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知識、環境敏感度、態度、自我效能對行為意圖的影響之相關理論 . 25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五節 知識、環境敏感度、態度、自我效能對行為意圖的影響之相關理論 . 25

以下分別探討本研究所運用到的主要理論模式,包括:知識─態 度─行為模式(K-A-P 模式)、理性行動論、環境素養模式、四、 環 境敏感度及自我效能與應用,並參考陳思利與葉國樑(2002)、張瑞誠

(2009)、程文正(2009)、鄭麗瑤等人(2016)之環境行為相關研究,作為 本研究文獻探討之基礎。

一、 知識─態度─行為模式(K-A-P 模式)

依據何英忠(2003)、楊冠政(1997)、傅木龍(1991)、Deluca et al.(1978)、Ramsey & Rickson(1976)、Schwartz(1975)等學者的研究可 得知:知識─態度─行為模式(Knowledge, Attitude, Practice )是影響人 類行為的模式之一,該模式有三大要素:知識、態度及行為,三要素 彼此之間會相互影響;知識與態度互為因果,知識可以誘發態度的形 成,而態度的形成又會使知識能更進一步的獲得,Deluca et al.(1978)

的研究指出知識與態度呈正相關,也就是說,環境知識越高,面對環 境問題的態度也會越積極。

其模式如圖 2-5-1:

2-5-1 知識─態度─行為模式 (楊冠政,1997)

二、 理性行動論

Fishbein 與 Ajzen 於 1980 年所提出的理性行動論(Theory of Reasoned Action, TRA)顯示:從個人對某行為的信念和評價可以看出 他對該行為的態度;因此,個人是否會採取該項行為的意圖,是受個 人對該項行為的態度加上其對該項行為的主觀規範之共同影響(其模式 如圖 2-5-2)。

國家教育研究院電子報第 51 期中也指出:理性行動論認為,個 人對特定行為的行為意圖,會受到其是否認同的態度及重要他人支持 與否的主觀規範,兩者或其中之一的影響,而行為意圖又將進一步影 響所表現的具體行為;換言之,理性行動論假設「行為的發生是基於 個人的意志控制」,主要用於瞭解、預測個人行為。 (葉盈君,2012)

由此可知,理性行動論認為人的行為表現是經過深思熟慮後的結 果,可用於預測個人的行為;故本研究欲應用此架構中的行為意圖作 為依變項,主觀規範、行為態度為自變項。

2-5-2 理性行動論 (Fishbein & Ajzen, 1980)

三、 環境素養模式

環境素養(Environmental literacy)一詞,最早出自於 1968 年,學者 Roth 所寫的一篇評論有關環境汙染的文章(Roth, 1992),而在 1985 年 時,Hungerford et al.為了預測負責的環境行為設計了環境素養模式

(Hungerford, H. R. & Volk T.L., 1990),該模式包含了八個要素,分 別為:生態學概念、環境敏感性、控制觀、問題的知識、信念、價值 觀、態度與環境行動策略(如圖 2-5-3)。而 Sia et al.(1985)運用多元迴 歸分析來決定這模式中每個預期變項的性能,並認為該模式中的環境 敏感度、環境行動策略的知識與技能對環境行為最具影響力與預測 力。綜上所述,本研究納入環境素養模式中的知識、態度、環境敏感 度等變項作為預測 PM2.5防治行為意圖之變項。

2-5-3 環境素養模式(Hungerford & Volk, 1990)

四、 環境敏感度

環境敏感度是環境素養中所包含的一個面向,主要是指個人對於 環境問題的嚴重程度及其和個人切身相關程度的看法,當一個人對自 身所處的環境愈關心,其解決環境問題的動機或信念就會愈強(莊博閔 等人,2011;魏鈺玲等人,2011;廖哲緯等人,2013;龔心怡等人,

2015;鄭麗瑤等人,2016;行政院環境保護署,2019)

國內外有許多研究指出環境敏感度是對於環境行為改變的重要影 響因素,對於環境行為的變化有顯著的正相關,且對環境行為具有重 要的影響力及預測力(葉國樑等人,2005;曾治乾等人,2011;周儒等 人,2013;鄭麗瑤等人,2016;Chawla, 1998; Sia et al., 1986; Sivek &

五、 自我效能與應用

心理學家 Bandura (1986)提出自我效能的概念,是指個人對自己 具有充分能力可以完成某事的信念。自我效能與個人所擁有的技能無 關,而與所擁有的能力程度之自我判斷相關;是一種對自己所擁有能 力的信念,自我效能將決定個人在特定情境中的行為、思維方式、以 及情緒反應。

Bandura 認為個人行為的改變和維持會受到結果預期及效能預期 (即自我效能)的影響。結果預期是指個人對自己的某項行為會導致某 種結果的預估;而自我效能是指個人對自己能否成功的執行某項行為 的能力之預估。此外,自我效能的建立亦可透過對以下所列之四種訊 息來源的評估而定:

1. 行為表現的成果(Performance Accomplishment)︰

由個人親自行動所獲得的成功經驗,是自我效能最可靠安定的來 源;成功的經驗可增強自我效能,失敗的經驗則會減弱自我效能。

2. 替代經驗(Vicarious Experience):

自我效能的另一個來源是替代經驗;自我效能的建立不一定要透過 直接經驗,由觀察學習別人的行為亦可產生學習的結果。

3. 言語的說服(Verbal Persuasion):

言語的說服常被用來改變行為,也是健康教育活動中常用的策略之 一。透過說服性訊息的訴求,使人相信自己有能力克服過去曾經受 挫的問題,不過這種方法引發的自我效能不太穩定,容易在面臨困 境消失。故言語的說服在行為的改變上只能做為暫時的輔助手段。

4. 情緒激發(Emotional Arousal):

情緒的波動程度也是判斷自我效能的重要線索,有部分的人在威脅 的事態下,從臉紅、心跳加速等生理的反應會減弱自我效能。(呂 昌明,2000)

綜上所述,自我效能對個人的行為意圖影響甚深,國內外亦有研 究指出自我效能對環境行為具有重要的影響(李園婷等人,2008;唐貺 怡等人,2009;唐孝蘭等人,2011;周儒等人,2013;鄭麗瑤等人,

2016;Ojedokun & Balogun, 2010),故將其納入本研究的自變項中。

2-5-4 自我效能理論模式(Hayden, 2013)

第三章 研究方法

本研究目的旨在了解高中學生對於 PM2.5在知識、環境敏感度、

防治態度、防治自我效能及防治行為意圖等方面的現況,並探討不同 的社會人口學變項和高中學生在PM2.5的知識、環境敏感度、防治態 度、防治自我效能及防治行為意圖等方面的關係。依照研究目的與文 獻探討之結果進行歸納,以下將分別針對研究架構、研究對象、研究 工具、研究步驟及資料處理與統計分析等五個面向來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