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緒論

第五節 名詞界定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重要性

曾有過一名身高一百七十二公分的巴西模特兒死於厭食症,過世 時體重只有四十公斤,引發各界對模特兒近乎強迫性節食的強烈批 評,西班牙及義大利時尚界也開始禁止太瘦(B.M.I.不到 18)、十六歲以 下的紙片模特兒走秀,並要求模特兒提供沒有飲食失調的醫療證明,

以免誤導處於同年紀的青春期女孩。

長庚醫院精神科醫生蕭美君指出,厭食症平均發病年齡為十七 歲,較常見於國、高中或上大學前的女生,國內厭食個案近年明顯年 輕化,才國小五、六年級就因過度節食,引發嚴重營養失調,或許與 名模風潮有關,社會上瘦便是美的錯誤價值觀,深深影響的不只是成 年人,青春期的青少年、青少女開始對體重斤斤計較,跟別人比胖瘦,

看到媒體上把骨瘦如材的模特兒、豪宅、名車、名錶、幸福生活等連 結在一起,不禁讓人建立起唯有瘦才是王道的偏差觀念。

模特兒在伸展台上光鮮亮麗、身材窈窕的模樣,舞台下每個都是 拼命節食減肥,而模特兒不顧一切的減肥風氣,早已影響到一般女孩 的審美價值觀,使社會上瀰漫著一股不正常的瘦身焦慮,導致女學生 深陷於「苗條就是美」的規約以及無止盡的瘦身焦慮中(劉育雯,

2004)。在中研院九十二年度社會變遷中有關身體意識的全國性調查中 發現,台灣女性的體型誤認(認為自己胖但實際上不胖)比率竟將近五 成,男性則近兩成之多(趙曉慧,2003),可見不僅是女性愛美,連男性 也開始重視自己的外貌、身材。

青春期階段主要的發展任務之一即為接納自我的身體,在此階段 對自己身體的變化極為敏感,因此體型意識在其自我概念中占舉足輕 重的地位,尤其在同儕團體的認同及媒體瘦身廣告大肆渲染之下,更 讓青少年更加重視自己的體型(賴翠琪,2002)。外表具吸引力與否及 體型改變,已成為青少年面對自己生理快速變化時關注的焦點。

青少年飲食習慣的改變,常因對體型不滿意或為追求身材苗條而 導致飲食失調的情形,更常見他們企圖以飲食控制等方式改變自己的 體型,但有時不正確的方法卻讓他們自我傷害而不自知(Rosen,1990),

特別是發育時期若用錯誤的方式想要改變體型,可能還會造成長不 高、發育不良、停經等危險,甚至有些青少年、青少女的體型已達過 瘦標準卻仍對自己的體型不滿意。

有鑑於此,本研究希望能對中學階段(13 至 18 歲)學生的體型意識 滿意度及其體重控制行為意圖作一相關調查研究,以了解影響青少年 體型意識滿意度與體重控制行為意圖之因素,並協助青少年適應青春

第二節 研究目的

本研究的主要目的在了解青少年的體型意識滿意度與體重控制行 為意圖,並探討研究對象之背景因素(性別、年級、家庭社經地位、體 型、過去體重控制經驗)、心理因素(自尊、內外控特質)、社會因素(受 嘲笑經驗、媒體接觸經驗)與其之關係。

研究目的分述如下:

一、 瞭解研究對象之背景因素、心理因素、社會因素、體型意識滿意 度及體重控制行為意圖的現況。

二、 探討研究對象之背景因素、心理因素、社會因素、體型意識滿意 度及體重控制行為意圖的關係。

三、 探討研究對象之背景因素、心理因素、社會因素、體型意識滿意 度對體重控制行為意圖的預測力。

第三節 研究問題

依據研究目的,本研究所要探討的問題如下:

一、 研究對象之背景因素、心理因素、社會因素、體型意識滿意度及 體重控制行為意圖的分布情形為何?

二、 研究對象之體重控制行為意圖、體型意識滿意度是否因背景因素 的不同而有所差異?

三、 研究對象之心理因素、社會因素、體型意識滿意度及體重控制行 為意圖之間是否有關係?

四、 研究對象之背景因素、心理因素、社會因素、體型意識滿意度對 體重控制行為意圖的預測力如何?

第四節 研究假設

依據研究問題,本研究提出的假設如下:

一、 研究對象之體重控制行為意圖、體型意識滿意度會因背景因素的 不同而有顯著差異。

二、 研究對象之心理因素、社會因素、體型意識滿意度與體重控制行 為意圖之間有顯著相關。

三、 研究對象之背景因素、心理因素、社會因素、體型意識滿意度對 體重控制行為意圖有顯著預測力。

第五節 名詞界定

和本研究有關之名詞操作型定義如下:

一、 完全中學學生:本研究係以某完全中學學生為母群體,樣本取樣 則以實施時之實際體重與期望體重相差值為正或零者。

二、 家庭社經地位:選取父親或母親中教育程度和職業等級較高者,

參照 Hollingshead(1975)提出之兩因素社會指數(Two-Factor index of social position)方法,將教育指數乘以 4,加上職業指數 乘以 7,所得之總分為家庭社經地位指數,計算方法即為(教育 指數×4)+(職業指數×7)= 社經地位指數。(引自賴翠琪,

2002)

第三級:高中(職)、初(國)中。

第四級:小學畢業或識字者。

第五級:不識字者。

(二)職業等級:依據職業所具有的專業性質、技術性質、就業 畢業、報酬及地位標準,區分為五級。

第一級:高級專業人員、高級行政人員。

第二級:專業人員、中級行政人員。

第三級:半專業人員、一般行公務人員。

第四級:技術性工人。

第五級:半技術性、非技術性工人及無業。

表1-1 家庭社經地位等級 教育

等級

教育 指數

職業 等級

職業 指數

社經地位 指數

社經地位 等級 1 5 1 5 5×4+5×7=55

2 4 2 4 4×4+4×7=44 高(41-55) 3 3 3 3 3×4+3×7=33 中(30-40) 4 2 4 2 2×4+2×7=22 低(11-29) 5 1 5 1 1×4+1×7=11

體重(公斤)

--- 身高2(公尺2

三、 體型:依據研究對象自填最近一次所量測的身高、體重數值,依 照身體質量指數(Body Mass Index,簡稱為 B.M.I.)公式換算為 體型,計算方式如下:

世界衛生組織於 2000 年提出亞太地區 B.M.I.新標準,此分 類標準係依據危險因子及罹患率所提出,分類為:B.M.I.數值>

25 者為肥胖、23.1-25 為過重、18.5-23 為正常、<18.5 為過輕。

本研究考量年齡別之判定標準不同,而將體型分為四類:過輕、

正常、過重、肥胖,分類方式詳見附錄一。

四、 自尊:本研究採用林清財(1984)的自我態度量表,因其為國內 較常引用的整體自尊量表(賈文玲,2001;趙國欣,2004;鄭方 媛,2005),林清財將 Rosenberg(1965)的 10 題自尊量表修訂 為8 題,其中直接引用者有 6 題,另加入自編 2 題。

五、 內外控特質:Rotter(1966)提出制握重心(locus of control)的概念,

指個人對生活中事件責任歸屬的信念,並發展內外在制握量表 (I-E control scale)來測量個人制握傾向。內外控為人格的重要變 項,外控傾向者是指一個人相信發生在他身上的事件,不是他所

六、 受嘲笑經驗:指過去曾因體型或體重過重而被別人取笑的經驗,

及被嘲笑時難過的程度,本研究改編尤嫣嫣(2002)的受嘲笑經 驗量表,包含受嘲笑情形及受嘲笑的反應強度。

七、 媒體接觸經驗:指研究對象對於電視及網路之接觸時間長短及主 要接觸之類別,電視節目類型包含新聞報導、時事評論、知識報 導、歌唱綜藝節目、連續劇、卡通、影片和影集、廣告等類別;

網路類型包含線上遊戲、影音分享網站、部落格文章、網路相簿、

新聞報導、教育學習、交友網站、拍賣網站及其他等類別。

八、 體型意識滿意度:是指個體對身體各部位或功能之滿意或不滿意 的感覺(Secord & Jourard,1953)。本研究採用羅惠丹(2004)所改編 的身體意象量表,包括的分量表有:「外表評價」、「自覺體重分 類」、「對體重過重之關注」、「身體各部位滿意度」四個部分,再 加上研究對象之「期望BMI 與實際 BMI 之差異」,共五部分。

九、 體重控制行為意圖:指研究對象於未來半年內為了要減輕體重或 維持體重所採取的行為意圖,採四分量表,從「非常不可能」至

「非常可能」,分別計一到四分。

第六節 研究限制

一、 本研究之母群體僅限於某中學之學生,故所得結果僅能推論至此 所學校的全體學生,無法推論至所有完全中學學生。

二、 本研究所測得的體型意識滿意度、體重控制行為意圖及其他有關 變項之資料,僅限於研究工具所涵蓋的範圍。

三、 本研究問卷有事後回憶的設計,因此可能會有回憶偏差而造成結 果偏差的問題。

第二章 文獻探討

本章主要就過去的研究結果作一陳述,以架構本研究之理論基礎。

本章共分三節。第一節為體型意識;第二節為影響體型意識滿意度之 因素;第三節為影響體重控制行為意圖之因素。

第一節 體型意識

一、體型意識的定義

體型意識(body image)因研究領域不同而有不同的解釋,早期體型 意識研究的對象均來自臨床病人或殘障人士,Schilder(1920)是首位由 心理和社會角度來看身體經驗(body experience)的學者,他認為體型意 識不只是一種認知建構,還包含態度反應和與他人互動,1935 年首度 提出體型意識的概念,1950 年 Schilder 所下的定義為:「體型意識是個 人心中對自己身體所形成的影像,由感覺神經系統、心理層面及社會 層面三者互動所形成,是一種調適、動態的過程」。Schilder 認為體型 意識是在腦海中對自己整個身體所形成的心理影像(mental pictures),其 主要是在潛意識中形成的,但仍與日常生活中的活動有關。(引自劉偉 平,1997)

由於國內尚未有統一的用詞,像身體意像、身體意象、身體形象、

身體心像、身體意識等均指 body image,體型意識是指個人對自己身 體特徵的一種主觀性的、綜合性的、評價性的概念,此概念包括個人 對自己身體各方面特徵的了解(如強弱等)與看法(如美醜等),也包括他 所感覺到的別人對他身體狀貌的看法 (張春興,1989)。

正向的體型意識可影響個人行為,吳樹平(1986)認為體型意識並非

與生俱來的,是經由成長過程,個人對自己身體各部位的了解與感覺 及社會中其他的反應等因素交互作用下逐漸形成的,且會隨著個人的 外貌身體功能與他人的關係等因素的改變或變動。

與生俱來的,是經由成長過程,個人對自己身體各部位的了解與感覺 及社會中其他的反應等因素交互作用下逐漸形成的,且會隨著個人的 外貌身體功能與他人的關係等因素的改變或變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