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二節 研究建議

本節針對幼兒口語語法理解測驗的內容編製、施測結果與發現,提出後續研 究之建議。

一、測驗編製之建議

(一)施測方式的改善

楊坤堂等(2006)「學前幼兒與國小低年級兒童口語語法能力診斷測驗」之接 受性語言分測驗的題本,例如第10 題組以有修飾語簡單句型測驗幼兒的空間位置 概念,將三張試題圖片排列在一個頁面上,同時呈現給幼兒看,再依照原本的題 目順序詢問。根據實際施測的情況,即便幼兒不能理解山腰上的意思,幼兒也能 夠從剩下的圖片選項進行作答,如此題本圖片的呈現方式,有可能高估「山腰上」

的測驗結果,而無法真正了解幼兒是否理解具修飾語的簡單句型或「山腰上」的 意思。

為了避免幼兒猜題行為發生,研究者建議在口語內容概念的施測方式能一個 測驗問題以四張圖片陳列,而非同時呈現三個測驗題本圖片,再按照測驗題目依 序詢問幼兒。

(二)增加測驗內容難度

幼兒在幼兒口語語法理解測驗的得分情形高於平均數,表示整體試題偏向簡 單。依實際施測情形,大多數幼兒向研究者反應試題太簡單,4 歲至 6 歲幼兒答對 率達百分百的試題以口語內容概念居多,研究者建議可以刪除口語內容概念的測 驗題目,以語法結構知識的測驗試題為主,進行分析幼兒在口語語法發展與句型 結構理解的情形。

60

(三)增加試題型態

一般而言,口語可以分成接收性語言與表達性語言兩個主要成分。接收性語 言指理解口語的複雜認知歷程;表達性語言則指口語表達的複雜認知歷程,亦是 能以適當的詞彙依照語法順序組合成句子,再加以表達出他人聽得懂的話。基於 此,研究者建議後者可將表達性語言納入研究範圍,以評估幼兒整體語法的能力。

(四)增加編製嚴謹度

根據實際施測,發現有些試題的語句非幼兒常用的句型或涉及個人價值判斷,

可能會影響幼兒對語句的理解,應該避免主觀性的題目。測驗題目設計會有需修 正的必要性,例如:唸題的語述與頓號會影響幼兒對語句的理解,故試題的語音 錄製可參考華語詞彙通,將使用者輸入的句子依國家華語測驗推動工作委員會之 華語八千詞進行比對與斷詞作業。在句型結構上,可參考洪儷瑜(2007)中文句 型類型整理或白麗娜(2000)國小低年級教材句型教學探討等,綜合各家學者文 獻所得句型,分為以主詞、主題為主的兩種單句、複合句、特殊句型(把字句、

被動句、比較句等)與疑問句等五大類型,將現有測驗試題的句子做進一步分析,

提高測驗量表的內容效度與編製過程的嚴謹度。

二、後續研究建議

(一)縮短施測時間

施測過程講求標準化測驗的一致性,所以,事先將指導語與測驗內容錄製成 語音檔,以電腦語音方式播放試題。研究者發現在實際施測中,由於語音唸題速 度稍慢,再加上測驗題數過多,幼兒容易失去耐性導致無法集中精神專心聽完試 題,為了避免此情形發生,研究者建議語音錄製,可控制在自然說話的速度或者 減少測驗題數等方式,縮短施測時間。

(二)施測環境的改善

幼兒的專注力容易受外在因素干擾,間接影響試題的作答,應選擇較安靜的 環境下進行測驗。本研究因受有些幼兒園空間設置之問題,除了該上課教室之外,

61

並無其他額外空間能提供研究者使用,必須向國小部借置圖書館或活動中心等,

遇到下課時間則受到干擾。研究者建議,施測時間除了應配合國小或幼兒園上下 課時間外,儘可能事先與學校或園所協調提供一個較少外在干擾的施測環境,對 施測結果也會有所助益。

(三)未來建議

本研究受試對象為學齡前幼兒,採取一對一方式進行施測,無論是人力成本 或時間上都相當耗時費力,建議未來可改用數位化測驗,節省人力。根據本測驗 評量結果指出,4 歲幼兒未能完全掌握時間副詞、並列、轉折、假設與遞進複句等 句型,6 歲幼兒則在時間副詞與遞進複句型的掌握度較低,可將此研究結果作為幼 兒對句型理解的參考依據。未來編製教材,可供現場教師作為語文課程規劃與句 型結構教學設計之參考,使幼兒能夠具備基本句型的語文基礎。

62

參考文獻

中文部分

吳敏而(1993)。兒童語意與語法的發展。載於國民小學國語科教材教法研究,3,

59-72。

吳雅婷(2012)。五歲典型發展兒童與語言發展遲緩兒童表達性語法能力之研究。

台北市立教育大學語言治療碩士論文。

李欣珍、傅根跃(2008)。兒童語法接受能力發展特點。幼兒教育(教育科學),8,

75-78。

李俊仁、柯華葳(2007)。中文閱讀弱讀者的認知功能缺陷:視覺處理或是聲韻覺 識。特殊教育研究學刊,32(4),1-18。

林沛穎、林昱安(2007)。從大腦的生理機制談聽覺理解困難。特殊教育季刊,105,

22-29。

林美珍(1996)。兒童認知發展。台北:心理。

林珮伃、林宛儒(2015)。臺灣孩童學前的識字差異與聲韻覺識、視知覺、注音符 號能力的區辨效能。課程與教學季刊,18(2),101-124。

林清山(1968)。男女學前兒童語言發展各變數的比較研究。心理與教育,2,

121-137。

林寶貴、錡寶香(1999)。兒童口語理解測驗指導手冊。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 特殊教育中心。

林寶貴、錡寶香(2000)。國小兒童語言能力評量工具之發展。中華聽語學誌,15,

46-60。

張欣戊(1992)。中國兒童學習語言的研究現況。載於中國語文理學研究:第一年 度結案報告,7-29。嘉義:國立中正大學認知科學研究中心。

63

張春興(1993)。心理學。台北:東華。

郭生玉(2004)。心理與教育測驗(修訂一版)。臺北:精華。

陳玫秀(1989)。學前兒童國語句型結構之分析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特殊教育 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陳美芳、吳怡潔(2008)。中小學學童生活口語理解評量工具建構與效度研究。特 殊教育研究學刊,33(3),77-93。

程小危(1986)。習國語幼兒最初期語法規則之本質及其可能的學習歷程。中華心 理學刊,28(2),93-122。

程小危(1988)。「不」跟「沒有」-國語幼兒初期否定句之發展歷程。中華心理 學刊,30(1),47-63。

黃瑞珍、簡欣瑜、朱麗璇、盧璐(2010)。華語兒童理解與表達詞彙測驗。台北:

心理。

黃瑞琴(1998)。幼兒園讀寫萌發課程。台北:五南。

楊志堅、蘇啟明、沈文娟(2006)。學童早期口語理解能力之檢測。師大學報:教 育類,51(1),213-232。

楊坤堂(2003)。兒童口語語法評量方法及其測驗工具初探。國小特殊教育,36,

1-9。

楊坤堂(2003a)。口語語言障礙的認識與衡鑑。國教新知,49(4),1-12。

楊坤堂、張世彗、李水源(2006)。學前幼兒與國小低年級兒童口語語法能力診斷 測驗指導手冊。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中心。

葛本儀(2002)。語言學概論。台北:五南。

靳洪剛(1998)。語言發展心理學。臺北市:五南。

劉金花(2001)主編。兒童發展心理學。臺北市:五南。第六章兒童語言的發展,

171-211。

劉惠美、張鑑如(2011)。口語和閱讀關連性研究之文獻回顧與展望。教育心理學

64

報,43,251-268。

劉蘭英、孫全洲(1997)主編。語法與修辭(上)。台北市:新學識文教。第七章 複句,212-230。

錡寶香(1998)。國小學童語意與語法能力之研究。國教學報,10,165-196。

錡寶香(2001)。國小低閱讀成就學生的口語述說能力:語言層面的分析。特殊教 育學報,15,129-175。

錡寶香(2002)。嬰幼兒溝通能力之發展:家長的長期追蹤記錄。特殊教育學報,

16,23-64。

錡寶香(2006)。兒童語言障礙:理論、評量與教學。台北:心理。

錡寶香(2007)。國小閱讀理解困難學童的象徵性語言與口語類推能力。特教論壇,

3,26-41。

錡寶香(2008)。特定型語言障礙檢核表之編製。測驗學刊,55(2),247-286。

錡寶香(2009)。兒童語言與溝通發展。臺北市:心理。

謝錫金(2006)。香港幼兒口語發展。香港大學。

簡馨瑩、趙子揚、王繼伶(2014)。幼兒工作記憶測驗之編製。測驗學刊,61(2),

159-181。

英文部分

Baddeley, A. D. (2003). Working memory and language: An overview.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Disorders, 36, 189-208.

Braine, M.D.S (1963). The ontogeny of English phrase structure: The first phase.

Language, 39, 1-14.

Braine, M.D.S (1976). Children’s first word combinations.Monographs of the Society for Research in Child Development, 41(1, serial No.164).

Brown, R. W. (1973).Afirstlanguage.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65

Crystal, D., P. Fletcher, and M. Garman. (1976). The grammatical analysis of language disability. New York: Elsevier North-Holland.

Lee, L. L., and S. M. Canter.(1971). Developmental sentence scoring: A clinical

procedure for estimating syntactic development on children’s spontaneous speech, Journal of Speech and Hearing Disorder, 36, 315-338.

Lund, N. J., & Duchan, J. F. (1993).Assessing children language in naturalistic contexts (3rd edition). Englewood, New Jersey: Prentice-hall, Inc.

Wortzel, R. (1979). Multivariate analysis, New Jersey: Prentice Hall.

66

67

研究團隊簽署欄:

■研究團隊已經向研究參與者詳細說明研究目的、過程、可能的益處、潛 在傷害或不舒服、補償資料,及可隨時終止或退出的權益。

■本同意書一式兩份,將由雙方各自留存,以利日後的聯繫用途。

計畫主持人/共同主持人/研究人員簽名:____________ 日期: 年 月 日 若您同意您的子女協助本研究「基礎語文能力、推論理解能力對幼兒聽覺 理解之關係研究」進行,請您填寫下表資料。若您對資料卡有任何疑問,歡迎 直接與研究者聯繫,或請班級教師轉答建議或疑問,謝謝您對本研究的協助。

幼兒姓名 性別 □男 □女

出生日期 年 月 (無須日期)

就讀園所 縣市 □公立 幼兒園

□私立 幼兒園 父親學歷 □研究所

□大學或專科學校

高中職、國(初)中

小學或雖未上小學但識字

不識字

母親學歷 □研究所

□大學或專科學校

高中職、國(初)中

小學或雖未上小學但識字

不識字

父親職業

若您同意您的孩子參與本計畫,請您協助勾選下方欄位。

□我同意我的孩子參與此項研究相關測驗之施測與錄音。

□我同意我的孩子參與此項研究相關測驗,但是不同意錄音。

68

若您及孩子提供的資料將會使用在後續追蹤的研究,我們會在取得您及孩子的 再次同意後才用,否則,研究資料將於研究計畫完成時,立即刪除銷毀。

□我同意我的孩子提供的資料,可用在研究團隊的其他研究中。

□我不同意孩子提供的資料,可用在研究團隊的其他研究中。

若您同意研究資料用於後續追蹤的研究,請您協助填寫電話與地址。

若您同意研究資料用於後續追蹤的研究,請您協助填寫電話與地址。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