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一節 結論

一、 不同課程下的角色變化差異

(一) 主導者的角色變化情形

在 P 課程中,主導者的角色幾乎沒有變動,只要開始主導小組的 成員,之後就容易固定為主導者。且隨著時間拉長,角色會固定在該 組的同一人身上。若一組中同時有兩位主導者,隨著小組的運作逐漸 上軌道,最後主導權還是會落在主導強度較強的成員手上,該成員的 主導態勢就會固定下來。

而在 M 課程中,主導者幾乎都只有在第一次任務時出現,並沒有 隨著時間拉長而有角色固定的現象。且 M 課程中,由於各組有排定的 代表上場時間,有的組會在自己需要上場時,才有主導者角色的出現。

(二) 主動參與者的角色變化情形

在 P 課程中,主動參與者的角色非常穩定,幾乎課程一開始為主 動參與者的成員,則恆為主動,不會隨著時間增加或課程內容的變動,

而產生任何變化。

但在 M 課程中,主動參與者的角色並不固定。當需要代表上場辯 論時,主動參與者會明顯增加,超過各組的半數以上,甚至達到百分 之百主動的比例。但不需上場時,則大部分的主動參與者會轉為被動 或是旁觀。明顯隨著是否有上場的需要而變動。

(三) 被動參與者的角色變化情形

在 P 課程中,被動參與者的角色會隨著時間增加,逐漸變化為主 動參與者。但是轉變為主動參與者所需的時間長短,則依據該組被動 參與者與旁觀者的人數多寡而定。若是被動及旁觀者多,則轉換為主 動參與者的所需時間較長;反之,則所需時間較短。換句話說,只要 小組主動的團體動力愈強,被動參與者就更快、也更容易轉變成主動 參與者。

但在 M 課程中,被動參與者的角色是隨著是否有代表上場的需要 而變化。需要上場辯論時,被動參與者會容易轉變成主動參與者;不 需上場時,則維持原角色,甚至轉變為旁觀者。當唯一的被動參與者 身在所有組員都是主動參與者的環境中,則此人較容易受團體動力的 影響,轉變為主動參與者。

(四) 旁觀者的角色變化情形

在 P 課程中,旁觀者的角色屬於最少數的一群。他們也會隨著時 間增長,以及對小組運作模式的日漸熟悉,慢慢變化為主動參與者。

但 M 課程正好相反,在各組代表上場辯論結束後,此角色大量出現,

甚至有兩組的全部組員都變為旁觀者的現象。顯示代表上場的需要一 旦消失,整組都失去參與的動力,不再投入於課程當中。

(五) 造成角色變化差異的原因

首先,P 課程的課程編排,是由各組選擇自己有興趣的科學內容 來完成作品。且成果的呈現方式,從靜態的文章到動態的科學闖關遊 戲全都具備,相當多元化。對學生來說,每一次成果的呈現方式都是 一次新的體驗,再加上作品中的科學內容可以自己決定,可選擇自己 拿手或是有興趣的部分來作研究主題,自主性較高。因此,學生比較 願意投入,各組的主動參與者就會佔大多數,且慢慢影響被動參與者 和旁觀者也轉變為主動。

而 M 課程的課程編排,原則上每一次的主題成果呈現,都是推派 小組上場針對主題辯論,成果的呈現方式比較一成不變。而且每個小 組扣除自己需要上場的主題之後,其他主題的課堂內容都是讓大家自 由蒐集資料作討論,在不斷重複的組內對話之下,學生容易失去新鮮 感。因此,學生的參與度會逐漸降低,造成主動參與者漸漸消失,慢 慢轉變為被動,甚至旁觀。

另外,兩門課程產出的評量設計也有差異。P 課程是各組在每個 主題都要繳交小組成果以供評量,有了具體的目標要達成,自然會影 響組員,提升參與度。但 M 課程則是每次主題只推派一個小組代表上 場,每個小組至多只會分配到一次或兩次上場機會。當自己不是辯論 代表時,只需要累積收集資料以供期末時一併繳交作為評量成績。所 以在小組不用代表上場時,組員們因沒有立即的評量方式,而失去了 努力的目標和動力,造成參與度的大幅降低。因此,在產出的評量設 計上應該讓每個小組在每次任務中,都有必須擔負的任務以作為評量 基準,才會明顯提升大家的動力。

二、 不同任務類型下的角色變化差異

(一) 主導者的角色變化情形

在專題導向任務中,主導者角色的比例並沒有明顯變化,大致維 持在 15% 的比例,呈現穩定狀態。但在議題導向任務中,主導者角 色在任務六和任務十的比例特別高,其他任務的主導者比例則降低不 少,甚至在任務九時,主導者消失。推測因任務六為該課程的第一個 任務,各組在剛開始接受任務時,總是戰戰兢兢、求好心切,因此各 組都出現主導者。而任務十是最後一個任務,由於第二組面臨第二次 的上場辯論,該組已經熟悉任務完成的模式,有組員敢於挑戰原有的 主導者,因此出現第二位主導者。

(二) 主動參與者的角色變化情形

在專題導向任務中,主動參與者的比例幾乎都高於 50 % 以上。

且隨著時間增長以及對任務的熟悉度增加,主動參與者所佔的比例逐 漸升高,且升高的趨勢有加速現象。但在議題導向任務則剛好相反,

主動參與者比例均出現明顯下滑趨勢,降低的趨勢也有加速現象。且 在 M 課程中,主動參與者的比例均未過半。

(三) 被動參與者的角色變化情形

在專題導向任務中,被動參與者的比例有先略微上升,再快速下 降,最後只剩下 2% 左右。從各角色比例的消長來看,被動參與者比 例先微幅上升,是由於快速減少的旁觀者變化而來的。到最後一個任 務時,被動參與者又迅速轉換成主動參與者,因此比例快速下降。而 在議題導向任務中,被動參與者角色同樣也出現逐漸下滑的趨勢,且 愈後期下降速度愈快,到最後完全消失。但與專題導向任務不同的是,

議題導向任務的被動參與者都轉換成旁觀者,與專題導向任務中的被

動參與者幾乎都變為主動的現象完全相反。

(四) 旁觀者的角色變化情形

在專題導向任務中,只過了一個任務的時間,旁觀者比例就快速 降低,到最後完全消失。從各角色比例的消長推測,快速消失的旁觀 者,其角色逐漸轉換為被動參與者及主動參與者。而議題導向任務則 是產生完全不同的現象,可發現旁觀者在任務的一開始的比例是 0%,

完全不存在,但隨著時間拉長,此角色比例迅速增加,甚至接近 50%。

(五) 各角色所佔比例對小組合作效能的影響

由上述可知,各種角色的比例會隨著任務類型不同而產生變化,

當小組在任務完成過程面臨這些角色的變動時,也會對小組合作效能 產生不同的影響。

當主導者在小組中呈現穩定狀態,且主導者又有相當的能力可以 領導小組時,小組合作效能會明顯提高,組員們不但有主導者為典範 可遵循,且因合作狀態穩定,組員已有一定默契,可合作無間全心完 成任務。但是當主導者不定時出現,小組的合作效能只會在主導者角 色出現時,有顯著的提升。當主導者角色消失,雖然主動參與者還是 會投入任務,但在無人帶領下,討論會明顯缺乏條理與組織性,造成 有些主動參與者會失去參與動力,轉為被動參與者。

而主動參與者和消極的被動參與者及旁觀者,則是出現彼此互相 消長的狀態。當主動參與者在小組中所佔的比例愈高,則會形成較強 的團體動力。藉由積極徵詢組內的被動參與者和旁觀者,或要求他們 完成份內工作,推動他們一起加入主動參與的行列,使主動參與者逐 漸增加,小組效能也會增強。反之,若主動參與者所佔的比例較低,

想要積極投入任務,但卻會因為大部分組員的不配合或消極態度,導 致任務完成困難。演變到最後,連主動參與者都放棄努力,轉變成被 動參與者或旁觀者。

(六) 造成角色變化差異的原因

由於專題導向和議題導向兩種任務的性質截然不同,造成各角色 的變化有相當明顯的差異。首先,在議題導向任務中,任務完成過程 主要依靠口頭論述和溝通,以及針對收集資料去做整理與批判。在專 題導向任務中雖然也需要經歷這些過程,但又增加了動手操作和具體 成果呈現的部分。相對來說,任務的豐富性和多元性增加許多,學生 們就不容易出現疲態。

再加上議題導向所呈現的論點都必須有所本,說出的話、提出的 資訊,都必須有證據以強化立論基礎,因此內容也就僅止於文字和數 據資料上。但專題導向任務所展現的成果,雖然也必須有理論根據,

但為了引發大眾興趣,小組可以在成果中發揮創意和想像力,製造有 趣或吸引人的橋段。比較起來,專題導向任務中,組員們可以揮灑的 空間是更寬廣的。也因此對學生們的吸引力更強,更願意投入其中。

三、 其他影響角色變化的因素

(一) 課前準備是否充分

從個案探討中,可發現有四個個案雖同為主導者的角色,但還是 出現領導能力和影響力的明顯差異。造成此差異的最主要原因,就是 該主導者的課前準備是否充分。

當主導者是有備而來時,因為狀況大都在掌握之中,不管是在推 動小組討論或是提供建議,都會有相當的影響力。且這樣積極的主導

者會形成一個典範,讓其他的組員有學習模仿的對象,進而驅使組員

者會形成一個典範,讓其他的組員有學習模仿的對象,進而驅使組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