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二節 合作學習的理論基礎

本節旨在說明合作學習的理論基礎,可分為社會互賴論、接觸理論、動機理 論、認知理論及行為學習理論。茲分別論述如下:

壹、社會互賴論(social inter-dependence)

社會互賴論源於1900年代初期的完形心理學派創始人 Kafka,他提出團體動 態理論,認為小組是動態的團體,而在各團體之中,成員之間的互賴程度是有差 異性的,故團體成員對目標的參與程度、對團隊的合作關係與結構會造成差異性 的影響(黃政傑、林佩璇,1996)。1920年代時,Lewin 提出「場地論」,研究 面對面的小團體,他認為團體的本質是其成員基於共同目標而形成的互賴,而使 得團體就像是一個動力的整體,如果團體中的任何成員或次團體的狀態發生改變,

則會改變其他成員或其他次團體的狀態;此外,他也認為相互依賴的形成,有賴 於團體目標的建立,小組成員藉由內部的緊張狀態,促使團體朝向小組共同目標 的達成;Lewin 的學生 Deuctsh 延續其研究,之後 Deuctsh 的學生 D. Johnson 繼續推演 Lewin 的場地論,發展成為「社會互賴理論」(曹美惠,2008;黃政

傑、林佩璇,1996;簡妙娟,2003;燕裘麗,2004)。

從社會互賴論的觀點,簡妙娟(2003)認為合作學習必須建立在團體成員間 積極互賴關係之中,才能發揮合作學習的成效,進而達成團體目標,因此強調應 將合作目標當作達成學習之誘因。

貳、接觸理論(contact theory perspective)

接觸理論強調的是社會互動的關係,在教育環境中提供不同種族、性別的學 生能在學習上產生互動的情境,進而促進社會次級團體的和諧,例如 Allport 的 接觸理論即假設小組之間的合作能提高組員們的向心力及友誼(黃政傑、林佩璇,

1996)。就接觸理論而言,1985年 Farivar 認為它適合於不同的種族、年齡、性 別、社經地位或能力的學生在一起學習(引自黃政傑、林佩璇,1996)。

從接觸理論的觀點,黃政傑、吳俊憲(2006)強調提供一個機會平等的學習 環境,能有效促使不同的種族、民族、性別及社經地位的學生建立友誼,且能提 高學習的向心力。

參、動機理論(motivation theory)

團體成員間都瞭解相互依賴是合作學習中很重要性的因素之一,但並不能因 此保證合作學習一定能成功,重要的是讓小組成員有足夠的動機去維持合作學習 的教學方式。學者 Gordon 認為學習動機會影響學習結果,且學習動機也受到學 習結果影響(引自于富雲,2001),由此可知學生的學習動機愈強,學習效果也 會愈佳。1987年 Slavin 指出合作學習因目標結構與獎勵結構之因素,能有效提 升學生學習動機(引自李育謙,2011)。合作學習之所以能提高學習表現,可從 外在動機的獎勵結構、目標結構及內在動機兩方面說明(簡妙娟,2000)。

一、外在動機 (一)獎勵結構

合作學習包含了兩個重要因素,第一是個人的績效責任:小組的成績是由小 組成員個人的學習表現所累計的總成績而得,因此每個人都必須盡最大的努力,

為小組爭取最好的成績。第二是小組獎勵:給予優秀的小組獎勵是提供小組同學 共同完成目標的誘因,此種公開的誘因是增進學習動機的重要因素(簡妙娟,

2000)。此外,小組互動—分工、分享與討論等,使學生能在學習過程中,獲得 充分的人際互動;小組競賽使學生在與他組競賽的過程中,與組員培養共同合作 之情感,進而促進學習表現(于富雲,2001;李育謙,2011)。

(二)目標結構

1940年代晚期,Deutsch 依據學習者完成預定目標時的互動型態,建立了三 種學習型態之目標結構(黃政傑、林佩璇,1996):

1.合作的目標結構:個人的目標取向努力可以協助他人獲得目標。

2.競爭的目標結構:個人的目標取向努力會妨礙他人獲得目的。

3.個人的目標結構:個人的目標取向努力與他人獲得目標無關。

就動機理論的觀點而言,以合作的目標結構為努力的取向,才能營造出達成 個人目標及協助他人的學習情境。 Slavin 認為團體獎勵,創造了一種人際關係 的獎勵結構(引自黃政傑、林佩璇,1996),組員們對於同儕在小組作業上的努 力付出,能給予社會性的增強,例如:讚賞、鼓勵等等(簡妙娟,2000)。

二、內在動機

內在動機理論乃相對於外在動機理論而來。內在動機主張行為本身即是動機,

是一種與生俱來的增強,個體學習的理由是因為他們想學習,此時的學習效果最 佳;Bandura(1986)認為自我效能會影響學習動機,個人的自我效能愈高,則 會愈努力完成目標(引自簡妙娟,2003),進而能增進學習成就與自信心。于富 雲(2001)指出合作學習的學習情境,是經由知識內容一致性與否的質疑與評斷 之學習歷程,實有助於學生好奇心的引發與增強,並對學習的內在動機有直接增 強的效用,因此對學習成效具有正面的影響力。

就動機理論的觀點而言,簡妙娟(2003)認為合作學習強調小組成員必須共 同努力學習,互相教導達成團體目標,才能獲得獎勵;而合作目標和獎勵結構增 強了小組成員的學習動機,因而能提升學生的學習成就與增強自信心。

肆、認知學習理論(cognitive theory)

認知學習理論為強調學生建構知識的過程與效果之理論,可進一步分成兩部 分詳加敘述,一是認知發展理論,二是認知精緻化理論(黃政傑、林佩璇,1996)。

一、認知發展理論

Piaget 從生理的角度來解釋認知發展的過程,他認為一個人智力的發展主要 的互動方式有兩種:同化(assimilation)和調整(accommodation),透過這兩 種互動方式不斷地互動的結果,會改變一個人原有的認知結構(引自黃政傑、林 佩璇,1996)。許崇憲(2002)從 Piaget 的理論來看合作學習,因為小團體內 各成員的知識結構或觀點互異,當個人面對與自己不同的觀點時,會造成原有認

知結構的失衡;而為了恢復平衡,個人必須對他人的論點有所理解,才能發揮同 化或調適的功能,同時也為了讓他人了解自己的論點,而必須將自己的知識結構 外顯出來。曹美惠(2008)認為 Piaget 的理論應用在合作學習時,個人與團體 合作的過程中,參與討論所出現的認知衝突-同化或調整的認知改變,這些都有 助於激發個人在認知上的發展,促進合作學習的同儕討論。

以 Vygotsky 的觀點認為知識具有社會性,經由合作的學習、理解和解決問 題而建構起來,他提出「潛在發展區」,認為個人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與潛在發 展水準之間的差距,因同儕間年齡相近,潛在發展區運作相似,因此透過合作學 習之團體互動,可以表現得比個別學習更好(黃政傑、林佩璇,1996)。

二、認知精緻化理論

認知心理學研究發現,如果學習者要將學習的資料保留在記憶中,並與舊有 知識做聯結時,學習者必須對教材進行認知再建構或精熟,即重新組織教材,分 門別類加以整理;而最有效的方式是解釋教材給別人聽,在表逹與傾聽的過程中,

不僅有助於被教導者,更有利於教導者,正所謂教學相長的合作學習(黃政傑、

林佩璇,1996;黃政傑、吳俊憲,2006)。

從認知學習理論觀點,簡妙娟(2003)指出合作學習對學生學習成效之影響,

是因為合作學習的作業,合作學習提供合作的教學情境,讓學生經由互相面對面 的討論及聆聽分享他人意見,在彼此相互溝通協助下共同促進知識之建構,進而 增進學習成效。

伍、行為學習理論(behaviourist theory)

行為學習理論強調團體增強物和報酬對學習的影響,認為個人學習行為受到 外在報酬的增強時,其學習行為會不斷地出現,因此行為學派的學者認為合作學 習的發生是因為外在動機的刺激,才能產生合作的學習行為;一個人的行為如果 受到外在因素的增強之後,就會慢慢地學會很多認知、技能,並且表現出適當的 反應,由此可知,行為學習理論重視團體合作的努力是來自外在動機的增強而產 生的(黃政傑、林佩璇,1996)。

從行為學習理論觀點,教師可安排一個具有適當的學習環境,透過外在獎勵 及團體報酬共同完成合作學習的目標。但仍需注意外在動機的使用時機及適時的 將內在動機內化為學生的學習行為,如此才能持續提升合作學習的學習成效。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