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朝會活動所蘊含的實質意涵及相關問題

第四章 資料分析與討論

第二節 朝會活動所蘊含的實質意涵及相關問題

本節所要探討的是問卷的第二個問題層面「我國小學目前實施朝會活動的意 涵為何?」,由於目前的朝會活動,已普遍成為各小學唯一的定期集會活動,因 而更突顯其在小學教育中的獨特性,並且在各校本位自主的安排下,各小學除了 延續以往朝會的程序與內容外,也紛紛以自己學校的特性和學生的需求,來規劃 不同的活動方式及學習內涵。因此,針對各小學朝會所普遍進行的主要項目及實 施意涵,廣泛地徵詢全縣各小學相關人員的看法,藉以發現朝會活動所面臨的一 些問題,並從中探究朝會活動具有哪些實質意涵?

第一題: 「您認為在朝會活動中,採取統一的進退場方式,可以達到下列的 目的嗎?」

此題其下有四個選項:

一、約束學生的行進秩序。

二、加強進退場的紀律要求。

三、統一進退場的時間。

四、顯示出學校是有秩序的團體。

由表 4-17 的統計結果得知,以上四個選項都有超過五成的問卷填答者同 意,其中尤以第一項「約束學生的行進秩序」及第二項「加強進退場的紀律要求」

的同意比率較高,各約佔七成左右。另外,從問卷「其他」選項中,由填答者所 留下的意見,綜合其意見為可達到避免發生奔跑、推擠所造成的危險,學習群體 生活中必須遵守團體秩序,以及利於進退場的行進與疏散的順暢性。

從訪談中也可以獲得類似的看法,受訪者普遍認為,此四項目的大致上都可 達到,只是其著重點略有所差異。此外,多數受訪者皆強調是基於安全的考量,

由於各小學的校舍建築幾乎都含有樓層的設計,因此若不採取統一的進退場,當

上、下樓梯時大家爭先恐後,就比較會造成互相推擠、碰撞等危險。而有部分受 訪者表示,實施朝會活動對學生而言,就是一種訓練,也是一種秩序及紀律的要 求,畢竟在一個團體裡有團體生活的一些必須條件,誠如一位受訪的家長指出,

「採取統一的方式,才有個進退場的順序,無形中可以培養學生做事要按部就 班、進退有序,故這也是一種生活教育吧。」(訪家 6,01/19)。另有部分受訪 者認為,對於中、大型規模學校來說,如何規劃進退場行進路線的順暢性,將能 有效縮短及控制進退場的時間,因此除非參加的對象只有部分的年級,否則最好 還是以最傳統的方法(即統一的進退場方式)較好。

綜合上述,可見採取統一式、集體式的進退場方式,仍普遍為學校訓育規範 的常態作為,這就是為何目前仍有高達九成八左右的學校,採取較有規律性的進 退場方式(見表 4-8、表 4-9),以及有七成左右的問卷填答者,贊同其可達到加 強學生的行進秩序與紀律要求。因此受訪者亦認為,升旗朝會是一個比較嚴肅的 正式典禮場合,故如果採取統一的進退場方式,就會顯得比較莊重一點,並有利 於營造較正式的集會氣氛。且由於採取統一的方式,看起來才有個整體性,也才 有個紀律性,也會比較安全些,如此一來不但可以控制進退場時間,且不會使朝 會的場面過於混亂,將有助於接下來的活動進行,促使學生較容易進入狀況。

然而,也有受訪者提出部分不同的看法,認為要達到這四項目的固然是要 有,問題是要達到什麼程度?並用什麼方式去要求?於是其中一位受訪者指出,

「是要總導護老師在那邊喊不要講話、進場速度快一點,還是另用音樂來控制,

選音樂節奏快一點、迅速一點,也可以達到這個效果。」(訪師 1,01/04)。故 所有的受訪學校皆表示,目前各小學幾乎都採用播放音樂或由樂隊演奏的方式,

來取代或輔助「口令」的下達,不但因而帶動了全場的氣氛及行進精神,也發揮 了進場的功效。另外對於學生進退場的行進要求,受訪者也普遍認為,跟以往(前 幾年)相比較,如今學校對於朝會秩序與紀律要求的尺度已鬆動許多。因此,採 取統一的進退場方式,除了可呈現以上四項目的外,也著重於確保安全的首要考

量,並讓學生去學習遵守團體的秩序規範,以及有助於進退場行進的順暢性等。

表 4-17 「在朝會活動中採取統一的進退場方式其目的為何」意見調查統計表 背景變項

約束學生 行進秩序

加強進退場 紀律要求

統一進退場 的時間

顯示學校是

有秩序團體 其他

*身份 N ﹪ N ﹪ N ﹪ N ﹪ N ﹪

行政人員 233 26.1 231 25.9 177 19.8 171 19.1 11 1.2 國小教師 216 24.2 199 22.3 179 20.0 149 16.7 4 0.4 學生家長 210 23.5 191 21.4 134 15.0 158 17.7 3 0.3

合計 659 73.8 621 69.5 490 54.9 478 53.5 18 2.0

*教師年資 5 年以下 102 16.8 98 16.1 81 13.3 71 11.7 1 0.2 6 至 15 年 202 33.3 195 32.1 163 26.9 139 22.9 6 1.0 16 至 25 年 110 18.1 104 17.1 84 13.8 79 13 6 1.0 26 年以上 35 5.8 33 5.4 28 4.6 31 5.1 2 0.3

合計 449 74.0 430 70.8 356 58.6 320 52.7 15 2.5

*家長學歷

國中、小 16 5.6 13 4.5 12 4.2 14 4.9

高中(職) 74 25.9 71 24.8 48 16.8 65 22.7 1 0.3 大學(專科) 113 39.5 101 35.3 68 23.8 76 26.6 2 0.7 碩、博士 7 2.4 6 2.1 6 2.1 3 1.0

合計 210 73.4 191 66.8 134 46.9 158 55.2 3 1.0

*學校規模 12 班以下 215 24.1 214 24.0 152 17.0 172 19.3 7 0.8 13 至 24 班 123 13.8 106 11.9 76 8.5 78 8.7

25 至 48 班 207 23.2 199 22.3 167 18.7 151 16.9 7 0.8 49 班以上 114 12.8 102 11.4 95 10.6 77 8.6 4 0.4

合計 659 73.8 621 69.5 490 54.9 478 53.5 18 2.0

*學校地區 山線區 264 29.6 254 28.4 196 21.9 197 22.1 9 1.0 海線區 220 24.6 199 22.3 148 16.6 149 16.7 4 0.4 屯區 175 19.6 168 18.8 146 16.3 132 14.8 5 0.6

合計 659 73.8 621 69.5 490 54.9 478 53.5 18 2.0

第二題: 「您認為在朝會活動中,採取統一的整隊方式,可以達到下列的目 的嗎?」

此題其下有四個選項:

一、加強全體隊伍的整齊一致。

二、避免混亂無序的場面。

三、有助於短時間控制秩序與場面。

四、顯示出學校是有秩序的團體。

由表 4-18 的統計結果得知,以上四個選項除了第四項略低於五成外,其他 三項都有七成至七成五左右的問卷填答者同意。對於第四項「顯示出學校是有秩 序的團體」,有部分受訪者認為,當一個小團體(班級)進入大團體(全校朝會)

時,就應該遵守大團體的秩序規範,畢竟學校是一個有秩序的團體,且由於各小 學的朝會幾乎都是全校性的集會活動,因此由一個人出來再加以統整朝會的隊 伍,那種感覺就會比較有整體性。

另外,有受訪者表示,除非大多數人都能接受並認同,當朝會進行時全體隊 伍不需要整齊一致,否則還是需要採取統一的整隊方式,畢竟這是一個團體集會 應有的規範。從問卷中填答者約有七成以上贊同一至三選項,可見大多數人仍然 不排斥這種類似軍事化的整隊方式,吳雅玲(2002)的研究亦指出,在這種人數 眾多的朝會場合,要在最短的時間內集合大家並控制秩序與場面,這種軍事化的 管理不失為一種考量。然而有部分受訪者認為,因為不喜歡以軍事化的方式來管 理學生,故對於學生的要求,不需要再那麼一板一眼,只要不要太亂就好,在此 理念之下,目前各小學的朝會活動,雖仍重視團體秩序與紀律規範,但大都已不 若以往那麼嚴格要求了。

因此,如今採取統一的整隊方式,主要還是基於朝會活動的需求性,即藉由 全體隊伍的整隊要求,便於短時間內控制朝會的秩序與場面,並避免混亂無序的 場面發生,以利於接下來升旗典禮等活動的進行。故其尚有預備及預告的意涵在 內,就如正式活動前的預備整理,以及告知學生正式典禮即將開始,誠如一位受 訪教師指出,「整隊動作有點類似升旗典禮的開場白,即告知學生接下來要進行

升旗了,現在不可以再講話了。」(訪師 6,01/19)。至於整隊倒底該由總導護 老師、學生、或是行政人員來擔任,由於不是重點所在,故都可以採行,因為其 所要達到的目的都是一樣的。

表 4-18 「在朝會活動中採取統一的整隊方式其目的為何」意見調查統計表 背景變項 加強全體隊

伍整齊一致

避免混亂 無序的場面

短時間控制 秩序與場面

顯示學校是

有秩序團體 其他

*身份 N ﹪ N ﹪ N ﹪ N ﹪ N ﹪

行政人員 242 27.1 230 25.8 239 26.8 149 16.7 5 0.6 國小教師 212 23.7 204 22.8 225 25.2 116 13.0 3 0.3 學生家長 213 23.9 183 20.5 204 22.8 142 15.9

合計 667 74.7 617 69.1 668 74.8 407 45.6 8 0.9

*教師年資 5 年以下 106 17.5 87 14.3 108 17.8 56 9.2 1 0.2 6 至 15 年 206 33.9 206 33.9 206 33.9 115 18.9 2 0.3 16 至 25 年 109 18.0 109 18 108 17.8 68 11.2 4 0.7 26 年以上 33 5.4 32 5.3 38 6.3 26 4.3 1 0.2

合計 454 74.8 434 71.5 464 76.4 265 43.7 8 1.3

*家長學歷

國中、小 14 4.9 13 4.5 12 4.2 12 4.2 高中(職) 84 29.4 68 23.8 71 24.8 59 20.6 大學(專科) 109 38.1 96 33.6 115 40.2 68 23.8 碩、博士 6 2.1 6 2.1 6 2.1 3 1.0 合計 213 74.5 183 64.0 204 71.3 142 49.7

*學校規模 12 班以下 222 24.9 208 23.3 212 23.7 146 16.3 4 0.4 13 至 24 班 120 13.4 104 11.6 110 12.3 66 7.4 1 0.1 25 至 48 班 213 23.9 203 22.7 224 25.1 131 14.7 2 0.2 49 班以上 112 12.5 102 11.4 122 13.7 64 7.2 1 0.1

合計 667 74.7 617 69.1 668 74.8 407 45.6 8 0.9

*學校地區 山線區 265 29.7 244 27.3 271 30.3 163 18.3 3 0.3 海線區 229 25.6 210 23.5 198 22.2 134 15.0 4 0.4 屯區 173 19.4 163 18.3 199 22.3 110 12.3 1 0.1

合計 667 74.7 617 69.1 668 74.8 407 45.6 8 0.9

第三題: 「您認為在朝會活動中,進行升旗典禮,可以增進下列的目的嗎?」

此題其下有四個選項:

一、學習尊敬國旗與升旗的禮節。

二、有助於培養學生對國旗及國歌的情感。

三、有助於培養學生的國家觀念。

四、有助於培養學生的愛國意識。

由表 4-19 的統計結果得知,此四個選項中,以第一項認同度達八成二最高,

其次是第三項有六成四,至於第二、四項也有五成左右。另外,從問卷「其他」

選項中,由填答者所留下的意見,由於差異性頗大,綜合這些意見可歸納為兩方 面,其一,認為可培養對國家的認同感,並特別強調出國時就會知道那種感受;

另一則表示,這只是在維持既有的升旗典禮儀式,故無太大意義,當然就無法培 養以上之目的。

從訪談中受訪者皆贊同目前在學校朝會時進行升旗典禮。首先,受訪者普遍 認為,升國旗、唱國歌都是最基本的學校教育內容之一,如果在小學中都不實施 升旗典禮,那就無法從小培養學生對於升國旗、唱國歌等,具有較正向的觀念及 態度。其次,任何國家都非常重視其人民是否具有國家觀念及愛國意識,然而這 兩項(國家觀念及愛國意識)對小學生而言,未免太過於抽象,所以應先從認識 自己國家的國旗、國歌開始,但由於現在的課程教材已很少提及這方面,於是更 凸顯升旗典禮的重要性。因此,學生經由從小即開始參加學校的升旗典禮,便能 學習到升旗典禮應有的禮節,並逐漸引發出對國旗及國歌的尊敬表現,久而久 之,當然也會有助於國家觀念及愛國意識的培養。

此外,部分受訪者表示,升旗典禮的儀式本身,就富含有潛移默化的效果,

每當學生唱著莊嚴隆重的國歌,並看著國旗冉冉上升之際,在這種集體肅穆的氛 圍下,無形中就可孕育出對國旗及國歌的一些情感。並且經此長期的施行下來,

甚至會深植到內心身中,這就是為什麼在奧運或是一些國際場合,當我國國旗升 上去時,就會令人有種與有榮焉的感覺,甚至會很激動、會想掉眼淚,因此,誠 如一位受訪者指出,「在國內升旗、唱國歌,雖然沒有特別的感受,然而當你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