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究內容上或是史料的運用上,都還有許多可供研究的空間;史料的運用上,最常 出現的無非就是《臺灣日日新報》所刊載的食譜資料了,但相關論文皆未將其作 一個全面且完整的運用,相當可惜。也因此,本文期待能夠更詳盡的利用《臺灣 日日新報》上的食譜資料,輔以《臺灣婦人界》、《專賣通信》、《臺灣教育會雜誌》

等刊物所列之食譜作為輔助史料,加上和回憶錄及日記內有關飲食文化者加以對 比,分析食譜中所隱含的意涵,以及實際上對於當時人們的影響。

第四節 史料運用

本文以日治時期報章雜誌上所刊載的食譜為主要資料。日治時期所出版的期 刊約三百餘種,內容包羅萬象且題材多元,提及烹調料理方面自然也不在少數,

如表達教育意見、協助日語教育普及化的《臺灣教育會雜誌》自 1914 年起便有 料理的介紹、《臺灣警察協會會誌》28內的家庭專欄、自 1932 年開始增設家庭欄 的臺灣菸酒專賣機關報《專賣通訊》(後易名為《臺灣の專賣》)、女性雜誌《臺 灣婦人界》29以及由上流階級婦女所組成之「愛國婦人會」所發行之《臺灣愛國 婦人》30等長期發行且具代表性的期刊文本。

除了上述的雜誌外,日治時期在臺發行量最大的報紙《臺灣日日新報》更是 傳播飲食資訊的最大媒介之一。自 1900 年起,《臺灣日日新報》便開始刊登日式 料理食譜,但為數不多且刊登時間不固定,直到 1905 年後,才開始有著穩定的 增加,並開始介紹一系列「季節性」或是「主題性」的料理方法。而從 1907 年 開始,《臺灣日日新報》亦開始刊載一系列的「臺灣料理」食譜。報紙的部分另 有《臺南新報》,自 1932 年起的「婦人」專欄中開始有料理食譜的刊登,惟刊載

28 1917 年成立的臺灣警察協會,依臺灣警察協會規約出版會刊《臺灣警察協會會刊》,並每月 發刊。原由臺灣警友會發行的不定期機關雜誌《警友》自此廢刊,後易名為《臺灣警察時 報》。

29 1934 年創刊,發行人兼編輯為臺南新報社記者柿沼文明,其創刊目的為「協助提升發展臺灣 婦人文化」。

30 1905 年愛國婦人會於臺灣總督府內設立支部,《臺灣愛國婦人》於 1908 年創刊。

9

頻率並不固定,改為「家庭」專欄後則開始有專門的料理欄出現。

另一方面,日人在臺期間的各項史料及調查報告也是本論文應用的資料,例 如臺灣總督府的舊慣調查成果《臺灣慣習記事》、《臺灣總督府公文類纂》等檔案。

從這些官文書中,我們可以瞭解日人在臺期間的施政方針、政策;另外,日人學 者在當時也留下許多和風俗相關的研究報告,例如井出季和太《日據下之臺政-卷一》、片岡嚴《臺灣風俗誌》、佐倉孫三《臺風雜記》、國分直一《台灣的歷史 與民俗》、梶原通好著《臺灣農民的生活節俗》、笹森儀助《臺灣視察日記臺灣視 察結論》、權藤震二《臺灣實況》、鈴木清一郎《臺灣舊慣習俗信仰》以及由日本 學者池田敏雄、金關丈夫主編的《民俗臺灣》月刊等,其皆對台灣的民俗文化有 詳盡的記載。透過上述二者(官文書、民間研究)的輔助,更有助於食譜史料中 的政治及文化上意涵的解讀。

第五節 章節架構及安排

本文以日治時期臺灣報章雜誌所刊食譜為研究主體,將分為三大部分,預 計的章節架構如下:

第一章 緒論

第二章 食譜的源流與在臺灣的發展 第一節 食譜在中國

第二節 食譜在日本 第三節 食譜在臺灣

第二章將討論食譜的定義及發展,透過爬梳中國、日本及臺灣三個地區的食譜 文本,找出其互相影響、交流之處,探討三者如何影響我們現今所見之臺灣食 譜,臺灣的食譜又是如何發展。

10

第三章 食譜中的文化意涵

第一節 食譜中的現代性元素 第二節 新媒體與食譜的傳播

第三節 日治時期食譜的特色及「臺灣料理」

第三章將討論食譜文本中的文化意象,統治者所代表的強勢文化用什麼樣的方 式影響著臺灣飲食?除了日本自身的文化外又帶進了什麼現代化的文化內涵?

在此之下的臺灣飲食又有著什麼樣的改變?我們現在所聽到的臺灣料理一詞在 當時有著什麼樣的意象?

第四章 在食之外:食譜中的政治意涵 第一節 皇民化與建國料理

第二節 戰時的「節米」與「代用食」食譜

第四章則討論食譜文本中的政治意涵,在某種程度上我們是否能視食譜為替政 策服膺的工具?食譜刊登的時間是否能反映統治者所欲推行之政策?這些皆是 本文所預計要討論的方向及目標。最後則將研究成果加以統整,收尾做結論。

11

第二章 食譜的源流及其在臺灣的發展

第一節 食譜在中國

研究中國歷史上的「食單」,就是研究中國的烹調史,就是研究中國的 飲食文化史。可以說「食單」是中國烹調和飲食文化歷史發展的縮影。1

食譜,通常泛指食物調配及烹調方法的總匯,也就是說,以文字記錄下食物 烹調及製作方法者即為食譜。美國學者 Appadurai 認為,食譜除了是專家們設立 廚房飲食制度的標準、傳達烹調的學問,及宣揚獨特傳統的飲食文本,更是食物 從市場通過廚房到餐桌歷程的規劃者。2在這樣的定義下,我們可以說有記錄菜 名、材料及烹調方法者,皆可稱之為食譜。

過往研究中,大多認為正式的食譜起源於六朝,《齊民要術》為其主要代表 作品。3不過若就上述之定義而言,食譜的起源可以推至更早,在周代的《詩經》

及《禮記》中就已有對菜名及烹調方法之紀錄。《詩經》雖為詩歌總集,內容與 飲食烹飪相關卻是不少,無論是原料、烹飪方法皆有記載,有助於我們了解古代 人的飲食生活,清人姚際恒在《詩經通論》中有述:

其中又有似采桑圖、田家樂圖、食譜、穀譜、酒經:一詩之中,無不具 備,洵天下之至文也!4

《詩經》中提到烹調方法的有《六月》「飯御諸友,炰鱉膾鯉」5、《瓠葉》「有兔

1 趙榮光,〈中國歷史上的食單和筵式〉,收錄自《趙榮光食文化論集》(黑龍江省:黑龍江人民 出版社,1995 年),頁 121-122。

2 A. Appadurai,”How to make a National Cuisine : Cookbooks in Contemporary India”,Comparative Studies in Society and History, Vol. 30, No.1(1988), page3。

3 逯耀東,〈明清時期的文人食譜〉,《中外文學》第 31 期第 3 卷(2002),頁 1。

4 清 姚際恒,《詩經通論》(臺北:河洛出版,1968),頁 164。

5 王雲五主編,馬持盈譯註,《詩經今註今譯》(臺北:臺灣商務出版,1971),頁 287。

12

斯首,炮之燔之…燔之炙之…」6及《匪風》「誰能亨魚?溉之釜鬵」7等。「炰」及

「亨」為水煮至熟,「膾」為將肉細切,「燔」及「炙」指將肉架在火上烤,「炮」

則是連毛及其他材料一同裹燒的烤法,以上皆為烹調方法,不過僅記錄烹調方法 者並不能稱之為食譜。

具備材料、作法及菜名者則起於《禮記》的「八珍」,其為多種烹調方法製 作,專供周王室所食用的肴饌。其烹調方法記於《禮記.內則》, 如「炮豚」:

取豚若將,刲之刳之,實棗於其腹中,編萑以苴之,涂之以謹涂,炮之

,涂皆乾,擘之,濯手以摩之,去其皽,為稻粉糔溲之以為酏,以付豚 煎諸膏,膏必滅之,鉅鑊湯以小鼎薌脯於其中,使其湯毋滅鼎,三日三 夜毋絕火,而後調之以醯醢。8

炮豚的製法為:先將乳豬洗淨,剖腹後清除內臟,塞進棗子、裹上竹簾並抹上濕 泥土上火燒烤至乾。待泥乾後,取出乳豬將豬皮上的乾泥擦淨,在肉表面抹上米 粉糊,下油鍋炸。最後將炸過的乳豬切成片,連同香料放進小鼎之中,置大湯鍋 內隔水燉三天三夜即成,食用時搭配醋及梅醬調和食用。又如「搗珍」:

取牛羊麋鹿麇之肉必脄,每物與牛若一捶,反側之,去其餌,熟出之,

去其餌,柔其肉。9

搗珍的製法為:取牛、羊、鹿等的脊側肉,反覆搥打後去掉筋腱燒熟,再去膜,

使肉變得柔軟即可食。

從上述兩者可見,《禮記.內則》中所記載的八珍,從菜名(炮豚、搗珍)、 材料(乳豬、牛羊鹿肉)至製作方法,三者無一不具,就本文定義上來說可謂是 真正的「食譜」起源。不過,雖然《禮記.內則》中所記之八珍就食譜定義而言 符合了所有要件,但《禮記.內則》本身並非專門的飲饌之書。專門的飲饌之書 出現遲至魏晉六朝,元.韓奕《易牙遺意》中有載:

6 王雲五主編,馬持盈譯註,《詩經今註今譯》,頁 427 。

7 王雲五主編,馬持盈譯註,《詩經今註今譯》,頁 226。

8 王雲五主編,王夢鷗註譯,《禮記今註今譯》(臺北:臺灣商務出版,1971),頁 468。

9 王雲五主編,王夢鷗註譯,《禮記今註今譯》,頁 469。

13

自放生戒殺之教盛於六代,人主日舉蔬食,士大夫有蟹蛤自 給,是時食經乃多至百種。10

魏晉六朝之時,無論是農業、手工業及商業的發展都超越了前朝,人們得以取得 的食品原料日益增加,加上各民族間的飲食文化交流,飲食生活自是日漸豐富,

這也造就了飲饌之書大量出現的背景條件,自這段引述中也可得知當時多稱食譜 為「食經」。

《齊民要術》可謂是第一本較正式食譜的集大成之作。六朝當時,尚未有食 譜名,大多稱「食經」、「食方」,自名稱來看可知其實用性及技術性較為濃厚。

《齊民要術》中有關食物烹調主要集中在第八、九卷,其中也引用多條來自《崔 氏食經》、《食次》等魏晉食譜資料,內容記錄各種釀造、醃漬、炙食等烹調食物 的方法,記載之飲食風味以北方為主。《齊民要術》所記載的飲食品項極多,烹 飪方法也相當多樣,不下三十餘種,且葷、素皆備,所記菜肴種類之繁、工藝之 詳盡為前期作品所不見。11除此之外,《齊民要術》也創造了食譜編寫的新範例,

以「法」為綱,下記有多種不同卻具體的操作步驟,此寫法也影響了後世食譜的 編撰,如《居家必用事類全集》、《易牙遺意》、《飲饌服食箋》、《調鼎集》等,皆 採用《齊民要術》按烹飪方法及肴饌類別分類的編法。12

以「法」為綱,下記有多種不同卻具體的操作步驟,此寫法也影響了後世食譜的 編撰,如《居家必用事類全集》、《易牙遺意》、《飲饌服食箋》、《調鼎集》等,皆 採用《齊民要術》按烹飪方法及肴饌類別分類的編法。12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