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四節 合作學習的相關研究

1,990 1,995 2,000 2,005 2,010

論文出版年

二、合作學習融入的相關議題

目前以合作學習為主題的論文愈來愈多,除了不同實驗科目的不同之外,這 些研究文獻的研究設計也不再只侷限於合作學習模式的改變而已,而是融入教學 科技或是教學策略於合作學習之中,例如研究者再以合作學習(為篇名)及電腦

(摘要欄)進階搜尋,共回傳125篇研究文獻,資料顯示出2005年、2006年之後,

愈來愈多的研究議題與網路合作學習、電腦支援合作學習、電腦輔助合作學習、

資訊融入合作學習或是電腦數位學習等為相關議題,舉凡有同步式電腦輔助合作 學習對中文多義字學習成效與學後保留之探究(洪瑋懋,2008)、運用資訊融入 合作學習在解決國小四年級學童分數迷思概念之補救教學研究(陳英哲,2007)、

資訊融入教學輔以合作學習對國三學生 數學學習成就與學習態度之影響(許文 松,2009)等等皆屬之。

除此之外,合作學習融入之相關議題呈現多元化,例如閱讀寫作、閱讀理解 能力、創造力、高層次思考等等為相關議題之研究,舉凡有故事結構合作學習對 國小五年級學童閱讀理解能力的影響(林秀娟,2009)、合作學習對國小五年級 學童的運動技能與創造力表現之影響(陳毓卿,2009)、合作學習融入POE策略 對八年級生折射迷思概念改變之研究(朱健智,2012)等皆屬之,因此可知,合 作學習融入之相關議題具多元化趨勢。

另一方面,在合作學習的教學模式中,除了學生小組成就區分法之外,也增 加許多合作學習模式之應用,例如合作統整閱讀與寫作、小組遊戲競賽法、拼圖 法第二代等等不同的模式。此外有的是彈性使用兩種不同的模式進行實驗教學,

例如先進行共同學習法,再進行小組遊戲競賽法。

三、合作學習實驗的科目

合作學習之實驗研究科目包括語文類(國語文、英語)、數學、自然(電腦、

網路、數位學習...等)、社會(公民、歷史、地理)、職業類科之實務應用學科 等等研究科目。舉凡國語文學科有張正仁(2005),陳雲珠(2006),劉瑞芬,

(2007)等:英語學科有朱怡苹(2006),魏君容(2007),朱玉婷(2011)等;

數學學科有張淑娟(2005),謝宗霖(2005),廖碧珠(2006)等;自然學科有 有林政德(2005),陳靖薇(2006),徐玉萍(2010)等;社會學科則有卓淑琴

(2005),賴淑儀(2008),徐逸豪(2009);健康與體育學科有陳傳吉(2005),

羅光龍(2006),高俊傑、郭癸賓、羅玉枝(2011);藝術與人文學科有羅安倩,

(2009),黃靖雯(2009),王怡藺(2011);職業類科之實務應用學科有紀雅 譯(2012),趙沐深(2007),邱垂昌(2006)等等皆屬之。

1987年學者 Newmann & Thompson 曾針對7-12 年級進行教學實驗,比較合 作學習與傳統教學法之學習成效,共納入37篇教學實驗研究進行後設分析,從實 施科目來看,幾乎涵蓋了所有科目(蔡慧君,2005)。綜覽上述可知,合作學習 教學法適用之科目非常廣泛。

四、合作學習實驗的階段

研究者以合作學習(篇名)及以國小、國中、高中、高職、大學(專)等(摘 要欄)進階查詢,發現從合作學習實驗的階段來看,研究篇數最多的是以「國小」

為實驗階段(251篇)、其次是高中職(134篇)、第三是國中(123篇)。因此 以合作學習實驗的階段來區分,顯示出合作學習教學法在國小階段的研究屬最盛 行,反而以國中為研究對象的研究篇數是不及高中職。而在蔡慧君(2005)的後 設分析研究中指出從合作學習實驗對象的年齡來看,國小的研究有36篇,國中的 研究有10篇,高中職的研究有23篇,大專以上學生11篇,成人2篇。 綜上可知,

合作學習實驗的階段仍以國小的研究為最多。

貳、合作學習的學習成效

早期合作學習的研究文獻中,對於學生的學習成效,往往只是狹義的專注在 學生之學習成就上,而時至今日,隨著教學目標的多元化後,學習成效之評量範 圍也變得更廣泛了,除了學習成就外,尚包含學習動機、學習興趣、學習態度、

合作技巧和班級風氣等等。因此研究者分別依據上述的五個學習成效與合作學習 的因果關係作一扼要論述。

一、合作學習與學習成就

合作學習是常被用來提升學生之學習成就的教學方式之一,大多數的研究顯 示合作學習具有提升學生學習成就的效果(江麗瓊,2005;余能義,2004;林宏 澤,2010;許文松,2009;陳琇姿,2006;陳秀蘭,2007;郭坤隆,2008;黃俊 程,2010;蔡佩紋,2001;燕裘麗,2004;龍榕淑,2006)。除此之外,林世園、

黃寶園(2002),廖遠光(2007),蔡慧君(2005)等皆採用後設分析法,探討 合作學習對學生學習成效之影響,研究結果也認為合作學習對學生學習成效有正 面的提升效果。

但是仍有一些不同的研究結果發現,例如:陳世澎(1994)觀察並探究國小 六年級學生數學科合作學習之成效,結果發現合作學習在「數學學習成就」方面 對低層次認知上有成效,但在總分及高層次認知的表現有待進一步檢驗。周立勳

(1994)以國小四年級數學科及五年級自然科,比較STAD、一般分組教學及整

班教學之成效,結果發現合作學習對國小學生在學習成就表現無顯著影響。朱怡 苹(2006)指出合作學習實驗組學生英文學習成就表現,未能優於控制組學生。

Slavin 整理過去之研究文獻,發現不同合作學習的研究中,約有10%-40%的研 究結果是未達顯著水準(引自林佩璇,1992)。

綜合上述研究結果可知,合作學習對學生的學習成就而言,並非只有正向的 成效,甚至有的研究結果會因評量題型的不同而產生不同的學習成效。

二、合作學習與學習動機

合作學習能增強學習動機主要的原因,可藉由學習成就的滿足中增強自尊,

學生更能肯定自我,積極主動投入學習,進而提升學習的內在動機及意願。Slavin

(1995)指出多數的國外研究結果認為合作學習可以增進學生的學習動機。此外,

國內許多學者之研究結果發現,合作學習對學生學習動機有正面提升之效果(陳 琇姿,2006;張獻明,2002;曾德明,2007;燕裘麗,2004)。

但也有些研究結果發現是相反的,例如周立勳(1994)認為合作學習未能增 加學生學習動機的主因是學生不熟悉合作學習中強調的自我管理,且實驗的時間 太短,又只實驗一個科目,因此影響極小;游惠音(1996)認為實驗時間過短,

故在改變學生的學習動機上,效果是有限的;黃靖雯(2009)指出經由合作學習 之方式教學,學生的學習動機並沒有顯著提升。綜合上述可知,國內的研究結果 並不一致,有些研究者認為合作式學習能促進學習動機之提升;有些研究結果則 持否定的答案。

三、合作學習與學習態度(興趣)

一般而言,學生學習態度越積極者,其學習興趣也會越高。多數研究結果發 現:合作學習具有提升學習態度之效果(王家福,2004;朱怡苹,2006;范聖佳,

2002;陳淑均,2007;張正仁,2005;施素蓮,2008)。

但也有少數實驗研究持不同之意見,例如:蔡佩紋(2001)指出經過實驗教 學後,兩組學生在數學學習興趣上之差異僅部分獲得支持,實驗組的「數學學習 興趣」顯著提升,且進步情形優於控制組,但未達統計顯著水準;推究其原因可 能需要更長的實驗時間,並且應將合作學習普及至所有科目才能奏效。林政德

(2005)在對自然科學的態度方面,兩組學生對科學學習的態度量表皆未達顯著 水準。

四、合作學習與班級氣氛

多數的研究中指出合作學習對學生班級學習氣氛有正面提升效果(邱稚瑋,

2008;曾德明,2007;張獻明,2002;施素蓮,2008)。根據Slavin(1990)整理 過去相關的20篇研究文獻發現,其中有15篇報告,學生經由合作學習教學後,更 加喜歡自己的班級,主要的因素是透過合作學習的互動過程中,產生許多正向的 感受,例如有隸屬感,使得欣賞別人與接納自己變成理所當然的事情(黃政傑、

林佩璇,1996)。除此之外,還有一些關於自控信念、自我效能以及社會關係的 探究,結果仍然相當雷同(林世園、黃寶園,2002;林宜玟,2005;曹美惠,2008;

蔡慧君,2005)。

綜合上述之整理可知,在班級氣氛方面,多數的實驗研究結果皆呈現正向的 影響,表示合作學習法在班級氣氛方面具有正向提升之效果。

五、合作學習與合作技巧

陳世澎(1994)觀察並探究國小六年級學生數學科合作學習之成效,結果發 現合作學習對學生的社會技巧有助益;王家福(2004)合作學習方法對於促進師 生間的人際互動,有積極的成效;吳素真(1999)在合作行為(包括:主動發問、

主動幫助、輪流完成)從基線期時即呈正向進步。但在簡妙娟(2000)的研究中 指出在「合作技巧」方面,不同教學法之間並無顯著差異,推測其原因,主要是 學生對於合作技巧的運用尚不熟悉,而且每次上課都在趕進度、趕時間、準備應 付小考,沒有多餘的時間注意合作技巧(由於該研究並無額外時間進行合作技巧 之訓練);鄭月嬌(1994)認為實驗教學時間短(八週),對兒童社會技巧的培養 較難產生效果,加上資優生在相互競爭與比較心態下,也影響了彼此接納合作的 機會。由此可知,合作技巧的教導是促進合作學習成功之重要因素之一,而合作 技巧需要的是教學時間上要有充裕的時間來教導。

綜覽上述合作學習之相關文獻發現,除了班級氣氛之外,各學者對於合作學 習在「學習成就」、「學習動機」、「學習態度」、及「社會行為、技巧」等各方面 的學習成效,其研究結果並不完全一致,有的顯示正向效果,有的認為沒有影響,

甚至有的認為是負向效果。

經由上述的文獻歸納後,本研究以教學目標為分析單位,將合作學習的學習 成效分為:認知學習成效-即某科目之學習成就測驗;技能學習成效-包含實作

經由上述的文獻歸納後,本研究以教學目標為分析單位,將合作學習的學習 成效分為:認知學習成效-即某科目之學習成就測驗;技能學習成效-包含實作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