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緒論

第三節 名詞解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數學教師,或許他有滿懷的熱忱,但因為缺乏教學經驗,可能需要教個好幾年,

才能慢慢摸索學生對於問題所能掌握的程度。反觀自己也曾經經歷過這一段時 期,因此便想著,如果我能設計一份國中內容的測驗試題,來讓不同的學生做測 試,並從學生所回答的答案來探討,到底學生在哪些章節,哪些概念是比較不容 易了解,不容易學會的,而哪些章節,卻是比較容易理解,甚至能把概念活用在 題目上的。這樣一來,便能讓其他的教師們做個參考。對於資深教師們,就可以 比對自己的經驗是否與研究的結果相同;而對於新進教師們,就能讓他們在教學 上,有個參考的依據,同時在教到學生比較不容易理解的概念與章節時,就可以 再把觀念說明得更清楚,並多舉學生比較不熟悉的題型當作範例來講解;而對於 自己,也能讓自己在往後的教學生涯中,更加注意學生所不容易理解的概念與章 節,並適時的補充學生比較無法銜接的觀念,引導學生將自己所學的知識活用在 問題的解法當中。

另外,剛好藉由這個研究,探討一個許多人,也包括我自己都很想知道的問 題,那就是性別對於國中數學的解題能力,到底有沒有差異?利用研究資料的數 據,可以來看看數據顯示的答案是什麼。

(二) 研究問題

根據此研究目的,提出研究問題:

新北市九年級學生,在七、八年級的數學課程,哪些數學概念是較不容易學會的?

而哪些概念是較容易學會的?

第三節 名詞解釋

一、解題差異:本研究中所指的解題差異,主要分成四個部分:

(一)正確解法上的差異:雖然解法和過程都是正確的,但同一個題目的解題 方法卻可能有很多種,因此本研究會針對每一個測驗試題,去探討學生 們所出現不同的解法。

4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二)錯誤解法上的差異:學生們沒有答對答案,可能是因為在過程中計算發 生了部分的錯誤,或是概念上的錯誤,甚至是完全不會而空白。本研究 會針對每一個測驗試題,去探討學生們所發生的錯誤,進而找出這些錯 誤所占的比例,以作為往後教學上的參考。

(三)不同的問題,答題表現上的差異:各個測驗試題目包含了不同的能力指 標,當然每一題學生的答對比例也會有所不同,本研究也會針對每一個 測驗試題,來比較學生們的答題狀況。

(四)性別對解題能力上的差異:不同的性別,在每個測驗試題答對的比例也 不見得差不多都一樣,而本研究將針對每一個測驗試題,將不同性別答 題表現的數據,利用統計原理與統計程式分析,性別對於該題的解題能 力,是否有著顯著的差異。

二、解題能力:本研究中所指的解題能力,代表的是對於本次測驗各試題的答對 率,解題能力高的為答對率較高;解題能力低的為答對率較低。

三、數學能力指標:本研究中所提到的數學能力指標,指的是在民國 92 年,教 育部頒布了九年一貫課程綱要,其中數學領域內,分段的能力指標,而因為 在民國 97 年有修訂了部分的指標內容,於一百學年度開始實施。而本研究 中所題的能力指標,指的是已經修訂過後新的能力指標。

5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第二章 文獻探討

本章的內容,是蒐集學者的研究文獻、著作、政府的公告資料、網站的宣導 內容,所匯集而成。以下,我們將分成三個小節,分別來了解數學能力指標、S-P 表的相關內容與涵義、性別對解題能力是否有影響。

第一節 數學能力指標

依據民國 97 年教育部所頒布的國民中小學數學課程綱要第四階段(國中一 至三年級)中,要求學習目標為:

1.在數方面:能認識負數與根號數之概念與計算方式,並理解坐標表示的意義。

2.代數方面:要熟練代數式的運算、解方程式,並熟悉常用的函數關係。

3.幾何方面:要學習三角形及圓的基本幾何性質,認識線對稱與圖形縮放的概 念,並能學習簡單的幾何推理。

4.統計方面:能理解統計與機率的意義,並認識各種簡易統計方法。

課程目標可以培養學生的演算能力、抽象能力、推論能力及溝通能力,能應 用問題的解題方法等。

能力指標依數學內容分為「數與量」、「幾何」、「代數」、「統計與機率」、「連 結」等五大主題。前四項主題的能力指標以三碼編排,其中第一碼表示主題,分 別以字母 N、S、A、D 表示「數與量」、「幾何」、「代數」和「統計與機率」四 個主題;第二碼表示階段,分別以 1、2、3、4 表示第一、二、三、四階段;第 三碼則是能力指標的流水號,表示該細項下指標的序號。指標雖以主題與階段來 區分,仍有若干能力指標採跨主題方式同時編列,如「數與量」、「幾何」,以強 調其連結,此類指標皆以相關連結編碼註記。第五個主題「連結」亦以三碼編排,

第一碼以字母 C 表示主題,第二碼分別以字母 R、T、S、C、E 表示察覺、轉化、

解題、溝通、評析;第三碼流水號,表示該細項下指標的序號。如:

N-4-03 表示能理解比例關係、連比、正比、反比的意義,並解決生活中的問題。

S-4-05 能理解畢氏定理及其逆敘述,並用來解題。

6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詳細第四階段的數學能力指標請見附錄二(P.125~P.129)。

而分年細目與能力指標相同,亦採三碼編排,第一碼表示年級,分別以 1、…、9 表示一至九年級;第二碼表示主題,分別以小寫字母 n、s、a、d 表示

「數與量」、「幾何」、「代數」和「統計與機率」四個主題;第三碼則是分年細 目的流水號,表示該細項下分年細目的序號。如:

8-a-01 能熟練二次式的乘法公式。

7-n-07 能熟練數的運算規則。

詳細七八年級數學領域的分年細目請見附錄三(P.130~P.136)。

第二節 S-P 表

一、S-P 表分析的研究緣起

所謂的 S-P 表,係指英文 Student(即學生)的 S,以及 Problem(即問題)的 P 兩 個 字 母 的 簡 稱, 全稱 「 S-P 表」乃指英文 student-problem score table 或 student-problem chart(即學生問題表)之意。S-P 表分析技術,是由日本學者佐藤 隆博(Takahiro Sato)於一九七○年代所創(Sato,1969,1971),是一種將學生在試題上 的作答反應情形予以「圖形化」分析的方法,其目的在獲得每位學生的學習診斷 資料,以提供教師實施有效的學習輔導之參考。

至於國內對 S-P 表分析的研究,首先由彰化師範大學的陳騰祥教授(1986,

1988),於民國七十二年赴日本進修後,引進介紹到國內。後由政治大學呂秋文 教授(1987)、臺灣師範大學何英奇教授(1989)、饒達欽教授(1988)、台北護理專校 陳漢瑛教授(1991)等人的推廣應用研究,現在已在國內逐漸發展,受到重視。台 灣省教育廳及台北市教師研習中心等機構,也先後舉辦多場學術研討會,亦有不 少有關 S-P 表的論文發表(何景國,1992;翁上錦,1993)。至今,國內亦有多份 電腦軟體程式發展出來(如:何英奇,1989;何景國,1992;陳騰祥,1988 等)。

余民寧教授(1997)也先後發展兩個程式:TESTER for DOS 程式 1.0 版和 TESTER

7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for Windows 程式 2.0 版。本研究即採用 TESTER for Windows 程式 2.0 版作為輔 助分析的工具。

二、S-P 表的製作

假設教師從任教班集中收集到一筆 N 名學生在 n 個試題上的反應資料,經 過評分(即答對者給 1,答錯者或未作答者給 0)之後,得到一個未經任何處理的 N×n 階的原始得分矩陣資料,稱作「S-P 原始資料表」,簡稱「S-P 原表」,如表 2-1 所示。

表 2-1 S-P 原表 P

S

試題號碼

1 2 3 4 5 6 7 8 9 10 總分

學 生 編 號

1 0 1 1 0 0 0 1 0 1 1 5 2 0 1 1 1 1 1 0 0 1 0 6 3 0 1 0 0 0 0 1 0 1 0 3 4 1 1 1 1 0 1 1 0 1 0 7 5 1 1 1 1 1 1 1 0 1 1 9 6 1 1 0 1 1 0 0 0 0 1 5 7 1 1 1 1 1 1 1 1 1 1 10 8 1 0 0 0 0 0 1 0 0 0 2 9 0 1 1 1 1 1 1 1 1 0 8 10 0 1 1 0 0 1 1 0 1 1 6 11 1 1 0 0 1 0 0 1 0 0 4 12 0 0 1 0 0 0 0 0 0 0 1 13 0 1 1 1 0 1 0 1 0 0 5 14 1 1 1 1 0 0 1 0 0 0 5 15 1 0 1 1 0 0 1 0 0 0 4 答對人數 8 12 11 9 6 7 10 4 8 5 80

接下來,可按照每位學生得分總分之高低,將學生的整個反應組型及其總 分,由上(即總分最高者排在最上面)往下(即總分最低者排在最下面)依序排列,

遇到有學生總分相同時,則按照各學生未答對各試題(即對應於「0」之試題)之 答對學生總人數之和的大小順序(即總分較小者排在較上端),由上往下排列,如 表 2-2 所示。例如,編號為 1、6、13、14 的學生,其總分都是 5 分,但其個別

8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未答對試題之人數和為 8+9+6+7+4=34、11+7+10+4+8=40、8+6+10+8+5=37、及 6+7+4+8+5=30,所以這四位學生的排列順序依次為 14、1、13、6;同理,編號 為 2 和 10 號的學生,其總分都是 6 分,其個別未答對試題之人數和皆為 27,因 此,哪一位學生(2 號或 10 號)排在上面皆可。為了簡便起見,遇得分相同的學生,

亦可以其學號或編號之小大順序排列之。

表 2-2 將 S-P 原表按學生總分高低,由上往下依序排列 P

S

試題號碼

1 2 3 4 5 6 7 8 9 10 總分

學 生 編 號

7 1 1 1 1 1 1 1 1 1 1 10 5 1 1 1 1 1 1 1 0 1 1 9 9 0 1 1 1 1 1 1 1 1 0 8 4 1 1 1 1 0 1 1 0 1 0 7 10 0 1 1 0 0 1 1 0 1 1 6 2 0 1 1 1 1 1 0 0 1 0 6 14 1 1 1 1 0 0 1 0 0 0 5 1 0 1 1 0 0 0 1 0 1 1 5 13 0 1 1 1 0 1 0 1 0 0 5 6 1 1 0 1 1 0 0 0 0 1 5 15 1 0 1 1 0 0 1 0 0 0 4 11 1 1 0 0 1 0 0 1 0 0 4 3 0 1 0 0 0 0 1 0 1 0 3 8 1 0 0 0 0 0 1 0 0 0 2 12 0 0 1 0 0 0 0 0 0 0 1 答對人數 8 12 11 9 6 7 10 4 8 5 80

接著,按照每道試題答對學生人數之多寡,將試題的整個反應組型及其答對 學生人數,由左(即答對人數最多之試題排在最左端)往右(即答對人數最少之試題 排在最右端)依序排列,遇到有答對人數相同之試題時,則以各試題學生未答對 之學生總分之和的大小順序(即總分較小者排在較左端),由左往右排列,如表 2-3 所示。例如,試題 1 和試題 9 兩題答對的人數均為 8 人,其個別未答對學生的總 分之和分別為:5+6+3+8+6+1+5=34 及 5+2+4+1+5+5+4=26,所以這二道試題的

9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排列順序依次為:9、1。為了簡便起見,遇得分相同的試題,亦可以其試題題號 之大小大順序排列之。

表 2-3 依表 2-2,按試題答對人數多寡,由左往右依序排列) P

S

試題號碼

2 3 7 4 9 1 6 5 10 8 總分

學 生 編 號

7 1 1 1 1 1 1 1 1 1 1 10 5 1 1 1 1 1 1 1 1 1 0 9 9 1 1 1 1 1 0 1 1 0 1 8 4 1 1 1 1 1 1 1 0 0 0 7 10 1 1 1 0 1 0 1 0 1 0 6 2 1 1 0 1 1 0 1 1 0 0 6 14 1 1 1 1 0 1 0 0 0 0 5 1 1 1 1 0 1 0 0 0 1 0 5 13 1 1 0 1 0 0 1 0 0 1 5 6 1 0 0 1 0 1 0 1 1 0 5 15 0 1 1 1 0 1 0 0 0 0 4 11 1 0 0 0 0 1 0 1 0 1 4 3 1 0 1 0 1 0 0 0 0 0 3 8 0 0 1 0 0 1 0 0 0 0 2 12 0 1 0 0 0 0 0 0 0 0 1 答對人數 12 11 10 9 8 8 7 6 5 4 80

最後,依據每位學生所得總分(即「1」的個數),從左端往右端數起,數出 和其總分相同的試題個數,並在其右邊畫一條直線(即分界線),如此,由高分往 低分分別畫出與每位學生總分相對應的分界線來,並在這些分界線的下方以直線 連接起來,以形成一個階梯狀的曲線,該曲線即稱作「S 曲線」,如表 2-4 中的 粗體線所示。同樣的道理,再依據每道試題之答對學生人數(即「1」的個數),

從上往下數起,數出和其答對學生人數相同的學生個數,並在其下邊畫一條直線 (即分界線),如此,由左端往右端分別畫出與每道試題之答對學生人數相對應的 分界線來,並在這些分界線的右方以直線連接起來,以形成一個階梯狀的曲線,

該區線即稱作「P 曲線」,如表 2-4 中的細體線所示。畫出 S 曲線和 P 曲線之後,

該表即為完整的 S-P 表。

10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表 2-4 依表 2-3,畫出 S 曲線(以粗體線表示)和 P 曲線(以細體線表示) P

S

試題號碼

2 3 7 4 9 1 6 5 10 8 總分

學 生 編 號

7 1 1 1 1 1 1 1 1 1 1 10

5 1 1 1 1 1 1 1 1 1 0 9 S 曲線 9 1 1 1 1 1 0 1 1 0 1 8

4 1 1 1 1 1 1 1 0 0 0 7

10 1 1 1 0 1 0 1 0 1 0 6 P 曲線 2 1 1 0 1 1 0 1 1 0 0 6

14 1 1 1 1 0 1 0 0 0 0 5 1 1 1 1 0 1 0 0 0 1 0 5 13 1 1 0 1 0 0 1 0 0 1 5 6 1 0 0 1 0 1 0 1 1 0 5 15 0 1 1 1 0 1 0 0 0 0 4 11 1 0 0 0 0 1 0 1 0 1 4 3 1 0 1 0 1 0 0 0 0 0 3 8 0 0 1 0 0 1 0 0 0 0 2 12 0 1 0 0 0 0 0 0 0 0 1 答對人數 12 11 10 9 8 8 7 6 5 4 80

三、S-P 表的判讀方法及其意涵

由表 2-4 來看,S 曲線是指學生得分的累加分布曲線,他是用來區別學生答 對與答錯的分界線。在 S 曲線以左上方的部分(或區域),其大多數的數值都是 1,

代表在這區域範圍內的學生反應大多是「答對」試題;而在 S 曲線以右下方的部

代表在這區域範圍內的學生反應大多是「答對」試題;而在 S 曲線以右下方的部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