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台灣水泥製造產業相關文獻回顧

在文檔中 中 華 大 學 碩 士 論 文 (頁 33-39)

第二章 理論基礎與文獻回顧

第三節 台灣水泥製造產業相關文獻回顧

我國水泥製造產業自1915年迄今已近一個世紀,其生產技術與產品品質已達相當 水準,近年來有不少學者對水泥製造產業有諸多研究發表,但主要是以水泥材料特 性、複合材料之研究為主,有關產業競爭、經營績效、經營策略、國際化策略或競爭 優勢之分析,少有以「結構-行為-績效」之研究方法來探討本產業之相關文獻。以下 為近年來水泥製造產業經營之相關文獻,如表4。

表4 水泥產業相關文獻表

作 者 研 究 主 題 研 究 內 容 韓仕彥

(2003)

利 用 網 路 建 構 水 泥 供 應 鏈 架 構 之 研 究

該研究以網路整合上、下游供應鏈提出一整體架構,分析 其可行性,利用網路大眾化、即時化的特性,探討新式水 泥供應鏈架構。並以實際案例驗證。經研究,新式供應鏈 有下列特性:

(1)交易時間方面:具備快速反應能力,且具有付款程序 簡便、快捷及24小時全年無休特性。

(2)所需資源方面:可減少業務人員及營業所的設置及支 出。

(3)倉儲空間方面:新式供應鏈由於貨品可直接運送,可 節省倉儲空間,並增加管理便利性。

(4)資新式供應鏈因資訊共享故能增加效率,有效減少人 為疏失。且由於電子化文件之使用,對跨地區及跨國際 之資訊傳遞更有管理上之優勢。

表4(續)

作 者 研 究 主 題 研 究 內 容 陳建興

(2005)

台 資 投 資 大 陸 水 泥 產 業 決 策 指 標 評 估模式研究

該研究以國內有意投資大陸水泥產業的廠商為研究對 象,歸納整理出台資投資大陸水泥產業的決策指標架構。

然後藉由軟體對回收問卷作研究分析,求得結果發現,決 策指標優先順序為:

(1)大陸水泥產業市場需求。

(2)政府產業發展政策。

(3)物流條件的競爭策略。

(4)大陸水泥產業台資發展政策。

(5)區域性佈署的競爭策略。

(6)大陸水泥產業供給能力。

(7)配合產業結構調整的競爭策略。

廖湘屏 (2006)

台 商 投 資 大 陸 之 財 務 規 劃 - 以 台 灣 水泥業為例

本研究以台灣水泥股份有限公司、亞洲水泥股份有限公司 與嘉新水泥股份有限公司為研究對象,旨在深入探討大 陸、境外及台灣三地的財務規劃與營運策略,並進而提出 對於台商在進行大陸投資前後的財務規劃建議。該研究發 現:

(1)三家大型台資水泥企業偏愛以境外公司作財務上的規 劃,以便資金匯往中國大陸進行資金援助。

(2)三家具知名度之水泥公司在與國外客戶做生意間的資 金獲取量,大於母子公司間業務往來的資金獲取量。

(3)三大水泥行業偏愛以三資企業方式投資,以方便資金 運用。

(4)2000年以後台灣經濟成長趨緩,台灣水泥業面對國內 、外的壓力,各家業者分別以不同方式突破財務困境。

(5)台泥、亞泥與嘉泥之台資企業分別有不同之集資管道 與資金融通方式。

韓勵 (2006)

產 業 特 性 認 知 與 企 業 形 象 關 係 之 探 討 ~ 以 臺 灣 水泥業為例

該研究資料顯示,六相關團體公眾對水泥產業特性的認 知,對其評價企業形象具有顯著之正向影響,即公眾對水 泥產業特性的認知愈豐富,其評價企業形象愈高;訊息來 源之干擾分析發現:訊息來源對產業特性認知與企業形象 間關係會產生干擾,產業特性認知多寡在企業形象上之關 係會隨公眾訊息來源的不同而有所變化;本研究將產業特 性認知的內涵分為基本功能、環保績效及政府監督管理三 部份,研究資料顯示,產業特性的認知,不論在基本功能、

環保績效或政府監督管理三部份,其認知多寡在企業形象 上之關係,均會隨公眾訊息來源不同而有所變化。

表4(續)

作 者 研 究 主 題 研 究 內 容 謝承翰

(2007)

水 泥 及 水 泥 製 品 業 區 位 選 擇 行 為 之 實證研究

本文研究1998~2005年期間在全台本島22縣市(不含外島) 的水泥與水泥製品業區位選擇行為。本研究發現到以下因 素會影響水泥與水泥製品業區位選擇行為:

(1)工業區面積。

(2)重大公共建設。

(3)環境管制。

(4)社會經濟情況。

(5)交通設施。

在都市化的地區也許會有許多重大公共建設而促進產業 與都市發展。然而,在都會化的城市,會出現民眾較為注 重環境品質、地價昂貴、可行的設廠地點較少等情況;而 這些情況對於廠商的區位選擇會有負面的影響。如果重大 建設與工廠設在鄉下地區,雖然可行的設廠地點較多且地 價便宜,並且又能促進經濟發展;然而卻也可能因此破壞 環境品質。

黃勝雄 (2007)

企 業 改 造 成 效 之 個 案 研 究 ─ 以 水 泥 業AA公司為 例

該研究對象係一家成立50幾年,在2000年代初期因營運績 效欠佳,經引進外來人才進行「企業改造」的水泥公司,

近幾年營運績效一年好過一年,期間的作業流程改造、人 力資源調配、組織變革及資訊系統的重構…等等均徹底改 變,該企業改造過程分為三階段:

第一階段:2003~2005年9月開始導入企業資源規劃系統 (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簡稱ERP)前,重新建立新 的企業文化。在CEO及新進數位特助主導下,授權回收,

文件簽到CEO,新政策陸續發佈,人員離職率攀升,要求 紀律,鐵腕執行。

第二階段:2005年9月~2006年成功導入ERP,知識經濟的 平台加上新工具、新文化,創造新的競爭模式。

第三階段:2006年成功導入ERP後之階段,好的人才會留 在公司;再者,股東會滿意經營團隊的表現;組織成為紀律 嚴明,自我學習,變革成長和持續內省的團隊。此階段員 工能適應及接受任何變革,同時效率、效能大幅提升,表 現在股價、外資持股比率、營收…等均甚亮麗。

表4(續)

作 者 研 究 主 題 研 究 內 容 葉月紅

(2008)

台 灣 水 泥 業 赴 大 陸 發 展 歷 程 與 人 力 資 源 管 理 策 略 關 係 之 研 究

本研究透過個案研究的方法,取樣以台灣赴大陸發展的四 家公司為個案樣本,實際的作專家深度訪談,再收集各公 開資訊的次級資料,歸納如下:

整體而言,本研究個案各公司皆有獨立的人事單位,來負 責人力資源管理相關業務,雖然涉及是策略面或作業面各 有所不同,但至少有專責的人事單位,這表示水泥產業對 人力資源管理具有基本的重視。

該研究發現,水泥業中經營者的發展理念及人資單位被授 權程度等組織的內部因素,會影響其國際化過程和人力資 源管理策略之關係。

王智慧 (2008)

核 心 資 源 移 轉策略、行銷 策 略 與 經 營 績 效 關 係 之 探 究 __ 以 水 泥公司為例

該研究以透過質化研究個案研究途徑進入深入訪談,以探 究水泥公司核心資源移轉策略、行銷策略與經營績效三個 變相間之關係性。該研究發現:

(1) 核心資源移轉策略與行銷策略適當配適可強化企業整 體綜效,提升企業經營績效。

(2) 利用行銷策略之多市場區隔決策與彈性定價決策可強 化企業經營績效

(3) 藉由核心資源的無形資產項目中商譽、個人能力項目 中專業技能與組織能力項目中組織學習之移轉可提升 企業經營績效,亦應慎防洩漏獨特技術與商譽受損之 事發生,避免造成負面影響。

連志豪 (2009)

台 灣 水 泥 產 業 的 特 性 分 析

本文從分析台灣水泥產業的發展以及反傾銷調查報告、公 平會判決書與台灣水泥業者申辯的資料中歸納出台灣水 泥產業的特性。研究結果如下:

首先,因前五大公司市占率高達78.4%,高集中度的產業 特性明確。且國內需求的持續低迷,水泥產業產能呈現過 剩。再加上政府產業政策影響,水泥產業在台灣地區不易 擴張。此外,水泥燒成過程高耗能及污染的產業現象,也 增加了生產水泥的成本及對環境的嚴重影響。再者,台灣 水泥產業多家業者由於涉及聯合取得國內水泥倉儲發貨 站進而掌控水泥的銷售通路,限制競爭及聯合調價等而被 公平會以涉及聯合行為而分別給予金額不等的罰鍰。

表4(續)

作 者 研 究 主 題 研 究 內 容 羅順益

(2009)

運 用 資 料 包 絡 分 析 法 評 估 台 灣 水 泥 業 之 經 營 績 效

該研究透過資料包絡分析法(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 DEA)對國內水泥業者進行經營績效之實證分析。研究以 台灣上市水泥類股之台泥、亞泥、嘉新、環球、幸福、信 大、東南等七家水泥公司為研究對象,並以其2001至2007 年度資料作為分析基礎。研究過程中將不同年度的同一水 泥公司視為七個不同的決策個體。該研究主要結果為:

(1) 在績效改善上較需改善的部份是固定資產、員工人數 的投入;在產出項需增加的是營業收入。

(2)經營有效率的水泥公司有2001幸福、2001信大等。

(3)在受評的水泥公司中,有27家是屬於規模報酬固定階 段,18家為規模報酬遞減階段,另外有4家為規模報酬 遞增階段。

岳世同 (2009)

董 監 事 持 股 及 平 均 酬 勞 與 經 營 績 效 之 研 究 — 以 上 市 水 泥 公 司為例

該研究選定國內產品相近之七家上市水泥公司為研究對 象,探討國內水泥公司其董監事股權、薪酬與公司經營績 效指標間的關係;並分析董監事持股及薪酬與公司營業費 用及成本間之關係。研究資料期間為2002~2008年。實證 結果如下:

(1)董監事持股比率對資產報酬率及稅後淨利率呈現顯著 的正相關。

(2)每位董監事平均酬金對資產報酬率、稅後淨值報酬 率、稅後淨利率及股價淨值比均呈現顯著的正相關。

(3)董監事持股比率及每位董監事平均酬金對營業費用成 本比率呈現顯著的負相關。

張為綱 (2009)

結 合 產 業 特 性、企業社會 責 任 和 形 象、與社群經 營 之 競 爭 策 略-以 臺灣水 泥業為例

形象良好的企業將較易取得消費者的信任與好感,並增強 消費者對其產品的購買意願,所以企業應更加用心地去經 營它們自身的企業形象。對消費者而言,在面對眾多相似 產品中做選擇時,除了對價格與產品特性與品質關心之 外,公司的企業形象也是影響消費者購買意願的重要因 素。

該文在研究像水泥這種生產有污染且非最終消費需求的 產品,企業如何透過形象的改變來擬定本身的經營策略以 求永續經營與發展的目的。

該文並嘗試研究將網路行銷與網路社群經營,應用於水泥 產業與擬定競爭策略之影響。本文發現企業可透過部落格 族群來傾聽消費者的聲音與消費者對話,並運用熱心者的 參與,集合眾人智慧與力量。

在文檔中 中 華 大 學 碩 士 論 文 (頁 33-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