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六章 希望的未來

第二節 我與孩子的相遇

結婚第三年了,隨著姊姊結婚搬離家裡,媽媽長年在外,爸爸也回到老家,

房子裡的人數突然只剩下我跟阿儒,整修的事又被重新討論著,「臺東最近觀光 人潮好多,我們家的民宿要做啦!」媽媽提起這件事,這次,由於大家生活重心

都不在台東,終於,可以放棄每個人一些無謂的堅持,當然,退讓最多的還是我

自從我發現懷孕後,嚴重的孕吐及暈眩接踵而來,家裡正在收尾的裝潢工

隔天早上,我的燒退了,但卻發現小孩的胎動減少了,突然直覺到事情不好

去我又開始愛工作,不愛自己吧!所以,強迫要求我這個不乖的媽媽,為了她,

心中一直過不去的結、在意的事情,在她面前,竟變的一點也不重要,甚至,我 都忘記當初執著的原因是什麼,反而覺得自己好笑的很。

我的人生,因為她,學會了放下與原諒,學會了愛自己,學會了用更大的愛 去看待每一件事;我的人生故事,走到這裡,是一個段落的結束,卻也是下一個 段落的開始,期待,有她跟阿儒的陪伴,能夠寫出更精彩的人生。

後記

很感動終於寫完了長達四年的論文,雖然過程曲折,但我總算是在年限將至 之前,完成了擱在心裡的一塊大石頭,當看到這一本口試版的論文被印製出來的 時候,心中的感動真是難以用言語來形容,但還有口試,我可是要再加油呢!

口試的前一天,與佩芬老師通過電話,她要我放輕鬆,跟著我的心走,我會 找到一條屬於自己的路,不要太過拘泥於傳統口試的方式;想了想,我想我懂得 佩芬老師說的意思,因為在這本論文中,我早已經走出一條新的道路,實在是沒 必要再走回原本的路,於是,我選擇了「特別」的方式來面對這對我別具意義的 時刻。

我讓女兒當我的引言者,雖然她現在才六個月,但在現階段我的生命中,她 啟動了一連串的改變,重要性也不在話下,我想她當之無愧,而且可以跟老師們 分享她帶給我的幸福,能讓愛的能量流轉其中,希望我的口試能帶給大家是件享 受的旅程。

在口試的過程中,阿花老師提醒我,在每一段我認為的背叛中,應該思考他 們真的是傷害我的「壞人」嗎?又或是他們是我另一種的「貴人」呢?因為他們 的出現,我才能看清楚周圍人的心,才能得到珍貴的友情,這樣說來,他們反而 是幫助我找到我所追求的「相信」的感情!這樣不同的思維,的確讓我頓時茅塞 頓開,對於這些曾經傷害過我的人,反而,我應該要以感謝的心情來看待我曾經 有過的傷痛,它不僅讓我更勇敢、更堅強,更讓我因此在不同的階段都能擁有真 心的朋友,默默守護我的朋友,這何嘗不是一種「因禍得福」呢?當下,我似乎 能脫離原本的輪迴,有股更新的力量像我靠近。

珮芸老師則是希望我可以將焦點放在「尋找自我」與「自我認同」上,因為 這一段的過程,不僅我幫助孩子們找尋自我,希望他們能從中對自我產生認同,

重新拾回該屬於他們的自信與笑容;這也是我在自己跌跌撞撞的生命中,第一次 嘗試尋找自己的「所在地」,雖然過程並非那麼順遂,經過許多的事情累積觸發 才發現我心裡的「孩子-自己」,才知道原來我內心的自己,早在媽媽離開的那一

年,便停滯在那裡,不願長大;經過這一段悲傷、崎嶇「尋找自我」的路途,我 就像掙開束縛的蝴蝶一般,準備展開新生的羽翼,飛向寬闊的天空。

而佩芬老師則是希望我往更高一層的意識去討論,例如有關一連串主角們身 份的轉變,這是我從未思考、未意識到的部分,我與媽媽與孩子們之間的關係,

是如此巧妙,又如此的緊密:

圖 3 未療癒前的關係圖

在未面對自己之前,其實內心的我,是很排拒媽媽的離開,不願承認,以致 於無法接受阿母的出現,也讓自己期待已久的新生命,遲遲不肯現身;但就在一 切的事情,我慢慢的面對、找尋自我後,生命漸漸的開亮了起來,接受阿母成為 我的「心支柱」,甚至女兒也在此時迫不及待的來到我的懷中,讓我從「小孩」

也變成「媽媽」這個角色。

圖 4 療癒後的關係圖

媽媽

逃避的我

我的女兒 親生的媽媽

劉姐姐

親生的媽媽

阿母

媽媽

我的女兒

小孩

小孩

在原本的旅程中,我的心與我現在的身份「流浪教師」一樣,不斷的在流浪,

但在歷經念碩士的四年後,雖然,我現在還是流浪教師,但我的心找到了家,它 不再流浪,它回到了原本的樣子,原本屬於真實我的樣子,期待我可以保持這樣 的「心」,繼續我的旅程。

佩芬老師還為我揭示了我還未做完的課題,與山林媽媽之間的聯繫,這股力 量,當初牽引我進入這樣的療癒過程,雖然我走的辛苦,但一路上都可以感受到 自然給我的力量;其實,在之前上佩芬老師課的時候,與大家共同創作屬於班級 的卡片中,就看的出來山林媽媽用她的力量指引我方向,只是我選擇忽略她,又 多繞了好多圈。

圖 5 設計背景:山林媽媽的雙眼

神奇的是,除了上述相關的兩張卡片,我在課堂上最後設計的卡片,是一張 有關山林的卡片,我喚它為「生命的源頭」,原來,早在療癒之初,山林媽媽便 不斷地向我招手,我想,我與山林之間的情緣,就像我與媽媽之間的感情,永遠

不會斷;既然,心找到家了,不再流浪,那接下來,是該回到山林媽媽的懷抱中,

繼續我的生命旅程。

圖 6 設計理念:山泉的源頭

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分

Lieblich, Rivka Tuval-Mashiach, Tamar Zilber(2008):敘事研究:閱讀、分析與詮釋(吳 芝儀,譯)。濤石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王嵩山(2008)。臺灣原住民的社會與文化。聯經出版。

王嵩山(1999)。集體知識、信仰與工藝。台北:稻香出版社。

田哲益、全妙雲(1998)。布農族口傳神話傳說。臺原出版社、臺原藝術文化基金 會。

田哲益(2002)。台灣原住民歌謠與舞蹈。武陵出版社。

米甘幹‧理佛克(2007)。原住民族文化欣賞。五南出版社。

余錦虎、歐陽玉(2002)。神話‧祭儀‧布農人。晨星出版社。

陳仲庚、張雨新(1992)。人格心理學。台北:五南。

陳珊華(2009)。台灣原住民族的人口結構變遷和其對教育政策之啟示。教育政策 論壇,12(3),1-33。

陳美芬(1996)。學童認同對象與自我觀念之關係研究。國立台東師範學院國民教 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東縣。

海樹兒‧犮剌拉菲(2006)。布農族部落起源及部落遷移史。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 會、國史館台灣文獻館,台北市。

教育部(2000)。國民小學原住民鄉土文化教材-布農族教師手冊(修訂本)第三冊。

原住民鄉土文化教材編輯委員會。

葉家寧(2002)。臺灣原住民史 布農族史篇。國史館臺灣文獻館,南投市。

黃應貴(2001)。台東縣史布農族篇。台東縣政府,台東縣。

黃應貴(2006)。布農族。三民書局。

張春興(1987)。心理學。台北市:東華出版社。

張華葆(1987)。社會心理學。台北市:三民出版社。

湯仁燕(2001)。族群融合的新境界:原住民教育文化。台北市:揚智文化。

達西烏拉灣‧畢馬(1998)。台灣布農族的生命祭儀。臺原出版社。

譚光鼎(1998)。原住民教育研究。台北市:五南。

譚光鼎、湯仁燕(1993)。台灣原住民青少年文化認同與學校關係之探討。載於中 國教育學會主編,多元文化教育(490-500)。台北:台灣書店。

(二)英文部分

Sarbin, T. R. (Ed.). (1986). Narrative psychology: The storied nature of

human conduct.New York: Prae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