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二節 合作學習與同儕互動

一、 合作學習的定義與類型

近來有許多研究闡述了社會互動在科學學習中的重要性。愈來愈多 的科學教育研究站在社會建構的立場,支持應讓學生透過諸如討論一類 的社會活動進行科學知識的建構 (Alexopoulou & Driver, 1996;

Richmond & Striley, 1996; Shepardson, 1996)。社會建構主義之應用,在 實務上以及大部分的研究中,都以合作學習為主要教學方式,因此以下 針對合作學習的定義與類型、小組內互動模式、以及影響同儕互動的因 素來做深入討論。

(一) 合作學習的定義

關於合作學習的定義,學者的看法不一,以下歸納國內外學者對 合作學習的看法來做說明:

Willis (1992) 把合作學習定義成一種教學策略,教師在授課後,

把學生分成小組,讓學生在小組裡一起學習,以達到個人績效與小組 目標。一般來說,在合作學習的模式下,是由每個成員提供自己的想 法,在合作的情境下,對課程主題提供不同的解釋和進行方式,以獲 得不同面向的認知思考刺激,在質疑、提問與討論的人際互動過程中,

可以不斷精鍊產生獨特的發現。Sharan 和 Shachar (1988) 則認為合作 學習 (Cooperative Learning) 是將學習活動的設計精緻化,透過小組成 員之間的分工、合作和社會互動,學習包含認知和情意兩個層面的課 程內容,彼此間相互倚賴且一起分享學習的樂趣,達成共同的學習目 標。而 Slavin (1995) 則認為合作學習是一種系統化、結構化的教學策 略,這種學習方式適用於大部分的學科及不同的年級。教師會將不同 能力、性別、種族和背景的學生,分配在各小組中一起學習。這樣特 質各異的學生組成,會在小組互動時激盪出更多不同的想法。

國內學者黃政傑和林佩璇 (1996) 認為合作學習是採取異質分組 的方式。且教師要安排適當的合作學習情境,並將合作技巧納為學生 的學習目標之一,引導小組成員彼此相互依賴、幫忙及分享資源,每 個成員都必須對學習負起責任。林生傳 (1998) 則認為合作學習是結合 教育學、社會心理學、團體動力學等的一種分組教學設計,主要利用 小組成員間的分工合作、互相支持去進行學習。目的在使學習活動成 為共同合作的活動,其成敗關係到整個團體的榮辱。

綜上所述,學者們對於合作學習的看法,即使定義不盡相同,但 可歸納出幾項合作學習的特質:包括團體合作過程、異質分組方式、

個人需負擔學習責任協助團體達成目標、合作的社會人際技巧、面對 面的互動和積極的相互依賴 (黃政傑、林佩璇,1996)。簡言之,在合 作學習的教學策略下,小組成員可以彼此合作、互動、分工、激發創 意,共同達到小組目標並分享學習成果。

(二) 合作學習的類型

有關合作學習的類型有許多種,以下就常見的四種來探討 (周惠 玲,2002):

1. 同儕交互指導教學法 (Reciprocal Peer Tutoring,簡稱 RPT) 為 Fantuzzo 於 1986 年所發展出來的方法。兩名學生一組,輪 流擔任「指導者」和「學習者」的角色,在學習中互相提問、確定 答案並訂正答案。強調小組結構化的參與任務、同儕間的社會支持 與鼓勵學生面對學習焦慮與挫折等關係等。

2. 共同學習 (Learning Together,簡稱 LT)

共同學習法是 Johnson & Johnson 於 1987 年所發展出來的。由 4~5 位學生組成異質團體,團員必須共同研讀一份學習材料,並合 力接受一個測驗,此測驗所得的成績即為全組成員的成績,由此可 知 LT 是強調共同研讀與分享團體努力的成果。為了增進學生更精 緻的思考、並專注在學習上,分組時要盡可能分散性質類似的成 員,混合學業取向與非學業取向的學生,由師生共同選擇,且採取 較長期的分組方式。共同學習法除了強調學科知識學習成果的提 昇,同時更注重小組運作的團體歷程,在合作技能的培養、情意教

3. 學生團隊學習 (Student Team Learning,簡稱 STL)

由學生組成異質團體,成員在共同學習之後,個別接受測驗,

再將成員測驗得分相加形成小組成績,並做為每一成員的成績。STL 強調共同研讀,共同分享個人努力的成果,故每個人都有責任精熟 學習內容。教師的責任是建構一個異質小組、設計課程並引導學生 在小組內合作,並以團體獎賞作為獎勵方式。其中心概念除強調個 人績效責任外,也注重團體獎賞及獲致成功的平等機會。

4. 團體探究 (Group Investigation,簡稱 GI)

為 Sharan 於 1976 年所發展出來的方法。將教學單元分為幾個 主題,每一小組負責不同的主題,小組成員必須準備及研討所負責 之主題,再向全班其它小組報告。成績評定是依照小組報告的品質 及小組的團體表現為主,GI 強調小組內的分工合作與共同分享團體 努力的成果。此法與 STL 最大的不同處,是它不強調以特別的團體 獎勵作為激勵學生表現動機的方式,而比較關注於學生參與學習活 動之內在動機 (intrinsic motivation)。所以團體探究法著重學生之間 的社會互動,因學生能享受一起工作的樂趣,發展作業導向的團體 規範,進而激發學習意願,使學生有成就感。

綜合上述合作學習的類型,本研究中所觀察的小組合作類型即為 團體探究 (Group Investigation)。因為研究者所觀察的科學通識課之課 程設計,就是將課程內容分為五個主題,各組必須針對不同主題進行 研討,並分工合作完成成果或提出批判的論點,再向全班發表。且團 體探究注重學生的內在動機,而不以團體獎勵來提升學生參與的動 力,故小組內的社會互動會深深影響團體的工作成果。在這樣的小組 合作類型中,組員之間的互動與合作關係,決定了小組效能及小組成 果展現的優劣。因此,團體探究類型的小組合作,可以更清楚的觀察

到,成員角色不同所導致組內互動關係的變化,是如何影響整個小組 的運作。

二、 合作學習中的小組互動模式

從社會建構主義的觀點來看,採用小組合作學習策略,對科學學 習有相當大的助益。原因是小組合作中所產生的社會互動,在科學學 習和科學知識的建構上,扮演關鍵性的角色。但隨著成員組合的不同,

每個小組的互動模式也必定有所差異。這些互動模式上的差異,又會 對小組成員的學習行為和態度造成一定程度的影響。以下的相關研 究,就嘗試從不同的角度,來分析小組中的互動模式。

在團體成員的互動中存在著各種不同的溝通模式 (communication pattern), Johnson 和 Johnson (1991) 將成員彼此之間的溝通模式歸納 為二種:統一集中模式 (Centralized) 和分散模式 (Decentralized)。統 一集中模式又被稱為領導者中心模式,特點是團體中所有的訊息都會 集中到一個人的身上,這個人即為領導者,在小組中會由他來掌控和 解決全體的問題。若是團體的任務較為單純,則此種互動模式對於完 成工作來說會較有效率。而分散模式又被稱為「團體中心模式」,特點 是有關團體的資訊並不只落在某個人的身上,而是分散在每位成員之 中,小組內注重全部組員的互動,且由大家共同討論來解決問題(柯靜 宜、張文華、郭重吉,2004)。此種模式適用於完成複雜的小組任務,

且因每個人都有機會參與工作,成員會有較強的投入動機,也比較容 易獲得成就感。

國內葉蓉樺 (2000) 以期望地位理論和社會認同理論為基礎,將三 個國小高年級班級作為研究對象,並同時進行量化及質化分析,來探 討自然科學習小組內權力、尊榮階級分化的模式及變動。研究發現:

小組結構依照層級的不同,可分為五種類型,這五種小組結構各有不 同的互動模式:

1. 共和型:成員彼此之間沒有位階差異,每個成員都認為自己對小 組的貢獻是最大的。因此在小組內互動的時候,每個人對自己的 意見或作法都頗為堅持,誰也不願意讓誰,故在進行活動討論時,

經常需要教師出面做協調的工作。

2. 一枝獨秀型:小組內只有一個成員的位階顯著高於其他成員,在 科學活動進行時,執行的程序、方法皆由該成員來主導,其他成 員不會擅自先動手,也幾乎不會對主導的成員提出質疑。

3. 相得亦彰型:即小組中同時存在有兩名最高位階成員。在此結構 下,兩名高位階者是主要的操作者,他們會主動互相協助或分工 進行任務操作。兩人只會採納彼此的意見,並不重視其他成員的 意見,其他成員也只認同兩名最高位階者提出的看法。

4. 朋黨型:當高位階者有三人時即形成朋黨型小組。在此種小組中,

沒有明顯的主導者。他們似乎會形成兩個小型的次團體,當其中 一群在操作時,另一群大多進行與任務無關的工作。包含高位階 者多的次團體,通常會先取得操作器材的機會。

5. 相形見絀型:小組中僅一位成員的位階特別低,該名成員明顯的 被排擠,且被拒絕參與活動操作的過程,認為他會幫倒忙。其他 成員則對操作方式是否正確都沒有把握,常要派一個人到隔壁組 看過以後,才決定下一步要怎麼作。

而國外學者 Roth (l995) 從小組成員是否有參與討論及貢獻想法 的角度,將小組互動型式歸納出以下五種互動模式:

1. 對稱的互動 (symmetric interaction):此種互動模式的所有小組 成員都是平等地參與小組討論或活動,沒有特別由某一位成員 來干預或調度指揮小組中的其他成員。

2. 不對稱的互動 (asymmetric interaction):此種互動模式的小組,

會由某一位成員來支配小組的討論。當這位主導的成員在思 考、精煉自己的想法時,其他成員都不會去干擾,甚至有些成 員會保持沈默,不參與小組的活動。

3. 變換不對稱的互動 (shifting symmetric interaction):此種互動模

3. 變換不對稱的互動 (shifting symmetric interaction):此種互動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