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三節 受凌經驗之相關因素

學生為何成為受凌者其成因受到許多方面的影響,將影響因素分述如 下:

一、背景變項

主要探討性別、年級、學業成績、家庭結構、家庭社經地位與受凌經 驗的關係,分別說明如下:

(一)性別

校園霸凌中有 50%以上的霸凌者是男生,而受凌者也大多是男生,但 是不可否認的也有女霸凌者,男生常見肢體霸凌,女生多以間接的方式讓 對方痛苦,例如:在群體中散播謠言、操控人際關係,但是也有部分研究 認為女生間的欺凌行為不足以造成傷害(Olweus, 2003)。雖然結論不一 致,但是國內外多位學者的研究皆證實校園暴力行為或霸凌行為與性別是 有顯著相關的。綜合整理國內外相關研究,彙整如下表:

表 2-2 性別與受凌經驗之相關研究

研究者(年份) 研究結果

鄔佩麗(1997) 國中學生男性受害者比女性多。男性多與青少年同儕 活動,比較容易引起衝突,受害的機會較女性來得大 洪福源(2003) 國中男性肢體衝突多,女性較多受到心理層面的欺凌

例如:言語挑撥、排除異己、散佈謠言、孤立。

胡瑋潔(2004) 女性受害者比男性多,可能是因為女性較男性弱小,

因此受害經驗較男性多。

黎素君(2006) 國小校園內不論單次被害或重複被害,在性別上並無 顯著差異。

林家弘(2007) 高中職男女性均可能成為被害經驗者,已改變以前研 究認為男性受害者比例遠高於女性的結論。

Nj and Tsang

(2008)

中學生除了關係霸凌之外,在其他霸凌形式的男性受 害者都比女性多。

Jankauskiene and Kardelis,et al. (2008)

研究指出六年級、八年級及十一年級的學生霸凌行為 與男性有相關。

表2-2 性別與受凌經驗之相關研究(續)

研究者(年份) 研究結果

蔡嘉玲(2009) 提出不同性別的國高中學生在受霸凌經驗的頻率上有 顯著差異,在霸凌態度上也有顯著差異。

沈淑玲(2009) 國小六年級學童男生較常受到霸凌行為。

林項爵(2009) 不同性別國小高年級學童在霸凌的發生上有顯著差 異,男性學童的發生率高於女性學童。

陳姿伶(2010) 國中女生、常炫耀財物者容易成為網路欺凌的被害人。

陳明珠(2010) 性別在霸凌受害行為有顯著差異,男生顯著高於女 生,包含心理性受害、暴力性受害、惡作劇性受害等。

李雅君(2010) 不同性別之國小高年級學童其在校園被霸凌情況上有 顯著差異。

學者認為男女生都可能成為受凌者,但因男性活動多、肢體的衝突也 多,故容易受到肢體的欺凌,而女生則可能因炫耀或挑撥而成為關係霸凌 的受害者。但也有學者認為女生因為弱小而易受凌。所以性別與受凌經驗 的研究結果並不相同,也可能因霸凌的形式而有差異。Crick and Grotpeter (1995) 也認為可能是男性較注重身體上的支配感,而女性比較注重社會互 動和人際關係,因此採用的霸凌形式也有所不同。

(二)年級

大部分的研究結果顯示,國中小高年級的攻擊、欺凌行為大於中、低 年級(張雅婷,2003;許文宗,2010;林昀潔,2009;張珍雯,2010;陳 郁瑾,2010;賴盈甄,2009)。張珍雯(2010)的研究也顯示,國小高年級學 童發生偏差行為的情況,男生顯著高於女生。但也有少數研究顯示低年級 比高年級容易有霸凌行為。Jankauskiene and Kardelis (2008)的研究即指出

六年級與八年級學生與霸凌行為有相關,十一年級的學生無顯著相關。所 以年級與霸凌行為相關。

Olweus(1991)指出二年級至六年級學生受害的比率為 11.6%,七至 九年級學生受害的比率為 5.4%(引自楊宜學,2009)。也就是說國小階段 的學生受霸凌的比率是國中階段的兩倍。洪福源(2003)指出 7 年級為欺 凌行為、欺凌被害的高危險群。林和男(2004)、陳秋琪(2009)與賴盈 甄(2009)個別的研究都發現國中小低年級被害的情形高於高年級。所以 年輕的學生比年長的學生更易受到霸凌。

但是黎素君(2006)的研究指出重複被害的經驗會隨著年級增加而增 加。單次被害則隨著年級增加而減少。陳明珠(2010)認為年級在霸凌受 害經驗有顯著差異,包含心理性受害、暴力性受害,高三學生顯著高於高 一、高二學生,但年級在惡作劇性受害,並未達到顯著差異。陳姿伶(2010)

年級越高,遭受到各種型態欺凌的機會比年級低的學生更高。所以年長學 生比年輕學生易受害。

不論研究結果是否一致,上述學者的研究都發現,年級與受凌經驗相 關,可能高年級比低年級容易出現霸凌行為,低年級比高年級容易受凌,

但也有少數學者持相反意見,研究結果呈現不一致的結論。

(三)成績

大多數的學者在探討霸凌成因時都會將成績納入變項中,大部分的研 究結果也都顯示學業成就差的學生易有偏差行為,容易欺負同學(李煜 陽,1992;張雅婷,2003;陳秋琪,2009;吳璟誼,2010)。但對於成績

與受凌經驗的相關性研究卻偏少。

Olweus(1994)與洪福源(2003)認為低成就之學童較易成為欺凌 受害者。陳麗欣(1991)的研究指出德智體群美育皆差者受害傾向高。林 和男(2004)研究指出在重度校園暴行被害中成績於後段的學生遭遇的情 況較嚴重。謝志龍(2005)研究指出五育成績較差者、受懲處紀錄較多者、

缺席紀錄較高者、有較多虞犯或觸法行為、在校不良行為多者,均容易被 害。蔡文華(2008)研究指出智育成績表現不理想者易被害。陳秋琪(2009) 認為學業適應較好、常規適應較佳、同儕關係良好與對學校態度較正向的 學生,比較不容易受到霸凌。

上述研究大都指出成績差者易成為受凌者,但也有少數學者持相反意 見,認為學習成績甲等者重複被害的機會較高(黎素君,2006),或指出 兩者並無相關性(魏麗敏、黃德祥,2005)。研究結果並不一致。

(四)家庭結構

隨著價值觀的變遷,離婚率及外籍配偶的增加,台灣以往單純的家庭 結構也跟著改變,故針對家庭組成人員完整與否加以分類,大致可將家庭 結構分為完整家庭、單親家庭、隔代教養家庭、寄養家庭及領養家庭等(引 自吳秋燕,2007)。

大多數的研究皆指出單親家庭的孩子容易出現暴力行為(張雅婷,20 03;李政憲,2008;許文宗,2010),學生父母婚姻存在且同住者較少有 校園暴行加害經驗(謝明沖,2010)。但是對於家庭結構與受凌經驗間的 相關研究極為少數。僅黎素君(2006)的研究指出父母分居或離婚或有一

方過逝者,重複被害的比率增加。林和男(2003)也指出來自失衡家庭的 學生較容易受害。

由霸凌行為與家庭結構的相關研究可發現家庭結構對孩子的影響確 實存在,但是否會因家庭的不完整導致孩子受凌,需再進一步探討。

(五)家庭社經地位

窮困的環境可能致使父母為了改善家庭經濟而勞心勞力於工作,無暇 關心子女的一舉一動,對於子女在學校被欺負,無法提供有效且及時的協 助,在無法獲得父母的支持下,令他們學會:即使被欺負也絕不向父母求 助,故在惡性循環下成為重複受凌者。

Malek、Chang and Davis(1998)研究發現低收入家庭的學生與打架、

攜帶武器的行為有關。Mellor在蘇格蘭的研究發現,受凌者多來自於社經 地位較低的家庭(引自陳郁瑾、2010)。柯清心譯(1995)與洪福源(2003)

指出社經背景低的學童較易成為欺凌被害者。張素秋(2007)也認為低社 經地位的兒童容易被同儕拒絕,成為關係霸凌之受凌者。林和男(2004)

指出父親學歷為國中階段的學生及母親學歷為研究所以上階段的學生遭 遇重度校園暴行的情況最嚴重,父親職業為半技術、非技術工人及無業的 學生其遭遇重度校園暴行的情況最嚴重,母親的職業則無影響。

但是也有學者持相反意見,黎素君(2006)指出父親的學歷愈高孩子 愈容易成為重複被害者。

小結

綜合上述學者的研究結果得知,雖然性別、年級、學業成績、家庭結

構、家庭社經地位與受凌經驗的研究結果不一致。但是可以肯定的是性 別、年級、學業成績、家庭結構、家庭社經地位與受凌經驗具有密切關係。

所以納入研究架構中進一步再作探討。

二、個人特徵

主要探討人格特質、外表、自覺體型、穿戴名牌、每週可支配的零用 錢與受凌經驗的關係。分別說明如下:

(一)人格特質

人格特質是一個人的思考、行為表現的穩定模式,可預測一個人的行 為舉止(郭惠玲,1999)。Besag(1989)認為受凌者的心理特徵是柔弱、

不富活力、對疼痛容忍力較低、害怕及缺乏自信,自認為有較少的朋友,

覺得不受歡迎與受到同儕孤立。Olweus(1994)也覺得受霸凌者較其他小 孩來得寂寞。但也有學者認為活動力過高,驕傲自滿,喜歡出風頭,常造 成他人的壓力、緊張感或氣憤,所以讓欺凌者看不順眼,想給予教訓,此 時若又缺乏良善的問題解決策略,情緒穩定性低,自然容易成為受欺凌者 或被同學拒絕者(Shields & Cicchetti, 2001)。

學者多認為低自尊及缺乏自信的學生容易成為霸凌受凌者(Hunter, Boyle & Warden, 2004;魏麗敏、黃德祥,2003)。陳麗欣(1988)與謝志 龍(2005)認為個人在學校中個人特性較為負面者,如衝動善變、尋求刺 激、被害恐懼感、缺乏信任感等個人特質,較不具容忍從眾個人特質者,

易為被害人。魏麗敏(2003)更指出自我概念負向者,如個人自卑心態,覺 得自己是懦弱、笨拙、多病的,以及好欺侮型者較容易被害。所以個人的

問題解決能力、合群、情緒控制與行為控制、參與社會團體的程度、是否 向家庭求助、任何重要的事情是否與家人分享等表現不足者易成為霸凌者 的目標(Hunter et al., 2004)。

受凌者的個性通常比較容易焦慮、緊張和不安,遇到困境常常有沮喪

受凌者的個性通常比較容易焦慮、緊張和不安,遇到困境常常有沮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