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二節 建議

根據本研究之結論,研究者提出若干意見,以供相關單位人員在 教育及學術研究上做為參考。共分成在教育上的建議,以及對於未來 研究的建議兩部分。

一、 對教育上的建議

(一)正視性別對創造力的影響

研究發現男生在機能、聯結綜合組合等能力比較優秀,而女 生則在精密力表現較為優秀。這樣的結果與傳統的性別印像相符 合。在求學過程中,家庭及學校會對學生產生極大的影響,因此 教師應該要了解不同性別的特性、傾向,並鼓勵、提供學生不同 的發展方向與機會,不可以因為性別而有所不同。

(二)正視擴散思考能力的重要

由於本研究在於調查研究學生創意認知歷程與科技創作間的 相關,要了解學生本身在這些方面的能力為何,因此並沒有給予 學生在創作上的引導。導致學生在有限時間內無法將想法實現,

因而抄襲、模仿他人的作品。若是在教學前能給予學生足夠的引 導,啟 發學生擴 散性思 考的能力, 將有 助於學生 創意想 法的產 生。除此之外,不同擴散性思考能力在創意認知歷程以及部份科 技創作能力上有顯著差異,因此,透過適當的教學引導、擴散性 思考能力的訓練,能避免學生相互抄襲,並且提升創造思考的能 力。

(三)啟發學生的科技創意傾向

本 研究發 現 科技 創 意傾 向對 創 意認 知歷程有 相當程 度的 影 響,而這些傾向存在於學生身上,儘管某種程度來說這些特質為 先天的,然而這些特質也是可以經過後天培養產生。所以教師應 該要以多元的教學、提供多元的發展方向,來啟發、培養學生的 科技創意傾向。

(四)生活科技的教學要著重科技創作的能力

想 法 的 產 出 需 要 配 合 實 作 能 力 才 能 有 所 呈 現 , Amabile

(1983 )的創意 成份理論 也提到 領域相 關技能的 重要性 。特定 領域的創造力表現須有該領域的知識做為基礎,進一步才可能有 特定領域之創造力表現,所以科學的研究需要理論知識為基礎,

而科技創作也需要實作能力為基礎。因此,希望學生能有具創造 性的產 品產出, 也需要 教師加強 學 生的 基本機具 操作能 力。如 此,才能期望學生能有出色的創作,不要讓學生因為製作上的困 難而退縮。

二、 對未來研究的建議

(一)研究變項

本研究的測量工具使用「威廉斯創造性思考活動」、「科技 創意傾向」做為學生創意認知歷程與科技創作上的評估。在未來 研究尚可使用其他評量方式與本研究使用的變項比較,以對學生

創意認知歷程與科技創作有更全面的了解。

(二)研究對象

本研究僅就國中學生為研究對象,未來研究可將取樣範圍延 伸到高中階段的學生,探討不同求學階段的學生其創意認知歷程 與科技創作的相關及影響。

(三)研究方法

可以進一步以質的研究探究個體創意想法的產生到創意產品 的產出的過程。本研究僅探究學生創意認知歷程的表現以及科技 創作的表現之關係,並未了解個體的想法與產出的實際過程。未 來研究可以進一步採用質的研究方法,補充統計上量的不足,但 如使用觀察、訪談、個案研究…等方式,針對個別學生進行研究,

瞭解創造性想法的產出過程如何影響個體的創作產出。

參考文獻

http://www.creativity.edu.t w/modules/wf section/download.php?f ileid=436

李 乙 明 , 李 淑 貞 ( 譯 ) ( 2005 ) 。 Robert J.Sternberg , & Todd I.

Lubart 著 。 創 造 力 概 念 面 面 觀 極 其 典 範創 造 力 概 念 面 面 觀 極 其 典 範創 造 力 概 念 面 面 觀 極 其 典 範創 造 力 概 念 面 面 觀 極 其 典 範 。 載 於 Robert

J.Sternberg (主編),創造力 Ⅰ. 理論(頁 2 - 19)。台北:

杜明城(譯)(1999)。Csiksentmihalyi, M.(1996)著。創造力創造力創造力創造力。

台北:時報文化。

侯旭峰(2002 )。傑 出科技創 作學童 點子發想 之研究傑 出科技創 作學童 點子發想 之研究傑 出科技創 作學童 點子發想 之研究 。國立 台灣師傑 出科技創 作學童 點子發想 之研究

陳仙舟、黃俊宏(無日期)。科技創造力教育之初探科技創造力教育之初探科技創造力教育之初探科技創造力教育之初探。2007 年 12

蔡擇 文 (2002 ) 。 國 小 五 年級 自 然科 融 入國 小 五 年級 自 然科 融 入國 小 五 年級 自 然科 融 入 STS 教 學 對 學生 學習 態國 小 五 年級 自 然科 融 入 教 學 對 學生 學習 態教 學 對 學生 學習 態教 學 對 學生 學習 態 度

度 度

度 、、、 批 判思考與 科技 創 造力之影 響、批 判思考與 科技 創 造力之影 響批 判思考與 科技 創 造力之影 響批 判思考與 科技 創 造力之影 響 。國 立中山大 學教育 研究所 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鄭欣怡(2006 )。正 負向情緒 與基模 對創造認 知歷程之影響正 負向情緒 與基模 對創造認 知歷程之影響正 負向情緒 與基模 對創造認 知歷程之影響 。國立正 負向情緒 與基模 對創造認 知歷程之影響 交通大學教育研究所,未出版,新竹。

鄭芳怡(2004 )。國 小中國 小中國 小中 、國 小中、、、 高 年級學 童解釋形 態高 年級學 童解釋形 態高 年級學 童解釋形 態高 年級學 童解釋形 態 、、、、領 域知識 及創意領 域知識 及創意領 域知識 及創意領 域知識 及創意 生活經 驗與科技 創造 力 之關係

生活經 驗與科技 創造 力 之關係 生活經 驗與科技 創造 力 之關係

生活經 驗與科技 創造 力 之關係 。 國立中 山大學教 育研究 所碩士 論文,未出版,高雄。

鄭昭明(1997)。創 造性思考 的原理 原則創 造性思考 的原理 原則創 造性思考 的原理 原則。張 昭鼎紀 念研討會,科創 造性思考 的原理 原則 學創意論文集,1-6。台北市:陽明大學

謝明城(2006 )。國 小學童思 考風格 與科技創 造力之 分析研 究國 小學童思 考風格 與科技創 造力之 分析研 究國 小學童思 考風格 與科技創 造力之 分析研 究 。國國 小學童思 考風格 與科技創 造力之 分析研 究 立屏東教育大學數理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

二、英文部份

Amabile, T. M. (1983). The social psychology of creativity. New York: Spr inger-Verlag.

Amabile, T. M. (1995). Creativity in context. CO: Westview Press.

Ebert Ⅱ, E. S. (1994). The cognitive spiral: Creative thinking and cognitive processing. The Journal of Creativity Behavior, 28

(4), 275-290.

Finke, R. A., Ward T. B., & Smith, S. M.(1992). Creative

cognition: theory,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s. The MIT Press.

Gardner, H.(1993). Creating minds. New York: Basic Books.

Hocevar, D & Bachelor, P. (1989). A Taxonomy and critique of measurements used in the study of creativity. In J. A. Glover, R.

R. Ronning, & C. R. Reynold. (eds.). (1989). Handbook of Creativity, pp.53-70. New York: Plenum.

Holyoak, K.J. & Koh, K. (1987). Surface and structural similarity in analogical transfer. Memory and Cognition, 15(4), 332-340.

Howe L. M.(1997). Short-term results and comp lications of prepubertal gonadectomy in cats and dogs.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Veter inary Medical Association, 211(1), 57-62.

Hung, H. C. (1997). The nature of science-problem and pers pectives. Wadsworth Publishing Company.

Jansson, D., & Smith, S. (1991). Design fixation. Design studies, 12(1), 3-11.

Kulkarni, S.,Shah, J.(1998).Idea generation techniques- critical survey. Tech Report, 98(2) .

Lubart, T. I . (2001). Models of the creative process: Past, Present and Future. Creativity Research Journal, 13, 295-308.

Mednick, S. A.(1962). The associative basis of the creative process. Psychological Review, 69, 220-232.

O'Har a, L. A.& Sternberg, R. J. (2001). I t doesn't hurt to ask:

Effects of instructions to be creative, practical, or analytical on essay-writing performance and their interaction with students' thinking styles. Creativity Research Journal, 13(2), 197-210.

Peterson, R. E. (2002). Establishing the creative environment in technology education. The Technology Teacher, 61(4), 7-10.

Rhodes(1961). An analysis of creativity .Phi Delta Kappan,42, 305-310.

Rutter, B. G., & Agne, J. A. W.(1998).A darwinian theory of good design. Design Management Journal, 9(4) , 36-41.

Smith, S. M. (2008). Invisible Assumptions and the Unintentional Use of Kno wledge and Experiences in Creative Cognition.

Lewis & Clark Law Review, 12 (2), 509-525.

Smith, S. M., Gerkens, D. R., Shah, J. J., and Vargas-Hernandez, N.

(2003). Empirical studies of creative cognition in idea gener ation. Presented at Kellogg team and group research center ’s conference on creativeity and innovation in

organizations,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Smith, S. M., Gerkens, D. R., Shah, J., & Vargas-Hernandez, N.

(2005). Empirical studies of creative cognition in idea

generation. In L. Thompson & H. Choi (Eds.) Creativity and Innovation in Organizational Teams. Mahwah, NJ: La 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Inc.

Stephens, K. R., Karnes, F. A., & Whorton, J. (2001). Gender differentces in creativeity among Amer ican Indian thir d and forth grade students. Journal of American Indian Education, 40

(1), 57-67.

Wilkenfeld, M. J. (1995). Conceptual combination: Dose similar ity predict emergence? Unpublished master ’s thesis, Texas A&M University, College Station, TX.

附錄

號 題目 頻率

總 是 如 此

常 常

有 時

偶 爾

從 不 途。

34 我無法由過去的經驗或記憶尋找任何設計上的

靈感。 □ □ □ □ □

35 我會跟別人說明我為什麼要這樣設計。 □ □ □ □ □ 36 我會從一件事情想到另一件事情。 □ □ □ □ □

附錄二 修訂後創意認知歷程量表

號 題目 頻率

總 是 如 此

常 常

有 時

偶 爾

從 不

20 我會測試自己作品的功能好不好。 □ □ □ □ □ 21 我會察覺、比較日常生活中事物的異同處。 □ □ □ □ □ 22 我會在日常生活事物中尋找、搜尋有用的訊

息。 □ □ □ □ □

23 對於作品本身的限制,我能夠想辦法改良,並

且克服它。 □ □ □ □ □

24 我會將不同的概念組合在一起,作為我設計作

品的原始想法。 □ □ □ □ □

25 一樣工具交到我手上,可以產生許多不同的用

途。 □ □ □ □ □

26 我會跟別人說明我為什麼要這樣設計。 □ □ □ □ □ 27 我會從一件事情想到另一件事情。 □ □ □ □ □

附錄三 科技創意傾向量表

附錄四 科技創作測驗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