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緒論

第五節 名詞界定

茲將本研究常用的重要名詞予以界定解釋如下:

一、 細懸浮微粒(PM2.5)

根據行政院環境保護署(2015)對細懸浮微粒(PM2.5)的定義如下:

空氣中存在許多汙染物,其中漂浮在空氣中類似灰塵的粒狀物稱為懸 浮微粒(Particulate Matter, PM),PM 粒徑大小有別,小於或等於 2.5 微 米(μm)的粒子,就稱為 PM2.5,通稱細懸浮微粒,單位以微克/立方公 尺(μg/m3)表示之。它的直徑還不到人的頭髮絲粗細的 1/28,非常微 細可穿透肺部氣泡,並直接進入血管中隨著血液循環全身,故對人體 及生態所造成之影響是不容忽視的。(行政院環境保護署,2015)

二、 細懸浮微粒(PM2.5)知識

本研究所提出的細懸浮微粒(PM2.5)知識(Knowledge)是指對細懸浮 微粒(PM2.5)的了解程度,經參考《細懸浮微粒之健康風險與預防手 冊》(葉國樑、陳王琨、曾治乾、簡弘民等人,2012)、《認識細懸浮 微粒》衛教手冊(陳咸亨,2015)、鄭麗瑤等人(2016)、陳晉興(2016)、

張雅雯(2015)、吳鳳科技大學(2015)、鄭尊仁(2012)、Douglas(2009)、

Greene & Morris(2006)、The WHO Regional Office for Europe(2013)等 多份國內外文獻後,歸納出細懸浮微粒(PM2.5)知識的內容,並以此編

製本研究的問卷之知識題,包含「細懸浮微粒定義與種類」、「細懸 浮微粒的健康效應」、「細懸浮微粒來源」、「細懸浮微粒防治資 訊」等四大面向,共 23 題。

三、 環境敏感度

Sia, Hungerford, & Tomera(1986)指出:環境敏感度(Environmental Sensibility)是環境素養所包含的其中一個面向;經參考莊博閔、曾治 乾、黃禎貞、葉國樑(2011)、魏鈺玲、曾治乾、黃禎貞、莊博閔、葉 國樑(2011)、廖哲緯與曾治乾(2013)及龔心怡、蕭伯紹、李靜儀(2015) 和鄭麗瑤、葉國樑、曾治乾、黃禎貞、葉明祥(2016)等研究及行政院 環境保護署(2019)的環境 E 學院網站中對環境敏感度的定義後,歸納 得出:環境敏感度乃是指個人對於環境問題的嚴重程度及其和個人切 身相關程度的看法,且其與個人過去的生活經驗或社會群體有關;而 當一個人對自身所處的環境愈關心,其解決環境問題的動機或信念就 會愈強。透由觀察、測量、分類、排序、空間關係、分析、推論、預 測與詮釋等的感官覺知能力訓練,可以培養並提升學習者對環境中各 種人為破壞及汙染的覺知,及對於自然環境與人為環境之美的欣賞與 敏感度。

故本研究總結得出的環境敏感度即為:個人對環境問題與議題及 其相關因素之關心程度;問卷內容包含「對環境議題的關心程度」、

「環境問題影響生活及健康的關心程度」及「經濟發展所導致之環境 問題的關心程度」,共 8 題;並採用李克特量表,將選項分為「非常 關心、關心、中立意見、不關心、非常不關心」等五個等級。

四、 防治態度

Fishbein & Ajzen(1975)對態度(Attitudes)的定義為:個人在從事某 項特定行為的表現時,所產生的一些評價及感受,而這些評價與感受 將會影響其從事該項特定行為的意願性程度;因此藉由個人態度的表 現可以預測其可能的行為。本研究中所提及的防治態度係指對細懸浮 微粒的防治態度,是由環境態度(Environmental Attitudes)延伸而來。

環境態度是指個人依據過去學習而來的舊經驗,抑或是根據在自然環 境中經歷過的接觸或體驗,故而對環境中特定的人、事、物所產生的 心理反應與表現,其包含對自身所處之環境或環境議題的關心、行動 動機與價值信念(李永展,1991;江昱仁、黃宗成、郭孟妮、張文娟,

2008;龔心怡、蕭伯紹、李靜儀,2015;鄭麗瑤等人,2016)。

故本研究的防治態度即為:個人對環境議題的心理反應與表現;

問卷內容包含「對細懸浮微粒的危害防範」、「個人防治行為之責任

感」及「企業政策」,共 12 題;並採用李克特量表,選項分為「非 常同意、同意、中立意見、不同意、非常不同意」等五個等級。

五、 防治自我效能

自我效能(Self-Efficacy)的概念最早由 Bandura 提出,他將自我效 能定義為:人們對自己是否能達成某特定行為表現的信念,將對影響 他們的生活事件產生影響;因此,自我效能的信念決定了人們如何感 受、思考、激勵自己與行為表現。自我效能的信念會透由四個主要過 程而產生不同的效果,此四個過程分別為:認知、動機、情感和選擇 (Bandura, 1994)。

本研究中所提出的防治自我效能即是指細懸浮微粒防治的自我效 能;問卷參考參考臺北市政府衛生局出版的《細懸浮微粒之健康風險 與預防手冊》(葉國樑等人,2012)、行政院環境保護署出版的《認識 細懸浮微粒》衛教手冊(陳咸亨,2015)及莊博閔等人(2011)、魏鈺玲等 人(2011)、廖哲緯與曾治乾(2013)、龔心怡等人(2015)、鄭麗瑤等人

(2016)的研究編製而成,內容包含「從食衣住行等方面進行的 PM2.5防 治自我效能」、「個人消費自我效能」、「向家人和朋友進行說服之 積極倡議防治行為的自我效能」,共 9 題;並採用李克特量表,選項

分為「非常有把握、有把握、一半把握、沒把握、非常沒把握」等五 個等級。

六、 防治行為意圖

行為意圖(Behavior Intention),Fishbein 和 Ajzen(1980)對其的定義 為:個人想要從事某特定行為的行動傾向與程度,也就是指在決定行 為選擇的過程中,個人對某特定行為的行動意願強度;而在測量方 面,可將行為意圖轉化為個人願意付出多少心力,抑或是否願意努力 嘗試等題項,以此來解釋及預測個人的實際行為表現。

本研究中所提及的防治行為意圖,乃是指對細懸浮微粒防治行為 的意圖,也就是行動意願強度;問卷參考臺北市政府衛生局出版的

《細懸浮微粒之健康風險與預防手冊》(葉國樑等人,2012)、行政院 環境保護署出版的《認識細懸浮微粒》衛教手冊(陳咸亨,2015) 及鄭 麗瑤等人(2016)的研究中,所建議的防治行為而編製,內容包含「從 食衣住行等方面進行的 PM2.5防治行為」、「個人消費行為」、「有 無進行說服家人和朋友之積極倡議防治行為的行動」,共 9 題;並採 用李克特量表,將選項分為「非常有可能、有可能、不確定、不可 能、非常不可能」等五個等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