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二節 動態交通行為

第二章 文獻探討

本章根據與研究目的相關的國內外文獻,作統整探討,內容包括,

第一節「身體活動」、第二節「動態交通行為」、第三節「認知環境與 動態通勤之相關研究」。

第一節 身體活動

身體活動是指任何有能量消耗並藉由肌肉骨骼所產生的身體動作,

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將其分類為工作、運動、家庭或其他的活動 (Caspersen, Powell, & Christenson, 1985)。身體活動可帶來許多益處,如降低疾病發 生率,提高身心健康功能,因而減少後續相關聯的負面結果,國人卻有 嚴重的身體不足現象。本節將統整身體活動相關之研究作探討。

一、 身體活動與健康

自工業革命開始,科技越來越進步(如火車、汽車、電腦、無線通 訊等的發明),人類因此減少了許多身體活動與勞動性工作;這些大量 科技的推動,使工人減少繁重勞動所致的身體辛勞與殘疾,及造就國家 生產力的提升 (Hallal et al., 2012);然而,工業革命雖然帶給全球人類極 大的好處與貢獻,卻也付出重大的代價,隨著工作時間的增加及久坐的 工作模式,缺乏時間 (lack of time)成為規律身體活動的主要阻礙因素 (Dunstan, Howard, Healy, & Owen, 2012; Trost, Owen, Bauman, Sallis, &

Brown, 2002)。人體在缺乏頻繁的體力活動刺激下,骨骼、肌肉、代謝、

心血管系統功能,在不利於健康的狀況下逐漸發展及演化(許哲銘、林 耀豐,2013;Booth, Laye, Lees, Rector, & Thyfault, 2008),導致身體活動 不足成為當前全球第四高的死亡危險因子 (WHO, 2012),且等同於抽菸

10

與不正常的飲食等風險行為 (Giles-Corti & Donovan, 2003),另一調查也 發現,缺乏身體活動是全球的健康問題,其將導致 6%的冠狀動脈心臟疾 病、7%的第二型糖尿病、10%的乳癌、10%的結腸癌,及 9%的人口提早 死亡,換言之,在 2008 年的 57 億死亡人口中,有超過 5.3 億的人類提早 面臨死亡 (Lee et al., 2012)。

相反地,如果可以降低 25%的身體活動不足發生率,就能避免超過 1.3 億的人口死亡,更進一步,人人都有充足的身體活動,全球人口的平 均年齡就會延長 0.68 年 (Lee et al., 2012),且 WHO 指出規律與適當的中 強度身體活動(如步行、騎自行車),並每周累積 150 分鐘,可以減少 約 30%的缺血性心臟病、27%的糖尿病、21-25%的乳癌和結腸癌風險,

除此之外還可以預防中風、高血壓、憂鬱症、肥胖,促進肌肉骨骼、心 肺功能、基礎代謝平衡與體重控制、睡眠品質,及減少因為跌倒的骨折

(如髖關節、脊椎骨折)(林作慶、張志銘、許弘毅,2011;郭世傑、

吳忠芳、涂鵬斐,2014;陳龍弘、盧俊宏、陳淑珠,2004;謝幸珠,2002;

GAPA, ISPAH, 2010; Parker et al., 2011; WHO, 2008, 2014),且對大腦認知 功能與身體整體健康均有正面效能(石恒星、洪聰敏,2006)。

二、 成年人身體活動之建議量

健康行為和身體活動有很大的關聯性,為了長期的健康著想,應考 量身體活動的持續時間和強度,如果有適當的身體活動量,將可以降低 慢性病疾病率及減少醫療支出 (Lee & Buchner, 2008; Saelens et al., 2003)。

早期學者 Pate 等人(1995)指出,所有的成年人應盡可能的每周、

每天累積 30 分鐘的中強度身體活動,像是快走;Haskell 等人(2007)更

11

12

率、強度、期間、總時間(論壇健康促進與疾病預防委員會,2004),以 及步數。

13

表 二-1 身體活動建議量

作者(年代) 年齡 類型 頻率 強度 期間 總時間 步數

Pate 等人 (1995) 18 歲以上 - 每天 30 分鐘 - -

Haskell 等人 (2007) 18-65 歲 有氧

每周 5 天 30 分鐘 - -

每周 3 天 20 分鐘 - -

國民健康局 (2010) 18-64 歲 有氧 每周 5 天

10 分鐘

150 分鐘 -

75 分鐘 -

Tudor-Locke 等人 (2011) 20-64 歲 步行 每天 中至高 - - 7000-8000 步

WHO (2012) 18-64 歲 有氧 -

10 分鐘

150 分鐘 -

75 分鐘 -

14

三、 交通面向的身體活動

身體活動的類型分為職業、休閒、家庭、交通環境等四面向 (Florindo et al., 2009; Sallis et al., 2006),而過往多建議將身體活動著重於可以自由 安排時間的休閒活動上,由於相較於其他面向(如交通、職業)更具有 彈性與可控制性 (Federal-Provincial / Territorial Advisory Committee on Fitness and Recreation, 1997),且許多流行病學研究和調查也積極鼓勵去 證實中至高強度的休閒身體活動與心肺功能有強烈的關聯 (Blair,

LaMonte, & Nichaman, 2004),儘管這些建議被廣泛宣傳並被成功地視為 身體活動的指引,但肥胖率及慢性疾病率還是持續攀升 (Ford et al., 2010;

Katzmarzyk & Tremblay, 2007; Spanier, Marshall, & Faulkner, 2006)。

所以除了休閒面向,應該從職業、家庭、交通各個面向去發展與整 合對健康有所助益的各種身體活動 (Autenrieth et al., 2009),以確實改善 疾病的發生率及促進國人的健康。其中巴西一項探討生活與健康條件的 橫斷性研究,根據前述身體活動類型作調查,發現 1,318 位成年人中,交 通環境 (91.7%)在四面向中身體活動不足所占比率最高,其餘休閒、職業、

家庭環境比率分別是 77.5%、68.9%、56.7% (Florindo et al., 2009),泰國 學者 Churangsarit 與 Chongsuvivatwong(2011)也指出,交通面向在所 有身體活動中貢獻最低,僅占 1.5%;此外,視騎自行車為主要休閒活動 的美國人,相反地也很少視自行車 (4.9%)為交通工具 (Dill & Carr, 2003)。

而我國人民在所有交通運具選擇上,相當依賴私人機動運具,不論在市 中心 (1.6%)或高偏遠地區 (0%),自行車的使用比率皆偏低 (陳韋穎等人,

2012)。由以上文獻可知,所有的身體活動類型中,交通面向的身體活動 較為不足及容易被忽視,但實際上,交通面向的身體活動是最容易執行 且最不容易被遺忘的身體活動方式之一,也是將其轉化為身體活動的好

15

機會,因為上班、上學是生活平常的例行公事,將其與動態交通行為做 結合,也就是運用步行與騎自行車往返學校或職場,而達到身體活動,

換言之,動態交通行為是落實身體活動的重要方式 (Humphreys et al., 2013; Shephard, 2008)。

四、 臺灣成年人身體活動量之現況

目前一項跨國研究發現臺灣成年人的身體活動不足達 42.3%,僅次於 比利時 (43%)與日本 (43.3%) (Bauman et al., 2009);另一研究也指出,雖 然臺灣成年人身體活動量有提升 4%(2001-2004 年),但實際上身體活動 次數一周大於 3 天,且維持 30 分鐘以上的人口,只占 14% (Macniven, Bauman, & Abouzeid, 2012)。行政院衛生署國民健康局支持的「國際衛生 組織身體活動量表監測系統(International Physical Activity Questionnaire Taiwan;簡稱 IPAQ Taiwan)建立與國際合作」研究中發現:臺灣 13 歲 以上民眾,有 33.3%達到每周高強度、60 分鐘之身體活動量,50.2%達到 每周中強度、150 分鐘之身體活動量,不過仍有 39.2%活動量不足;另以 18-65 歲調查資料,與 2006 年國際資料比較,臺灣人身體活動量充足的 比例佔 38%,相近於國際之 40%,但仍有 38%的人口是活動不足,遠高 於國際 17%平均值,其中 26-45 歲工作人口活動不足的情形相當嚴重,

每天久坐不動的時間平均高達 7 小時,特別是白領階級與初入社會的年 輕人活動量明顯不足,45 歲以後身體活動量緩步上升,至退休前(61-65 歲)達到每周中強度活動 150 分鐘,則達 65%,是我國獨特現象。

五、 小結

由上述文獻發現身體活動是一種健康的行為因子,可以預防各類疾 病、促進健康並增強體適能,減輕心理壓力、紓解煩悶、增加工作效率,

16

且不論國內外文獻均建議成年人應每周至少累積 150 分鐘的中強度身體 活動,並從交通面向的身體活動作落實;而國人卻有嚴重的身體不足現 象。促進與妨礙身體活動參與的因素皆是政策規畫者與專業推動人員的 有利參考,本研究將深入探討與交通面向之身體活動相關聯的因子,以 改善國人生活品質,進而提升健康。

第二節 動態交通行為

多國政府機構都在積極於推動動態交通行為,不但可以增加身體活 動,還可以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舒緩交通的堵塞,促使更高的經濟效 應,對個人健康與社會都有所助益 (Butler, Orpana, & Wiens, 2007; Hamer

& Chida, 2008; Ogilvie et al., 2004; Richard & Margaret, 2004; Shephard, 2008)。本節將統整動態通勤相關之研究探討。

一、 動態交通行為的定義-步行及騎自行車

動態交通行為指的是以人力驅動的方式行駛於目的地之間,包含划 獨木舟、輪椅使用、溜直排輪和滑板、步行、騎自行車等方式,其中大 多研究多為探討動態通勤-以步行或騎自行車往返工作場所或學校。

(Shephard, 2008; Cerin, 2013)。

「步行」是最接近完美的運動形式 (Morris & Hardman, 1997),在美 國推動久坐族群增加身體活動量,其中鼓勵民眾步行是最有成效的策略 之一 (Hillsdon & Thorogood, 1996);步行是一種簡單、便利、安全的健康 行為,也是民眾普遍的身體活動形式,不分年齡、性別、族群、教育程 度、收入多寡,也不需要昂貴的設備和特殊的技能,還可以在室內(如 跑步機)或室外、城市或郊區各種環境進行;步行依強度分成:輕強度

(如逛街)、中強度、高強度(如上坡快走),在健康方面,大多建議

17

成年人以快走,中至高強度來進行,可以降低慢性疾病發生率,並減少 醫療資源的支出,在公共衛生領域扮演重要的角色 (Hardman & Stensel, 2009; Lee & Buchner, 2008),因此 Healthy people 2020 的策略目標之一,

就是增加成年人步行的旅次,我國政府公部門也積極推廣步行運動,於

2005; National Institute for Health and Care Excellence, 2012; Fraser & Lock, 2011; Yang, Sahlqvist, McMinn, Griffin, & Ogilvie, 2010)。我國行政院

(2006)於 2006 年提出「萬里步道、千里自行車道」計畫,規劃自行車 道環境,推廣全臺自行車道系統網,提升民眾自行車的使用率,於近年 提出「自行車道整體路網串連建設」計畫,期待打造我國成為自行車島

18

嶼,提供國人運動休閒之綠色環境(行政院,2012);越來越多醫療專業 人士也開始呼籲、鼓勵病人騎自行車 (Royal College of Physicians, 2010),

因為騎自行車比步行更能提高心跳速率,藉此增進心肺功能,並被學者 證實對成年人可以達到健康的結果 (Andersen, Schnohr, Schroll, & Hein, 2000; de Geus, Joncheere, & Meeusen, 2009)。騎自行車在運動和休閒活動 中非常普遍,是一種動態、對環境友善的行駛方式,且行駛距離可以大 範圍的涵蓋城市到郊區,因而高效率地替代短距離的車程 (Moudon et al., 2005),和步行相比又較快速,也比大眾運輸工具靈活及富有彈性,因為 騎自行車有一種「連續」的特色,可省去等待的時間,減少能源的消耗、

噪音空氣汙染,及舒緩交通的擁擠 (Martens, 2007),因此推動自行車成 為運輸工具值得努力。

三、 動態交通行為對健康的效益

三、 動態交通行為對健康的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