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台灣地區以外小學類似朝會相關活動之發展狀況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二節 台灣地區以外小學類似朝會相關活動之發展狀況

本節擬透過探討台灣地區以外小學類似朝會相關活動之發展狀況,以提供國 內小學朝會活動發展之參考。由於不論是在歷史上或是教育上,中國大陸地區和 日本都與台灣地區有極大的淵遠,加上中國大陸小學的晨會活動及日本小學的朝 會活動,在實施的內涵上頗類似於國內的朝會活動。因此藉由探討這兩地小學對 於晨會與朝會活動的發展情形,當有助於國內小學未來朝會活動的發展規劃。

壹、中國大陸小學的晨會活動

中國大陸教育部(原國家教育委員會)於 1992 年頒布的「九年義務教育全 日制小學、初級中學課程計畫(試行)」中,指出中小學校的課程包括學科和活 動兩部分,第一次將活動課程列入課程計畫。並在活動課程中設置了包括晨會(夕 會)、班團隊活動、體育鍛鍊、科技文體活動、社會實踐活動和校傳統活動等六 類(國家教育委員會,1992),這些列入活動課程者大多是以往學校所開設的課 外活動,現在則改變為有目的、有計畫、有組織的學生在校學習的正式課程(顏 慶祥,2004)。此外,在九年義務教育課程安排表中,也確定了各類活動課程每 週所占的時數,尤其明確的指出學校每天安排十分鐘的晨會或夕會(蘇式冬,

2000),從此正式確立了在小學課程中實施晨會活動的定位。因此,以下將先藉 由分析大陸小學晨會活動的教育內涵,以瞭解晨會活動在大陸小學發展的現況,

再進而探究其晨會活動對我國朝會活動發展的啟示。

一、中國大陸小學晨會活動的教育內涵

由於大陸小學晨會活動是一門對學生進行養成教育爲主的活動課程,是培養 學生良好的思想品德、行爲習慣,以及加強愛國主義教育的重要途徑(福州市茶 園山中心小學課題組,無日期)。故其基本內容主要有舉行升旗儀式,進行時事 政策和日常行為規範教育,以教育學生熱愛祖國,關心國家大事,遵守學生守則,

並養成良好的行爲習慣(國家教育委員會,1992)。誠如教育部(原國家教育委 員會)關於組織開展九年義務教育活動課程工作的通知指出:晨會主要是結合形 勢和重大節日對學生進行形式多樣的政治時事、社會公德、交通法規、校風校紀 及行爲規範等教育(福州市茶園山中心小學課題組,無日期)。因此,每天安排 舉行的晨會活動時間雖只有十分鐘左右,卻是發揮學生集體教育作用,並推展學 校政治社會化活動的最佳時機之一。至於大陸小學晨會活動每週所實施的方式,

大致可歸納為每週一所舉行的全校性「集體晨會活動」,以及每週二至週五由班 級各自設計實施的「班級晨會活動」,以下再分別深究其內涵:

(一)集體晨會活動:絕大部分大陸小學都利用每週一早晨來進行全校性與集 中性的晨會活動。其主要內容有升旗儀式、國旗下的講話及一週情況總結等(周 金碧,2003;楊智勇,2004),即舉行升國旗(五星紅旗)、唱國歌(義勇軍進行 曲)的儀式,並由學校行政領導人員做精神講話或報告事項等。

依據中國大陸 1990 年頒布施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法」第十三條規定:

「升掛國旗時,可以舉行升旗儀式。舉行升旗儀式時,在國旗升起的過程中,參 加者應當面向國旗肅立致敬,並可以奏國歌或者唱國歌。全日制中學小學,除假 期外,每週舉行一次升旗儀式(全國人大常委會,1990)。」自此各小學大多依 指示於每週全校集體晨會時來舉行升旗儀式,以增強學生的國家觀念及發揚愛國 主義精神。由於大陸幅員廣大,因而即使採取集權統治的大陸,要全國各小學都 能貫徹實施升旗儀式的規定,亦誠屬不易。故國家教委辦公廳(1991)印發鄒時 炎同志(國家教委副主任)關於《要嚴肅而認真地進行中小學校升旗活動的教育》

的意見的通知,要求各地教育行政部門和學校必須儘快採取有效措施,以糾正執 行升降旗制度上的種種不嚴肅現象。即使實施至今,中國大陸中央宣傳部、教育 部(2004)仍須藉由印發《中小學開展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實施綱要》的通 知中,指示全國各地區學校要堅持升降國旗制度,於每週一及重要節日、紀念日、

大型集體活動都必須舉行莊嚴隆重的升旗儀式,並在每天堅持升降國旗,每週舉

行國旗下講話,全體中小學生都應會唱國歌。

由此可見,升旗儀式已被大陸中央視為加強愛國主義教育的重要一環,而經 由升旗儀式來教育學生熱愛國旗、熱愛祖國,更被中小學校視為對學生進行愛國 主義教育的第一課。因此特別重視升旗氣氛的營造,而期望透過莊嚴肅穆的情景 與氛圍,促發學生集體感染及激勵作用,有利於愛國主義思想和情感的產生。誠 如中國教育報記者續梅(2004)採訪指出,讓學童置身於凝重嚴肅的升旗氛圍中,

當國歌在耳邊響起,國旗在眼前升起,自豪感、使命感便會逐漸而生,這既是一 種模仿,也是一種循序漸進、潛移默化的愛國主義教育。而「尊敬國旗、國徽,

會唱國歌,升國旗、奏國歌時要肅立、脱帽、行注目禮,少先隊員行隊禮。」更 是《小學生日常行為規範》的第一條(國家教育委員會,1988a),於是各小學紛 紛將升國旗禮儀,視為學校常規教育的重要工作。即使是 1997 年才回歸中國大 陸的香港特區,其教育署也在 1998 年正式發出《升掛國旗指引》,並製作「在我 們的國旗下」的教育電視節目,積極推展學校舉行升降國旗與演奏國歌活動的步 伐(謝均才,2003),以加速學生對國旗、國歌的認同教育,逐漸培養學生對祖 國的歸屬感。畢竟,對於一個由 56 種民族所組成的國家而言,加以西藏、新疆 等自治區過去曾有尋求獨立的歷史經驗(顏慶祥,2004),因此如何透過學校政 治社會化的機制,以加強人民的愛國教育,並喚起民族團結的教育,便成為學校 教育的重點工作,而藉由各小學每週舉行的升旗儀式,即普遍被視為是一種簡而 易行的愛國教育方式。

由於大陸實施改革開放以後,仍以黨國權力大量介入教育,使得黨國及社會 集體仍是教育的主體(吳榮鎮,1997),而隨著外來思潮所帶來的衝擊,如何繼 續穩定其政治體系,使得思想政治教育更凸顯其重要性(鄧毓浩,1996)。基於 在大陸中小學教育中,一向要求必須把徳育工作放在首位,而德育即思想教育和 政治教育,故不但在小學中設置了思想品德課程,更藉由校級、班級教育和各種 教育活動,來積極加強德育工作的推展。其中校級教育是面向全校學生進行的教

育工作,並積極透過升旗儀式、重要集會及校長講話等制度,以貫徹《小學德育 綱要》、《小學生守則》、《小學生日常行為規範》等教育工作(國家教育委員會,

1988b)。於是每週舉行的全校性集體晨會,即成為對全校學生進行集體德育及公 民教育的重要時機,因此透過升旗儀式後的「國旗下的講話」,由學校行政領導 人員做精神講話或報告事項等,以著重集體主義的教育,發揮集體的教育作用。

至於在大陸小學教育中,教育當局除了強調應抓緊德育的三大要素:品德教 育、思想教育和政治教育(陳光輝、詹棟樑,1998),尤重視培養學生的愛國主 義教育。因而指示學校要升國旗,重要集會要唱國歌,並藉由學校集體晨會來實 施社會集體價值的教育。誠如楊智勇(2004)指出,無錫市花園弄中心小學實施

「國旗下的講話」,於每週分別由不同的人員負責下述的主題教育:做一個文明 的現代少年、我怎樣用優異的表現向教師節獻禮、學會學習、從小擁有強健的體 魄……等。以貫徹小學生日常行為規範的實踐規條,此點極類似我國小學於朝會 時推行每週中心德目的規範教育,故其實施內容主要圍繞在愛黨、愛祖國、愛社 會主義、愛學校、愛班級、建立良好行爲習慣、遵紀守法以及與小學生生活密切 相關的問題。因此,各小學除了依規定舉行升旗儀式來加強愛國主義的教育外,

更利用升旗儀式後的師長講話及報告事項,來落實學校的德育工作。同時,為因 應近年來社會的快速變遷,大陸各小學也逐漸採取生動活潑、豐富多彩的形式來 實施集體晨會活動,並朝向將愛國主義教育、中國傳統美德、革命傳統教育、公 民道德教育及法紀教育等融入在活動中,以提高集體晨會的實質功效。

(二)班級晨會活動:大陸各小學一般於每週二至週五舉行的晨會,大多由各 年級各班分散進行,其內容原則上也由各班根據自己的情況選定。由於大陸每個 班級都設有班主任一人(相當於我國的班級導師),故在小學教育中「班主任」

是全面負責一個班學生的思想、學習、健康和生活等工作(陳光輝,1994)。因 而班級晨會活動可說是班主任對學生進行長期性教育的一種重要途徑,以及推行 班集體活動的一種重要形式(雷國山,2003)。至於其主要內容綜合下述各小學

(南京市長江路小學、常州市五星中心小學、鎮江市實驗小學、晉江市永和鎮後 埔小學、黑龍江甯安實驗小學、無錫市花園弄中心小學、福州市茶園山中心小學)

實施情形,大致包括有學生行爲規範教育、安全教育、健康與衛生教育、環保教 育、時事教育、宣講革命烈士事蹟、好人好事簡介、名人名言、詩詞講析、故事

實施情形,大致包括有學生行爲規範教育、安全教育、健康與衛生教育、環保教 育、時事教育、宣講革命烈士事蹟、好人好事簡介、名人名言、詩詞講析、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