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五節 後設分析

本節旨在介紹後設分析法,共分成五部分來說明,首先是後設分析的意義與 發展歷程,其次再分別說明後設分析的特色、功能、計量方法,最後再探討後設 分析的缺失與解決之道。

壹、後設分析的意義與發展歷程

一、後設分析(meta-analysis)的意義

1976年 Glass 認為針對特定領域之眾多獨立研究結果,運用量化技術再分 析,以尋求一般性的結論(引自廖遠光,2007);簡單的說即分析的分析,或稱 為統合分析、綜合分析(連啟舜,2002)。 Glass, McGaw 與 Smith(1981)認 為後設分析是將過去個別研究的結果,結合在一起的計量技術。廖遠光(2007)

指出後設分析是量化的文獻探討,研究者蒐集相同議題的研究,將各研究報告所 發表之研究數據,重新以統計公式加以量化,運用計量分析技巧,將某主題目前 的研究結果之數據整合為一。

綜合上述學者之觀點可知,後設分析具備之性質有三點:第一點蒐集大量相 同主題的研究報告,第二點透過量化的公式轉換,將所有的研究報告結合在一起

呈現綜合性的分析,第三點可以顯示目前現有研究結果之趨勢。

二、後設分析的發展歷程

在1930年或更早之前,就有學者將類似後設分析的觀念運用在農業研究;但 在教育及心理學領域中,卻是直到1976年才由 Glass 引用並加以提倡發展(黃 寶園,2006)。至於為何會形成這種現象呢?黃寶園指出,第一是因為在農業研 究方面,可用相同的方法來測量相同的變異,但教育與心理方面卻無法如此,例 如在學習態度上之測量,無法每次都能測得相同之結果;第二是在農業研究中所 使用之方法,不一定能適用在社會科學領域中。

在早期時,由於研究報告數量較少,故使用傳統的文獻分析,仍可得到滿意 的研究結果,但隨著研究報告數量愈來愈多,且每篇研究報告的樣本數不同、實 驗設計不同與統計方法不同等等,最後很難獲得到一致性的結果。林邦傑(1987)

指出傳統文獻分析法有兩個缺失:首先是由評論者自行蒐集與閱讀文獻,依個人 的看法加以評述及整合,最後分析的結果常流於主觀,甚至產生錯誤的詮釋,即 所謂的敘述式評論。其次是研究者依統計上達顯著水準與未達顯著水準,分別計 數並比較兩者之數量,以多數那一方為結論,即所謂的統計顯著性結果計數法或 投票法。

後設分析的產生是針對傳統文獻分析法的缺失而形成的,它能提出一套計量 的方法,結合已完成的各個研究,分析某一主題的階段性結論(黃寶園,2006)。

除此之外,在1970、1980年代科技發達、研究人才輩出且相同主題的研究數量相 當多,統計技術也大幅的進步,因此 Glass(1976)與同僚提出「meta-analysis」

一詞並加以運用,此後又經由 Cooper, Hedges, Olkin, Hunter, Schmidt, Jackson 與 Rosenthal 等人大力倡導,使得各領域研究結果之整合方法更有系統、明確及具 體化(連啟舜,2002;黃寶園,2006;廖遠光,2007;應立志、蔡燕宜,2000)。

貳、後設分析法的特色

Glass, McGaw, & Smith 於 1981 年提出後設分析的特色有下列三項(賀德潤,

1997;廖遠光,2007;鍾燕宜,1986):

一、後設分析試圖尋找一般性的結論

不同於初探型的研究,研究者對未知的變項做探測性的發現,或是如實驗設 計般可以得到明確的因果關連。研究者並不希冀自後設分析的結果中得到驚人之 發現或突破性結論,僅被動式的蒐集資料予以分析後找出階段性的共同結論。

二、後設分析雖為量化之方法,卻也相當仰賴質性之詮釋

後設分析主要是從大量研究結果之數據來組織和摘取訊息,並且利用統計的 方式分析及詮釋大部分研究的結果與訊息,故為一種量化方法。但在進行解釋許 多個別研究結果時,後設分析十分重視研究者透過以方法論的角度來批判個別經 驗的研究成果。簡單的說,經由後設分析統計出來之數字結果,必須透過質性之 詮釋,如此所得的資訊才是有意義的,尤其是這些數據該如何解釋,它有何教育 意義、有何代表性、有何研究價值等等,這些都是後設分析不容忽視且必須詮釋 之處。

三、後設分析不因研究品質而對研究發現預做判定

在描述性的文獻探討中,一些被認為在方法上有問題的研究(例如不良的設 計、不佳的測量工具等),通常會被主觀地排除。在後設分析中,不會捨棄任何 一篇研究報告,且會紀錄每一項研究在方法上的缺失,並探討其與研究發現之間 的關聯性。至於將所有品質參差不齊的研究都放在同一標準下研究,可說是後設 分析的風險之一,但針對此風險,亦有解決之道,例如可將所有影響研究品質的 因素當作調節變項,一一加以檢驗即可。

參、後設分析法的功能

綜合學者黃寶園(2006),彭瓊慧(2002),鍾燕宜(1986)之觀點,本研 究將後設析的功能彙整如下:

一、後設分析能解決主題相同但結果卻衝突之研究

後設分析針對某一相同主題,但結果卻相衝突的研究,可藉由研究報告的整 合提供量化的統計分析,重新檢視變項間的關係,進而從中得到一個客觀性的答 案。解決結果相衝突的研究與探索事件的真相,並以效果量的大小來顯示變項間 關係的強度及方向。由此可知,後設分析是具有再分析、再診斷的功能。

二、後設分析能促進理論之發展

在後設分析的研究中,研究者不僅可以對某一主題做深入的探究,它同時也 可以針對研究實質上的特徵(例如教學研究中教師的特徵、學生的特徵等)和方 法學上的特徵(實驗設計、抽樣方式、測量方式等)加以分類探討,以了解造成 研究結果差異的原因,試圖探討影響研究結果的調節變項(連啟舜,2002)。除 此之外,當各篇研究報告整合產出時,研究者可能找到新的研究方向,或者也可 在未來的研究分析中新增不同的研究變項,然後進一步依據後設分析的結果提出 新的問題,以促進理論的發展。

三、後設分析具深入敘述之功能

鍾燕宜(1986)認為後設分析不僅將各研究結果做一般性的描述,尚可依研 究特性加以分類及彙整,以進一步探究差異之情形及原因,並找出影響研究結果 之潛在的調節變項。

四、後設分析能促進新陳代謝之產生

藉由大量資料的蒐集整合,可幫助後續研究者對相關主題的瞭解與節省摸索 的歷程 (Rosenthal,1979 )。故後設分析能避免做許多重複性的研究,可轉而 投注精力於尚待研究或未開發之主題,如此可促進新研究的產生。

五、後設分析的研究結果具外在效度

由於許多出版的研究結果多為經過選擇及修飾過的,通常是較為顯著的,而 許多未出版研究可能因結果未達顯著或不特別,而被擱置或是被期刊所拒絕。傳 統文獻分析法所得的結果,就代表著此一結果也是經過選擇與修飾過的,並不一 定是事實的真象,而後設分析法是統整一大群的個別研究,可以針對出版的偏誤 做校正,避免這樣的現象(連啟舜,2002)。綜上可知後設分析的研究結果是具 外在效度或推論性的。

肆、後設分析的計量方法

後設分析可透過效果量(effect size, 簡稱ES)的計算,了解變項間的關聯強 度。若以效果量的組成,可區分成三類:第一類是差異(d)-主要在比較兩變 項間的差異性,主要以實驗為研究設計,例如比較合作學習與學習成效之間的效 果量差異;第二類是相關(r)-以探討變項間之關聯性,常以問卷調查、相關 分析為主,例如校長轉型、交易領導與教師工作滿意關係之後設分析;第三類是 勝算比(odds ratio)-比較經實驗或治療後,不同類別的人數之成功或失敗比,

醫學領域多屬此類(謝進昌,2010)。為了比較不同研究報告間之成效,因此我 們必須先將每個研究報告的效果予以標準化,即採用相同的量尺(效果量)表示 其成效,然後加以合併,以求得加權平均大小,而效果量之計算方法有下列三種 技術(林世華、黃寶園,2002):

一、Hedges 與 Olkin(1985) 的技術

此方法的最大特性是以成對的「平均數、標準差」為計算標準,以「變異數 的倒數」為加權數。其效果量指標為 d 值,而 d 值是每一個研究報告的標準化 數據,經此標準化的過程後,不同單位的原始資料即可進行計量性的結合,以探 究累積資料的效果量為何。

二、Rosenthal (1991) 的技術

Rosenthal技術最主要的特徵在於以「相關係數」經 Fishers’Z 轉換後所得的 Zr 為分析資料,以「自由度」為加權數,並特別強調同質性的分析。Rosenthal 指出在結合前必須先做比較的工作,若比較的結果顯示其同質性達顯著,則不可 進行結合,需進行調節變項的探究;若是同質性檢定未達顯著才可進行數據結合 的工作。

三、 Hunter 與 Schmidt (1990) 的技術

此技術最大的特徵是以「相關係數」為分析資料,以「樣本數」為加權數,

並有多種校正誤差的技術,包括抽樣誤差、測量誤差、全距限制等(Hunter &

Schmidt, 1990)。此外,此技術對於效果量不採用顯著性的檢定,而是採用信賴 區間的方式估計母體相關係數的程度,主要原因在於 Hunter & Schmitt 認為信 賴區間所犯的型一錯誤可以控制在5%,而顯著性檢定則無法做到。

綜合上述可知,三種後設分析的技術仍有其異同點,連啟舜(2002)認為整 體而言,Hunter 與 Schmidt 的技術提供了最多的誤差校正方式,有許多學者推 崇它是最好的後設分析方法,但實際應用上,通常受限於資料的完整性,無法同

綜合上述可知,三種後設分析的技術仍有其異同點,連啟舜(2002)認為整 體而言,Hunter 與 Schmidt 的技術提供了最多的誤差校正方式,有許多學者推 崇它是最好的後設分析方法,但實際應用上,通常受限於資料的完整性,無法同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