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二節 布農族

全台灣有兩千多萬人口,但原住民卻只占約五十一萬人,族群人數雖少,卻 盤據著台灣約三分之二土地上的中央山脈。而布農族目前人口數約 53,433 人,其 中男性 25,977 人,女性 27,456 人,約佔原住民總人口數 10%,1為台灣十四族原 住民族群中,次於阿美族、排灣族、泰雅族,排名是原住民中的第四位。依照馬 淵東一估計,1932 年布農族人 18,113 人,直至今日,已有 53,433 人,正逐漸在 緩慢增加中(黃應貴,2006)。布農族在原住民族群中分布的海拔高度最高,約在 海拔一千公尺到兩千兩百公尺;分布面積則居第二,僅次於泰雅族,但人口密度 卻最小。

早期的布農族住在林埔、林圮埔、斗六及南投等,可能是現在的鹿港、竹山、

斗六跟南投;由於布農族的經濟活動主要是靠狩獵、游耕為主,為了更新獵場或 開闢新的耕地,再加上平埔族、漢人等外族的入侵與掠奪,約在十八世紀時開始 越過中央山脈逐漸往花蓮、台東等地移動,接著又轉向往南投、高雄方向移動 (馬 淵東一,1953) ;目前布農族主要的分布地在:南投縣(仁愛鄉、信義鄉)、花蓮 縣(卓溪鄉、萬榮鄉)、台東縣(延平鄉、海端鄉)、高雄市(桃源區、三民區)。

在『台灣高砂族系統所屬研究』中,將布農族人分為六大群:

(1) 卓社群 Taki Tudu (由卡社分出,居住在布農族分布之北邊):目前分布在 南投縣信義鄉及仁愛鄉等。

(2) 卡社群 Taki Bakha(由巒社分出):目前分布在南投縣信義鄉等。

(3) 丹社群 Taki Vatan(由巒社分出):目前分布在花蓮縣萬榮鄉、南投縣信義 鄉、台東縣長濱鄉等。

1 依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100 年 11 月台閩縣市原住民族人口-依性別族別人口數統計。

http://www.apc.gov.tw/portal/docDetail.html?CID=940F9579765AC6A0&DID=0C3331F0EBD318C2BE 98B4241507384A

(4) 巒社群 Tak Banuad:相傳是布農族裡最古老的部族,人數與分布都僅次 於郡社群,目前分布在南投縣信義鄉、花蓮縣卓溪鄉等地的山林間。

(5) 郡社群 Lsibukun(居住在荖濃溪上游):目前分布在南投縣信義鄉、台東縣 海端鄉、延平鄉,高雄縣三民鄉、桃源鄉。

(6) 另有蘭社群 Takopulan:分布在南投縣跟嘉義縣的交界,但因人數少與通 婚等原因,目前並無布農族認同自己屬蘭社群,故普遍認為早已歸化鄒 族。(教育部,2000;王嵩山,2008)。

目前最大的亞群為郡社群,馬淵東一曾估計過,在昭和 7 年(1932)時,郡社 群的人口約達 7,700 人,佔當時布農族總人口數(18,113)的 42.5%。而郡社群的優 勢也維持至今日(臺東縣史,2001)。

貳、 布農族的社會組織

一、 原住民的親族組織

台灣原住民的親族組織制度有兩種型態,一種是氏族社會,另一種是世系 群;從血統嗣系關係來看,有父系、母系及雙系三種型態(田哲益,1998)。

父系氏族社會包括賽夏族、布農族、鄒族;母系氏族社會有南部阿美族、卑 南社卑南族。世系群社會也分成父系世系社會、母系世系社會及雙系繼嗣世系社 會,父系世系社會有泰雅族、達悟族;母系世系社會巴括北部阿美族、知本群卑 南族;雙系繼嗣世系社會則有魯凱族、排灣族。

社會學家認為,若以世系為標準,家庭可以分為四大類:

1. 父系家庭:家系、姓氏、財產等均由父方的男性傳遞下去。

2. 母系家庭:家系、姓氏、財產等均由母方傳遞下去。

3. 父母雙方等重家庭:父母雙方同等重要,一個人可以繼承雙方財產,並 對雙方盡相同的責任。

4. 雙系家庭:有父系與母系的區別,各有其重要性,並有禮俗規定一個人

由母方繼承某種類或性質的東西,由父方繼承不同種類或性質的東西。

二、 布農族氏族社會

布農族的社會組織有一特色是父系氏族,以姓氏為主的氏族聚居在一起,是 典型的大家庭制,一個家族共同居住在同一家屋,Tasa Lumkak-daingad,使用同 一個穀倉,Ka-trskun Patilasan,而這樣的家族經常是二、三十人,多的甚至可以 到九十餘人,家族往往是五代同堂;不同的氏族分布在不同的山頭上,擁有各自 的獵場與耕地,互不侵犯,其禁忌、習俗、祭典等,都有些微的差異,且異性氏 族不可以互相參與或共同辦理。

一個氏族如同是一個小的部落,族中的老祖父是這個家族的大家長。由於濃 厚的血緣關係,再加上隨時都要面對來自外面的敵人,所以布農人特別的團結,

這也可以從他們自稱自己是 Bunun2看的出來。布農族人一切以家族的利益為優 先,不允許擁有個人意識;家族中共同工作與共同分享,以尊長指揮其幼輩共同 工作,共同生活,不分彼此。而且布農族人非常尊敬長者,他們是智慧的象徵,

在家族中擁有無上的地位,不論在食衣住行,如分山產,一定先分給長者,喝酒 亦若是;家族中的大事,都是由長老們共同商議,沒有獨裁權力,但只要經過決 議,部落中的族人都要絕對服從。

布農族為父系氏族組織的社會,家系傳承是父子相承,且以長男繼承家系,

如長男歿使可次男遞補,家長之職致死解除。在父系社會中的布農族人,父權是 相當崇高的,道德標準也是相當嚴謹,子女應當孝順父母、服從父母、父母應該 疼愛子女,夫妻相互尊重,嚴守一夫一妻制,兄弟姊妹和睦相處,不可對長輩說 不正經或是隨便的話語。

目前的五個布農族族群的氏族組織可分為兩類,一為聯族組織,以巒社群、

丹社群、郡社群為主;另一為偶族組織,以卡社群及卓社群為主。聯族及偶族下

2 Bunun 意指「人」。布農族人使用此詞彙稱自己為人,同時也是稱其他族群或其他聚落的人為

「非人」(黃應貴,2006)。

又各包括若干的氏族,氏族下又分亞氏族(田哲益,1998)。

三、 世襲姓名制

布農族人的名字都是沿襲祖先而來,長子承襲祖父的名字,長女則是承襲祖 母的名字,次子、次女則是依續延用伯叔、姑母的名字。所以在同一家族中,有 同樣名字的人很多。晚輩以承襲祖先的名字為榮,而長輩也會特別照顧與自己同 名的子孫。

參、 布農族的傳說與歌謠

一、 布農族的傳說

布農族有許多的傳說故事,與生活、祭典都息息相關,而布農族人也相當尊 崇且相信神話故事中所表達的一切,而在這些眾多的神話故事中,對布農族人很 重要的傳說,莫過於布農族如何形成的故事,是跟布農族的起源與生活祭儀等有 關係的(海樹兒‧犮剌拉菲,2006)。

其一 Manah vali(射日傳說)

相傳 Min-pakaliva(太古時代)時期,天上有兩個太陽,輪流的照著大 地,炎熱不堪,讓布農族人生活的相當辛苦。

有一天,有一對夫妻帶著他們的孩子到田裡工作,因為太熱了,孩子一 直哭鬧不停,母親不得以只好便將小孩放在耕地旁的 taluhan(以前布農族 婦女都是將小孩揹在背上或是放在胸前工作),等到休息時,卻發現孩子不 見了,只看見地上剩下一隻受驚嚇的蜥蜴,他們知道自己的孩子是因為太過 炎熱而變成蜥蜴;父親非常生氣,為了不再讓太陽傷害其他部落中的孩子,

便決定帶著大兒子遠征伐日。

在出發後,父親在沿路種植了 izuk(橘子);父親知道朝著東方太陽升 起的方向前去,尌能找到太陽,他們走過荒野,越過高山,走了數十年後,

終於到了太陽升起的那座山。初時,他們躲在一顆石頭後陎,但因為陽光太

刺眼無法瞄準;又躲在 baihal(芋頭葉)下,但還沒瞄準葉子便枯乾了,躲 在 bunbun(香蕉葉)也是一樣;最後,他們利用 asik(山棕葉)耐熱及乾枯又 不會凋落的特性,從葉片之間的空隙瞄準太陽,果然射中其中一個太陽的右 眼。

被射下的太陽非常生氣,抓住了這對父子,但這對父子動作敏捷的從太 陽的指縫中溜出,太陽隨即用口水沾手再度抓住了兩父子,生氣的問為何要 加害祂?父親回答:您將我的小兒子晒成了蜥蜴!太陽生氣責備的說:你們 真不知道感恩,你們每天的生活都是我們賜與的,萬物的生育也要靠我們,

你們不思圖報,難怪要受此懲罰。父親聽後,感到非常愧疚,隨即用 kuling(布農男人胸前盛物用的胸袋)擦拭其傷口。

那被射中的太陽變成月亮,而現在看到的月亮陰影,則是當時用 kuling 擦拭後的傷口。之後,父親便允諾月亮,回去依照其指示和教導,帶領族人 每月行祭儀。他們沿著橘子樹回到了部落,此時,父親已經頭髮敤白的老人,

兒子也成為部落的勇士,帶領著族人開始行祭儀。

在這一則故事中,布農族人深深相信是 buan(月亮) 親自教導族人有關祭儀 的活動,因此祭儀名稱後面都冠以月亮為名。這則故事也隱含了人與自然間的互 動關係,並告訴下一代族人要懂得感恩,若不知感恩、不行祭儀,將會受到懲罰。

同時,它也解釋了社會中和諧與互助的必要性,對食物的豐收期待、對萬物滋養 的感恩,都行祭儀來表示,透過祭儀呈現「期待」和「感恩」,表現生活得以延 續的精神。

除了上面的隱含意義外,在葉家寧(2002)也提到相關的故事說明:布農族有 這麼一句諺語:「做人弟妹的要聽兄長的話,不可輕易冒犯兄長,因為他比你先 看到太陽」;布農族長幼的倫理即是取於此。其次,布農族以父系為社會中心的 準則,除了父親在口傳故事中的角色之外,太陽也是屬於男性的象徵。第三,布 農族的歲時祭儀是來自被射下的太陽(月亮)傳授的,代表祖先與大自然的爭戰,

才有今日的布農族,是無畏和克服困難的精神。

其二 Laningavan(洪水故事)

在很久很久以前,布農族人是世居在中央山脈的山腳下,過了與世無 爭、豐衣足食的生活,而且肥沃的土地使族人們有著豐收的日子,布農族人 過著無憂無慮的生活。但隨著時間的逝去,布農族人漸漸變的好吃懶做,對 動物濫殺、不尊敬祖靈、破壞大自然。

Dihanin(天神)非常的生氣,為了懲罰布農族人,一連下了好幾天的大 雨,天搖地動、雷電交加、河水暴漲,而且又有一條巨蛇用牠的身體阻圔了 溪水口,因為洪水流不到海裡,一瞬間,整個山谷、田地、草木、聚落,全 都被洪水給淹沒了;陸地只剩下 tunkusavi(玉山)和卓社大山沒有被淹沒。

布農族人非常的害怕,每個人都充滿著驚慌失措的表情,離開家園四處 逃竄,翻過一山又一山,絲毫不敢停下自己的腳步,最後終於到達了玉山的

布農族人非常的害怕,每個人都充滿著驚慌失措的表情,離開家園四處 逃竄,翻過一山又一山,絲毫不敢停下自己的腳步,最後終於到達了玉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