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本章節共分為五節,首先介紹研究背景與動機,接著解釋研究目 的,並依循研究目的提出研究假設,再針對本研究所提及的重要名詞 予以界定詳述,最後說明本研究的研究限制。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2013 年 10 月 17 日,世界衛生組織(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HO)的國際癌症研究中心(International Agency for Research on Cancer, IARC)發布了一份報告,其內容指出:室外的空氣汙染是造成癌症死

亡的主要環境因素,並宣布將空氣汙染歸類為對人類致癌的第一級致 癌因子;而懸浮微粒(Particulate Matter, PM)是室外空氣汙染的主要成 分,也被列為對人類的第一級致癌物。此外,IARC 專題研究計劃中 召集的世界頂級專家在徹底審查了最新的科學文獻後表示:有足夠的 證據證明室外空氣汙染會導致肺癌;並指出空氣汙染與膀胱癌罹患風 險的增加有正相關(IARC, 2013)。

2014 年中華職業醫學雜誌 21 卷 4 期的《細懸浮微粒暴露與心血 管疾病:系統性回顧及整合分析》中提到:工業革命後,日新月異、

突飛猛進的科技及高度的工業化社會,雖然使各個國家的經濟能夠快 速成長,但也導致空氣汙染程度日趨嚴重;尤其是人口密集的地區及

汽機車輛使用率高、有重工業區的城市,天空幾乎是不見天日,只能 看見灰濛濛、充滿霧霾的天空。此外,人若長期暴露在大量的細懸浮 微粒(PM2.5)之下,將會對健康產生負面影響,使慢性呼吸道疾病及心 血管疾病的罹病率、死亡率的風險大幅提升(王建楠、李璧伊,

2014)。

2015 年好健康 10 月份雜誌的《細懸浮微粒 PM2.5健康新殺手》

此篇文章中提到:近年最受關切的空氣汙染指標物,就是細懸浮微粒 (PM2.5),因為細懸浮微粒的粒徑比髮絲還要細小,能夠深入肺泡干擾

肺部的氣體交換,進而對人體的健康產生影響,因此在2013 年已被 世界衛生組織(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HO)的國際癌症研究中心 (International Agency for Research on Cancer, IARC)列為第一級致癌

物,若長期暴露還會增加心血管疾病、呼吸道疾病以及肺癌的風險罹 患率(張雅雯,2015)。

2015 年 4 月 7 日,民報《致癌髒空氣 全臺 PM2.5超標大揭露》

的報導中指出:

根據綠色和平2014 年年度「城市 PM2.5排行榜」調查、環保署資料指 出,臺灣在亞洲國家PM2.5濃度排名,臺灣左營年平均值 42.2 微克/每 立方公尺,排行僅低於印度德里153 微克/每立方公尺、中國北京 83.2

同年,臺灣氣喘衛教學會會刊第 38 期中的《空氣汙染與細懸浮 微粒(PM2.5)對健康影響》此文中則提及臺灣目前空氣品質現況:2014 年臺北的PM2.5濃度約近20 微克、臺中約為 25 微克、高雄則將近 30 微克,是世界衛生組織建議標準10 微克的 2 至 3 倍(徐世達,2015)。

2015 年康健雜誌第 197 期中的《只要呼吸就不能倖免》文章中提

到,臺灣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的副院長詹長權表示:兒童每分鐘要吸入 6 至 7 公升的空氣,相當於 3 大罐以上的家庭號鮮乳容量;而成人每

分鐘要吸入7 到 14 公升的空氣,每天合計約 1 至 2 萬公升,相當於 80 個裝滿的標準浴缸。當在劇烈運動時,人每分鐘更要呼吸超過 50 公升的空氣;在空氣汙染嚴重的情況下,每人每天吸入空氣的量有多 大,就相當於每天吸入的致癌物分量有多多,如此日積月累的狀態 下,每人每年因呼吸所吸入的致癌物,份量極為驚人(邱宜君,

2015)。

2015 年,吳鳳科技大學出刊的健康專刊《今天空氣好嗎?》中提 及,中興大學環境工程系的莊秉潔教授指出:美國的研究證實,

PM2.5 每1 立方米增加 10 微克,人就會少活 7 到 8 個月,還會使肺癌 死亡率增加8%,而肺癌也是臺灣近年成長速度最快的癌症;在 2003 年時,肺癌是臺灣十大癌症死因中的第二名,相隔10 年後,在 2013

病因中的第一大殺手(吳鳳科技大學,2015)。

2015 年行政院環境保護署編纂出版的《認識細懸浮微粒》衛教手 冊中表示:為防制空氣汙染,維護臺灣人民健康及提升生活品質,環 保署特別制定空氣汙染防制法,並參考世界衛生組織及歐美各國的空 氣品質標準,來訂定我國空氣中各項汙染物,尤其是PM2.5的濃度之 標準值;並自民國83 年開始,陸續在臺灣各地設置空氣品質監測 站,以便能即時監測臺灣各地的空氣品質,並給予民眾空氣汙染風險 預警;同時協同教育部在校園中宣導並實施「校園空氣品質旗幟宣導 試辦計畫」(陳咸亨,2015)。

2015 年 5 月,世界衛生組織(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HO)在 日內瓦舉辦的世界衛生大會(world Health Assembly, WHA),根據其會 議決議中所提出的空氣汙染解決方案,可知:國家衛生當局是擔任空 氣汙染防治的關鍵性角色,政府的各部門彼此之間應共同合作,將空 氣汙染防治此公共衛生議題納入所有與其相關的全國性、區域性和地 方層級的政策中;並喚起公眾意識,以期能有效地改善空氣汙染,發 揮潛能來拯救生命和減少醫療支出(WHO, 2015)。

Sabatier(1986)學者將眾多的政策執行理論歸納出三種執行模式,

分別為由上而下執行模式(Top-Down Approach)、由下而上執行模式

Approach);而《政策執行與評估》此書表示:在上述三種途徑中,整

合型執行模式同時兼具「由上而下」和「由下而上」兩執行模式的優 點(李允傑、丘昌泰,2000);由此可知,空氣汙染防治政策的執行,

除了政府法規的制定與把關之外,民眾也應提高對自身健康危機的警 覺,政府與人民兩方互相的配合,才能真正落實政府空氣汙染防治的 政策,有效地改善自身環境的空氣品質。

綜上所述,可知民眾對 PM2.5的認知與防治行為之重要性,及該

行為和自身的環境與健康風險息息相關;特別是臺灣的南部地區,近 幾年在臺灣空氣汙染嚴重程度的城市排名居高不下;2015 年康健雜誌

第197 期中的《只要呼吸就不能倖免》文章中指出:2014 年臺灣 PM2.5 汙染最嚴重的前三名,是前鎮、左營、前金,都在高雄市(邱宜 君,2015);2017 年,由臺灣環境資訊協會(Taiwan Environmental Information Association, TEIA)成立的環境資訊中心,分別於該年 1 月

和2 月發布電子報,其報導內容(圖 1-1-1、圖 1-1-2)無不顯示臺灣南 部地區的空氣汙染嚴重程度居全臺之最(賴溫狠,2017;陳文姿,

2017)。

1-1-1 2016 年全臺 PM

2.5排名

資料來源:賴溫狠(2017 年 1 月 13 日)。環團發佈 PM2.5統計 雲林崙 背「全年無休」更甚高屏。環境資訊電子報。取自http://e-info.org.tw/

node/202439

1-1-2 2017/2/16 上午 9:00-10:00 間的全臺空氣品質指標

資料來源:陳文姿(2017 年 2 月 16 日)。工業空汙南北承擔不均 環團 控訴「一個天空、二個臺灣」。環境資訊電子報。取自http://e-info.org.

有鑑於行政院青少年事務促進委員會所出版的《青少年政策白皮

書-綱領》中提到:青少年將是國家未來的棟樑;投資青少年,就是 在投資臺灣的未來(青年輔導委員會,2005)。因此,本研究擬以臺灣 南部地區的高中學生為研究對象,希望透過了解高中學生對於PM2.5

在社會人口學變項、知識、環境敏感度、防治態度、防治自我效能及 防治行為意圖等方面的現況及相互關係,以作為日後評估臺灣高中學 生對提升PM2.5防治行為意圖成效的影響與 PM2.5防治教育推動之政策 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