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二節 建議

一、 教學建議

(一) 課程內容的設計編排

從本研究中可以發現,不同的任務模式、評量方式甚至對課程內 容設計的新鮮感,都是影響小組成員角色變化的重要因素。整體來說,

教師在授課前,應依據課程目標將任務內容做適當的設計。例如:課 程成果採取多元化的呈現方式,能讓小組合作的過程多一點變化,除 了有討論科學知識、批判科學論點的過程,還可以加入實驗操作、影 片拍攝、戲劇編排、道具製作、遊戲設計等等不同的元素,讓學生有 發揮發揮創意和想像力的空間。當任務內容的豐富性增加,學生的新 鮮感就不會消失,自然能維持學習動機,積極投入在科學學習任務中。

另外,也可以考慮在合理的範圍內,給學生多一點的自主性,例 如:自行選擇有興趣的科學主題來製作任務成果,或是自由選擇成果 的呈現方式,甚至偶爾讓學生自行決定合作的對象,促進小組和小組 之間的合作,也許可以創造出新的火花、激盪出新的想法。

若是從不同任務類型的角度來探討課程設計,專題導向任務的內 容編排上,建議讓學生自行選擇有興趣研究的主題,且每一次的專題 成果用不同的方式呈現,增加學生的新鮮感。在評量設計方面,首先 建議每一項專題各組都必須繳交小組成果,讓各組在每個專題中都能 有具體的成果目標可以努力達成,維持個人參與的動機。另外,評量 方式可以同時採取自評與互評,使學生除了對自己的小組負責,在其 他小組的成果呈現時,也能仔細觀察、虛心學習,修正自我不足的地 方。

而議題導向任務的內容編排方面,為了提升每個小組的參與度,

建議教師在每一次的議題進行之前,都必須具體明確的安排好各個小 組需要擔負的任務。以本研究之 M 課程為例,只有在需要代表上場辯 論時,各組主動投入的角色才會明顯增加。因此除了需要代表上場的 組別,其他小組也必須負責其他工作,例如:將該週議題具體分為幾 個不同的討論面向,再分配給各組去做資料收集、批判與整理;也可 將器材準備、主持流程安排和辯論後的論點和科學知識整理等工作,

分派給各小組輪流負責。讓各組在每一次的議題辯論中,都有具體的 任務指標要達成,才不至於失去努力的方向。而評量設計方面,建議 在每一次的議題結束後,每個人都要針對各組所擔負的任務表現,完 成自評與互評,不但能督促自己,也能與同儕共同討論修正,不斷提 升。此外,從 M 課程中因教師介入而使主動參與者快速增加的任務八 來看,教師若在適當時機關心小組的進度或參與組員間的互動過程,

(二) 課前和課後的評量方式

在兩門不同科學通識課程中的成員角色變化可看出,在每一次任 務主題結束後都必須繳交成果以供評量的情況下,各組的角色變動的 比例偏低,且大部分成員角色均為主動參與者,成員的投入程度比較 高也比較穩定。

以此情況來推論,教師在每次任務結束時,若是規定各組都必須 繳交與任務相關的成果產出,來作為課後評量的依據,則可以激發小 組成員的責任感,刺激成員主動參與的動力。當主動參與者增加,小 組的團體動力就會增強,小組效能自然也會提高。

此外,在個案探討中發現,當主導者有在課前做好充分的準備,

會在推動小組運作上,有極大的幫助。因此教師可用獎勵或是課前評 量的方式,要求學生針對課程主題做相關的課前預習或資料準備,讓 學生在任務進行時,不至於失去討論的依據或是執行的方向,使小組 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更有效率。

(三) 分組方式的安排調整

從個案討論中,可發現主導者的領導能力強弱,對於小組的效 能有相當的影響,當小組效能較高時,組員就能在積極的參與中,

充分進行科學知識的建構。且從各組的互動模式可發現,小組成員 之間的參與機會並不相等,有些成員並不會主動參與學習,所以小 組中的主導者對於整個小組的學習成效,有相當大的影響力。

所以教師除了在課程設計上,盡量設法讓學生有興趣投入活動 之外,也可以在課程進行一段時間,對學生的特質有一定的瞭解之 後,對小組的分組方式做些調整。例如:選擇適合的學生做主導者,

或是將有主導特質的成員,平均分配到各個小組,讓這些成員能成

為典範,促進小組的互動。同樣的,也可以把旁觀者從同一小組中 拆散,破壞消極參與的氛圍,讓其他的主導者或主動參與者來帶領 他們投入活動。

除此之外,也可以依照課程內容的需要或是學習效果 的考量,

改變小組的互動模式。例如:在課程的中段,將原有的小組成員全 部打散重新分組,在變換新組員的新鮮感之下,破壞原本已經互動 一段時間的所造成的習慣或疲態,或許學生會在新的小組環境中嘗 試成為新的角色類型,讓小組產生新的合作氣象。

二、 未來研究建議

(一) 不同性別的領導風格和小組組成對角色變化的影響

在主導者的個案探討中,可發現不同性別的領導者,其領導風 格會有些微的差異。例如:女性主導者比較習慣發號施令,指使或 命令組員完成她交代的工作;相對的,男性主導者則通常會用徵詢 意見的方式來要求組員參與,口氣不會太過直接。在這樣不同的領 導風格下,是否會對小組成員的角色變化有所影響?

另外,研究者在課室觀察過程中也發現,當小組成員清一色都 是同樣性別時,互動的模式似乎也會有些差距,角色類型也不太相 似。但由於本研究受到時間及人力上的限制,對於有關性別因素的 現象無法進一步探究,建議未來後續的研究者可以繼續深入探討。

(二) 不同領導風格的主導者對角色變化的影響

在 Richmond and Striley (1996) 的研究中,提到領導者可細分 為包容型、說服型和疏離型三種。在研究者的個案探討中,也可察

因子,也就是主導者的能力強度,來討論其對小組成員角色變化以 及小組合作效能的影響。若是能進一步細分主導者的類型,也許可 以有新的發現,建議未來的研究可以朝此方向,進行更深一層的探 究。

(三) 旁觀者不參與學習活動的原因

研究者在課室觀察中發現,完全不參與的旁觀者容易影響附近 成員投入學習任務的狀況,甚而導致主動參與者減少以及小組效能 低落的情形。在本研究的個案探討中,因旁觀者對小組並無貢獻,

且其行為大都與學習任務無關,容易被忽略,故除了探討課程編排 和任務類型兩個因素之外,沒有針對旁觀者不投入學習活動的其他 原因作深入探討。建議後續的研究者可以深究旁觀者不參與學習活 動的其他原因,也許能有新的研究發現。

參考文獻

一、 中文部分

方國榮 (2009)。合作學習教學策略對國小五年級學童學習成效之影響 - 以「植物世界面面觀」單元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北 教育大學自然科學教育學系碩士班,台北市。

朱則剛 (1994)。建構主義知識論與情境認知的迷失—兼談其對認知心理 學的意義。教學科技與媒體,13,13-14。

吳文龍 (2005)。自然科創意與批判思考教學對國小學生學習動機、批判 思考及科學創造力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台北市立師範學 院科學教育研究所,台北市。

吳筱芸 (2010)。國小六年級學童在不同科學學習社群中的角色差異(未 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數理教育研究所,屏東市。

吳慧珠、李長燦 (2003)。Vygotsky 社會認知發展理論與教學應用。載 於張新仁(主編),學習與教學新趨勢(105-158 頁)。台北市:

心理出版社。

吳穎沺 (2003)。建構主義式的科學學習活動對國小高年級學生認知結構 之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交通大學教育研究所,新竹市。

李怡英 (2001)。探討意見衝突在小組互動中的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 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台北市。

李金樹 (2006)。實施創造性問題解決訓練課程對國小六年級學生科學創 造力與問題解決能力之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中教育 大學自然科學教育學系碩士班,台中市。

沈文蓓 (1997)。小學高年級學生小組討論之歷程分析(未出版之碩士論 文)。臺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台南市。

沈冠名 (2012)。國小五年級對話取向探究教學行動研究(未出版之碩士

周惠玲 (2002)。國二數學科因式分解單元實踐合作學習之行動研究(未 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數學研究所,高雄市。

林生傳 (1998)。建構主義的教學評析。課程與教學,3,1-13。

林佩曇 (2003)。國小三年級自然科分組情境下小組學習歷程之研究(未 出版之碩士論文)。台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台中市。

林萬億 (1998)。團體工作:理論與實例。台北市:五南。

林麗羨、陳龍川 (1996)。建構主義教室的呈現。國教園地,55,22-27。

林惠瑩 (2004)。國小學童在不同科學學科中小組同儕互動之比較(未出 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南師範學院自然科學教育研究所,台南市。

邱旻昇 (1999)。從期望地位的觀點探討學生在科學小組討論中互動的平 等性(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

台北市。

柯志忠 (2000)。社會互動寫作教學方法對國小高年級學童寫作品質及寫

柯志忠 (2000)。社會互動寫作教學方法對國小高年級學童寫作品質及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