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二節 建議事項

針對我國社會救助對原鄉原住民脫貧的成效,本文提出下列建議事項:

一、增加專職社工落實社會救助執行

「社會救助法」

屢經修改,無非是為了能更有效利用社會資源救助需要幫助

的民眾。但社會行政人員忙於案牘,通常無法確切掌握家戶真實狀況,為能公平 分配社會資源,杜絕投機者取巧,發掘需要幫助而被排除在體系之外者,建議需 有專職社工定期訪視評估,而非單靠書面資料審核來定案。且每個家庭有各自不 同的致貧因素,需求複雜且多元,提供現金補助無法有效改善境況,需有社工提 供針對性、整體性的服務計畫,才能達到讓家戶有效脫貧的可能。

二、增加實物或服務,取代金錢補助

金錢補助浮濫常會導致民眾不珍惜善用,甚至產生怠惰工作的道德風險。政 治人物每到選舉就開始福利加碼,此舉並非全民之福。目前我國對低收入戶的各 項補助已臻飽和,舉凡生活補助、健保免費、學費免費、營養補助、醫療補助、

看護補助…等,各項支出都由政府(全民)支付,生活毫不費力,且除了公部門,

還有各種民間團體、私人企業的資源,無怪乎會引起非分的覬覦。

部分低收入戶因資源足以生活基本所需,因此將補助挪用為個人逸樂,或是 乾脆靠領補助度日,因此政府再多的補助只會讓他們在貧困中越陷越深。本文建 議不應再擴充補助的範圍,而是以實物或服務替代,比如以工代賑或工作福利(福

46

利給付領受者必須投入工作才有資格接受福利給付),讓扶助和培力雙管齊下,

才能讓民眾更快速地脫離社會救助的體系,回歸正常社會生活。

三、鼓勵低收入戶下一代完成高等教育

目前低收入戶的各項福利給付中,針對 25 歲以下就讀高中職以上的學生,

除了免學費之外,每月還有 6,115 元的生活補助,對於提供第二代接受高等教育 有很大支持力,不少第二代因此資源挹注而能完成高等教育,繼而讓家戶順利脫 貧。可惜其中也有些學生或因家庭經濟困難、或因個人學習挫折、或因其他生涯 規劃因素而中斷學業,以至於無法取得高等教育學歷。高等教育雖非唯一脫貧之 路,對於這類中輟學生,若能由社工給予協助,完成後續學業或接軌就業,將有 助於其人生跳脫貧窮循環。

就研究者有限的經驗與所知,我國社會救助制度在原鄉確有其扶貧、安貧的 效用,為能積極達到脫貧的終極目標,始有本研究與建議。社會救助是國家制度 的一環,與其他政策多少都有連帶關係,目前原住民低收入戶或許只是無足輕重 的 3.2 萬人,但在一個高舉族群平等社會正義的國家,如何正視部落結構性問題 才是解決原鄉貧困的根本之道。

47

參考書目:

一、中文期刊與書籍

王永慈,2005,〈台灣的貧窮問題:相關研究的檢視〉,《台大社會工作學刊》,第 10 期,頁 3-54。

王篤強,2015,〈貧困單親媽媽的觀察筆記─生命歷程中的角色與生存心態的解 釋〉,《社區發展季刊》,第 151 期,頁 77-90。

王增勇,2002,〈從原鄉經驗看社會救助政策與原住民文化的相容性〉,《中央大 學文化學報》,第 14 期,頁 131-166。

尤哈尼‧伊斯卡卡夫特,2005,〈從經濟正義看原住民的經濟弱勢與貧窮〉,《新 使者雜誌》,第 87 期。

瓦歷斯‧諾幹,1999,〈日據皇民化教育下的族群意識轉向—以「理番之友」台 灣原住民族先覺者為例〉,收錄在洪泉湖、吳學燕主編。《台灣原住民教育》, 台北:師大書苑,頁 263-277。

李亦園等,1983,《山地行政政策之研究與評估報告書》,南投:台灣省政府民政 廳。

杜慈容,2015,〈脫離福利能否走出貧窮?兼論社會救助制度的作用〉,《社區發 展季刊》,第 151 期,頁 116-133。

吳震能,2009,〈社會救助法修正芻議―論補充性原則〉,《東海大學法學研究》, 第 30 期,頁 161-198。

呂朝賢,1998,〈社會救助問題:政策目的、貧窮的定義與測量〉,《人文及社會 集刊》,第 11 期(2),頁 233-263。

呂朝賢,2007,〈貧窮動態及其成因─從生命週期到生命歷程〉,《台大社工學刊》, 第 14 期,頁 167-210。

呂朝賢、王德睦,2000,〈1960’s 以降的美國貧窮理論:回顧與整合〉,《人文及 社會集刊》,第 12 期,頁 149-195。

呂朝賢、陳俊全、王德睦,2008,〈臺灣的社會救助動態:趨勢、型態與成因〉,

《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第 97 期(12),頁 441-479。

呂建德,2001,〈從福利國家到競爭式國家?全球化與福利國家的危機〉,《台灣

48

社會學》,第 2 期,頁 263-313。

林乃謙,2013,《台灣原住民的經濟困境與政府政策的分析─里佳部落為例》,國 立中正大學社會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徐達,2012,〈貧窮的文化反思─三位原住民的生命話語與意義〉,《台灣社會 研究季刊》,第 86 期,頁 133-177。

林萬億,2006,《臺灣的社會福利:歷史與制度的分析》,五南圖書出版。

林鳳珠, 2005,《原住民的工作世界-阿美族青年的故事》,慈濟大學社會工作 研究所碩士論文。

卓春英、吳麗雪,2015,〈金融海嘯下的臺灣反貧窮政策省思-以高雄地區為例〉,

《社區發展季刊》,第 115 期,頁 92-105。

洪伯勳,2015,《製造低收入戶》,群學出版社。

洪惠芬,2002,〈對依賴者的道德責任:另一種詮釋「福利依賴」的觀點〉,《人 文及社會科學集刊》,14(3),頁 409-464。

彭杏珠,2008,〈貧窮問題/宜蘭南澳鄉 20%的低收入戶,看不到未來的鄉鎮〉,《遠 見雜誌》,9 月號。

張秀蓉,1986,〈英國濟貧法的演變〉,《臺大歷史學報》第 12&13 期,頁 95-164。

張善楠、黃毅志,1999,〈台灣原漢族別、社區與家庭對學童教育的影響〉,收錄 在洪泉湖、吳學燕主編。《台灣原住民教育》。台北:師大書苑。

陳美霞,2014,〈世界及台灣原住民族健康問題─歷史及政治經濟學的視野〉,《台 灣社會研究季刊》,第 97 期,頁 209-246。

郭俊巖、黃明玉,2010,〈原住民在都市謀生的艱辛歷程之研究:以三個受助個 案為例〉,《弘光學報》第 59 期。

孫健忠,1999,〈社會價值與社會控制─以社會救助為例〉,《台大社會工作學刊》, 第 1 期,頁 77-109。

傅仰止,2001,〈台灣原住民優惠政策的支持與抗拒:比較原漢立場〉,《台灣社會 學刊》,第 25 期,頁 55-110。

黃源協、莊正中,2008,〈建立原住民社會安全體系之規畫〉,臺北市,行政院原 住民委員會。

49

湯淺 誠(日),2010,《反貧困》,早安財經文化,臺北市。

萬育維,1992,〈貧窮問題與社會救助之間的關係探討〉,《輔仁學誌》,第 26 期,

頁 107-156。

楊靜利,2000,〈社會保險的意義與社會福利體系〉,《台灣社會褔利學刊》,第 1 期,頁 157-177。

詹火生,1992,《主要工業國家勞工福利之研究》,臺北市,行政院勞委會。

詹宜璋,2010,〈原住民之族群不利地位認知與歸因類型探討〉,《社會政策與社 會工作學刊》,14(2),頁 195-214。

詹宜璋,2014,〈原住民族貧窮與救助的社會文化意涵探討〉,《東吳社會工作學 報》,第 27 期,頁 111-128。

劉鶴群,2015,〈社會排除、貧窮與就業:現象描述與政策意涵〉,《社區發展季 刊》,第 115 期,頁 163-184。

薛承泰,2016,〈貧窮與貧窮線〉,聯合報 105.12.20。

薛慧平,2007,〈藍天下的缺憾~從間代關係與流動談原住民青少年發展與需求〉,

《網路社會學通訊期刊》。

鄭婷尹,2012,《台灣原住民貧窮因素之研究》,國立台北大學碩士論文。

鄭麗珍,2000,〈親屬互助原則與社會救助審查─以女性單親家庭為例〉,《國立 政治大學社會學報》,第 30 期,頁 113-143。

二、英文期刊與書籍

Gilder, G. 1981. Wealth and Poverty. New York: Basic Books.

Lewis, Oscar. 1959. Five Families: Mexican Case Studies in the Culture of Poverty.

New York: Basic Books.

Mead, Lawrence. 1989. “The Logic of Workfare: The Underclass and Work Policy.”

Annuals of American Academy of Political and Social Science 501: 156-169.

Murray, Charles. 1984. Losing Ground: American Social Policy 1950-1980. New York: Basic Books.

Townsend, Peter. 1993. The International Analysis of Poverty. London: Harvester

50

Wheatsheaf.

三、網路資料

王增勇,2009,〈社會福利作為原住民自治的可能路徑〉,王增勇個人部落格,網 址:tywangster.blogspot.com/2009/04/blog-post.htm。

行政院主計總處,2018,〈台灣地區家庭收支調查報告〉,網址:

https://www.dgbas.gov.tw/ct.asp?xItem=19882&CtNode=3241&mp=1。

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2018,〈民國 95 年台灣原住民經濟狀況調查〉、〈99 年 原 住民經濟狀況調查〉、〈103 年台灣原住民族經濟狀況調查〉,網址:

https://www.apc.gov.tw/portal/docList.html?CID=C5FBC20BD6C8A9B0。

行政院衛生福利部,2018,〈低收入戶及中低收入戶生活狀況調查〉,網址:

https://dep.mohw.gov.tw/DOS/lp-1768-113.html。

莫那能,2015,〈貧窮的滋味〉,《秋鬥》,網址:

http://www.leftlinks.tw/leftcafe。

詹火生、楊銀美,2002,〈我國原住民社會福利政策--以國家干預觀點分析〉,《國 政論壇》,網址:http://www.npf.org.tw/PUBLICATION/SS/091/SS-R-091.htm。

51

附錄:訪談逐字稿

(一)

訪談日期:108 年 3 月 18 日 訪談代號:A1,低收入戶

問:妳是在部落出生的嗎?

答:不是。

問:那在部落生活有多久了?

答:國小吧,國小開始。國中畢業就去花蓮,後來回來,有一段時間了,大概四 年多吧。

問:那妳現在的生活狀況可以說一下嗎?比如說早上大概幾點起床?

答:不一定,看小孩子幾點起來,因為要顧小孩子啊。

問:這樣算睡到自然醒嗎?

答:對啊。

問:帄均一天睡眠時間是多久?

答:不知道。

問:那妳一天三餐咧?

答:不一定。早上可能不會吃吧,因為沒有吃早餐的習慣。

問:那中午呢?

答:吃麵啊。

問:是在外面還是在家裡?

答:在家裡啊,自己煮。

問:那晚餐呢?

答:一樣煮飯啊煮菜啊。

問:那妳們家一起吃飯的帄常有多少人?

答:就我跟哥哥(堂哥)啊。

問:之前有做過甚麼樣的工作?

答:都是臨時的吧。

問:有沒有想過作比較固定的、正式的工作?

答:沒有辦法,小孩子沒有人顧,家裡又沒有大人(指父母)。 問:妳是有幾個小孩?

答:有 2 個大的在花蓮,現在要顧這個小的。都是做臨時的,有工作就做。

問:那小孩怎麼辦?

答:哥哥啊,哥哥會幫忙帶。

52

問:那哥哥怎麼去工作?

答:他如果沒有工作,他就會幫忙帶小孩。如果他有工作,我就自己帶小孩,互 相啊。

問:所以你們兩個只能有一個人去工作?

答:對啊。

問:那家裡一個月的花費大概是多少?就妳跟小孩子兩個來算。

答:我不知道怎麼講,尿布、奶粉,半個月就要買一次啊,還有買菜錢,半個月 要 3,000 多。

問:那水電費之類的呢?

答:也要啊,但是每個月不一定啊。

問:所以,妳這樣一個月的生活費總共要多少錢?

答:6,000 塊也不夠吧。

問:那不夠怎麼辦?

答:想辦法啊,去賺臨時工啊,只能去做那個現做現領的啊,對啊。

問:妳現在是因為要顧小孩沒辦法去做固定的工作,那如果小孩大了呢?

答:小孩大了,去上學了,就不一樣了啊。

答:小孩大了,去上學了,就不一樣了啊。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