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四章 產業分析

第一節 台灣紡織產業分析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第四章 產業分析

本論文之研究對象為紡織產業中之染整業者 S 公司,其產品主要為無光紗、

機能性布料,相關產業鏈結構說明如下圖四-1。

圖四-1 紡織產業鏈結構

資料來源:產業價值鏈資訊平台 本論文研究個案:S 公司屬於產業下游的「染整廠」,主要顧客為更下游的

「成衣及其它家居紡織類品製造商或品牌商」,即本研究個案的關鍵顧客 T 與 N。

紡織產業在台灣經歷多年的發展,尤其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及紡織產業環境之變 遷,台商紡織業者正面臨著全球競爭者的挑戰,故本章節就台灣紡織產業發展現 狀、全球紡織產業發展現狀及紡織產業未來發展趨勢分別進行說明。

第一節 台灣紡織產業分析

一、 台灣紡織產業發展背景

台灣在全球紡織品生產鏈占有重要的策略性地位。紡織產業鏈上游為石化原 料,經製造成尼龍纖維、聚酯纖維、嫘縈纖維、碳纖維等人纖產品後,再紡成紗 線,然後經過織造成布疋,再經漂白、染色、印花、塗佈、整理等染整程序,裁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製縫合為成衣製品或其他相關紡織商品。

早期,台灣藉由勞力密集之優勢,開始進口紡織原料,經加工後再出口。之 後隨著石化工業的發展,開始積極發展人造纖維,並且配合進口之棉、毛等天然 纖維,從而發展出完整的上中下游生產體系,即涵蓋纖維製造、紡紗、織布、染 整、成衣及服飾等產業。

民國四〇年開始,因歷史等諸多因素,大陸紡織資本開始南遷至台灣。政府 為扶植國内企業之成長,台灣進入「進口替代」時期,即對外進口紡織原料,再 進行加工成爲紗布或成衣以出口,而「進口布,不如進口紗;進口紗,不如進口 棉花」正式政府一些列保護舉措的最佳印證。此外,政府亦採取「代紡代織」的 制度,即由政府提供優惠原料給業者加工,成品則部分交由軍方,部分則作爲與 農民交換的商品,其餘在一般市場流通。正是在這些政府政策之保護下,台灣紡 織業在民國四、五〇年代快速成長。

日本紡織業,作爲台灣長期學習的對象,從民國四〇年代時就已開始人造纖 維的生產,至五〇年代則開始將化學纖維之中下游移往海外。因此,民國五〇年 代開始,伴隨政府積極的推動政策,台灣紡織業也開始努力朝化學纖維、混紡產 品之發展。此外,由於台灣紡織之内需市場已幾近飽和,故台灣整體紡織產業的 政策方向轉向朝出口發展。

到了民國六〇年代,隨著化學纖維的不斷發展,市場對其需求也日益增長。

因此政府將石化上游列為發展重點,如此一來,上游原料的大力發展補足了台灣 一貫以來之原料依賴進口之問題,同時也有助於台灣紡織業從原料、紡織、到成 衣的垂直整合,而這也奠定了台灣紡織業在全球供應鏈的地位。

民國七〇年代,台灣紡織業之上下游已高度整合,然而隨著勞動力成本上漲,

紡織業下游不得不開始外移。隨著比較利益的改變,至 2015 年,台灣的紡織業 佔台灣出口份額比率已掉至 2%。顯然,台灣紡織業之結構易發生重大改變。然 而,值得慶幸的是,台灣中上游的人造纖維產量至今仍在全球具領先地位,此外,

台灣依然供應全球 70%機能性布料。

資料來源:財政部統計處,紡拓會整理,2018.05。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再看台灣紡織品之出口結構。2017 年我國紡織成衣出口總值為 100.7 億美 元,較 2016 年成長 1.5%,出口量為 211.6 萬公噸,較 2016 年減少 4.7%;其中 布類出口值為 68.1 億美元,較前一年上升 1.1%;紗類出口值為 15.3 億美元,較 2016 年成長 6%。以出口結構而言,最大宗產品為布類,出口比例占 67.7%,織 布業不僅在製程上位居紡織業承前啟後的樞紐地位,亦是紡織業最主要的出口產 品;其次為紗線類,占出口比例為 15.2%;第三位是纖維類,占出口比例為 7.7%。

紡織業中、上游之纖維、紗線、布料占出口比例超過 9 成(如表四-2)。

表四-2 2016 及 2017 台灣紡織品出口結構比較

產品 重量(萬噸) 金額(億美元)

2016 2017 增減% 2016 2017 增減% 比重%

纖維 60.6 54.5 -10.0 8.2 7. -5.4 7.7 紗線 60.9 57.5 -5.6 14.4 15.3 6.0 15.2 布料 90.7 89.2 -1.6 67.4 68.1 1.1 67.7 成衣及服飾品 2.6 2.4 -7.8 5.7 5.5 -3.7 5.5

雜項紡織品 7.1 7.9 10.6 3.6 4.1 13.8 4.0 紡織品合計 221.9 211.6 -4.7 99.3 100.7 1.5 100

資料來源:中華民國海關進出口統計,紡拓會整理,2018.05。

若出口市場以地理區域分,東協 10 國為我國最大市場,出口金額達 38.3 億 美元,占總出口的 38%;中國大陸及香港地區,出口金額 25.9 億美元,占總出 口的 25.7%;其他主要出口地區,輸往北美自貿區跌幅,達 3.8%,出口金額為 9 億美元,出口比重為 8.9%。綜觀 2017 年,英國脫歐等黑天鵝影響逐漸消失,整 體景氣呈現溫和趨勢成長。

再看台灣紡織品進口結構。2017 年台灣紡織成衣產品進口總值為 33.6 億美 元,較 2016 年成長 5.6%。進口產品結構中仍以成衣進口為大宗,進口金額為 17.4 億美元;其次為布類進口,金額為 4.9 億美元;第三名為纖維進口,為 4.3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億美元;第四及第五名則為紗線及雜項紡織品進口,金額分別是 3.9 億及 3.1 億 美元。相較於 2016 年,2017 年成衣進口金額衰退 4.7%,其他品項呈現正成長;

其中紗線成長幅度最大,達 11%(如表四-3)。

表四-3 2016 及 2017 年台灣紡織品進口情形

產品 重量(萬噸) 金額(億美元)

2016 2017 增減% 2016 2017 增減% 比重%

纖維 22.7 22.4 -1.4 3.9 4.3 10.1 12.9 紗線 10.3 10.8 4.7 3.5 3.9 11.0 11.6

布料 8.3 8.7 4.2 4.6 4.9 6.2 14.5

成衣及服飾品 12.0 11.5 -3.5 18.3 17.4 -4.7 51.7 雜項紡織品 6.8 6.9 1.6 3.1 3.1 1.0 9.3 紡織品合計 60.6 60.3 0.3 33.4 33.6 0.7 100.0

資料來源:中華民國海關進出口統計,紡拓會整理,2018.05。

2017 年我國紡織品前兩大進口來源,仍為中國大陸及越南,進口值分別為 14.5 億與 3.8 億美元,占紡織品進口值分別為 43%及 11.3%;其他進口國依序為 美國、日本、印尼。相較於 2016 年,2017 年除日本、義大利、印尼及孟加拉進 口值下降外,其他地區的進口值皆出現成長。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