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四章 原鄉原住民迢迢脫貧之路

第一節 原鄉原住民高貧窮率的因素

原鄉原住民的高貧窮率主要是來自於環境的變遷,由結構性的因素,影響 了個人因素,是環環相扣錯綜循環的結果。而我國政府向來的社會福利政策就是 補助導向,尤其是每逢遇到選舉就開始大撒幣,以至於結構面的因素未見改善,

原鄉就業問題不能解決,何來脫貧的可能?

以臺灣為例,原住民在近 200 年歷經了明清、日本乃至中華民國等外來勢 力的壓迫,遭受了驅趕、隔離到統治、同化的對待,使得原住民不得不放棄了原 本賴以維生的領地,放棄了原本擅長的捕獵或小規模農耕的謀生方式,也破壞了 傳統體系共享互助的機制,以及對自身存在價值的認同,硬生生被移植到現代社 會競爭取利的謀生方式,在這樣的衝擊之下,很難不成為社會底層的弱勢族群,

最明顯的就是在經濟上的貧窮。

因為在政治、社會、文化等種種結構上的不利因素,形成了原住民貧窮的 現象,當原住民只能退守窮山惡水的偏鄉地區,經濟發展不振,交通運輸不便,

想要就業就只能漂向外地,要付出偏高的交通成本、住宿成本,來換取普遍低落 的工作所得,辛苦的結果卻仍只能維持基本的生活所需,很難大幅改善現有的生 活環境,一旦遭逢意外或其他危機,整個家庭就落入需要救助的困境。

茲以學界常用的致貧因素模式來分析原住民貧窮的現象。

一、個人因素論:把貧窮歸因於個人的基本特性或在生活上的價值和態度,

認為人之所以變得貧窮是因為教育或工作技能不佳、低生產力、動機 或工作習慣差等。

(一)個人態度或動機的解釋:許多人認為原住民工作態度消極或動機不 足,或許是因其樂天知足的族群特性,但也不能忽略在就業上先天的 限制。原鄉原住民為了謀生到外地工作,環境及文化的差異難免與主 流社會有隔閡,在適應上不免受挫。受訪者 A1 對於工作表現出某種

37

程度的消極,但背後的原因是有單親育子的難處,以及學歷不足在工 作選擇上的障礙。當付出的代價與工作報酬不成比例,一般人很難激 起對工作的熱誠;當辛勤工作的結果是只能糊口,樂天知命的原住民 多半就寧可選擇物質雖然匱乏但不受拘束的生活。

(二)貧窮文化:原鄉低收入戶多出自貧窮的原生家庭,自幼就已與主流 社會有差距,成長後又無法融入,形成了社會救助工作上最不願見到 的貧窮代間循環。部落對低收入戶多有批評,主要是因為少數人仗著 有了補助而不工作,但是對於申請低收又趨之若鶩,即使明知資格不 符也想試一試,申請不通過就提申覆,再不然就是請出民意代表來幫 忙,社會救助體系成了好逸惡勞者的舒適圈。大眾對部落最常有的印 象就是「香檳酒」(香菸、檳榔、酒),不可諱言,有些在部落長大的 孩子長期在耳濡目染下也容易有此習慣,一天至少要花 200~500 元不 等,一天的薪水就去了大半。再加上三餐等其他開銷所剩無幾沒有積 蓄,遇到突發狀況就靠借貸,親友或合法管道借不到就找地下錢莊,

越欠越多無法收拾。如受訪者 B1 所觀察到,原鄉低收入戶下一代脫 貧的比例比非原鄉低,有部分原因在於下一代身邊是否有可以給予資 訊和支持的重要他人,讓他/她能跳脫不同的生活選擇,而不是只能循 著上一代的模式。

(三)人力資本論:主要是指個人的教育程度、職業訓練、工作技能等對 於個人工作機會以及薪資收入的影響。就 H 鄉目前低收入戶來看,教 育程度呈現普遍不高,沒有大學或五專學歷者,有些甚至識字讀寫都 有困難,在現代科技化的就業市場難有立足之地,多半從事勞力工作。

有些家長為了斷開貧窮世襲,努力栽培下一代受高等教育,可喜的是,

這些家庭也多半在下一代受完高等教育成年就業後,境況有了改變與 提升,受訪者 A2、A3 就是例證。雖然近幾年有學歷貶值、教育不能 翻轉貧窮之說,但現階段在原鄉,教育仍能讓家戶在脫貧路上產生相 當大的助益。對於低收入戶所提供的就學生活補助,每人每月有 6,000 元左右,最久可以補助到 25 歲念研究所的階段,但在 H 鄉目前還未 見有低收入戶第二代用補助繼續念研究所,多半是念完大學就開始就 業。

二、結構因素論:此論認為是社會結構或變遷等個人無法控制的社會性因 素而導致貧窮,並使窮人無法脫離貧窮的狀態,例如,就業環境、社 會政策、社會隔離或孤立等。

38

(一)勞動市場:上一代原住民因為貧窮普遍教育程度低落,影響到下一 代在教育程度上也比不上非原住民。因為環境刺激不足、家長無法提 供適切的指導與支持,孩童在學習上因為成就低而排斥上學,因此很 容易中斷學習之路。在文獻中滴流觀點主張經濟發展良好可以改善貧 窮問題,但原鄉產業發展有先天上很難克服的限制,比如地理、交通,

在原鄉要就業,沒有自備交通工具是不太可能,因為不像都會區有便 捷的大眾運輸,得完全自力救濟,加上產業型態有限,就業機會始終 無法提升,這也是原鄉低收入戶落入貧窮的主因。再就新結構論來看,

此論將勞動市場分為主要勞動市場、次級勞動市場,產業不振使得原 鄉多是工作風險高、薪資低的次級勞動市場,維持生活已屬不易,擺 脫貧窮是難上加難。而區域勞力市場論正說明原鄉區域所得水準普遍 低落,進而形成原鄉的貧窮現象。這些難以翻轉的結構因素,遠非原 鄉原住民個人的努力可以對抗,他們多半就默默承受這樣的事實,企 盼下一代長成後能有所改變,有第二代在受高等教育後確實是跳脫了 結構框架,為自己及家人開拓了不一樣的未來,可是有的第二代卻不 那麼幸運,因為家庭經濟的關係,還沒有接受良好的栽培就進入勞動 市場,又一頭栽進了上一代在就業上的窠臼,成為另一個貧窮的循 環。

(二)福利依賴與工作反誘因的觀點:此論點認為福利依賴是慷慨的社會 福利削弱了接受補助者的工作意願,反而摧毀了他們發展的機會。英 國濟貧法的實施,某部分也是為了避免福利依賴侵蝕社會救助資源,

由社會公正人士來審查受助者資格,此一現實可以說這是反映了人的 共通點,不分族群,福利依賴就像是貧窮如影隨形的分身。不知是否 因為生活關係較緊密的緣故,「呷好道相報」彼此互通聲息,在資料 蒐集過程中不意發現 H 鄉低收入戶似有群聚的現象,一條街上連著好 幾戶都是低收入戶,或是一個家族幾乎都是低收入戶,這也是非原住 民社會極少有的現象。

結構因素加上個人因素,導致原住民族群高比例的貧窮問題,即使經過政 府超過半世紀的扶持以及優惠政策的補救,原住民在經濟生活上仍然與非原住民 有明顯的差距。

39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