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同儕社會地位與社會行為的關聯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二節 同儕社會地位與社會行為的關聯

同儕社會地位可以看出個人在團體中人際關係的情況,也可以看 出團體中對個人的喜惡,在幼兒的生活中互動最多者除了家人外,就 是學校的老師與同儕,幼兒同儕社會地位可以看出幼兒在學校中同儕 關係的類別,這些類別是否會進一步影響幼兒未來進入國小呢?本節 從瞭解同儕社會地位的意義開始,探討社會地位對個人社會行為表現 的關聯。

壹、同儕的意義與重要性

一、同儕的意義

幼兒從家庭進入學校,第一站就是幼兒園,幼兒進入團體生活開 始學習適應社會,除了家人和老師,同儕是幼兒接觸與互動最多的人

了。牛津辭典(1989)對同儕的解釋為和他人有相同年紀、地位或是 能力;韋氏辭典(1969)對同儕的解釋為和他人屬相等地位,且隸屬 於以年紀、等級或是地位為基礎的團體;Shaffer(2005)認為同儕是 具有相同地位的團體。歸納以上,同儕分成兩大界定方式:(一)同儕 是與個人年紀相仿的團體;(二)同儕是與個人地位相同或相仿的團體。

本研究的受試對象於幼兒園大班時進行同儕社會地位計量,其同儕是 指受試的幼兒園同班同學。

二、同儕關係的重要性

Alexander 和 Harlow(1965)發現同儕關係良好的人,大都友善、

善於交際,能夠克制攻擊性的負向行為,亦能學習社會標準並內化;

反之同儕關係較差的人或遭受同儕排斥的人,往後常有身心發展失調 的情形;而沒有或是很少與同儕接觸之人,未來發展也常有不利的狀 況出現。Soloman 和 Wahler(1973)也提出研究發現,當幼兒在互動 中與同儕有任何負面的社會行為出現,如果同儕因為這個負面行為而 拒絕與他玩時,則會使這個幼兒的負面行為繼續產生,而其他幼兒也 會對此負面行為給予正增強,使這個幼兒的負面行為增加,正面的行 為則相對減少。由此可見,同儕對於學童的行為有增強或削弱的能力,

同儕關係將影響學童表現的社會行為。

Hartup(1979)指出同儕是社會化的重要中介,同儕關係將影響兒 童的性別角色、道德發展、社會行為的控制。Field(1981)主張同儕 之間的互動是平等的、相互的,所以會使幼兒的自我中心觀念減少,

對幼兒的社交能力、社會適應能力、性別角色、同理心等發展都有幫 助。Hartup(1992)再指出,在幼兒時代中,最能預測未來成年適應的 指標,不是 IQ、不是學業成績、而是幼兒彼此之間能和平相處的同儕 關係,幼兒假如不被喜歡、攻擊他人(有負向行為),不能與其他幼兒

維持友好關係,於未來生活中會有心理不健康、逃學、低學業成就、

學校生活困難等行為。

Burden(1995)指出幼兒有被別人接受的需求,在班級中幼兒如 被同儕所接受,維持良好同儕關係,他將坦率的面對團體,並且有所 貢獻,例如:表現出更多利社會行為,若幼兒不被同儕所接受,則會 表現生氣、煩惱、衝動、沒禮貌、反抗、敵意與無助等負向社會行為。

陳厚仁(2003)也認為同儕關係是指成員在團體中產生互動,可由團 體成員間的觀點來檢視個人在團體中被接納或排斥的程度。

綜合以上國內外學者的研究,發現同儕關係對兒童的未來各層面 發展有著莫大的影響,不論是心理發展、社會發展、學業成就等都有 顯著的關聯。同時,亦可發現兒童擁有較好的同儕關係可激發出更多 的正向社會行為;而人際關係較差者,則會表現更多的負向行為。同 儕社會地位可以瞭解個體在同儕團體中的人際關係分類,故選擇幼兒 同儕社會地位為探究因子,試了解它與受試學童於國小一年級的社會 行為表現是否相關。

貳、同儕社會地位的測量

一、社會計量法

「社會計量法(sociometric)」源於社會計量學技術(sociometric techniques),由 Moreno 於 1934 年首創,用來評量某一團體中的人際 吸引或排斥關係的工具,用來決定個體在團體中被接受的程度,發現 人際間存在的相互關係,可以辨識成員間的關係與地位(吳武典,

1978)。

吳武典(1978)曾提出研究者在運用社會計量分數瞭解團體中的

社會關係時,需要注意社會計量的幾項特質,分別為以下幾點:

1. 個體的社會地位是會改變的,社會地位會隨著時空轉換或個體成熟 程度而改變,在一個團體中,不同個體即使得到相同分數,如果其 成分不同,也未必具有相同意義。

2. 個體在團體中很少受到全體成員的喜歡,亦很少會完全被孤立。

3. 個體目前所處的社會地位,可以預測其日後在同一個團體中的社會 地位。

4. 在一般團體中,社會地位與智商、心理年齡和實際年齡的相關性不 高,而是和該團體重視的技能有關,也和幼兒的社會適應以及社會 參與的程度有高度相關。

5. 社會地位顯示個體順從團體的習慣或是價值程度,並不與個體內在 的心理安全感有高度相關。

綜合以上,社會計量是想了解團體成員間人際關係最常被使用的 工具,因此研究者也利用社會地位計量在幼兒園進行測量。

二、社會計量分類模式

社會計量分類模式主要有以下四類:

(一)Peery(1979)模式

Peery(1979)首創雙向度分類法,正式提出雙向度的分類架構,

參考 Dunnington(1952)的注意分數與地位分數的概念,提出「社會 影響」(social impact, SI)和「社會喜愛」(social preference, SP)。以此 兩分數來分析團體中成員的社會計量地位,以「社會影響」為縱軸和

「社會喜愛」為橫軸所構成的雙向度社會計量地位分類,此分類法將 受試者分為「受歡迎(popular)」、「被拒絕(rejected)」、「被孤立(isolated)」

和「親切者(amiable)」等四類,若分數落在虛線處,此類兒童稱為目 標兒童(target child),分類標準如圖 2-1 和表 2-1。

1. 「社會影響(SI)」:是正向提名次數(P)與負向提名次數(N)

的總和。代表一個人在團體中對他人的影響力或是影響程度。

2. 「社會喜愛(SP)」:是正向提名次數(P)與負向提名次數(N)

的差。代表一個人在團體中受到喜愛的程度。

2-1 Peery(1979)社會計量模式分類圖

資料來源:雙向度社會計量地位分類方法之比較─以國小學生為例,邱 穗中、葉連祺,1995,教育與心理研究 ,18,19。

表 2-1

Peery1979)社會計量模式分類標準

社會地位分類 社會影響(SI=P-N) 社會喜愛(SP=P+N)

受歡迎(popular) >0 >平均數 被拒絕(rejected) <0 >平均數 被孤立(isolated) <0 <平均數 親切者(amiable) >0 <平均數

資料來源:雙向度社會計量地位分類方法之比較─以國小學生為例,邱 穗中、葉連祺,1995,教育與心理研究 ,18,20。

社會影響

被孤立 親切者

受歡迎 被拒絕

社會喜愛 0 平均

(二)Coie、Dodge 和 Coppotelli(1982)模式

Coie、Dodge 和 Coppotelli 沿用 Peery(1979)的雙向度分類法的概 念。與 Peery(1979)模式不相同的是 Coie、Dodge 和 Coppotelli(1982)

模式加入正向社會提名(like most, LM)與負向社會提名(like least, LL)

兩分數軸,以 0 為原點,分成「受歡迎(popular)」、「被拒絕(rejected)」、

「被忽視(neglected)」、「受爭議(controversial)」和「一般型(average)」

五種分類,分類標準如圖 2-2 和表 2-2。

2-2 Coie、Dodge 和 Coppotelli(1982)社會計量模式分類圖 資料來源:雙向度社會計量地位分類方法之比較─以國小學生為例,邱

穗中、葉連祺,1995,教育與心理研究 ,18,22。

社會喜愛

社會影響 低分

高分

最喜歡 高分

低分 最不喜歡

表 2-2

(三)Newcomb 和 Bukowaki(1983)模式

Newcomb 和 Bukowaki(1983)所提出的分類模式是根據

Bronfenbrenner 的機率理論為基礎所發展出來的分類模式,此模式又稱 為「機率(probability)模式」(顏秀真,2000)。

Newcomb 和 Bukowaki(1983)模式根據團體中互選的提名次數,

訂出每一位學童所能夠得到的一個分配期望值,而這期望值便是訂出

3. 被忽視組(neglects):社會影響分數低於機運(chance)分數者。

4. 受爭議組(controversials):被喜歡與不被喜歡分數皆為「稀有分 數」者;或假設被喜歡與不被喜歡分數其中只有一種屬於「稀有 分數」,且另一種分數又在另一向度(other dimension)高於平均 數者。

5. 平均組(average):社會影響分數為機運分數,且被喜歡與不被喜 歡分數低於「稀有分數」者。

(四)Coie 和 Dodge(1988)模式

Coie 和 Dodge 綜合過去的研究同樣以正負向提名的方式,修正前 述 Coie、Dodge 和 Coppotelli(1982)模式的社會計量地位分類法,差 別在於更改了「被忽視」和「一般型」的分類標準,使「被忽視」和

「一般型」分類更加清楚,分類標準如表 2-3。Coie 和 Dodge(1988)

的分類標準分成下列五種類型:

1. 受歡迎(popular):許多同儕都喜歡他,很少人討厭他。

2. 被拒絕(rejected):許多同儕都不喜歡他,很少人喜歡他。

3. 被忽視(neglected):無論喜歡或不喜歡都很少被提及。

4. 受爭議(ontroversial):許多同儕喜歡,但也不被很多同儕所喜 愛。

5. 一般型(average):被提及喜歡與不喜歡的次數都接近平均值。

許多人都針對現存的社會地位計量缺失做修改,但是在諸多的修 正方法中,還是以 Coie 和 Dodge(1988)模式所做的修正被認為是較 完整周全的,原因如下:(黃德祥,1991;Newcomb, Bukowski, & Pattee, 1993)。

1. 分類標準明確,容易實施。

2. 分類準確性高,與真實的社會地位與人際關係較接近。

3. 充分運用正負雙向提名的資料,並結合社會喜好與社會影響雙向 度於分類系統。

表 2-3

CoieDodgeCoppotelli1988)模式社會計量模式分類標準

社會地位分類 LMz LLz SIz=LMz+LLz SPz=LMz-LLz 受歡迎 >0 <0 --- >1.0 被拒絕 <0 >0 --- <-1.0 被忽視 <0 <0 <-1.0 --- 受爭議 >0 >0 >1.0 --- 一般型 --- --- >-1.0&<1.0 >-1.0&<1.0

註:LM 最喜歡;LL 最不喜歡;SP 社會喜愛;SI 社會影響。LM 為原 始分數,LMz 為 LM 的 Z 分數,其餘類推。

資料來源:雙向度社會計量地位分類方法之比較─以國小學生為例,邱 穗中、葉連祺,1995,教育與心理研究 ,18,26。

三、社會計量地位測量方法

有關於收集社會計量資料使用的測量方法可分為三種,分別為同 儕評量法、同儕提名法、配對比較法,詳述於下。

(一)同儕評量法

同儕評量法(peer rating)是列出團體成員的名字或座號,讓受試 者依照喜歡的程度給予分數,計算後可以了解每名成員在團體中受歡

同儕評量法(peer rating)是列出團體成員的名字或座號,讓受試 者依照喜歡的程度給予分數,計算後可以了解每名成員在團體中受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