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創造力

第二章 第二章

第二章 文獻探討 文獻探討 文獻探討 文獻探討

第一節 創造力

一、 創造力的定義

1994 年 澳洲政 府體驗 到創造 的重要 ,於是 訂「創 意之國 」為文 化政策;新加坡於 2000 年提出的《文藝復興城報告》中也提到,期 許新加坡人能成為具創新、多領域學習能力的文藝復興人;我國教育 部於 2002 年公布的《創造力教育白皮書》,提出創造力教育的願景

(沈翠蓮, 2005 ), 由上述可 知,創 造力的重 要性均 受到國 內外的 重視。而創造力最早是由 Guilford 於 1950 年於美國心理學會提出呼 籲(引自沈翠蓮),到現今也不過 60 年左右的歷史,但在這短短 60 年間,各家學者也對創造力提出不同的論點。

直到 Rhodes(1961)統整 50 餘種創造力的定義,歸納出創造 的 4P 理 論 : 個 人 ( Person ) 、 歷 程 ( Process ) 、 產 品

(Product)、環 境(Place/Press), 為最為人所知的 創造力 定義。

因此,以下就 4P 理論個別說明引自李宗倫(2003):

(一)創造力的個人觀點(Person)

此構面在於研究具有創造力者,其人格特質、才智、習慣、

特徵、態度、自我知 覺、價 值系統等 概念,目的在探討這 些個人 因素對創造力的影響。

(二)創造力的過程觀點(Process)

創 造是一 種 心理 歷 程, 包 含動 機、 知覺、 學 習、思 考等 概 念,為產生創意形成新概念的階段。主要探討創造力是由各種過 程(例如思考、學習、解決問題過程)中所產生。

(三)創造力的產品觀點(Product)

創造力指有創造力的產品,即以創造產品還評判個人的創造 力。

(四)創造力的環境觀點(Place)

主要探討人與環境間的互動關係,尋找出什麼樣的壓力或環 境因素有利於創造。

4P 理論綜合了 不同的 觀點來 看創造 力,因 此創造 力並不 是一種 單純的能力, 其包含 了許多構面。而 我國學 者毛連塭(2000 )統整 了國內外各家學者的論點,將創造力的定義分為以下八種:

表 2-1 創造力的概念、主張學者及其定義

概念 學者 定義

創 造 是 創 新 未 有 的 事物

Barron, 1969 創造出新其、與眾不同 全新產品,可說是一種 無中生有的能力。

Maslow, 1959 創 造 在 於 追 求 自 我 實 現,並展現於日常生活 中,為一種生活方式。

有 創 造 性 生 活 方 式 的能力及為創造力

Sanderlin, 1971 創造是一種無中生有的 能力。

表 2-1 創造力的概念、主張學者及其定義(續)

Torrance, 1962 對問題形成新假設,在 不 斷 的 試 驗 中 求 得 答 案 , 來 解 決 未 知 的 問 題。這種解決未知問題 的能力為創造力。

Dewey, 1910; Polya, 1957; Parnes, 1967

創造是運用創造思考以 解決問題的過程。

在 思 考 歷 程 中 能 有 創造性事物的產生

Torrance, 1956 指透過一系列的思考歷 程,尋求答案,提出假

表 2-1 創造力的概念、主張學者及其定義(續)

二、 影響創造力的重要因素 Sternberg, & Lubart(1995;引

自李乙明、李淑貞譯,2005)

由上表各家學者的觀點中可以發現,多以領域相關能力、創造相 關能力以及個人特質,作為創造力的整合性觀點的內涵。以下就領域 相關能力、創造相關能力以及個人特質作說明。

(一)領域相關能力

領域相關能力主要包含:領域內的相關知識、領域內的專門 技能以及領域相關特殊才能( Amabile, 1983)。如果沒 有領域 的相關能力作為基礎,就無法產生創作;羅丹如果不會運用雕刻 工具、沒有繪畫能力,怎麼會有沈思者的出現。因此可以得知,

創造力為人的核心能力,需要透過領域相關能力才能有所展現。

(二)創造相關能力

在創造性思考方面,陳仙舟、黃俊宏(無日期)認為科技創 造力為想出或創造出新奇的事物或產品,或者將他人的點子更改 為更為新奇的想法。然而這些思考,則是透過擴散性思考能力的 運作,而不斷的產生許多想法。擴散性思考能力說明如下(林幸 台,王木榮,1994;張世彗,2003):

1.流 暢 力 ( fluency ) : 一 種 能 夠 連 續 思 考 、 產 生 意 念 的 能 力。所 強調的 是認知 歷程的連 續性 與 流動性, 包括詞 語的流 暢 性 ( word fluency ) 、 觀 念 的 流 暢 性 ( ideational fluency)、聯 結的流暢性( association fluency)與表達的流 暢性(expression fluency)等不同的形式。

2.變通力(flexibility) :一種改變思考方向與內容的能力。

例如淘 汰的安 全帽可 以用來做 花盆 , 即是一種 轉換用 途的變 通力。 這一個 例子中 ,變通性 的觀 念 與想法是 單純的 從原來

思考方 向的改 變與轉 向。具有 此種 能 力的人, 多能夠 舉一反 三、觸類旁通。

3.獨創力(originality):一種產生獨特想法與觀念的能力。

此一認 知思考 歷程的 特性是不 尋常 、 稀少與與 眾不同。在測 量 上 , 獨 創 力 是 指 個 體 的 反 應 在 其 他 人 的 反 應 中 的 稀 少 性

(獨 特性)。 就創造 力所強調 的新 奇 性來看, 獨創力 的高低 與創造 力的展 現概念 最為接近 ,也 是 一般創造 力思考 測驗的 主要向度。

4.精密力(elaboration):一種完成計畫、增補細節的能力。

精進力為個體在一個觀點、概念上增添更豐富內涵的能力,

或是完成或執行一個計畫的能力。此一能力除了展現個體細 膩的思考風格,更可以增加觀念想法的完整性,提高創意的 價值與實踐的可能。

(三)個人特質

Amabile( 1988)指出創 造力發展的人格特質,包括 興趣、

動機、態度與環境等,其中態度會影響個人對於新觀念的產生以 及對創 意的看法 。而這 些看法會 影 響個 體對創作 的意願 以及能 力。

在威廉斯創造力測驗中,針對個人人格特質的創意傾向為情 意部份的測驗,其架構內容分為好奇性、想像力、冒險性以及挑 戰性( 林幸台、 王木榮,1994 )。張玉山( 2007 )整理其他學 者各自 提出的創 造傾向 項目( 李乙明及 李淑貞 譯,2005 ;郭有 遹 2001 張 世 彗 , 2003 ; 沈 翠 蓮 , 2005 ; 林 幸 台 及 王 木 榮 , 1994、1999;陳龍安及朱湘吉,1999、2005)如下:

表 2-3 創造傾向分項表

創造傾向 項目

想像力 視覺化、具象化、直覺推測、超越現實、幻想、不可私 意、異想天開、天馬行空、望梅止渴。

挑戰性 面 對 混 亂 、 臨 危不 亂 、 抽 絲 剝 繭 、 鍥 而不 捨 、 洞 察關 鍵、循序漸進。

好奇心 易有疑惑、樂於發問、追根究底、仔細調查、喜歡發現

(接觸)新事物。

冒險性 猜測、嘗試、實驗、面對批判、堅持己見、應付未知情 況、勇於探索。

資料來源:張玉山(2007:頁 5)

在郭有 遹(2001 )所整理 的各領 域傑出 人士的創 造性人 格或創 造傾向中,發現不同領域傑出人士間的創造特質有所差異,例如:藝 術類人士在哲學思考以及異常思考的關念表現突出;科學界人士在高 度控制衝動以 及抽象 思考能力表象較 佳(引 自張玉 山,2007 )。由 此,可以知道個人的人格特質的確會影響個體創造力的表現。

二、 創造力的測量

Hocevar & Bachelor(1989)曾經將評量創造力的工具或方法歸 為八大類: (1)擴散思考的測驗,(2)態度與興趣量表,(3)人 格量表,(4)傳記量表, (5)老師、同儕或上司的評量,(6)產 品的評判, (7 )名人研究, (8 )自 我陳述的 創意活 動或成 就。不 同研究取向的學者會因其研究問題、目的不同,而發展或選擇上述這 些評量工具。

在台灣 ,吳靜吉 (無日 期) 以創 造 力 4P 理論替 創造力 評 量工 具、方法來分類:

(一)創造力的個人觀點

指人的特質,也就是什麼樣的人具備創意特質,例如人格、

動機、 態度等。 評量的 方法多針 對 個人 的人格特 質、或 者由同 學、老師提名方法來測量。測量工具如下:

1.態度 與興趣 評量表 :例如吳 靜吉(1998 )編 制的觀 念產生 態度量表或者 O’ Hara 和 Sternberg(2001)編制的思考風格 問卷等 。均針 對態度 、興趣、 思考 風 格等特質 為評量 創造力 的工具。

2.人 格 量 表 : 了 解 創 造 力 表 現 較 好 的 人 , 具 有 何 種 人 格 特 質 。 這 些 工 具 通 常 為 自 陳 量 表 。 例 如 Csilszentmihalyi

(1996)所設定的創意人的十個特質等。

3.傳 記 量 表 : 由 個 人 的 日 記 、 家 庭 歷 史 、 活 動 等 編 製 成 量 表 , 來 評 量 其 創 造 力 表 現 。 例 如 透 過 傳 記 式 問 卷

( boidata ) , 通 常 是 設 計 一 些 個 人 賺 亦 為 內 容 的 量 表 ( 家 族、學歷、休閒活動等),讓受試者填答。

4.老 師 、 同 儕 或 上 司 的 評 量 : 由 同 學 或 者 老 師 提 名 , 例 如

「在你班上,哪一個人點子最多?」。在 Torrance 的研究中 指 出 , 通 常 由 同 學 提 名 會 比 老 師 來 的 精 準 ( 吳 靜 吉 , 無 日 期)。

5.名人 研究: 由歷史 上公認的 人物中 挑選出具 傑出創 造力表 現的人 物,研 究其人 格,來分 析何 種 人格傾向 會影響 其創造 力。

(二)創造力的歷程觀點

為一種心理歷程,包含動機、知覺、學習、思考等概念。其 評量工具如下:

1.擴散思考測驗:以 Guilford 智力結構論為基礎,用來判斷 個 體 的 智 能 。 例 如 拓 弄 思 創 造 思 考 測 驗 、 林 幸 台 與 王 木 榮

(1994)修改的威廉思創造性思考活動等。

2.名人 研究: 針對過 去的歷史 記載進 行名人分 析,以 了解當 時創造的歷程來評量其創造力表現。

3.自我 陳述的 創意活 動或成就 :由作 品檔案的 記錄以 及深度 訪談等,以質性研究來評量個體創造力發展的歷程。

(三)創造力的產品觀點

評判產品是否具有創造力。

1.老師 、同儕 或上司的 評量: 由周遭 的人來評 量個體 的創造 力,例如「在班上,哪一個人的作品最特別?」。

2.作 品 評 判 : 透 過 作 品 來 評 量 創 造 力 , 例 如 Amabile

(1983)所提出來的專家共識評量法。

3.名 人 研 究 : 以 歷 史 上 的 創 造 名 人 所 發 展 的 產 品 或 者 其 創 作,來評量其創造性產品所具備的要素。

(四)創造力的環境觀點

在探討人與環境間的互動關係。

1.傳 記 量 表 : 透 過 傳 記 式 問 卷 , 來 了 解 個 體 所 展 現 的 創 造 力,是經由哪些過去的經驗、或者哪些環境因素所導致。

2.名 人 研 究 : 分 析 歷 史 上 有 名 的 人 物 , 了 解 當 時 的 生 活 背 景、社會環境等因素,對其創作表現產生哪些影響。

3.其 他 : 例 如 曾 敬 梅 ( 2001 ) 編 制 的 創 意 氛 圍 量 表 、 以 及 Amabile ( 1995 ) 編 制 的 KEYS ( KETS: Assessing the Climate for Creativity)等。以了解 環境、氣氛與創造力間的 關係。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