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二節 建議

第一節 結論

根據研究目的、研究結果與討論,歸納出下列結論:

一、 研究對象之受凌型式以髒話辱罵、亂取綽號等戲謔性傷害最嚴重,

其次是踢、撞、捏等輕度肢體傷害,而勒索財物及用手機傳送不雅 相片或辱罵言語是最少見的。研究對象受凌後約有八成七的人會求 助,求助的對象主要是同學、其次是父母、再者為老師,也仍有一 成三的研究對象認為忍一忍就好或因擔心被報復,而選擇不求助。

二、 研究對象中男生、神經質性人格特質者受凌經驗較多;學業成績越 高者受凌經驗越少;學校生活與受凌經驗之關聯度最高,對學校獎 懲、師生關係及同儕關係越正向的學生受凌經驗越少;而家庭生活 與受凌經驗關聯度最低。

三、 研究對象之背景變項、個人因素、家庭生活、學校生活可以有效預 測其受凌經驗,並可解釋其總變異量之20.3%,其中以性別、神經質 性人格特質、外向性人格特質、學校獎懲、師生關係與同儕關係為 主要預測變項,並以學校獎懲的預測力最大。研究結果顯示,男生、

人格特質越偏向神經質或越外向者受凌經驗越多、而對學校獎懲、

同儕關係越正向者受凌經驗越少。

第二節 建議

根據研究結論,提出以下建議:

一、 在個人方面

(一) 做好情緒管理

研究顯示敏感、易怒、易衝動之神經質性人格特質者易成為受凌者。

所以妥善管理情緒很重要,包括注意自己現在的情緒如何、適當的表達 情緒、合宜的紓解情緒等,避免不當的情緒造成誤解,甚至引起反擊性 霸凌。一個和氣待人且懂得尊重他人者,不但不會霸凌別人,更不容易 成為受凌者。

(二) 增強人際溝通技巧,有效的解決人際衝突

加強個人的溝通技巧、學習有效的人際溝通、是增強同儕關係方法 之一。人與人之間的衝突難以避免,若能在溝通時注意技巧、態度委婉、

避免尖銳的頂撞與情緒化的反應,在衝突中創造雙贏,可以讓衝突的傷 害降至最低,受凌的狀況自然可以避免。

二、 在學校方面

(一)加強法治教育

透過 學校 的法治 教育灌 輸青 少 年學生 法 治觀念 及 建立 正確的 價值 觀念 ,提升 校園法 治意 識 ,全面 落 實校園 法治 教 育宣導 , 防 止青 少年 犯罪及 預防被 害。

(二)校規獎懲須明確且一致

學校如同是小型的社會,而學生在學校的霸凌行為如同社會上一 般常見的犯罪行為。學校的獎懲制度就如同社會上的法規,是對學生管 理的方式之一,也稱為管教,而管教是達成教育目的的手段之一,透過 管教方式,可以導正學生的不良及偏差行為或師生、同儕間的衝突。

但若校規的處理方式不明確、程序不公平,卻也容易加深師生與 同儕間的對立與衝突,易導致下一波的報負或挑釁行為,而產生校園霸 凌,產生負面效果。因此學校在面對學生的獎賞或處罰時,處理方式必 須明確且一致,尤其需注意其公平性,不可同事不同罰,讓師生可以認 同並接受學校的規定,進而遵守校規,減少犯錯行為,也知曉校規具有 有效的保護作用,當其受到欺負時,能夠尋求正確的管道保護自己,而 不會形成重複受凌或以暴制暴的狀況。

賞罰分明且公開,讓表現良好的學生行為起示範作用,也讓學生 培養明確的是非觀念。另外,學生犯錯除了處罰外,也需積極的進行輔 導,避免產生刻板印象,讓偏差學生因自暴自棄而重複犯錯。

三、在老師方面

(一)發現易受凌特質的學生,多關懷並加強輔導。

導師可以透過班級經營的方式,提早發現易受凌特質的學生,多 關懷及了解學生現況,在霸凌事件發生之前加強霸凌防制教育,提升學 生自我保護能力。

(二)導師以平等、關懷的態度對待學生,並建立良好的師生關係 學校大部分的活動都是在師生關係的連繫下進行,而導師更是學

生在校關係最密切的成人,所以導師的一言一行對學生而言很重要,在 處理班務或學生衝突時,必須持中立的態度,公平謹慎,不應有歧視或 標籤化的行為,學生才能感受到導師正向的領導模式進而學習。

良好的師生互動關係有助於學生感受到導師的關懷與支持,不僅 有助於提升學習成效,也能減少學生的心理問題及偏差行為,當學生遇 到困難或受到欺負時能信任導師的處理方式,而尋求導師的協助,避免 重複受凌或反擊型霸凌的狀況發生。

(三)導師透過班級經營協助學生建立和諧的同儕關係

青少年階段的高中職生重視同儕的認同與支持,因此導師必需用 心經營班級,善用同儕力量,營造溫馨和諧的學習環境,並以身作則多 讚美、肯定學生的正向行為,讓學生進而肯定自己、認同自己,也懂得 尊重讚美同學,形成良好的班級同儕互動關係,透過同儕力量減少偏差 行為及衝突事件,自然而然可以避免受凌狀況。

四、在研究層面

本研究採文獻分析與問卷調查的方式進行,研究對象在填寫問卷 時,是否因為題目敏感或擔心據實以答造成下一步的約談等問題,而避 重就輕未確切的回答,或者因疏忽而勾選錯誤的答案等都可能造成誤 差,因此可以加入質性的研究,例如觀察法、進行訪談等,更深入的探 究受凌的相關因素,使研究結果更符合現況。

參考文獻

中文文獻

王昱婷(2010)。國小學童霸凌行為與心理健康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 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台北市。

王美恩(2011)。終結霸凌:洞察孩子內心世界,打破霸凌的惡循環。台 北市:天下雜誌。

王素靖(1997):校園暴力-「學生間打架行為」的輔導。諮商與輔導,

137,24-27。

何秋蘭(2004)。國小學童自我概念與同儕關係的研究(未出版之碩士 論文)。台北市立師範學院,台北市。

吳秋燕(2007)。青少年憂鬱症自殺行為與家庭結構相關之研究-以三位 憂鬱症青少年的敘事分析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南華大學,嘉 義縣。

吳清山、林天祐(2005)。校園霸凌。教育研究月刊,130,143。

吳雅真(2008)。校園霸凌現況調查與介入措施之個案研究(未出版之 碩士論文)。私立東海大學,台中縣。

吳銘祥(2007)。當孩子遇上霸凌。師友,479,45-49。

吳璟誼(2010)。桃園縣國小高年級學童父母管教態度對校園霸凌傾向影 響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北大學,台北縣。

吳紋如(2006)。國小高年級學童人格特質、親子關係與受霸凌知覺及反 應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嘉義縣。

李卓穎(2010)。高中職同儕間霸凌行為及其因應策略之研究―以花蓮地 區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嘉義縣。

李明憲(2010)。反暴力霸凌安全學校之推動模式。2010/12/29,取自 http://www.peacefulschool.org/ArticlePage.aspx?ArticleID=1 d44a67d-9964-4e30-b354-47d246a64407

李政憲(2008)。校園霸凌行為及其相關因素之探討-以高雄縣國小六年 級學生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屏東科技大學,屏東縣。

李雅君(2010)。嘉義市國小高年級學生校園被霸凌現況與影響之研究(未 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嘉義縣。

李煜陽(1992)。國中學生學業成績、師生互動與偏差行為關係之探討(未 出版之碩士論文)。中國文化大學,台北市。

沈淑玲(2009)。臺北市國小六年級學童親子依附、同儕衝突因應策略對 受霸凌行為影響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台北市立教育大學,

台北市。

兒童福利聯盟文教基金會(20011)。台灣校園霸凌現況。取自

http://web.ljes.hcc.edu.tw/campus/web/index.php?wid=4&dup=

0&mid=60&pid=1&lel=1&art_id=1

兒童福利聯盟文教基金會(2004)。國小兒童校園霸凌(bully)現象調 查報告。取自 http://www.children.org.tw。

兒童福利聯盟文教基金會(2007)。兒童校園「霸凌者」現況調查報告發 表記者會。取自

http://www.children.org.tw/news.php?id=1848&typeid=11&offs et=35。

周秀玲(2008)。高中職生受凌因素之研究—以嘉義市為例(未出版之碩 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嘉義縣。

林生傳(2005)。教育社會學。台北市:巨流。

林孝慈(1986)。國中校園暴行之研究-台北實證分析(未出版之碩士論 文)。中央警官學校,新北市。

林和男(2004)。國中生校園暴行被害經驗與特性之研究-以台中縣為例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嘉義縣。

林昀潔(2009)。國小學童家庭暴力經驗、衝動性格與攻擊行為之相關研 究--以台中縣國小高年級學童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正 大學,嘉義縣。

林玫君、歐怡雯(2007)。酷凌行動應用戲劇手法處理校園霸凌和衝突。

臺北:心理。

林家弘(2007)。高中職生校園被害型態之相關因素研究-以台南縣為例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嘉義縣。

林項爵(2009)。父母教養型態、教師管教方式與國小高年級學生霸凌行 為之相關探討。(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台北市。

林坤松(2000)。青少年校園暴力盛行率及危險因子研究-以台南市國中 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台南市。

胡瑋潔(2004)。國中學生社會技巧、欺凌行為與學校適應之研究(未出 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縣。

邱靖惠與蕭慧琳 (2009)。 台灣校園霸凌現象與危機因素之解析。兒童 及少年福利期刊,15,147-170。

邱珍琬(2012)。國小校園欺凌行為與教師對應策略。屏東師院學報,15,

41-80。

鄒立宇(1995)。國中校園暴行之探討與對策(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 央警察大學,桃園縣。

侯崇文、黃啟賓(2002)。由校園環境探討學生偏差行為之發生與被害 經驗。警學叢刊,141,145-476。

侯崇文、周素嫻(2000)。青少年被害影響因素。犯罪學期刊,5,83-84。

柯清心(譯)(1995)。Battling the School-Yard Bully/校園暴力-別 讓孩子成為沉默的受害者。(原作者:Kim Zarzour)。台北市:遠流。

柯清心(譯)(1995)。Battling the School-Yard Bully/校園暴力-別 讓孩子成為沉默的受害者。(原作者:Kim Zarzour)。台北市:遠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