰 的青年藝術家所推展的「達達主義」(Dadalism)6 等等。德國重要的藝術風格,「表 現主義」(Expressionism)與「新即物主義」(或稱「新客觀主義」)(New objectivity),

便是在這股前衛思潮的影響中孕育而出。 畫家為馬諦斯(Henri Matisse, 1869-1954)。此畫派對之後重要的表現主義畫家-康丁斯基影 響深遠。

6 極力擺脫傳統的束縛,崩解所有教條,強烈表達對戰事的不滿,諷刺傳統與道德根 本不具任何意義,就如同「達達」一詞取自隨性、偶然的意思一樣,因此在他們的創作世 界裡,根本沒有所謂“學術派純藝術”這回事。這樣的邏輯思維亦影響了當時部份音樂家的 創作風格,更延續到後期,例如:1950 年代美國音樂家約翰.凱吉(John Cage, 1912-1992)。

【表現主義】

為「威瑪共和」時期,德國重要的前衛藝術發展流派,影響深遠且愈趨廣闊,

從原本的繪畫藝術到文學、音樂、戲劇、電影,甚至擴展到建築設計等等;直至 今日,仍能發現它的影響力不斷被擴展,繼續蔓延著。「表現主義」一詞的使用源 於畫派,在當時有兩個代表團體,於不同時間點成立;分別為「橋派」(Die Brucke)7 以及「藍騎士」(Der Blaue Reiter)8。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前為形成初期,是對「印 象派」只重視表像描繪的反動,受「後印象派」代表畫家梵谷(Vincent Willem van Gogh, 1853-1890)以及高更(Paul Gauguin, 1848-1903)的影響極深,重視表達內心層 面淬鍊出的意識形態;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開始至戰後,作品更是充滿對於死亡

8 1911 年於慕尼黑成立,中心人物為康丁斯基及馬爾克(Franz Marc, 1880-1916)。受 法國與俄國的立體主義與抽象藝術影響,結合德國藝術特質激發出獨特的藝術風格。

揭發之中的黑暗面9。(見圖 1-1) 的社會感到厭惡;晚期代表詩集有《我的藍色鋼琴》(Mein blaues Klavier, 1943),

9 瑪格達雷娜.M.梅拉 等著,《世界美術全集-德國表現主義藝術》(German Expressionist Art),魏伶容 等譯(藝術家出版社,2004),170。

10 是位猶太裔女性詩人、畫家,是「威瑪共和」時期相當活躍的「表現主義」文學 家。1933 年納粹當權,深受迫害流亡國外,晚年生活顛沛流離,身邊沒有任何親人,孤 苦無依,精神方面也出了問題,最後病死於耶路撒冷。

內容藏著流亡生活的淒苦與無奈,讀後莫不留下一陣心痛與不捨。11 Kokoschka, 1886-1980)12(見圖 1-2),

他也是重要的「表現主義」畫家之一,

其知名的戲劇作品有《謀殺者,女人的 希望》(Mörder, Hoffnung der Frauen, 1907),於 1909 年在維也納首演,被認

12 1886 年出生於奧地利,1889 年全家移居維也納。曾與馬勒(Gustav Mahler, 1860-1911) 的遺孀艾瑪(Alma Mahler, 1879-1964)陷入愛戀,為了遠離批判,他投入戰場而艾瑪也下嫁 包浩斯學校創辦人葛羅培斯(Walter Gropius, 1883-1969),終止了 3 年的關係。早期以詩人 與劇作家身分為人所知曉,後來受孟克(Edvard Munch, 1863-1944)影響,自修習畫,逐漸 在繪畫屆展露頭角,成為重要的表現主義畫家之一。其畫作用色大膽,畫風充滿神秘感,

為單幕歌劇,並於 1921 年在斯圖嘉特(Stuttgart)國家劇院由弗利茲.布許(Fritz Busch, 利博士的小屋》(The Cabinet of Dr. Caligari, 1919)13 ,上映後掀起一陣「表現主義」

電影熱潮;直至今日雖然核心精神意義已經不是如此極端,但所採用的手法及概

13 編劇為卡爾.麥爾(Carl Mayer, 1894-1944)及漢斯.雅諾薇次(Hans Janowitz, 1890-1954)。導演為羅伯特.維納(Robert Wiene, 1873-1893)。

【圖 1-3 1919 年劇中畫面之ㄧ。】 【圖 1-4 1919 年劇中畫面之ㄧ。】

音樂受「表現主義」影響方面,在此要特別說明的是,「表現主義」精神並非完全 影響某些作曲家所有的作品,而僅是作曲家本身不同的創作時期之中的某個階段 作品風格。

音樂家荀貝格(Arnold Schoenberg, 1874-1951)受了早期「表現主義」氛圍影響,

由原來承繼德奧精神的創作風格,逐漸的於 1907 年開始出現明顯的轉變,從傳統 的調性音樂中掙脫,投入了「無調性」音樂的創作,更在後期創作生涯中,創造 出「十二音列」(Twelve-tone Technique)。而其實荀貝格本身並不單純將自己閉鎖 在音樂的創作裡,他於 1907 年開始從事繪畫創作,並且持續了十年之久,甚至在 1910 年於維也納的畫廊舉辦個人畫展;隔年 1911 年 12 月,受「表現主義」畫派

「藍騎士」創辦人之一的康丁斯基(Wassily Kandinsky, 1866-1954)邀請,提供了三 部畫作參與由「藍騎士」主辦的第一回畫展,地點於唐懷瑟畫廊,而荀貝格也曾

15 歌詞選自於比利時詩人阿貝爾.吉羅(Albert Giraud, 1860-1929)的同名連篇詩集,

本為法文詩,荀貝格採用德譯的歌詞。

另外,當時德國具代表性的前衛派音樂家之一的亨德密特,其初期作品也深 受「表現主義」影響。除了前文筆者曾提及,以「表現主義」劇作家奧斯卡.柯 克西戲劇作品為藍本作所創作的同名單幕歌劇《謀殺者,女人的希望》之外,其 另一部室內樂作品《第一號室內樂》(Kammermusik, No. 1, 1922)亦能感受到「表現 主義」對於社會現實不滿的表達氛圍。此部作品使用 12 種樂器演出16,共四個樂 章,分別為:第一樂章「速度非常快且暴躁的」(Sehr schnell und wild)、第二樂章

「速度適中」(Mäßig schnell Halbe)、第三樂章「四重奏:非常慢的且富表達的」

(Quartett: Sehr langsam und mit Ausdruck)、第四樂章「最後的 1921:活潑快速的」

(Finale 1921: Lebhaft)。

《第一號室內樂》運用了當時流行的爵士樂元素及歌舞表演音樂,並結合了

全景,急速的絃樂與鋼琴如同人們開始奔走工作的腳步,而打擊樂響亮的敲擊聲

1919-1928 年華特.葛羅培斯(Walter Gropius, 1883-1969)、1929-1930 年漢斯.梅耶 (Hannes Meyer, 1889-1954)、1930-1933 年密斯.凡德羅(Ludwig Mies van der Rohe, 1886-1969);1933 年納粹上台後便被迫關門倒閉。學校於經營過程中不斷面臨因經 費不濟與資源不足所帶來的窘況,且亦須面對內部分歧的意見;雖然「包浩斯」

設立時間相當短暫,卻為後世留下極大的影響,在文化歷史上有著極為重要的地 位。最簡單的例子如我們現在所熟知的紅黃藍三原色概念以及幾何圖形藝術,皆 是由包浩斯所發揚而出的;後世文史學者莫不認為其興衰與「威瑪共和政體」相 呼應。包浩斯繪畫、設計、雕塑、編舞教師奧斯卡.史雷梅爾(Oskar Schlemmer, 1888-1943)也曾在包浩斯創校四年後(1923 年)說過這樣的話:「包浩斯這四年的時 間,所反映的不僅是一段藝術史,同時也反映出一個時代的歷史,因為它所反映

的還包括了這個國家與時代分崩離析的歷程」17

表現主義「藍騎士」畫派的康丁斯基以及利奧尼·費寧格(Lyonel Feininger, 1871-1956)曾在 1919-1924 年間於包浩斯任教,將「藍騎士」畫風結合畢卡索(Pablo Ruiz Picasso, 1881-1973)、勃拉克(Georges Braque,1882-1963)的「立體主義」(Cubism) 融入德國藝術風格,創構出的獨特當代德國藝術風格,傳承至包浩斯藝術學校中

18。其中,利奧尼·費寧格更受法國立體派代表畫家羅伯特.德洛內(Robert Delaunay, 1885-1941)影響,使立體風格更為幾何化,這樣的風格也注入包浩斯的教學之中19; 而「表現主義」也在包浩斯藝術學校中逐漸發展為廣義的「表現主義」風格,不 再如此極端,轉趨於實用。

包浩斯藝術學校由華特.葛羅培斯(Walter Gropius, 1883-1969)擔任創校人兼校 長一職。學校成立之初,以改 瑪國立包浩斯學校教學綱領》(Programme of the State Bauhaus in Weimar)(見圖 1-6)

中,可清楚看出其欲將純藝術與工藝結合,推展為應用藝術的理想。將其歸納出 樂家還包含了史特拉汶斯基(Igor Stravinsky, 1882-1971)以及布梭尼22。另外,前文 曾提及的包浩斯學校劇團工作坊負責人奧斯卡.史雷梅爾,其創編的《三位元芭 艾辛根(Donaueschingen)音樂節演出時,被改編以機械管風琴(mechanical organ) 的

21 法蘭克.懷特佛德,10-11。

22 同上註,157。

形式呈現,而這機械管風琴內的紙卷更是由亨德密特親自打洞而成23,也可能因紙 卷未能完善保存下來,因此現已無法找到亨德密特此作品的樂譜詳細紀錄。幾年 後,亨德密特被當時的右翼黨派認為與包浩斯同屬前衛的威瑪文化,因此遭受同 樣的打壓。

23 Felix Aprahamian and Wilfrid Mellers, Heritage of Music Series, vol.4 of Music in the Twentieth Century, Michael Raeburn and Alan Kendall, gen. eds.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9.), 215.

【圖 1-7 奧斯卡.史雷梅爾《三位元芭蕾》 設計圖 1919 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