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重要性

第一章 緒論

本研究欲探討臺灣成年人認知環境因素與動態交通行為的關聯性。

本章共分五節,分述如下:第一節「研究動機與重要性」、第二節「研 究目的」、第三節「研究問題」、第四節「名詞解釋」及第五節「研究 限制」。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重要性

一、 近五成臺灣成年人的身體活動不足

世界衛生組織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HO)指出身體活動不足 是目前全球排名第四位的死亡危險因子,僅次於高血壓、抽菸、高血糖,

且每年有 3.2 億人口因為身體活動不足而死亡 (WHO, 2012);結合多篇文 獻回顧發現,身體活動不足會增加死亡風險及多種慢性疾病,其中包含 心血管疾病、血栓栓塞型中風、高血壓、第二型糖尿病、骨質疏鬆、肥 胖、結腸癌、乳癌、焦慮症和憂鬱症等疾病 (Dunn, Trivedi, Kampert, Clark,

& Chambliss, 2005; Global Advocacy Council for Physical Activity

﹝GAPA﹞, 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Physical Activity and Health

﹝ISPAH﹞, 2010; Hankinson et al., 2010; Hu et al., 2004; Park, Rink, &

Wallace, 2006; Parker, Gustat, & Rice, 2011; United States Department of Health and Human Services﹝HHS﹞, 2006; Wannamethee & Shaper, 2002;

Whelton, Chin, Xin, & He, 2002)。目前 15 歲以上、身體活動不足的全球 人口占了 31% (WHO, 2008),其中一項跨國研究發現臺灣成年人的身體 活動不足達 42.3%,僅次於比利時 (43%)與日本 (43.3%) (Bauman et al., 2009);另一研究也指出,雖然臺灣成年人身體活動量有提升 4%

(2001-2004 年),但實際上身體活動次數一周大於 3 天,且維持 30 分鐘以

2

上的人口,只占 14% (Ku, Fox, McKenna, & Peng, 2006)。由此可知,身體 活動不足是全球公共衛生領域重要的議題,更是國人的健康隱憂與挑 戰。

二、 從事身體活動的效益

世界重要參考指標多倫多憲章 (The Toronto Charter)提到身體活動 就是健康、永續發展、經濟的強大投資;從事充足的身體活動有許多的 助益,像是在健康方面,可以讓孩童健康成長與發展,使成年人減少慢 性疾病及促進心理健康,於永續發展方面,如步行、騎自行車等動態通 勤方式,可以改善空氣汙染及溫室氣體的產生,於經濟方面,身體活動 不足會間接或直接影響到醫療保健成本和生產力 (GAPA, ISPAH, 2010)。

因此 WHO 眾多會員國開始推出改善身體活動不足的一系列策略,如鼓 勵運用步行與騎自行車等安全便利的動態通勤、加強勞動與工作場所的 身體活動,及增加體育娛樂設施以供大眾運動,且 WHO 超過半數之會 員國也設立了目標,將在 2025 年前降低身體活動不足至少 10%之人口,

以推動與促進身體活動 (WHO, 2014);此外美國的公衛政策 Healthy people 2020 的目標之一,也是期望藉由身體活動而促進健康、提升生活 品質 (HHS, 2010)。凡此均顯示身體活動在世界各國,已經是當今重大的 健康促進課題。

三、 動態交通行為 (Active transportation)為生活中促進身體活動的重要 方式

常見的身體活動類型包含職業、休閒、家庭、交通的身體活動 (Sallis et al., 2006),而交通面向的身體活動-動態交通行為,指任何運用「雙腳」

的旅次,或是任何包含「身體活動」的通勤,可以獨立以步行或騎自行

3

車,或結合步行與騎自行車往返於目的地之間;加拿大政府聯盟於 2004 年開始提倡動態生活 (The Coalition for Active Living, 2004),將身體活動 融入在一般生活當中,其中最先被鼓勵的動態生活方式,就是動態通勤-運用步行與騎自行車往返學校或職場而達到身體活動,換言之,動態交 通行為中的動態通勤為重要的生活化身體活動方式之一 (Humphreys, Goodman, & Ogilvie, 2013),不但可以降低 11%的心血管風險,也是中風、

糖尿病、心肌梗塞的保護因子 (Furie & Desai, 2012; Hamer & Chida, 2008)。

相較於有目的性的運動(如上健身房),運用動態交通行為這種生活化 的身體活動,反而不容易被遺忘,並且更輕易達成;此外還可以減少二 氧化碳的排放、舒緩交通的堵塞,促使更高的經濟效應,因此越來越多 交通政策都在鼓勵以步行、騎自行車取代私人機動運具 (Ogilvie, Egan, Hamilton, & Petticrew, 2004)。

四、 臺灣成年人交通運具使用現況

根據我國行政院交通部(2014)「民眾日常使用運具狀況調查」指 出,臺灣地區通勤旅次之相關運具市占率觀察,以私人機動運具(如機 車、自用小客車等)所占比率最高,達 75.2%,公共運具(如市區公車、

捷運、高鐵等)占 17.7%,及近五年新低的非機動運具(如步行、自行車 等)占 7.1%,由此可知一般民眾皆以私人機動運具使用為大宗,而非機 動運具均較所有旅次為低。此外 2005 年臺灣每千人持有機車數達 580 輛,

高出多數歐美、亞洲國家(交通部運輸研究所,2008),機車持有率居 全世界之冠。行政院交通部(1999)機車交通管理政策白皮書中指出,

機車使用者之家中 7 成以上都有自用汽車 1 輛以上,且機車使用者近 5 成亦常將家中自用汽車作為運具,反觀世界各國並無相似我國,同時存 在自用汽車及機車持有率均高之現象。

4

目前臺灣民眾身體活動量明顯不足,且私人機動運具使用率及持有 率均高,卻缺乏促進身體活動相關的有力政策。而動態通勤是容易日積 月累、隨即可為、最便利的身體活動項目,因此未來政府應深入了解民 眾選擇各運具之使用行為,因地制宜提出具有誘因的相關措施,吸引國 人參與步行、騎自行車等通勤方式且養成其習性,進而降低私人機動運 具之使用,主張選擇對環境友善、低汙染的運輸方式,替代使用私人機 動運具的成長,以促進身體健康及環境永續。

五、 認知環境對身體活動的重要影響

在身體活動相關的研究和實務架構上,對行為有社會與心理方面影 響的理論和模式,過去一直占有主導的地位,如健康信念模式、計畫行 為理論、社會認知理論、跨理論模式,但如果可以以生態學模式作為身 體活動的架構,會有更大的利益和成效;生態學模式被廣泛地認為非常 適用於身體活動的領域,因為行為是受到多層次因素的影響,於個人層 次上推動身體活動,可以有初步改變,其中如果要保持其正向的行為,

就必須透過環境的改變(如改變整個人口所居住的街道環境),而非改變 小比例人口的參與動機,由此可見,生態學模式可以影響大多數的人口 及維持較長久的時間 (Duncan, Spence, & Mummery, 2005; Glanz, 2002;

Saelens, Sallis, & Frank, 2003; Sallis et al., 2006)。

身體活動是有計畫及意圖的行為 (Sniehotta, Scholz, & Schwarzer, 2005),所以過去研究發現,認知環境比客觀環境為更重要的身體活動預 測因子 (Harada, Shibata, Ishii, Liao, & Oka, 2014),大量的國外研究也證實,

認知環境因素扮演決定身體活動與否的重要角色 (Brownson, Baker,

Housemann, Brennan, & Bacak, 2001; Duncan et al., 2005; Sallis et al., 2009),

並且也發現認知環境因素確實為身體活動很重要的預測因子 (Neville

5

Owen, Humpel, Leslie, Bauman, & Sallis, 2004);此外研究指出 (Giles-Corti

& Donovan, 2003),某些環境特徵與所有的身體活動或特定的身體活動行 為是相關的,如動態通勤與休閒時間。因此本研究將探討認知環境促使 或阻礙身體活動的特性。

六、 從行為流行病學架構發展動態交通行為介入策略

近年來我國較缺乏動態交通行為相關的實證研究,所以有必要對動 態交通行為相關的環境因素,去做更初步的瞭解。Sallis, Owen 與

Fotheringham (2000)所提出的「行為流行病學架構」,可以協助評價健 康行為的研究狀態及指引研究的策略,因此本研究之目的欲以此架構之 第三階段─「找出需要介入的族群及其行為的關聯性因素」為策略,調 查需要介入的高危險目標族群,及分析以動態交通行為之關聯認知環境 因素,提供政府作為參考依據,以利未來發展相關環境介入策略,指引 城市規劃者與設計師建造友善的活動環境,大範圍推動民眾「動態交通 行為」,進而促使全體人民身心健康。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