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口語語法的評量方式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三節 口語語法的評量方式

語法評量分為接受性與表達性語法兩種評量方式,主要是瞭解幼兒對詞序安 排、語法結構的理解與應用能力。一般而言,可用來評估語法理解的評量方式有 聽話指圖、遵循指令、回答問題、語法正確性的判斷與語句理解問題的回答等;

而在語法表達方面則可使用句子結合、造句、句子仿誦或分析自發性語言樣本等。

早期研究大多從幼兒的真實語言樣本,例如口語說話錄音,按其所講的語句 計算平均句長或分析句法結構的方式,作為考察幼兒口語語法發展的指標(陳玫 秀,1989;程小危,1986;謝錫金,2006;Braine, 1976;Brown, 1973)。然而,語 法發展的研究採用縱貫研究、自發性說話研究與控制性的實驗研究(楊坤堂、張 世彗、李水源,2006)。縱貫研究是蒐集與分析幼兒與其父母的日常生活的語言樣 本,從已經陳述的話語中尋找未說出的語句,並比較前後期的語法,以尋求不同 年齡階段的語法規則;在自然情境下蒐集幼兒語言樣本的自發性說話研究法,雖 然能夠發現幼兒語言發展的多樣性,但無法顯示幼兒對語法的理解程度;控制性 實驗研究是在控制的情境中蒐集幼兒的語言樣本,用來測驗幼兒對各種語法形式 的理解,或測試幼兒產生與判斷特定語法結構的能力。

由於上述研究方法,過程既繁瑣複雜又耗時費力,而且不利於採集大樣本資 料。目前口語語法測驗最常採用直接測驗的方式(楊坤堂等人,2006),也就是給 予受試者特定的口語語言刺激,例如詢問問題或要求聽從指令,要求受試者做出 正確的反應,本研究亦將以直接測驗方式進行。

直接測驗最常使用的方式為語法判斷,可以瞭解幼兒的語法理解與語法覺識 能力。其評量的方式有(一)判斷語句正確與否,評量幼兒是否能覺察語意錯誤 的詞彙與句子,例如:詢問幼兒「這隻小狗可以被跳起來」是不是正確的句子;(二)

指認圖片對應句子的方式,例如:在四張圖片中指出「正在騎腳踏車的小女孩被

25

小狗追著」對應之圖卡;(三)操作玩具或物品的方式,例如:請小朋友「把玩具 收進盒子裡,然後再把故事書打開」。除了前述測驗方式之外,尚有複述句子與讓 受試者聽一篇短文後,再回答文章相關問題,評量受試者是否能夠使用語言知識 整合不同句子中所表達之意思,並形成完整、凝聚篇章的能力(錡寶香,2007)。

另外,與語法能力有關之測驗,目前國內有:

(一)錡寶香(1998)以國小二、五年級學童為對象,探討其語意、語法知 識及技能表現。其中「語法測驗」包括「語法判斷」與「語法結構造句」兩部分,

而「語法判斷」主要評量學童是否已理解被動式、問句型式、時間副詞、代名詞 與連接詞與複句型式等語法結構,其測驗方式為學童聽到題目後,需發現錯誤之 處,並說出正確的句子。

(二)林寶貴與錡寶香(1999)以國小一到六年級的學童為對象,發展適用 於學童之口語理解測驗,其測驗目的為篩選出口語理解有困難的學童,或是做為 探討身心障礙學生口語理解能力之用。測驗內容分為「聽覺記憶」、「語法理解」、

「語意判斷」與「短文理解」,其中「語法理解」分測驗的測驗方式為修正語法錯 誤的語句。

(三)楊志堅、蘇啟明與沈文娟(2006)以國小一年級的學童為對象,評量 學童如何運用內在的語意與語法知識,覺知、解釋、記憶及偵測所聽到的口語訊 息。其中「語意語法判斷」分測驗,主要了解學童能否覺知並判斷句子中語意與 語法結構的正確與否。題目分為 4 種類型:(1)語意合邏輯且語法正確的句子(2)

語意合邏輯但語法不正確的句子(3)語意不合邏輯但文法正確的句子(4)語意 不合邏輯且語法亦不正確的句子,由學童判斷該句子是正確或者是錯誤。此測驗 屬於聽覺判斷測驗,並未要求受試學童說出或寫出正確的句子,與林寶貴與錡寶 香(1999)之「口語理解測驗」不同。

(四)楊坤堂、張世彗與李水源(2006)以學前幼兒與國小低年級兒童為對 象,編製「口語語法能力診斷測驗」,作為障礙兒童口語語法能力發展的參照指標。

26

27

坤堂、張世彗、李水源(2006)「學前幼兒與國小低年級兒童口語語法能力診斷 測驗」的「接受性口語語法」分測驗與林寶貴、錡寶香(1999)「兒童口語理解 測驗」的「語法理解」分測驗之有關時間副詞與並列複句等 4 個題目。將測驗內 容分為「口語內容概念」與「語法結構知識」兩大面向,評量幼兒是否能夠理解 空間位置、數量、包含、差異、大小等概念與語態、時間副詞、複合句、後設語 言概念等中文語法結構。評量方式採用指圖對應句子、操作物品與語法判斷。

28

29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