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原住民的族群認同

族群為強化族人的民族自尊及內部凝聚力,致力於文化的保存與發揚,故族 群認同的基礎也是文化認同。

個人對於所屬族群之趨向或依附的態度,也是一種民胞物與和同類的感覺,

通常來自於血緣關係、共同的歷史、相同的經驗、共同宗教信仰、共同的語言、

相同的價值觀、態度和知覺。在多元社會中,個人不一定依據其生理特徵而取決 認同取向,而是用歷史文化、政治經濟等決定族群認同。此外,家庭社經地位、

個人教育成就等因素,也會個人的認同取向。

一、 認同的意義

人們於生活周遭環境中,藉由其感官培養對於文化的種種體驗,延展出自我

詮釋與對事物的看法,產生認識與理解的心理歷程,稱為文化認知。而文化認同 指的是一群人分享了共同的歷史傳統、習俗規範以及無數的集體記憶,從而形成 對某一共同體的歸屬感,是為同一族群的成員,對其族群文化加以接受與內化的 過程(湯仁燕,2001)。

根據張春興(2006)的定義,認同(identification)是指個體意識或潛意識將自己 的特徵向別人看齊或將自己的特徵歸屬於團體的特徵的心理歷程。在社會中,個 體向他人的行為方式、態度觀念、標準價值等,經由模仿、內化而趨近於一致的 心理過程。也就是說,認同是指個體經社會學習或社會化之後,產生主觀性的心 理歸屬感或歸屬意識。

二、 認同的相關概念 (一) 模仿(imitation)

在人格形成的歷程中,模仿與認同是內化過程中非常重要的學習歷程。模仿 (imitation)與認同(identification)兩者在本質上未有明顯差異,只有程度上之不同;

皆是學習行為內化的歷程(張春興,1987)。

(二) 觀察學習(observational learning)

觀察學習是指個人通過觀看他人而習得複雜行為的過程,被觀察者稱為「示 範者」。個人觀察示範者的行為並且從中受到強化,由於看到他人行為被強化(獎 勵或懲罰)而代替自己行為的強化,因而觀察者也能學習到「示範者」的行為(陳 仲庚、張新雨,1992)。

(三) 內化

在人格深層,其形成所經過的社會學習歷程是內制的;而由外制變為內制的 歷程稱為「內化」(張春興,1987)。內化和認同相似,但內化沒有對象,其涉及 接納道德、價值倫理觀念,使之成為自己人格的一部分,也是說認同較具體,而 內化較抽象(張華葆,1987)。

三、 認同作用理論

認同作用理論是有關青少年人格發展的重要理論,也是關係到自我觀念是否 能健全發展的要素,個人如能順利克服認同危機,才能使自我觀念穩定持續的發 展,對未來才會積極。有關認同作用的理論分述如下:

(一) 心理分析論

心理分析論者認為認同起源於人格結構中本我、自我、超我三者由衝突趨於 協調的結果(張春興,1983)。

依照佛洛依德的理論來看,3-6 歲的幼兒期,由於戀親情節,潛意識的「性」

衝動受到抑制而產生焦慮,這種焦慮使女童轉向對母親,男童轉向對父親的模仿 或認同,已解除心中的焦慮(張春興,1983)。

(二) 社會學習論

從學習理論的效果率及增強作用來看,社會學習論者認為,個人之所以模仿 或認同某一對象,是因為模仿者與被模仿者交互作用之下產生的結果。個人向某 一楷模認同其行為,結果獲得滿意的結果,模仿行為即增強,以後遇到同情境的 狀況,重複行為的機率便會增加;反之,如得不到滿意的結果,縱使楷模對象有 多優秀或具有其社會權力地位等,認同或模仿的動機也無法持續(張春興,1983)。

(三) 社會權力論

兒童之所以模仿成人,甚至認同成人行為,主要是因為成人握有控制及支配 兒童的權力,特別是懲罰及獎勵權力。兒童在成人的控制及支配的權力下,為了 從成人處取得需要的滿足,便盡力討好及認同成人的行為(張春興,1983)。

四、 文化認同 (一) 文化的意義

(一)人類在社會歷史發展過程中所創造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總和,特 指精神財富如文學、藝術、教育、科學等。

(二)考古學用語,指同一個歷史時期的不依分布地點為轉移的遺蹟、遺物 的綜合體。同樣的工具、用具,同樣的製造技術等,是同一種文化的特徵,

如仰韶文化、龍山文化。

(三)指運用文字的能力及一般知識:學習文化,文化水平。

-中國社科院語言研究所編輯室編 1988《現代漢語詞典》頁 1204,北京:商務印書館。

而台灣原住民族文化指的是台灣原住民族幾千年來所延續的一切生活方 式。如語言、風俗、習慣、宗教信仰、部落倫理、文學、藝術等(米甘幹,2007)。

(二) 文化認同

文化認同指的是個人接受某一族群文化的態度與行為,並且不斷將該文化之 價值體系與行為規範內化至心靈的過程(譚光鼎、湯仁燕,1993)。也可以說,文 化認同指的是一群人由於分享了共同的歷史傳統、習俗規範以及許多的集體記 憶,而形成對某一共同體的歸屬感,為同一族群的成員,對其族群文化加以接受 與內化的過程(湯仁燕,2001)。 因此,文化認同可視為是某一族群成員對其族群 文化接受與內化的過程,而尋求文化及歷史的認同是所有族群共通的現象(凌 平,2001)。

譚光鼎和湯仁燕(1993)也指出相關研究大多認為文化認同是一種社會產物,

是少數族群在社會互動的過程中,將自己族群與多數族群有意識的加以分類而形 成的。也因為文化特性是族群分類重要的因素,不同的族群有其不同的文化特 質,各族群為了本身族群文化傳承,皆致力於文化的保存,藉以強化族人的種族 自尊與內部的凝聚力,並透過特定的文化象徵符號來顯示與增強文化認同。

貳、 兒童的族群認同

兒童對認同最早的接觸,大多由父親或母親的行為開始模仿而後認同,然後 擴展至家人,或是教師、偶像,至此階段,模仿的成分已少,大部分為認同(張 春興,1987)。

就國小高年級的兒童而言,已漸邁入青少年時期,根據 Erikson 的發展危機 論(theory of developmental crisis)中人格發展的八個階段來看,個人的發展成階段 性,循序漸進。兒童對認同最早的接觸,大多由父親或母親的行為開始模仿而後 認同,然後擴展至家人,或是教師、偶像,至此階段,模仿的成分已少,大部分 為認同(張春興,1987)。所以,認同是一個人選擇情感依附對象的過程,從父母、

家庭、社群、民族、到國家,一個人的自我範疇逐漸延伸到特殊的社會團體。

第二節 布農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