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五、 名詞定義與學理探討

(⼀)「商業模式」(Business Model)

商業模式的起源最早出現在 1970 年代,⽤來描寫資料與流程之間的關連 與結構。到 1990 年代中期,隨著網際網路時代來臨,商業模式觀念開始蓬勃 發展,到了 2001 年,《Fortune》雜誌所列出的五百⼤企業中,已有將近 27%

的企業,在年度財務報表中出現商業模式字眼。在商業模式的發展過程中,不 同領域對商業模式的關注層⾯也有差異,不過,儘管商業模式的定義相當分歧

(如表 2-11),仍舊還是可以從這些定義中,萃取出⼀項共通的核⼼項⽬,就 是顧客價值。商業模式所關⼼的議題,也圍繞著「顧客價值」發展出以下三項 問題:1.企業的商業模式為顧客提供什麼價值;2.企業的商業模式設計,要如 何提供這些價值;以及 3.企業的商業模式要如何讓企業為顧客提供的價值,可 以成為企業的營收。(鍾憲瑞,2010)

表 2-11 商業模式的定義

作者及年份 定義

Timmers,1998 商業模式是⼀組產品、服務及資訊流的架構,此架構描述 了牽涉在模式內的各類企業⾏動者及其⾓⾊、潛在獲利、

以及收⼊來源。

Markides,1999 商業模式可解釋⼀家公司提供的產品或服務,誰是公司的

⽬標消費者,要如何實現公司的計畫以及公司可以從中獲 得多少利潤。

Mahadevan,2000 商業模式是企業與商業夥伴及買⽅之間的價值流(value stream)、收益流(revenue stream)、後勤流(logistical stream)的組合。

MacMillian,2000 組織如何組織其投⼊資源,將其轉化為有價值的產出,並 使消費者願意購買的觀念。

Hamel,2000 好的商業模式必須能夠產⽣經濟戰略。經濟戰略應包含規 模,重點和範圍。

Applegate,2001 商業模式是⼀種複雜的公司對⾃⾝結構、組成要素之間的 關係與如何回應真實世界的研究。

Weill & Vitale,2001 商業模式實為⼀則敘述,⽤以描述公司的消費者、同盟夥 伴與供應者之間的⾓⾊與關係、確認公司的物流、⾦流、

資訊流以及其所提供給參與份⼦的主要利益。

Mit et al,2001 商業模式是描述在商業中的⾓⾊、⾏為、價值產⽣過程。

強調價值網路,網路中不同的代理商與其在網路中的⾓⾊。

Amit and Zott,2001 企業利⽤商業機會,設計⼀組交易,以創造價值。商業模 式則是關於這組交易的具體內容、結構及統治的陳述。商 業模式也是⼀組相互依賴的活動構成的系統。

Bouwman,2002 商業模式是⼀家公司與其客⼾、夥伴及供應商的⼀種⾓⾊

與關係的描述。

McGrath & MacMillan,2002 商業模式是⼀個組織將他的 Inputs 組合轉化成有價值的 Outputs,使消費者有意願付款的⽅式。

Chesbrough and

Rosebloom,2002 商業模式是將技術與經濟價值的實現加以結合的⼀套邏 輯。

Magretta,2002 商業模式是解釋企業如何營運的⼀套故事。好的商業模式 必須能回答「誰是顧客」、「顧客價值是什麼」、「如何為 企業獲取贏利」、「以適當成本傳遞價值給顧客的經濟原 則是什麼」等問題。

Afuah & Tucci,2003 商業模式是⼀家公司⽤來建⽴並使⽤資源,以提供⽐競爭 對找更好的加值服務給其他消費者,並達到持續性獲利。

Rappa ,2003 認為商業模式是企業為永續經營所採取的營業⽅式,也就 是如何獲利的營運⽅式。

Lumpkin & Dess,2004 解釋企業如何在競爭的環境中創造價值並賺取利潤的⼀種

⽅法或⼀組假設。

Osterwalder,2004 商業模式是以⼀組元素、元素間的關係,以及概念來表⽰

特定企業的商業邏輯。

Shafer、Smith &

Linder,2005

商業模式界定為企業在價值網路中創造和獲取價值最根本 的核⼼邏輯和策略選擇。

Tikkanen,2005 商業模式是由許多彼此連結的元件所構成,在此架構的執

⾏過程中,元件會被不斷的重新發現、調整與微調變化。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Morris et al,2005 商業模式是⼀組陳述,說明要如何制訂與投資及產品架構 相關的決策,以便於在特定市場上創造持久競爭優勢。商 業模式有六個基本要素:價值主張、顧客、內部流程/能 耐、外部定位、創造經濟利益的模式、⼈事/投資者佈局。

張忠謀,2008 商業模式為公司處理其與客⼾和供應商事務的⽅式。

Johnson, Christensen and

Kagermann,2008 商業模式包含四項必須⼀起考量以創造及傳遞價值的要 素:顧客價值主張、創造利潤的途徑、關鍵資源、及關鍵 流程。

CDRI,2009 營運模式為描繪公司營運獲取利潤的⽅法,其內涵囊括營 運所涉及利害關係⼈之⾓⾊與關係,以及公司資源的流向,

從投⼊產出直⾄販售⾄消費者⼿裡。

Casadesus-Masanell &

Ricart, 2010

商業模式陳述⾜以⽀持⼀項顧客主張的有效性的邏輯及資 料收⼊結構、以及傳遞這項價值所需的成本結構。

資料來源:整理⾃李煉祥,2011,P.31-33。

《商業模式:創新與管理》,鍾憲瑞,2012,P.32。

商業模式的構成要素,因主張的概念有著不同程度的相似與差異。

Alexander Osterwalder(2004)綜合諸多概念的共同點,提出⼀個包含九要素 的參考模型,並將此九要素繪製成商業模式圖(圖 2-15),廣泛地受到各界使

⽤。此九要素分別為:

1.⽬標客層(Customer Segment):顧客是所有商業模式的⼼臟,⼀個企 業鎖定為⽬標,要接觸或服務的個⼈或組織群體。⼀個公司可以把顧客分為不 同客層,⽬標客層有各種不同型態,例如:⼤眾市場、利基市場、區隔化市 場、多元化市場、多邊平台(多邊市場)等,組織必須決定服務哪些客層,針 對某個特定客層的需求,仔細設計出⼀個商業模式。

2.價值主張(Value Propositions):指的是可以為特定的⽬標客層,創造出 價值的整套產品與服務,可迎合或滿意顧客的需求。這些價值可能與數量有關

(如價格、服務速度),或是與品質有關(例如設計、消費者使⽤經驗)。

3.通路(Channels):指的是⼀家公司如何和⽬標客層溝通、接觸,以傳達 其價值主張。通路有五種不同階段,分別是(1)認知、(2)評估、(3)購買、(4)傳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遞、及(5)售後,⼀家公司可選擇⾃有通路或是合夥通路,或是兩者皆有,公司 要能找出正確的通路組合,以便能依照顧客想要的⽅式與之接觸。

圖 2-15 商業模式圖

資料來源:《Business Model Generation》,Alexander Osterwalder & Yves Pigneur,2010.

4.顧客關係(Customer Relationship):指的是⼀家公司與特定的⽬標客 層,所建⽴起來的關係型態。

5.收益流(Revenue Streams):指的是⼀家公司從每個客層所產⽣的現⾦

流(收益必須扣除成本,才能得到利潤)。例如透過資產銷售、收取使⽤費、會 員費、租賃費、授權費、仲介費、廣告等,每個收益流都有可能有不同的訂價 機制。

6.關鍵資源(Key Resources):要讓⼀個商業模式運作所需要的重要資 源,可分為實體資源、智慧資源、⼈⼒資源、財務資源,公司可⾃⼰擁有或租

⽤,或從關鍵夥伴處取得這些資源,讓企業得以創造並提供價值主張、接觸市 場、與⽬標客層維繫關係,然後賺得收益。

7.關鍵活動(Key Activities):指的是公司要讓商業模式運作最重要必辦事 項。可分為⽣產、解決問題、平台/網路等幾類。

8.關鍵合作夥伴(Key Partnerships):建⽴夥伴聯盟的原因,不外是讓商 業模式最適化,或是減低⾵險,或是取得資源。夥伴關係可分四種類型:

(1)⾮競爭者之間的策略聯盟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2)競合策略:競爭者之間的策略夥伴關係 (3)共同投資以發展新事業

(4)採購商與供應商之間的夥伴關係,以確保供貨無虞

9.成本結構(Cost Structure):運作⼀個商業模式,會發⽣的所有成本。

成本結構會有固定成本、變動成本、規模經濟及範疇經濟等幾項特徵。

檢視相關研究⼜可進⼀步發現,未來商業模式主要⽤於解決三個議題:

1.電⼦商務和組織內資訊技術的使⽤;2.價值創造、競爭優勢和企業績效等策 略議題;3.創新和技術管理。(Christoph Zott, Raphael Amit & Lorenzo Massa,2010)

(⼆)「服務創新」(Service Innovation)

服務創新概念源於 Betz(1987)Managing Technology Competing through New Ventures, Innovation, and Corporate Research⼀書中提出,服 務創新並⾮新技術⽣產程序的程序創新,亦不是新型態產品的產品創新,⽽是 在競爭市場中引⼊技術為基礎導向的服務。(Ark,2003;Betz,1987)。服務創新 亦是基於操作過程的改變(Ark,2003; Tidd & Hull,2003; Tax & Stuart, 1997)

或者改善解決問題的⽅法以提⾼產品與服務的價值(Jan & Christian,2005;

Tidd & Hull,2003)。(王宜琴,2014)Miles21在 1993 年的”FUTURES”雜誌

(Vol.25, No. 6, pp653-672)中列出了⼀系列服務的特徵,並將其與特定類型 的創新相關聯,之後這概念不斷地在各種領域被討論及研究,這些包括但不僅 限於22

1.服務產品的創新-新或改進的服務產品。通常這與「技術創新」形成對

⽐,儘管服務產品可具有技術要素,這種服務意識與服務設計和新服務發展密 切相關。

21 曼徹斯特大學創新研究所執行董事(Manchester Institute of Innovation Research, MBS)Prof Ian Douglas Miles 是”服務創新”研究的國際知名學者之一。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2.服務流程的創新-設計和⽣產服務新的或改進的⽅式。這可能包括服務 提供系統的創新,可能是技術性的,技術或專業知識,或⼯作組織的問題,例 如專業⼈員及專業⼈員之間的重組⼯作。

3.公司、組織和產業的創新-組織創新,如同服務產品或流程創新,在服 務機構中創新過程的管理。

服務創新是⼀種多構⾯的現象,這意味著服務創新可以採取各種形式,並 與服務主導型企業的價值創造過程的不同部分聯繫起來。在諸多學者研究的理 論基礎下,Hertog & Bilderbeedk(1999)提出服務創新的四構⾯整合模型,

如圖 2-16,任何⼀項創新都可以視為模型中四個構⾯的某種特定組合:

1.新服務概念:有些服務創新是有形的,在服務交付給客⼾時常會牽涉產 品於其中,例如⾃動提款機。⽽⼤部分的服務創新並無實體產品,⽽是解決⼀

特定問題的新點⼦或是新觀念。

2.新客⼾端介⾯:服務提供者與客⼾間的互動介⾯,服務業者可提供創新 的⽀援服務,例如研發服務或設計服務,⽽這些共同研發或是共同⽣產過程很 難去定義創新⼀定在服務提供者端或是客⼾端,服務業者透過與客⼾的互動過

圖 2-16 服務創新的四構⾯整合模型

資料來源:Hertog & Bilderbeek,2008;本研究繪製。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程吸收客⼾端的知識,也是⼀個創新來源。

3.新服務傳遞系統:指的是內部組織的改變,如訓練員⼯⾯對新的服務、

成⽴新組織來因應新的業務擴展等。

4.新技術選擇:類似製造⼯藝創新,新的知識科技對服務尤其重要,透過 快速的訊息處理技術廣泛的運⽤,加速創新服務的過程。

服務創新四構⾯彼此相互影響,各構⾯分別透過⾏銷、組織發展、銷售加

服務創新四構⾯彼此相互影響,各構⾯分別透過⾏銷、組織發展、銷售加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