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本研究旨在探討大學生在不同科學通識課程中,所產生的成員角色 及其變化情形。本章中先說明本研究之研究動機,進而引出研究目的及 待答問題,並對重要名詞解釋加以界定,最後,再就研究範圍與限制予 以探討,以呈現對本研究之初步了解。

第一節 研究動機

受到社會建構主義興起的影響,學習的過程開始受到極大關注,其 所抱持的主要觀點為:知識是透過人與人之間互動的過程以及個體與社 群的對話所產生,即同儕之間的社會互動在個體的心智發展扮演關鍵的 角色。互動學習論者,也認為學習是個體的內在心理歷程與外界的文化、

社會情境互動,進而達到個人建構概念和認知發展的目標。因此,小組 合作學習是目前實務上常用的班級組織與運作的型態,目的是為了讓學 生在小組團隊中一起進行學習、互相幫助進而達到共同的學習目標 (黃 政傑、林佩璇,1996)。且目前國內實施之九年一貫課程,在培養學生所 需的十大基本能力中,包含了表達、溝通與分享以及尊重、關懷與團體 合作,這二項指標所強調的就是合作學習的重要性。師生和同儕之間的 溝通、論證、協調、澄清以及再建構的過程,對彼此的知識建構都有極 大的正向幫助。

在目前科學教育研究領域中,強調以社會互動的方式來進行科學學 習的相關主題,已經受到廣泛的探討。在教學上,可利用小組合作的策 略,經由同儕討論、解說或質疑的歷程中,充分提供學生建構知識的機

成效、概念學習的關聯性。在這些研究中,大多認為採用小組合作學習 的方式來進行教學,可以提高學生在科學學習上的動機與興趣。每個小 組成員依照個人不同的專業才能,彼此分工合作,可以激盪出許多新的 思考方式及想法。合作學習的相關研究也指出,教學上採用小組合作學 習的策略,對學生在科學學習上的學業成就、學習動機與態度以及班級 氣氣等都有一定的幫助 (Johnson & Johnson, 1990; Sharan & Shaulov, 1990; 洪蓉宜,2002)。但相對的,另外有一些研究指出,在小組內的學 生互動中,由於權力和地位造成不同階層的關係,也會影響學生互動的 模式,進而導致學習的資源與機會分配不均的現象 (Bianchini, 1997; 邱 旻昇,1999; 蔣佳玲,1999)。兩相對照之下,在科學學習中提倡小組合 作必要性的同時,也必須考慮組員在組內互動扮演不同角色時,所導致 的組內地位和權力結構差異,是否會影響小組合作效能,並對從事科學 學習是否有利。

近年來,有關科學學習中同儕互動模式的研究,已有增多的趨勢,

不過大部分是針對學習成效作探討。比較深入的研究,有以不同的教學 策略來看互動的歷程或類型,或是討論有哪些因素會影響同儕互動。但 其中針對小組成員角色類型做探討的研究屬於少數,且僅止於定義並區 分出小組中存在的角色類型,並沒有進一步討論不同課程內容是否會造 成小組成員的角色變化。由於研究者在不同的大學科學通識課程中,察 覺小組成員的行為表現有明顯差異,有深入探討的價值。例如:不同的 科學通識課程內容,是否會影響學生在組內角色的變化?組內成員的角 色變化是否會影響小組效能?故本研究想要深入探討大學生在不同的科 學通識課程下,其學習行為和角色類型的差異。期望藉此瞭解科學課程 的性質在小組成員的互動及角色類型上所具有之影響力。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待答問題

本研究之目的,是希望藉由觀察大學生在參與科學領域通識課程中 各種小組學習任務的行為表現,以瞭解學生在不同科學學習課程中小組 成員之角色及其變化情形。待答問題如下:

一、 在不同科學通識課程下,小組成員的角色及其變化為何?

二、 在不同科學任務類型下,小組成員的角色及其變化為何?

三、 影響小組成員角色及變化的其他因素為何?

第三節 名詞解釋

一、 科學通識課程

通識教育的目的,是使學生除了學習專業技能之外,能夠擴展對於 其他領域的認識,如:人文、科學、藝術等等,獲取能運用在生活中的 基本素養,使學生在未來執行個人的專業時,能夠有更宏觀的思考方向 及正確的價值觀。故本研究所指的科學通識課程,即是為了增加大學生 對於科學領域的認識,藉由各小組的專題研討、資料收集、實作、展演、

辯論、專家諮詢、同儕互評等過程,培養其基本科學素養內涵、基本探 究技能及批判思考的能力,並對當今的科學議題與相關的科學知識有更 深入的瞭解。

二、 科學學習任務類型

本研究中的科學學習任務是指在分組學習活動中,教師規定學生必 須進行的工作,例如科學專題研討、科學遊戲設計或是針對當代科學熱 門議題作資料收集及論證。因任務性質的不同,可將老師所實施的分組 學習活動分為專題導向及議題導向,茲分述如下:

1. 專題導向任務 (project-based task):

本研究中專題導向任務的進行過程,主要是學生依照老師 的要求,在教師的引導以及小組的合作與討論下,設計多元化 的活動或做出具體的成果,例如:完成科普文章寫作、拍攝科 普短片、設計科學闖關遊戲等,來達成大眾科學教育的目的。

2. 議題導向任務 (issue-based task):

本研究中所指的議題導向任務,則是藉由科學相關議題,

讓學生在教師的引導說明下,先在小組中針對不同議題收集資 料並共同討論,再藉由辯論或是小組發表,使參與者對此議題 做深入的論證與意見交換,並在互動的過程中,建構想法以及 反思。

三、 角色類型

個人在合作學習的團體中,會因任務、地位和責任等因素的差異,

顯示出不同的特質和行為表現,即為個人角色類型。而本研究中所提到 的角色類型,是以國內吳筱芸 (2010) 的研究為基礎,依據成員在小組 中的參與情形,將角色分為四種類型,包含:主導者、主動參與者、被 動參與者和旁觀者。

四、 小組效能

本研究中所提到的小組效能,是指整個小組合作完成學習任務的能 力和效率。當小組成員之間能夠彼此提供資源,相互幫助,共同擔負學 習責任時,即能充分發揮小組效能,提高任務完成效率,並得到較佳的 成果品質。且在完成任務及分享學習成果的過程中,也能使每個組員得 到更好的學習效果。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由於人力、物力與時間等因素的影響,本研究有其範圍和限制:

本研究屬於參與性觀察研究,以研究者擔任教學助理之課堂,進行為期 一學期的課室觀察,研究時間從民國一百年二月開始,到民國一百年六 月結束。觀察範圍包含兩門科學通識課程,代號分別為 P 課程和 M 課程。

以 P 課程二十一名和 M 課程十五名,共七個小組、三十六名學生為研究 對象。每一門課各有五個任務主題,分別觀察十週,共二十節的小組討 論活動。因此兩門課程總計有十個任務主題,共二十週、四十節的討論 活動。

本研究的對象為便利取樣,是就近以研究者擔任教學助理之課程學 生作為研究對象。參與的學生人數不多,且學習背景均為相同的學校與 任課教師,因此本研究之結果,不適合對不同年齡、地區等學習情境差 異過大的學生做過度推論。此外,受限於研究規模與學習任務類型,本 研究所蒐集的資料與分析方式,可能會因社群情境的差異而有所變化,

因此不宜對研究結果做過度引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