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2.4 動態社會網路分析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本研究之資料中約有一半以上的官員在 20 年間的異動紀錄不到 3 次,表示當我們 利用這些資料建立網路時,一定會存在如圖 2.1 之節點 A 之狀況,即與其他節點關連較 少之節點,因此我們採用考慮整體網路的結構的 Edge Betweenness 做為本研究的分群方 法,可避免將這些節點排除在所有群組之中,另外從時間複雜度的角度來看,Edge Betweenness 的速度較快,這也是我們選擇 Edge Betweenness 的另一原因。

2.4 動態社會網路分析

2.4.1 基本概念

傳統網路分析的靜態結構,或許只能視為演化過程中的一個瞬間畫面,而網路上的 個體是活動的,例如散佈謠言、疾病的傳染或立下決定,因此網路本身應被視為一個動 態的實體,它會受組成的個體的行為而影響,圖 2.2 為動態網路與靜態網路的示意圖,

其中包含了三個節點、節點和節點之間的關連,以及基於不同時間區間之動態網路或是 基於整個時間區間之靜態網路,隨著時間的變化,節點之間的關係有可能會改變

(Dynamic-1、Dynamic-2)。

Dynamic – 1 呈現的是節點之間的關係與節點狀態改變的時間點(狀態是指受到與該 節點關連節點之影響或是自身之變化,如是否已感染傳染病等),以動態網路的觀點來 觀察可得知儘管兩節點先前有產生關連,而其中一節點後來狀態改變了,不代表先前與

節點 A

圖 2.1:網路中之群組示意圖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之產生關連的節點也會產生狀態改變的影響;Dynamic – 2 則是呈現另一種基於其他資 料或外部因素的影響,而有間歇性的變化特徵。若我們以傳統靜態網路的觀點來觀察,

將無法察覺到節點與關係的變化,若只利用傳統社會網路分析的方法,來解讀及觀察真 實世界中的變化,很可能會因此而有偏見及錯誤的解讀。

社會網路分析的資料來源,最簡單直接的方法是問卷調查的方法,然而,要運用動 態社會網路分析方法,若僅局限於問卷方式,是非常不切實際;近年來,因資訊科技快 速發展,網際網路的普及,社群網路的興起,應用程式與人互動過程中產生了大量的資 料,例如使用者點選紀錄、文章,研究資料的取得變得更為簡便,因此越來越多的學者 投入動態社會網路分析的研究。

探討群組演化(evolution)是近年來群組的動態社會網路分析的方向之一。演化的非正 式的定義是指物件隨著時間增加的變化狀況,研究群組演化的目的為記錄同一個群組在 連續時間的狀態及發現其改變[27],Hopcroft[13]是最早致力於分析各個不同時間區間 (snapshot)下網路演化過程的學者之一,他們利用 hierarchical clustering 的方法分析 NEC CiteSeer Database,研究群組的形成到最後消失的過程,Palla[23]利用 Clique Percolation Method (CPM)的方法找出群組在不同時間區間下的發生的事件,Asur[3]及 Takaffoli[29]

Time

Static Dynamic - 2 Dynamic - 1

圖 2.2:動態網路與靜態網路的示意圖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則著重在分析節點和群組之間的動態關係,將事件區分為和群組相關及和節點相關兩類,

並利用這些事件定義出群組的行為指標;這些研究大多採用兩階段的方法[30],第一階 段將資料分成多個時間區間,並各別偵測各個時間區間的群組,第二階段則比較各個時 間區間群組的變化,以找出群組演化樣版(community evolution pattern)。

2.4.2 Event-Based Framework for Detection of Social Network Evolution

Sitaram Asur[3]分析節點和群組之間的動態關係,利用 MCL(Markov Cluster

Algorithm)方法在每個不同時間區的網路中找到群組,之後再利用 bit matrix operation 方 法比較兩個連續的時間區間以找出 critical event,他們將 critical event 分成兩類:和群組 相關的事件及和節點相關事件。

假設 t 表示時間區間,和群組相關的事件有:

(1) Continue:Cit和 Cxt+1的 nodes 相同。

(2) k-Merge:{Cit ,Cjt}有 k%的 nodes 存在於 Cxt+1

(3) k-Split:若 Cit超過 k% node 存在於{Cxt+1 ,Cyt+1}。

(4) Form:Cxt+1 nodes 都不存在{C0t ,C1t …, Cmt}。

(5) Dissolve:Form 的相反。

和節點相關的事件有:

(1) Appear:node v 存在於 t+1 存在,且不存在於 t。

(2) Disappear:node v 存在於 t 存在,且不存在於 t+1。

(3) Join:node 在 t+1 的群組為 C1與 t 的群組為 C2,則為 join C1

(4) Leave:node 在 t+1 的群組為 C1與 t 的群組為 C2,則為 leave C2

他們再以這些事件為基礎設計四個指標,以補捉節點的行為對圖形的演化的影響,指標 說明如下:

(1) Stability index:測量一個節點與相同的節點互動的傾向。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2) Sociability index:測量一個節點 join 及 leave 群組的比例。

(3) Popularity index:計算一個群組在特定時間內有多少節點 join 或 leave。

(4) Influence index:計算一個節點對其他節點的影響性。

Mansoureh Takaffoli[29]將 Event-Based Framework 再加以延申,定義了七個和群組相 關的 event 以及四個和節點相關的事件,為強化事件的定義能適用多種情境,在事件的 定義下加入 k%的參數,除此之外,也設計 Community flag 以判斷不同時間區間的群組 是否相同,和定義群組的生命週期:一個群組的開始 Form(Community flag raised),接 下來有可能成員穩定(flag 仍在此群組中)或有成員加入或離開(flag waving,較多成員的 群組取得 flag),最後如果沒有成員留在相同的群組中,群組則 Dissolve(flag vanish)。

假設 Cit表示在時間區間 t 的第 i 個群組,與群組相關的事件定義如下:

(1) k-form:若在 Cxt+1超過 k%的 node 的不在{C0t、C1t…,Cmt}中,則 Cit+1標示為 k-form。

(2) k-dissolve:若在 Cit超過 k%的 node 不在{C0t+1、C1t+1…,Cnt+1},則 Cit標示為 k-dissolve。

(3) k-continue:若 Cit和 Cxt+1有超過 k% nodes 都相同,則 Cxt+1標示成 k-continue。

(4) n-k-merge:若在{C1t、C2t…,Cmt}有 k%的 nodes 存在於 Cxt+1

(5) n-k-split:若 Cit超過 k%的 nodes 存在於{C0t+1、C1t+1…,Cmt+1}。

(6) k-shrink:若 Cit有 k%的 node 留在 Cxt+1,且 Cxt+1的 nodes 為 Cit 的子集合。

(7) k-reform:若 Cit有 k%的 node 留在 Cxt+1,且 Cxt+1的 nodes 不為 Cit 的子集合。

與節點相關的事件定義如下:

(1) Appear:node v 存在於 t+1 存在,且不存在於 t。

(2) Disappear:node v 存在於 t 存在,且不存在於 t+1。

(3) k-join:若 node v 存在 Cit和 Cxt+1,且 Cit和 Cxt+1相同的 node 不超過 k%,則 node v join Cxt+1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4) k-leave:若 node v 存在 Cit,不存在 Cxt+1,且 Cit和 Cxt+1相同的 node 超過 k%,則 node v leave Cit

隨著時間、政治、經濟局勢的變化,政府部門的核心成員應有不同,政治權力變化 也會不同,例如當經濟衰退時,經濟相關部會之首長更換的機率增加,因此觀察政治權 力的變化時,不能只以靜態的社會網路方法做分析,應該從二個維度考慮,第一個維度 是從時間,第二個維度是從政治權力的形成,時間維度可幫助我們了解不同時間政治權 力的變化,政治權力的形成可以幫助我們了解哪些成員為核心成員,核心成員可視為接 班梯隊,因此我們在觀察政治權力的變化時,需要從群組的角度出發,並觀察不同時間 群組的變化所帶來的影響,Event-Based Framework 提供了一個觀察政治權力變化的有效 分析模型,在 Event-Based Framework 中將資料依時間區間分析不同的資料集,並利用 各個時間區間的結果,找出群組或節點的行為事件,如群組消失、群組合併、節點加入 群組或離開群組,而這些行為事件,即可用來表示不同的政治勢力之消長狀況,再利用 群組行為事件匯集成表示政治權力穩定的指標,對於觀察政治權力應更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