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三節 合作學習的教學模式

由於合作學習愈來愈受到重視,且在不同的學科及學習階段發展出許多不同的 教學模式。本節主要探討合作學習不同的教學模式並比較其適用範圍與特點。

壹、合作學習的模式

Nattiv 指出自1970年起,合作學習發展出不下八十種學習策略(周立勳,

1994),各種合作學習的策略需根據學生程度、教材性質、年級或其他特殊需要,

進而採取不同的設計。綜合眾多學者的觀點(石兆蓮,2002;石柳棻,2006;曹 美惠,2008;黃政傑、林佩璇,1996;張金淑,2005;簡妙娟,2003;廖遠光,

2007;蔡慧君,2005),將合作學習常被採用的教學模式論述如下:

一、學生小組成就區分法(Student ′ s Team Achievement Division,簡稱 STAD)

學生小組成就區分法為 Slavin 於1978年所發展的,適用範圍為國小至國中 階段,且適用任何有單一正確答案的學科,是合作學習模式中最基本的一種教學 模式且最容易實施的方法。由於學生小組成就區分法所使用的內容、標準及評鑑 均與傳統方法無太大的差異,且應用的範圍又很廣泛,因此實施效果較為顯著。

學生小組成就區分法係由老師指定內容,並依學生不同的能力、程度、性別及社 會背景等進行異質分組,每組人數 4至 5人,教師先對全班講授教材內容,然後 學生於小組中彼此測試分討論並分析答案,使學生達到精熟課程單元。之後學生 再個別接受測試,但是團隊成績是以每位學生進步情形為基礎,並將每組成績公 佈於公佈欄,教師定時的表揚成績優異的學生與小組。

學生小組成就區分法之實施流程分五個階段:第一階段全班授課,教師介紹 教材內容;第二階段異質分組,分組學習以精熟教材內容;第三階段實施測驗與 團體歷程,藉由小考評鑑學生的學習表現;第四階段計算個人進步分數與小組積 分;第五階段進行學習表揚,表彰成績優秀的學生與積分較高的小組。

二、小組遊戲競賽法(Team-Games-Tournaments,簡稱 TGT)

小組遊戲競賽法是由 DeVries 和 Slavin(1978)所發展的,將學生分成 3 至 6人為一組,首先由教師進行全班授課,提示教材要點,而後分派各組一張作 業單,由小組成員共同學習,並確定各組成員皆精熟教材內容,在每一單元作業 完成後,舉行每週一次的「學業遊戲競賽」,之後就個人所得分數轉換成團體分 數,以決定優勝小組,並予以獎勵。學業遊戲競賽的題目是該學習單元的教材內

容,採搶答方式進行,以測驗學生的學習成就。為求公平競賽時每個人都必須參 加比賽,即每組的第一名在第一桌比賽,第二名在第二桌比賽,各組第三名在第 三桌比賽,以此類推。小組遊戲競賽法除了以學業遊戲競賽代替學生小組成就區 分法中的個別小考外,其餘有關教材的學習及獎勵方式等教學流程皆與學生小組 成就區分法類似。

小組遊戲競賽法實施流程分四個階段:第一階段全班授課,教師介紹教材內 容,並說明競賽規則;第二階段異質分組,分組學習,精熟教材內容;第三階段 學習競賽,分派學生和能力相當的同學進行學科遊戲競賽,競賽型態可以採測驗 或問答方式,能力相當的同學分配置同一競賽桌;第四階段統計各小組的總分,

並給予表揚。

三、小組協力教學法(Team Assisted Individualization,簡稱 TAI)

小組協力教學法由Slavin 於1985年為三至六年級學生的數學而設計。小組協 力教學法主張讓每位學生各自按照數學單元學習手冊學習。學習手冊中包括學習 指引頁、技巧練習頁、形成性測驗、單元測驗及解答部分,學生依教材內容自行 學習。此法結合了合作學習與個別化教學,在學習過程中如遇問題,須先請教小 組的成員,由同學指導,無法解決才能求助於老師。小組互動的研究時間,小組 成員使用答案單檢查彼此的習作和練習測驗,並能評估小組同學是否具備參加單 元最後測驗的能力。

小組協力教學法實施流程分五個階段:第一階段準備教材;第二階段異質分 組;第三階段安置測驗;第四階段全班教學;第五階段分組學習,學生閱讀學習 單的說明,開始做技巧練習題,並和同學交換練習單檢查自己的答案,即進入形 成性測驗A,並由同學交換批閱,達到了標準,可直接進行單元測驗;未達標準 時,須由老師診斷問題的所在,再練習技巧題。接著進行形成性測驗B,如果仍 未達標準,就得補救教學;第六階段單元測驗;第七階段學習評鑑和表揚。

四、合作整合閱讀與寫作法(Cooperative Integrated Reading and Composition,

簡稱 CIRC)

合作整合閱讀與寫作法主要由 Stevens 等人針對傳統小學語文科教學中閱 讀、寫作及語文三種課程相互孤立,缺乏聯繫與統整,因而融合有效的認知策略 與合作學習而發展出合作整合閱讀與寫作之課程。此法包括三項重要活動:讀本 相關活動、閱讀理解的直接教學、語文和寫作的統整,活動的進行都在異質性的 學習小組中進行,教學實施依照教師授課、小組練習、個別練習、同儕前測、課

外練習、及測驗等教學流程來進行。

合作整合閱讀與寫作法實施流程:第一階段閱讀小組的分組,教師依學生能 力將學生分成二或三個閱讀小組;第二階段分組學習,在閱讀小組中,每 2至 3 人組成配對,再從高能力、中能力及低能力閱讀組中各抽出一個配對組以形成一 個學習小組;第三階段讀本的活動,講解教材的內容並引導學生學習,確立閱讀 目標,介紹生字,學生讀後討論故事;第四階段學生在小組內的活動,包括學生 默讀、寫作練習、新詞朗讀、字義了解、故事重述,每完成一項作業須由同伴評 定學習表現;第五階段包含單元測驗-造句或生字練習、閱讀理解技巧的教學、

語文寫作的設計與統整活動的安排;第六階段學習表揚。

五、拼圖法(Jigsaw)

拼圖法第二代是 Aronson 和同事所發展的,其實施方法是將學生分派至異 質小組中,讓小組中的每位學生分配到一小單元學習教材的部分內容,不同小組 中分配到相同主題者,再組成專家小組,經討論後再回到自己的組別中教導組內 成員,最後進行測驗,內容包含各個主題。拼圖法第二代實施流程:第一階段全 班授課,第二階段分組學習,第三階段專家小組討論、回原組報告,第四階段學 習評鑑,第五階段學習表揚。

拼圖法第二代與第一代的差別在於各專家多了聚在一起閱讀討論的時間。而 後 Jones & Steinbrink 於1988 年提出了拼圖法第三代(JigsawIII),主要在拼圖 法第二代中「小考」階段之前,加入了「合作測驗復習」階段,且認為拼圖法第 三代特別適用於社會科的教學(簡妙娟,2000)。

六、共同學習法(Learning Together,簡稱 LT)

共同學習法是 D. W. Johnson 與 R. T. Johnson 於1987年所發展出來的合作 學習模式。此方法是將學生分配至 4至5 人的異質性小組中,根據教師分派的工 作單一起學習,之後,每一組交一份代表成員努力成果的工作單,以此作為小組 獎勵的依據。非常強調共同學習前的「小組建立」及小組運作中的「團體歷程」。

Johnson 兩兄弟於1994年提出了18項教學步驟,分別為說明教學目標、決定 小組人數、進行分組、安排教室空間、安排教材以增進相互依賴、分配角色增進 相互依賴、說明學科作業、建構目標、建立個人的績效責任、建構組間合作、訂 定成功的標準、界定理想的學習行為、督促學生的學習行為、提供作業上的協助、

介入教導合作的技巧、提供課程單元的總結、從質量各方面評量學生的學習、評 估團體運作的績效。

七、團體探究法(Group Investigation,簡稱 GI )

團體探究法由 Sharan 等人於1976 年發展出來的,主要設計是由每組學生 自行決定所要學習的內容,且能進行溝通與組織,教師並不參與學習內容和小組 運作的過程。其包含四個重點:1.全班分組,每組選擇不同的研究主題;2.多樣 的學習任務可供學生進行合作探討,建構小組成員相互依賴關係的關係;3.學生 間必須主動互相溝通、協調、評鑑、分析與統整等學習;4.教師和小組溝通,並 引導與支援各小組活動。1980年 Sharan 指出不同的合作式學習模式有不同的效 果,而團體探究法最適用於高層次思考技巧(引自石柳棻,2006)。

團體探究法實施流程:第一階段界定研究主題並組織研究小組,教師介紹一 個較完整的主題概念後,每位學生根據個人的觀點形成次主題,然後將全班的次 主題歸納整理,研究次主題相同者歸為一組;第二階段計畫研究工作,同一組中 的成員共同尋找研究問題、計畫活動、蒐集相關資料、分享交換意見進而確定研 究內容;第三階段進行研究;第四階段準備報告,每組派一名組員代表組成指導 委員會,負責檢視各組資料的重要性;第五階段呈現報告,可用口頭報告、展示、

表演等方式;第六階段學習評鑑,評鑑方式由學生與老師共同討論決定。

八、協同合作法(Co-op Co-op)

協同合作法的基本概念在於使學生能在合作學習的班級氣氛下,共同朝團體 目標進行學習的一種模式。至於學什麼和如何去學可由學生自行決定,此點和團 體探究法類似。學生在小組中除了共同進行合作學習之外,還必須幫助其他同學 精熟學習內容。與團體探究法最大的差別是協同合作法沒有指導委員會,組間交 互作用也較少,且實施非常簡單且很彈性,可適用於各個年級。

協同合作法的基本概念在於使學生能在合作學習的班級氣氛下,共同朝團體 目標進行學習的一種模式。至於學什麼和如何去學可由學生自行決定,此點和團 體探究法類似。學生在小組中除了共同進行合作學習之外,還必須幫助其他同學 精熟學習內容。與團體探究法最大的差別是協同合作法沒有指導委員會,組間交 互作用也較少,且實施非常簡單且很彈性,可適用於各個年級。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