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一、擬題(problem posing)

本研究的擬題是指學生以自己的數學經驗,在教師所給定的條件或情 境下,自己想出一個數學題目來。

二、擬題教學

本研究所指的擬題教學,是指教師在教學活動中給予學生一些數學條 件,讓學生依據自己的構想,擬出符合條件的數學題目。學生完成擬題後,

由學生自行或交換解題。進行討論辯證的教學過程,師生共同欣賞、討論,

並修正錯誤的部分。

三、共同擬題

本研究所指的共同擬題,是指在給定條件下,教學者引導全班共同討 論出情境、更改數據、題目結構等,共同發展、修正成一個完整題目,記 錄於黑板上,再由全班共同解題或隨機指派學生上台解題。

四、合作擬題

係指由教師給定指定條件,再經由小組進行討論、溝通,擬出新的題 目來,並記錄於學習單及空白海報上,張貼黑板,進行全班評鑑、修正,

最後解題。

五、擬題作品的分類

研究者採用國內學者梁淑坤(1999)所發展出的一套評量工具,如下 表1-4-1,將學生擬題的作品分類,編碼數字「1」至「5」,為擬題好壞 程度的評比,再依此分類方式,改編進行細部的擬題作品類型,細分類型 分析表詳見表4-2-1。

表1-4-1 擬題作品分類表(梁淑坤,1999:204)

題 目 類 分類 非題目類 可行的

非數學 不可行

資料不足 資料適中 資料超過

編碼 1 2 3 4 5 5

六、數學態度

數學態度是指學生對於數學學習的行為、情感與認知的程度。本研究 所指的數學學習態度是研究者參考學生的日記、教師札記及研究者自編的 數學擬題的回饋問卷上的記錄,配合與學生晤談來評論學生對擬題教學後 之學習數學之態度轉變。

第二 第二 第二

第二章 章 章 章 文獻探討 文獻探討 文獻探討 文獻探討

本章共分四節,首先探討數學擬題的意義與內涵;其次,探討國內外有 關數學擬題的相關研究;再者,探討時間學習概念與兒童時間概念認知發展 的過程;最後分析時間教材內容及學生在時間化聚計算的迷思概念。

第一節 探討擬題的意義與內涵

壹、擬題的定義與特徵

近年來擬題的教學活動與研究逐漸受到重視,國外有許多學者、數學教 育組織將擬題視為重要的數學教育方法(Moses, Bjork, & Goldenberg, 1993;NCTM ,1989,1991,2000;Silver, & Mamona,1996),國內也有許多 相關性研究(周幸儀,2002;陳佩琦,2003;林群雄,2004;吳進寶,2005;

康滋容,2005;趙坤川,2006;陳金章,2007),其研究者也都認同學生擬 題教學的重要及成效。國內學者梁淑坤(1994)對擬題下了一個定義:「自 己想出一個數學題目來」。國外學者English(2004)將擬題定義為:從一個舊 的問題來定義一個新的數學問題。美國學者 Silver(1994)則認為擬題是 包括產生新的問題、給一個情境產生問題和解題的課程中形成問題。綜上所 述,依據各家對擬題所下的定義,研究者認為擬題可以定義為「學生依據自 己既有的數學概念為基礎,與生活經驗作結合,在教師所提供的數學問題與 擬題策略,自己設計出獨一無二的數學問題。」

擬題可能發生在解題前先擬題,或在解自己所擬的問題中,再修定自己 所擬的題目;亦可能發生在解題後再擬題。由於擬題者所擬的題目是出自於 個人猜想或推理,所以題目組織不如教師布題的縝密,也未如經過多位學者 詳細審核過的教科書清楚、可解,有可能較顯粗糙或不完整,或欠足夠資料 以解題,所以梁淑坤(民83)對於擬題行為提出四項特徵:

一、組織的方法是屬於個人的(idiosyncratic):擬題建立在個人的數 學知識基礎,結合生活經驗,創造出一個新的數學題目,不一定與其 他人的想法相同。

二、擬題過程當中包括猜想及可信推理(plausible reasoning):擬題 是在模擬的過程中想出一個題目來,擬題者進行擬題時,會反問自己

一連串問題像「假如是…?」(What if…?),「假如不是…?」

(What if not…?)(Brown & Walter,1983),也許要用數學的 猜想與可信推理(Polya,1945)。

三、擬題可以發生在解題前(before)、解題中(during)、以及解題後

(after problem solving)。

四、擬題者(學生)由於經驗不足,其所想出來的題目可能是「粗糙的」

(primitive)、不完整的(incomplete),甚至是不可行(implausible)

的或是欠缺足夠的解題資訊(insufficient)。

瞭解以上四項擬題者可能會出現的擬題特徵後,發現擬題的結果和擬題 者的數學經驗有著極大的關聯。當擬題有系統地融入學生數學學習時,即使 只是簡單的讓學生形成問題,對於學生數學解題表現、數學態度都能有正向 的影響(Silver & Cai,2005)。林原宏、許淑萍(2002)的研究也指出 擬題的活動自然形成數學化的思考方式,擬題者可將這些繁複的數學知識重 新組織,並發現其系統性與關連性。因此在擬題的過程中,學生會組織、思 考題意的完整性,並可提升學童創造題目的能力。當學生擬好題目後,進行 思考題意或自行為自己所擬的題目解題的同時,也培養數學思考的能力。

貳、擬題的類型

擬題是表徵的轉換,擬題類型的分類依各個學者的研究方法不同而有不 同的分類,以下依Reitman、Tsubota、Silver、Stovanova和Ellerton及梁 淑坤等人的擬題分類方式加以探討。

一、Reitman的題目結構分類方式

Reitman(1965)將題目的結構依照已知(given)已定義清楚或未定義 清楚,以及目標(goal)是否定義清楚,提出四種問題的結構。如下列情 況:

第一類型:為已知相當清楚且目標已定義清楚,此為結構題 (structured problem)。

第二類型:為已知已定義清楚,目標未定義清楚,此類型為非結構題 (ill- structured problem)。

第三類型:為已知未定義清楚,目標已定義清楚,此類型為非結構題。

第四類型:為已知和目標皆未定義清楚,此類型為非結構題。

二、Tsubota(坪田耕三)的擬題類型

Tsubota(1987)「生動的算術」一日文書中提及,擬題的方法可分為 七種:

(一) 模仿法或類題法:學生學習某個完整的結構題後,做出和此同樣 的題目。

(二) 算式法:教學者提出一個公式,學生再做出適用此公式的問題。

(三) 原理法:教學者給予某一數學的原理,讓學生做出和此相對的題 目。

(四) 訂正法:教學者出一個題目,其中故意漏掉某些必要的條件,或 給予其他不必要的條件,或做出矛盾而須訂正的方法。

(五) 實驗法:教學者透過實驗或以具體物操作佈題,讓學生以此事項 為依據做出題目。

(六) 自由法:讓學生以自由的題材,進行自由形式的擬題。

(七) 題材法:教學者給定主題,讓學生在既定題材中擬題。

三、Silver的擬題方法

Silver(1994)對擬題的分類是依據擬題者產生新題目時,所構想的 方式,可以分成兩種:

(一) 依據給定的題目中,再產生新的題目。

(二) 由情境或經驗中,再創造新類型的題目。

四、 Stovanova和Ellerton的擬題類型

Stovanova和Ellerton(1996)將擬題分為三種類型:

(一) 結構(structure)的情境:擬題者可以利用現有的題目加以改變。

(二) 半結構(semi-structure)的情境:擬題者利用先前的數學知識、

技巧及概念的連結,完成一個完整結構的問題。

(三) 自由(free)的情境:讓擬題者在給定的自然情境下自由發揮。

五、梁淑坤的擬題類型

梁淑坤(1997)依據「國小數學課程標準」(教育部,1993)所訂定的 內容,編製一套擬題的評量工具,在其擬題的教材中,將擬題類型分為 六大類:

(一)算式類:給一個算式,此算式不一定是正確的算式,讓學生根據 這個算式擬出題目。

(二)文字類:呈現一段文字的敘述,再讓學生依據文字敘述中所給的 條件擬出一道題目。

(三)圖表類:給一個圖表,讓學生依據圖表擬出一個跟圖表內容相關 的題目。

(四)解法類:規定一種運算方法,如「乘法」或「除法」,讓學生擬 出的題目是運用此運算方法來解題。

(五)答案類:給予一個答案或一個解題記錄,要求學生擬出符合佈題 條件中的題目。

(六)題目類:給一個題目,要求學生解題後,再根據此題目擬出一個

参、擬題在數學教育上的重要性

九年一貫課程主張為國民的終身學習奠下基礎,所以數學課程的發展除 了知識的傳授,更需要配合各階段學生的身心與思考型態的發展,結合生活 經驗,營造適合學生能力與興趣的學習環境,發展數學學習活動,加強能力 的開拓。而擬題教學是近年來國際上許多學者及數學教育家關注的研究,研 究者將擬題教學的重要性歸納為以下五項:

一、結合數學學習與學生的生活經驗

學生為了讓自己所擬的題目比別人更多元、更特別,所以必須注意觀 察生活周遭的環境以及身邊的人、事、物(林群雄,2004)。在擬題的過 程,學生會配合生活經驗及感興趣的事物來擬題,所以教師也可透過擬題

活動,了解學生擬題的素材及想法。劉芳妃(1998)在合作擬題的研究中,

發現學生對於以周遭相關的人、事、物作為擬題素材,反應最為熱烈。有 此可知,透過擬題活動可以增進學生對數學概念的理解,並將知識連結 到日常生活經驗中(林德宗,1999)。

二、激發學生解題的動機

透過擬題教學,由於題目是學習者自己想出來的,結合生活經驗,便 很容易解答。梁淑坤(1994)的研究認為解題者本身對於自己所擬出的問 題,解題的動機會較高。坪田耕三(1987)也認為以學生本身有關的問題 做教學,更可引起小孩子求知的欲望。因此擬題教學提供學習者發揮創造 力的機會,更可以提昇學生解題的動機和興趣,促進積極學習的態度。

三、增進學生察覺迷思概念及對問題結構的理解

傳統的學習是學生接受教師布題,屬於被動式學習,不容易瞭解數學 抽象觀念,但透過擬題活動,我們可以使數學抽象具體化,讓學習變得有 意義。周筱亭(1995)指出有意義的學習是指兒童能有自己的想法,而不 是大人決定是否對兒童有意義的作法,國內研究者劉祥通(1996)也指出,

在課堂中要求學生擬題,可以加深學生對問題結構的瞭解。由此可知,擬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