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三章 研究方法

第三節 研究工具

本研究為探討幼兒口語語法發展及相關因素,研究工具分別使用「幼兒口語 語法理解測驗」、「幼兒工作記憶測驗」與社經地位等級計算量表。說明如下:

一、幼兒口語語法理解測驗

(一)試題內容

本研究依據兒童口語語言發展研究的文獻,綜合楊坤堂、張世彗、李水源(2006)

「學前幼兒與國小低年級兒童口語語法能力診斷測驗」之「接受性口語語法」分 測驗與林寶貴、錡寶香(1999)「兒童口語理解測驗」之「語法理解」分測驗的語 法內涵。為符合優良試題之內容,經兩位具備教學經驗 10 年以上的現場教師進行 語詞確認,確認每一個測驗試題,能否符合幼兒詞彙認知的範圍,作為刪除與修 正預試試題內容之依據。

楊坤堂等人(2006)「學前幼兒與國小低年級兒童口語語法能力診斷測驗」之

「接受性口語語法」分測驗,以 Johnson 與 Blaklock(1987)接受性語言過程理論 架構設計。該測驗是評量 5 至 8 歲兒童接受性口語語法能力,其測驗內涵分為空 間、大小、差異、數量、包含等認知概念及語態、文法理解、後設語言概念等,

共有 56 題,測驗方式主要以聽話指圖、操作物品與語法判斷等。例如:「請指出 魚兒比較多的魚缸。」

林寶貴、錡寶香(1999)「兒童口語理解」之「語法理解」分測驗,乃依據 Hammille 與 Bartel(1990)語言接收處理歷程之理論架構所設計。該測驗是評量 7 至 12 歲兒童如何運用已建立的語法結構知識去記憶、覺知與偵測所聽到的口語訊 息為主,其測驗的語法結構內容包括被動句、問句型式、時間副詞、代名詞、連 詞及複句型式等,共有 24 題,測驗方式為語句理解回答問題。例如:「小華有三 支鉛筆,請問小華有幾支鉛筆?」

33

本研究綜合上述兩項測驗將語法內容歸納為「口語內容概念」與「語法結構 知識」兩大面向。「口語內容概念」主要使用楊坤堂等人(2006)的接受性語法分 測驗的認知概念內容,共 35 題;「語法結構知識」則綜合楊坤堂等人(2006)與 林寶貴、錡寶香(1999)兩項語法結構測驗內容,共 25 題。分別說明如下:

1.口語內容概念:

本研究有關口語內容概念之測驗題目係使用楊坤堂等人(2006)「學前幼兒與 國小低年級兒童口語語法能力診斷測驗」之接受性口語語法分測驗。主要使用「裡、

外、上、下、前、後、旁、中間、左、右」等方位詞,與「最大、最小、較多、

較少」等比較關係詞,用來評量幼兒是否能夠理解空間、數量、包含、差異與大 小的概念。

2.語法結構知識:

主要測試幼兒是否已理解中文的語法結構,強調對詞彙順序安排與特定語法 結構,包括語態、時間副詞、複合句與後設語言概念,評量幼兒是否能運用已建 立之語言知識偵測語法錯誤的句子。語法結構知識之測驗內涵分述說明如下:

(1)語態:

語態表示動作與句中主語的關係,分為主動態與被動態。主動態表示由主語 執行動作,被動態則表示動作是由主語來承受。本測驗有關語態之題目係使用楊 坤堂等(2006)「學前幼兒與國小低年級兒童口語語法能力診斷測驗」之接受性口 語語法分測驗。例如:請幼兒指認圖片對應「小明追小狗」(主動態)與「老鼠被 小貓追」(被動態)的句子,幼兒需理解執行動作者(主事者)與動作承受者(受 事者)之間的相對關係,才能正確回答問題。

(2)時間副詞:

副詞是在程度、範圍、時間、語氣、頻率等方面對動詞或形容詞,作修飾或 限制的作用。其中,幼兒在抽象時間詞的掌握較為困難,理解順序為表示動作順 序、表時間階段、表動作時態的詞。本研究的時間副詞題目係使用林寶貴、錡寶

34

香(1999)「兒童口語理解測驗」之語法理解分測驗第一題、第四題、第七題與第 十二題。例如:「小明的爸爸從來就不喜歡吃香蕉。請問:小明的爸爸以前喜歡吃 香蕉嗎?」,幼兒作答時需要理解「從來」表示從過去持續到現在都不喜歡吃香蕉,

掌握句子所代表的意思,便能正確回答問題。

(3)複合句:

複合句係指兩個或兩個以上單句依邏輯關係組成的句子。根據朱曼殊(1991)

研究指出幼兒語法發展,5 歲幼兒複合句的發展較為完善,能夠理解並列複句、因 果複句、遞進複句、轉折複句、假設複句等語法結構。其中連接詞是複合句的重 要連接語詞之組成部分,具有連結句子前後訊息的功能,在句子之間建立關聯作 用。不同的連接詞隱含不同的邏輯關係,因此,藉由評量連接詞的意思,可以得 知幼兒是否可正確判斷出前後分句之間的邏輯關係,理解文本訊息。有關連接詞 的測驗題目係使用楊坤堂等(2006)「學前幼兒與國小低年級兒童口語語法能力診 斷測驗」之接受性口語語法分測驗。例如:(一)並列複句:「他一邊吃飯,一邊 玩耍。請問:他同時做了幾件事情?」,其分句之間表示平行關係;(二)因果複句:

「因為天氣很熱,所以我脫掉外套。」,其分句之間表示因果關係;(三)遞進複 句:「哥哥不但很高,而且很瘦。」,其分句之間表示層進關係;(四)轉折複句:

「他是好學生,不過他不守規矩。」,其分句間表示轉折關係;(五)假設複句:「如 果我是弟弟,我就會吃冰淇淋。」,前一分說明假設情況,後一分句說明條件得出 來的結果。幼兒作答時,需要掌握以上連接詞的意思,理解分句之間的關係,才 可判斷語句是否正確。

(4)後設語言概念:

後設語言概念指的是使用語言的方式,亦指詞彙排列順序。有關後設語言概 念的測驗題目係使用楊坤堂等(2006)「學前幼兒與國小低年級兒童口語語法能力 診斷測驗」之接受性口語語法分測驗。例如:「我書喜歡看」與「我喜歡看書」兩 個句子,請幼兒判斷哪一個句子比較好,評量是否能覺知語法錯誤的句子。

35

36

(二)語詞與語句理解之確認

幼兒口語語法理解測驗之內容,經兩位具備 10 年以上教學經驗的現場教師 進行語詞與句意確認,是否符合幼兒詞彙的範圍,並在本測驗之試題內容給予意 見,作為刪除與修正預試試題內容之依據。在語詞方面,將題號 22-1 的「校規」

建議修改為「規矩」;題號 22-2 的「富翁」建議修改為「有錢人」。在句意方面,

將題號 22-3 的「作家需要聽眾就好像歌星需要讀者一樣」,考量幼兒對作家、聽眾 與讀者等語詞較不熟悉,為更貼近幼兒日常生活經驗,保留原本題目的架構,內 容建議修改為「睡前需要洗手就好像上完廁所需要刷牙一樣」,題號 23-3 的單位詞

「個」建議修改為「顆」。

依據專家意見,調整試題內容之語詞與語句,參見表 3-3-2 所示。

表 3-3-2 試題語詞與語句修正之參照表

題號 原始內容 修正內容

22-1 他是好學生,不過他不守校規。 他是好學生,不過他不守規矩。

22-2 如果我是富翁,我就有錢做善事。 如果我是有錢人,我就會做善事。

22-3 作家需要聽眾就好像歌星需要讀 者一樣。

睡前需要洗手就好像上完廁所需要刷 牙一樣。

23-3 早知道,我們就應該買 12 個蘋果。 早知道,我們就應該買 12 顆蘋果。

二、幼兒工作記憶測驗

「幼兒工作記憶測驗」(Working Memory Test for Young Children,WMT-YC)

係由簡馨瑩、趙子揚、王繼伶(2014)編製。該測驗應用 Baddeley 和 Hitch(1974)

的工作記憶理論設計,輸入的語言訊息愈長或語法結構愈複雜,愈需要使用更多 工作記憶的儲存與運作處理功能來進行語言理解。其測驗內容為判斷與回憶兩種 分測驗,採個別測驗。首先受試者聆聽題目後,記住每句中最後一個語詞,並對 單一句子做出正確性判斷,當每題句子全部播放完畢也做出正確判斷後,受試者 必須說出每題句子的最後語詞。其甲、乙兩式總測驗 Cronbach’s 信度係數為 .78

37

與 .75;再測信度(N=20)甲式為 .75,乙式為 .85,題本均達顯著水準及高度相 關。使用該測驗目的在於瞭解不同工作記憶與幼兒口語語法理解能力之相關性。

三、社經地位等級計算量表

本研究採用林生傳(1990)之家庭社經地位計算方式,分別評定父母教育程 度指數與父母職業地位,再以較高等級的一方為主,將教育指數乘以 4,職業地位 乘以 7,兩者相加所得的分數為社經地位指數,依社經地位指數評定家庭的社經地 位等級。社經地位共分五個等級,指數 11-18 為高社經地位、指數 19-29 為中高社 經地位、指數 30-40 為中社經地位、指數 41-51 為中低社經地位、指數 52-55 為低 社經地位。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