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緒論

第四節 名詞釋義

一、國小一年級學童

國小一年級學童簡稱小一學童是指年滿六足歲未滿七歲的學童,

其年齡計算方式是 9 月 2 日至翌年 9 月 1 日止,例如 100 學年度,入 學年齡是由 93 年 9 月 2 日至 94 年 9 月 1 日止出生的學童(臺北市政 府,2012)。本研究所指的國小一年級學童,是指 2012 年 9 月入學者,

101 學年度正就讀於臺北市區公立國小一年級的學生,年齡六足歲至七 歲就讀普通班級,這些學童均發展正常,不包含情緒障礙、發展遲緩、

自閉症、腦性麻痺、資賦優異提早入學等特殊生。

二、幼兒園同儕社會地位

同儕社會地位是指孩童在群體中與成員間的關係及地位(吳武典,

1978)。本研究的幼兒園同儕社會地位是指受試學童於幼兒園大班時所 測得的社會地位資料,採用照片式社交計量法,將班上所有幼兒的照 片讓受試者挑選,讓受試者挑選最喜歡的一、二、三名,及最不喜歡 的一、二、三名幼兒的照片,在將其結果讓紀錄者紀錄下來,最後統 計出每位幼兒受歡迎及不受歡迎的次數,進行 SPSS 22.0 的檢定,結果 按照 Coie 和 Dodge(1988)的社會計量地位分類標準做分析,其分類 標準分成下列五種類型。

1.受歡迎:許多同儕都喜歡他,很少人討厭他。

2.被拒絕:許多同儕都不喜歡他,很少人喜歡他。

3.被忽視:無論喜歡或不喜歡都很少被提及。

4.受爭議:許多同儕喜歡,但也不被很多同儕所喜愛。

5.一般型:被提及喜歡與不喜歡的次數都接近平均值。

三、體型

體型是指人體的型態,主要指身體各部分之間的比例(教育部國 語辭典,1994)。本研究探討一年級學童體型是參考兒童身體質量指數

(BMI),所謂的身體質量指數,英文為 Body Mass Index,簡稱 BMI,

是一個計算值,會根據計算出的 BMI 值,將學童體型大致歸為四類,

分別為體重過輕、標準範圍、體重過重、肥胖(行政院衛生署,2002)。

BMI 的定義如下:

四、學業成就

學業成就就是指學童在學校內經由一定的教材、課程,學習過後 獲得的知識與技能,以學校考試成績或學習測驗所得到的分數做為代 表(李宜芸,2009)。本研究之學業成就以受試學童於國小一年級上學 期的期末總成績做為判斷,分數越高表示學業成就越佳,反之,分數 越低表示學業成就越低。

五、 社會行為

社會行為個體在社會化的歷程中,與人互動時所表現出的行為(張 春興,1989;Hurlock, 1978)。本研究中的社會行為是指學童在與他人 接觸互動的過程中所表現出的行為。本研究的社會行為是指國小一年 級學童在學校中的行為表現,由受試者的班級導師填寫「國小一年級 學童社會行為量表」。此量表為 Likert 五點量表,量表的向度分為攻擊、

退縮、遵守規範、合群合作、獨立、利社會六大項,包含負向與正向

W=體重,單位:公斤(kg); h=身高,單位:公尺(m)

社會行為,其分量表的得分越高代表該社會行為發生的頻率越高;反 之得分越低表示該社會行為頻率越低,各大項的內涵如下:

1. 攻擊行為:傷害、干擾、影響他人的行為。

2. 退縮行為:對於接觸新的人事物感到害怕或緊張。

3. 遵守規範行為:在團體生活中,能夠遵循大環境的規則。

4. 合群合作行為:樂於參與團體活動,並願意與人共完成某件事。

5. 獨立行為:能自己做決定,照顧好自己生活瑣事(生活自裡)。 6. 利社會行為:幫助、鼓勵、同理、安慰、同情、關懷、照顧他人,

與他人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