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國內小學實施朝會活動之狀況及其相關研究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三節 國內小學實施朝會活動之狀況及其相關研究

經由前兩節分別探討了我國小學朝會活動之發展沿革,以及台灣地區外小學 類似朝會相關活動之發展狀況後,可知與國內有相當歷史淵源的中國大陸地區與 日本,直至目前在小學的早晨行事中,仍普遍規劃與國內類似的學生集會活動。

因此,朝會活動在國內小學課程中,雖始終被排除於正式課程之外,然而其長期 以來的實施內涵,由於頗能符合中央及學校的教育政策需求,於是在歷經清末民 初時期的萌芽成形、抗戰前後時期的建立推展、政府遷台時期的穩定成長、台灣 莊敬自強時期的加強改進、解除戒嚴時期的突破革新,以及學校本位時期的多元 發展,到如今仍是國內小學例行的定期集會活動。

本節擬藉由探討目前國內小學實施朝會活動之狀況,以瞭解朝會活動在學校 本位自主的多元發展下,各地區小學規劃朝會活動的實施情形,並進一步試從綜 合各地區小學實施朝會活動的重要內涵,以及歸納至目前為止國內有關朝會活動 之相關研究,針對其研究過程及結果進行分析,以提供本研究之參考。

壹、國內小學實施朝會活動之狀況

隨著九年一貫新課程實施後,國內各小學才擁有部分的課程自主權,朝會活 動也成為學校的本位課程之一,於是過去依課程標準規定須每日定期實施的朝會 已不復見。如今在各小學自主的規劃下,已無全國乃至全縣市統一的朝會內容及 實施方式,甚至同一所學校亦常有所變更。因此,以下先透過網際網路搜尋擬訂 有朝會相關辦法的國內小學,並依照北部、中部、南部與東部四個地區,分別方 便選取數所學校為代表,再以電話訪問求證目前各小學對於朝會活動之實施狀 況,經研究者歸納整理如下表 2-17。

表 2-17 國內小學實施朝會活動的狀況

學校

學校

二、實施程序與內容

由於國內小學仍普遍利用戶外場地(尤其是設有升旗台的操場或球場)來舉 行升旗朝會活動,故大致可將各小學(見表 2-17)朝會進行的程序,歸納為進 場、整隊、升旗典禮、師生互道早安禮、頒獎、報告與活動事項、退場七個步驟,

以下即分別深究其實施內涵:

(一)進場:大多數小學朝會在學生進場之前,通常各班級會先在教室走廊集 合,而由總導護老師或訓導處行政人員,透過學校廣播下達口令整隊看齊後,再 依班級順序行進至指定地點集合。這樣一來不但可加強進場的紀律要求,以約束 學生的行進秩序,又可統一全校班級進場的時間,更凸顯出學校是一有秩序的團 體。然而近年來在反威權、反體制的思潮下,已有部分學校改由各班級自行前往 操場集合,或先進行輕鬆的晨間活動等,以突破從前近乎統一的進場方式,並賦 予早晨的朝會全然不同的進場氣氛。故目前在學校完全自主的規劃下,各小學對 於朝會進場的方式,雖有或多或少的差異,但重視有秩序、有紀律的行進規範,

仍為多數學校所延襲採用,而要求各班級學生必須同時進場,則幾乎仍是國內小 學普遍的共識。

(二)整隊:當各學校以班級為單位進場後,通常會由輪值的總導護老師下口 令整理朝會隊伍,近年來有部分學校則改由訓導處行政人員或讓學生自治幹部來 擔任。整隊時除了強調班級與班級的界限,以及全校隊伍的整齊與否外,也重視 各個班級的隊形,並藉由整隊的過程,使得全班甚至是全校隊伍行列一致對齊,

避免混亂無序。故吳雅玲(2002)研究指出,從整個升旗的整隊過程中,包括值 週人員的整隊口吻、詞語、所要求的動作與內容等,就猶如軍中集合隊伍的翻版。

透過如此軍事化的整隊方式,頗有提醒學生瞭解到升旗朝會可是嚴肅的場合,促 使學生們的表現要有所克制。畢竟在這種人數眾多的朝會場合,若要在最短的時 間內集合大家並控制秩序與場面,此種類似軍事化的整隊管理亦不失為一種考量

(吳雅玲,2002)。雖然如此嚴格的整隊方式,或許是民國以來軍國民教育思想

背景所促成的,但迄今亦仍為大多數學校所延用,誠如孫良誠(1995)指出,升 旗朝會可說是學校表現整體紀律最明顯的時刻。因此,如今各學校對於整隊的動 作要求已明顯鬆動許多,然而透過整隊的實施過程,以強化朝會時整體隊伍的紀 律規範,仍普遍深獲國內各小學的認同。

(三)升旗典禮:由於升旗典禮一向是國內小學朝會開始時的重要儀式,故當 近年來各學校紛紛減少每週朝會實施的次數後,以往每日舉行的升旗典禮也順勢 而簡化。如今在各小學的升旗典禮儀式中,雖然主要仍分成唱國歌與升國旗兩部 分,且大致延續過去由中央頒布的程序來進行,然而有部分學校已省略了「主席 就位」等程序,也不再積極要求學生大聲唱國歌及向國旗敬禮。此外,隨著時代 的變遷,更使得透過升旗儀式來培養學生的愛國意識,逐漸的被淡化,其功能也 漸受質疑。但基於目前國內外不利的情勢仍在,以及長期以來學校的升旗典禮,

已被視為不可或缺的愛國教育一環,尤其是對於國民教育階段的小學而言更是如 此。因而藉由升旗儀式的集體氣氛中,以增進小學生對國旗、國歌的情感與認同,

仍普遍被視為有其潛移默化的教育功效。

(四)師生互道早安禮:通常國內小學於升旗典禮後,都會緊接著進行師生互 道早安禮(或稱向師長行早安禮等)的行禮儀式,這也是一項傳承已久的朝會程 序。原先實施的主要目的誠如徐楷平(1948)指出,由於學生每天早晨到校,當 看見老師和同學時都要行禮問好,故在朝會的時候統一舉行,便可免掉一一的行 禮了。因此,這雖只是一項簡單的行禮問好儀式,卻蘊含著尊師、尊生的特別意 義,相當切合我國重視禮貌教育的小學校園文化。因而直至現今,國內各小學仍 普遍於朝會中安排此一儀式,並藉此簡單隆重的禮儀指導,透過肅靜的全校朝會 場合來集中實施,以彰顯學校師生相互尊敬及全校一家的深層意涵。

(五)頒獎:由於學校是一教育場所,故舉凡學生參加校內外的各項競賽優勝,

以及各種優良事蹟,無論是獎勵個人或團體的優良表現,各小學皆普遍藉由朝會 等公開場合來進行頒獎表揚,於是長期以來頒獎一直是朝會例行的重要事項。隨

著近年來學校頒獎的種類日益增多,除了每週固定的生活教育競賽優勝班級頒 獎、每次學習評量各班成績優良同學的頒獎,以及各校自主設計的榮譽學生表揚 外,更有許多不定期的校內外各式獎項,故幾乎每個處室都有各自的獎項要進 行,這使得頒獎往往佔用朝會相當長的時間。畢竟透過頒獎表揚的過程,即是一 種楷模的示範教育,尤其是對於國小學童而言,其所蘊含的正面意義及增強效果 是顯而易見的。因此,目前各小學對於頒獎的實施都非常重視,且大多利用每週 定期的朝會時機來施行,期望經由公開肯定的獎勵作用,以引導兒童朝向積極的 正向行為。

(六)報告與活動事項:由於透過朝會的團體集合時機,來進行學校共同事務 的報告、檢討、宣布,向來是學校最簡而易行的傳達方式之一。故目前大多數小 學朝會,仍維持由每週輪值的總導護老師來主持報告,而各處室的報告事項大多 以訓導處(或教導處)為主角,另有部分學校也試著給予學生自治幹部上台報告 的機會。至於其報告的內容不外是學校認為學生該知道的或該注意的種種訊息,

包括本週宣導事項、生活檢討、學生的服裝儀容、上下學交通安全、人身安全、

違規行為的糾正、整潔秩序禮貌的加強,以及有關校內外比賽活動或是重要事項 的宣布等,可見其報告主要以有關學生日常生活教育及校務的推展為重心。在此 情形之下,即使如今多數學校已將每週朝會的次數減為 1 至 2 次,然而利用朝會 時間來進行報告事項,仍為各小學所普遍重視而繼續推行。

此外,近年來在學校本位自主的規劃下,各小學紛紛藉由朝會時間來舉辦各 式各樣的活動,由於各校都各自以學校及兒童的特性來考量設計活動,因而亦呈 現出較大的差異性。如有些學校較強調語文方面的學習,則會積極實施英語、鄉 土語言、讀經、詩歌朗誦、兒童歌謠、唐詩背誦、新書介紹或靜思語教學等活動;

有些學校較重視給予學生發表的機會,則會不定期舉行演戲、相聲、舞蹈、體育 或樂器演奏等才藝表演活動;而有些學校較常安排健康操、慢跑或律動等體能活 動;另有些學校則配合各項教育的宣導,推行專題演講、有獎徵答或摸彩活動等。

因此,在目前小學的朝會活動中,賦予朝會更多元的學習內涵,以增加學生發表 及觀摩學習的機會,幾乎已成為國內小學豐富朝會內容的共識,也是各小學實施 朝會活動的最大特色處。

(七)退場:當所有的朝會活動事項都進行完畢後,通常會由總導護老師或訓 導處行政人員,下達「進教室」等口令統一退場,於是各班學生即在班長與排頭 帶領之下,按照隊伍順序迅速往教室離去。這種井然有序的退場方式,既快速又

(七)退場:當所有的朝會活動事項都進行完畢後,通常會由總導護老師或訓 導處行政人員,下達「進教室」等口令統一退場,於是各班學生即在班長與排頭 帶領之下,按照隊伍順序迅速往教室離去。這種井然有序的退場方式,既快速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