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國小一年級學童社會行為 的相關因素探討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國小一年級學童社會行為 的相關因素探討"

Copied!
102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 幼兒發展與教育組碩士論文. 國小一年級學童社會行為 的相關因素探討 The Associated Factors of the First-Grade Students’ Social Behaviors. 指導教授:鍾志從教授 研 究 生:王綺涵. 中 華 民 國 一 0 四 年 一 月.

(2) 謝誌 驀然回首來時路,一路忙忙匆匆,沒想到現在已經在打謝誌,好 不真實的感覺,從口試結束後短短兩年,生活巨變,突然考上了正式 教師,突然離開了熟悉的環境、熟稔的朋友,被帶到人生地不熟的高 雄,面對與過去不同的工作內容及挑戰,硬生生讓我的論文停擺了一 年半,當齒輪又開始轉動,我第一個要感謝的是我親愛的指導教授鍾 志從老師,當自己真正的成為老師以後才能感受到當學生的幸福,老 師的問候與提醒,老師的安慰與包容,即使南北相望距離遙遠,也如 雪中送炭、黑暗中的一盞明燈,為我指引方向,讓我重拾信心,滿滿 感激不勝言表。 感謝我兩位口委,石兆蓮老師與杞昭安老師,過程中的悉心指導、 敦敦教誨,讓我的論文方向更清楚,內容更完善。謝謝我親愛的搭班 淑菁,在我集中火力撰寫論文時,於公於私都給我無限的支持與照應。 漫長的施測過程,謝謝給予協助的國小與幼兒園、班級老師、永安的 同事、家長及相關人員,謝謝你們願意伸出援手,願意撥出寶貴時間 幫忙。 謝謝我的家人,時時耳提面命,還記得到最後剩下兩個章節的時 候,我的媽媽說:「剩兩章,剩兩張而已還不趕快完成!」 ,親愛的媽 媽,兩章非兩張,同音不同義,不是兩張紙能解決的呀~ 最後,畫了一年的譜,奏了兩年的曲,一切似乎已進入尾聲,餘 音裊裊,曲終人散,願能將我所學,運用到我的教學,願傾己之所能, 幫助眼前的孩子,願畢業不是結束,而是另一個開始。. i.

(3) 摘要 本研究旨在瞭解國小一年級學童的社會行為、體型、學業成就、 性別、家庭社經地位現況,也探究他們在幼兒園時的同儕社會地位情 形,再分別檢測同儕社會地位、小一體型、學業成就、性別、家庭社 經地位與小一學童社會行為的關聯。 本研究以 127 位就讀臺北市公立國小的一年級學童為對象,這些 學童幼兒園大班時曾接受同儕社會地位測量,一年級時再由班級教師 提供受試學童的性別、學業成就、身高及體重資料,並填寫「國小一 年級學童社會行為量表」,家長提供受試學童父母的教育程度與職業 資料。經由 SPSS 22.0 的資料分析所得研究結果如下: 一、 女生的正向社會行為表現高於男生(遵守規範、合群合作、利社 會),男生的負向社會行為表現高於女生(攻擊)。 二、 幼兒園同儕社會地位與受試學童的社會行為表現有顯著關聯。 (一) 在幼兒曾受爭議或被拒絕的學童表現較多的攻擊行為。 (二) 在幼兒園曾受歡迎的學童表現較多遵守規範、合群合作、 獨立與利社會行為。 三、 體型與受試學童的社會行為沒有顯著關聯。 四、 學業成就中下的學童表現較多的負向社會行為(退縮),學業成 就中上的學童表現較多的正向社會行為(遵守規範、合群合作、 獨立)。 五、 家庭社經地位低的學童比家庭社經高的學童表現較多的負向社 會行為,尤其是退縮行為;家庭社經地位高的學童比家庭社經地位 低的學童表現較多的獨立行為。. 關鍵詞:國小一年級、社會行為、體型、學業成就、同儕社會地位 ii.

(4) ABSTRACT The purposes of this study were to understand the current status of the first-grade students’ social behavior, body type, academic achievement, gender, family socioeconomic status, and social status in kindergarten. Also explored the relations among social status, body type, academic achievement, gender, family socioeconomic status, and the first-grade students’ social behavior. The subjects were 127 first-grade students’ in Taipei City. They had “sociometric techniques” in kindergarten. The first-grade teacher wrote “Social Behavior Scale of the first-grade students” and provided students’ gender, academic achievement, height, and weight. Parents provided their education level and occupation.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a. The girls’ positive social behavior scores were better than boys. The boys’ negative social behavior scores were higher than girls. b. There i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social status in kindergarten and the first-grade students’ social behavior. c. The poor academic achievement students had much more negative social behavior. The excellent academic achievement students had much more positive social behavior. d. There is no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body type and social behavior. e. The low family socioeconomic status students had much more negative social behavior than the high family socioeconomic status students. The high family socioeconomic status students had much more independent. iii.

(5) behavior than the low family socioeconomic status students. Keywords: academic achievement, body type, first-grade students, social behavior, social status.. iv.

(6) 目次 謝誌……………………………………………………………… i 摘要…………………………………………………………… ii Abstract………………………………………………………...iii 表次……………………………………………………………viii 圖次……………………………………………………………...x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動機………………………………………………………1 第二節 研究目的………………………………………………………4 第三節 研究問題………………………………………………………4 第四節 名詞釋義………………………………………………………6. 第二章. 文獻探討 .…………………………………………… 9. 第一節 社會行為與社會能力的概念澄清 ………………………… 9 第二節 同儕社會地位與社會行為的關聯 …………………………14 第三節 體型與社會行為的關聯 ……………………………………25 第四節 學業成就與社會行為的關聯..………………………………29 第五節 性別與家庭社經地位與社會行為的關聯 …………………31. 第三章. 研究方法 ……………………………………………37. v.

(7) 第一節 研究架構 ……………………………………………………37 第二節 研究對象 ……………………………………………………38 第三節 研究工具 ……………………………………………………39 第四節 研究實施程序 ………………………………………………43 第五節 資料處理與分析 ……………………………………………45.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47. 第一節 受試學童的性別、家庭社經地位、幼兒園同儕社會地 位、小一體型、學業成就與社會行為的狀況..……………47 第二節 幼兒園同儕社會地位與社會行為的關聯 …………………51 第三節 小一體型與社會行為的關聯 ………………………………54 第四節 學業成就與社會行為的關聯 ………………………………55 第五節 性別與家庭社經地位與社會行為的關聯 …………………58.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63. 第一節 結論 …………………………………………………………63 第二節 建議 …………………………………………………………65. 參考文獻 ………………………………………………………68 壹、中文文獻……………………………………………………………68 貳、英文文獻……………………………………………………………73. vi.

(8) 附錄 ……………………………………………………………79 附錄一 家長同意書…..………………………………………………79 附錄二 專家效度問卷..………………………………………………80 附錄三 專家效度審核學者名單..……………………………………89 附錄四 預試量表..……………………………………………………90. vii.

(9) 表次 表 2-1 Peery(1979) 社會計量模式分類標準…………………………18 表 2-2 Coie 、 Dodge 和 Coppotelli(1982)模式社會計量模式 分類標準...…………………………………………………………20 表 2-3 Coie 、 Dodge 和 Coppotelli(1988)模式社會計量模式 分類標準...…………………………………………………………22 表 2-4 國小男生學童 BMI 常模…………………………………………26 表 2-5 國小女生學童 BMI 常模…………………………………………26 表 3-1 家庭社經地位等級計算表 ………………………………………38 表 3-2 國小一年級學童社會行為量表各分項之 Cronbach α 值 ……...41 表 4-1 受試學童的性別分布狀況 ………………………………………48 表 4-2 受試學童的家庭社經地位分布狀況 ……………………………48 表 4-3 受試學童的幼兒園同儕社會地位分布狀況 ……………………49 表 4-4 受試學童的小一體型分布狀況 …………………………………49 表 4-5 受試學童的學業成就分布狀況 …………………………………50 表 4-6 受試學童的社會行為得分分布狀況 ……………………………50 表 4-7 不同社會地位的受試學童社會行為得分的平均數與標準差表...51 表 4-8 幼兒園同儕社會地位與社會行為得分之變異數分析…………...52. viii.

(10) 表 4-9 幼兒園同儕社會地位與社會行為各分項得分之變異數分析…...53 表 4-10 不同體型的受試學童社會行為得分平均數與標準差表………54 表 4-11 體型分組與社會行為得分之變異數分析………………………55 表 4-12 不同學業成就的受試學童社會行為得分平均數與標準差表…56 表 4-13 學業成就分組與社會行為得分之變異數分析…………………56 表 4-14 學業成就分組與社會行為各分項得分之變異數分析…………57 表 4-15 受試學童性別與社會行為得分之現況比較 …………………...58 表 4-16 受試學童性別與社會行為得分之獨立樣本 t 考驗……………...59 表 4-17 受試學童家庭社經地位與社會行為得分的現況比較 ………...60 表 4-18 受試學童家庭社經地位與社會行為得分之獨立樣本 t 考驗 …61. ix.

(11) 圖次 圖 2-1 Peery(1979)社會計量模式分類圖 ……………………………18 圖 2-2 Coie、Dodge 和 Coppotelli(1982)社會計量模式分類圖………19 圖 3-1 研究架構圖 ………………………………………………………36. x.

(12) 第一章. 緒論. 本章主要內容在闡述本研究之研究動機、研究目的與研究問題, 與名詞的界定。本章共分成四節;第一節介紹研究動機;第二節說明 研究目的;第三節則界定研究問題;第四節陳述名詞釋義。. 第一節 研究動機 在臺灣的師資培育系統中,學生可以同時修習幼教學程與國小學 程。也就是說,未來學生完成實習且通過教師檢定考試,就可以選擇 當幼兒園教師,亦或是成為國小教師。 因為研究者修習幼教學程與國小學程,有機會接觸到幼兒園與國 小的兒童。兩個學習階段的兒童差別很大,幼兒園是幼兒離開家庭踏 入團體生活的第一個階段,不論是認知、生理、社會行為都有很大的 發展變化。而國小階段除了學習內容變多變複雜之外,童年時期的同 儕社會互動對他們未來發展亦有重大的影響(Howes & Phillipsen, 1998; Kupermidt & Coie, 1990)。 研究者於民國 98 年 7 月到 99 年 1 月(2009 年 7 月~2010 年 1 月) 在臺北市公立國小附設幼稚園進行大五的實習,而接著於 99 年 2 月到 100 年 8 月,將近一年半的時間,在臺北市的公立國小代課。這些經歷 讓研究者有機會接觸到兩個學習階段的兒童,研究者發現國小低年級 的學童跟幼兒有些相同,也有些相異之處。在幼兒園裡,同儕就是玩 伴,和同儕相處互動佔了幼兒在學校絕大部分的時間。在國小裡,剛 從幼兒園進到一年級的新生們,他們要面對的是規律的上下課時間、 既定的課程、新的朋友、更多的規範,與幼兒園截然不同的生活,他. 1.

(13) 們開始體會到自己已經長大了,跟幼兒園不一樣,也開始建立自己的 小團體、交友的小圈子。讓研究者好奇,從幼兒園到小學一年級的學 童的同儕關係,是否對他們的行為表現有所影響。 研究者發現對小學一年級的學童而言,雖然上學多了這麼多規則 與限制,但是有朋友在身邊,他們對上學就多了一份期待與希望。 「朋 友」的存在對這時期的孩子相當重要!人類是共同生活的動物,從出 生到死亡,人們都無法脫離族群單獨生活。身為團體中的一份子,就 需要和團體中的成員建立關係。而建立正向的人際關係就是一種社會 能力(詹棟樑,1994) 。社會能力發展較好的學童,能表現出適當的社 會行為,在小學生活中也才能適應良好。 研究者於碩一修課時,課程中對幼兒園幼兒進行照片式社會測量 法,測量其社會地位,過程中發現幼兒對於自己喜歡不喜歡的同儕表 現十分明確,還可以說出為什麼喜歡或為什麼不喜歡對方,讓人不禁 好奇,這樣的結果如果一路追蹤到國小,會有怎樣的影響或改變呢? Pellegrini 和 Glickman(1990)指出幼兒的人際互動技巧會隨著發 展轉化成其他能力,其社會能力可以正確的預測他們未來的社會發展 與學業成就。Ladd 和 Profilet(1996)亦建議,若能從童年時期就加強 幼兒的社會能力,那麼幼兒就能夠在未來建立長期穩定的社會適應性, 也能增進其認知發展。換句話說,如果幼兒在幼兒園時社會能力很好, 將能該預期他當了小學生,也同樣具備很好的人際關係。 孫扶志(2005)指出國小與幼兒園最大的差別就是開始「打分數」, 國小生的學習評量多為總結性認知的紙筆測驗為主,學業成就開始成 為一個家長、老師、學童都關注的要項。Wentzel 和 Asher(1995)研 究發現人際關係良好的兒童學業成就較佳、智商也較高,被排斥的兒 童學業成績則較低落。學業成就值得探究是否成為學童選擇朋友、與. 2.

(14) 人互動的一項標準? Sigelman、Miller 和 Whitorth(1986)就發現中胚型(天生的健美 型,有良好身材比例特徵)的人最受到同儕歡迎,而內胚型(天生的 肥胖型,特徵為體型豐滿圓大)的人最不受到歡迎,甚至被排斥。周 玉真(1992)認為過胖的體型對學童的心理造成壓力,並影響其自我 概念與社會發展,可見體型的胖瘦也可能是影響學童社會發展的一個 因素。 陳怡君(2007)以 328 名台北市大班的幼兒為對象,其研究發現 同儕社會地位的類別會影響幼兒的社會能力,被忽略、受爭議組的幼 兒與受歡迎組幼兒相較,社會能力明顯較差,被忽略、受爭議組的幼 兒較容易表現負向的社會行為,研究亦發現性別、家庭社經地位與社 會能力有顯著相關。吳宗浩(2010)也提到幼兒的社會能力受到氣質、 家庭社經背景、父母的社交技巧、性別會影響同儕社會地位。可見同 儕社會地位與社會能力有相關,且兒童的性別與家庭社經地位也是影 響社會行為的相關因素。 如果國小一年級的老師,剛接觸到一批新入學的學生,班級經營 如何著手?如果能夠清楚會影響學童社會行為的有關的因素,就能夠 很快的瞭解整個班級學生的人際互動網絡,對於可能成為弱勢的學童, 也能給予最適合的幫助! 國內外研究,較少後續的探討,本研究研究的目的從性別、家庭 社經地位、體型、學業成就、幼兒園的同儕關係去做探討,想瞭解幼 兒進入小學後之社會行為發展,了解國小一年級學童社會行為相關的 因素,也提供相關學校、單位、家長做為教學或班級經營上的參考。. 3.

(15) 第二節 研究目的 基於上述的研究動機,本研究探討國小一年級學童社會行為的相 關因素,研究目的如下: 一、瞭解受試學童的幼兒園同儕社會地位、小一體型、學業成就與社 會行為狀況。 二、瞭解受試學童的性別與家庭社經地位分布狀況。 三、探討受試學童的幼兒園同儕社會地位與目前社會行為的關聯。 四、探討受試學童小一體型與社會行為的關聯。 五、探討受試學童的學業成就與目前社會行為的關聯。 六、探討性別、家庭社經地位不同,受試學童社會行為之差異。. 第三節 研究問題 根據以上研究目的,本研究探討的研究問題如下: 一、受試學童的幼兒園同儕社會地位、小一體型、學業成就與社會行 為狀況如何? 1-1 受試學童的幼兒園同儕社會地位狀況如何? 1-2 受試學童小一的體型狀況如何? 1-3 受試學童的學業成就狀況如何? 1-4 受試學童的社會行為狀況如何? 二、受試學童的性別與家庭社經地位分布狀況如何? 2-1 受試學童的性別分布狀況如何? 2-2 受試學童的家庭社經地位分布狀況如何? 三、受試學童的幼兒園同儕社會地位與目前社會行為的關聯如何?. 4.

(16) 3-1 受試學童的幼兒園同儕社會地位與目前的攻擊行為是否有顯 著關聯? 3-2 受試學童的幼兒園同儕社會地位與目前的退縮行為是否有顯 著關聯? 3-3 受試學童的幼兒園同儕社會地位與目前的遵守規範行為是否 有顯著關聯? 3-4 受試學童的幼兒園同儕社會地位與目前的合群合作行為是否 有顯著關聯? 3-5 受試學童的幼兒園同儕社會地位與目前的獨立行為是否有顯 著關聯? 3-6 受試學童的幼兒園同儕社會地位與目前的利社會行為是否有 顯著關聯? 四、受試學童小一體型與社會行為的關聯如何? 4-1 受試學童的小一體型與攻擊行為是否有顯著關聯? 4-2 受試學童的小一體型與退縮行為是否有顯著關聯? 4-3 受試學童的小一體型與遵守規範行為是否有顯著關聯? 4-4 受試學童的小一體型與合群合作行為是否有顯著關聯? 4-5 受試學童的小一體型與獨立行為是否有顯著關聯? 4-6 受試學童的小一體型與目前的利社會行為是否有顯著關聯? 五、受試學童的學業成就與目前社會行為的關聯如何? 5-1 受試學童的學業成就與攻擊行為是否有顯著關聯? 5-2 受試學童的學業成就與退縮行為是否有顯著關聯? 5-3 受試學童的學業成就與遵守規範行為是否有顯著關聯? 5-4 受試學童的學業成就與合群合作行為是否有顯著關聯? 5-5 受試學童的學業成就與獨立行為是否有顯著關聯?. 5.

(17) 5-6 受試學童的學業成就與利社會行為是否有顯著關聯? 六、性別、家庭社經地位不同,受試學童社會行為之差異如何? 6-1 受試學童的性別不同,社會行為是否不同? 6-2 受試學童的家庭社經地位不同,社會行為是否不同?. 第四節 名詞釋義 一、國小一年級學童 國小一年級學童簡稱小一學童是指年滿六足歲未滿七歲的學童, 其年齡計算方式是 9 月 2 日至翌年 9 月 1 日止,例如 100 學年度,入 學年齡是由 93 年 9 月 2 日至 94 年 9 月 1 日止出生的學童(臺北市政 府,2012) 。本研究所指的國小一年級學童,是指 2012 年 9 月入學者, 101 學年度正就讀於臺北市區公立國小一年級的學生,年齡六足歲至七 歲就讀普通班級,這些學童均發展正常,不包含情緒障礙、發展遲緩、 自閉症、腦性麻痺、資賦優異提早入學等特殊生。 二、幼兒園同儕社會地位 同儕社會地位是指孩童在群體中與成員間的關係及地位 (吳武典, 1978) 。本研究的幼兒園同儕社會地位是指受試學童於幼兒園大班時所 測得的社會地位資料,採用照片式社交計量法,將班上所有幼兒的照 片讓受試者挑選,讓受試者挑選最喜歡的一、二、三名,及最不喜歡 的一、二、三名幼兒的照片,在將其結果讓紀錄者紀錄下來,最後統 計出每位幼兒受歡迎及不受歡迎的次數,進行 SPSS 22.0 的檢定,結果 按照 Coie 和 Dodge(1988)的社會計量地位分類標準做分析,其分類 標準分成下列五種類型。 1.受歡迎:許多同儕都喜歡他,很少人討厭他。. 6.

(18) 2.被拒絕:許多同儕都不喜歡他,很少人喜歡他。 3.被忽視:無論喜歡或不喜歡都很少被提及。 4.受爭議:許多同儕喜歡,但也不被很多同儕所喜愛。 5.一般型:被提及喜歡與不喜歡的次數都接近平均值。 三、體型 體型是指人體的型態,主要指身體各部分之間的比例(教育部國 語辭典,1994) 。本研究探討一年級學童體型是參考兒童身體質量指數 (BMI) ,所謂的身體質量指數,英文為 Body Mass Index,簡稱 BMI, 是一個計算值,會根據計算出的 BMI 值,將學童體型大致歸為四類, 分別為體重過輕、標準範圍、體重過重、肥胖(行政院衛生署,2002)。 BMI 的定義如下: W=體重,單位:公斤(kg); h=身高,單位:公尺(m) 。. 四、學業成就 學業成就就是指學童在學校內經由一定的教材、課程,學習過後 獲得的知識與技能,以學校考試成績或學習測驗所得到的分數做為代 表(李宜芸,2009) 。本研究之學業成就以受試學童於國小一年級上學 期的期末總成績做為判斷,分數越高表示學業成就越佳,反之,分數 越低表示學業成就越低。 五、 社會行為 社會行為個體在社會化的歷程中,與人互動時所表現出的行為(張 春興,1989;Hurlock, 1978)。本研究中的社會行為是指學童在與他人 接觸互動的過程中所表現出的行為。本研究的社會行為是指國小一年 級學童在學校中的行為表現,由受試者的班級導師填寫「國小一年級 學童社會行為量表」 。此量表為 Likert 五點量表,量表的向度分為攻擊、 退縮、遵守規範、合群合作、獨立、利社會六大項,包含負向與正向. 7.

(19) 社會行為,其分量表的得分越高代表該社會行為發生的頻率越高;反 之得分越低表示該社會行為頻率越低,各大項的內涵如下: 1. 攻擊行為:傷害、干擾、影響他人的行為。 2. 退縮行為:對於接觸新的人事物感到害怕或緊張。 3. 遵守規範行為:在團體生活中,能夠遵循大環境的規則。 4. 合群合作行為:樂於參與團體活動,並願意與人共完成某件事。 5. 獨立行為:能自己做決定,照顧好自己生活瑣事(生活自裡) 。 6. 利社會行為:幫助、鼓勵、同理、安慰、同情、關懷、照顧他人, 與他人分享。. 8.

(20) 第二章. 文獻探討. 本章主要以國內外相關理論與文獻,探討國小一年級學童社會行 為的相關因素。全章共分五節,第一節澄清社會行為與社會能力的概 念;第二節探討同儕社會地位與社會行為的關聯;第三節探討體型與 社會行為的關聯;第四節探討學業成就與社會行為的關聯;第五節探 討性別與家庭社經地位與社會行為的關聯,亦分別從社會、學業成就、 體型來論述與社會行為的關聯性。. 第一節 社會行為與社會能力的概念澄清 研究的過程中,研究者發現很多文獻資料對於「社會行為」、 「社 會能力」的區隔模糊不清,甚至混合使用,故本節先將針對這二個概 念做澄清。. 壹、 「行為」與「能力」的字面意義 一、行為 行為(behavior)根據牛津字典(1989)的解釋,行為是指人類與 其他動物的動作、行動方式,以及對環境與其他生物體或物體的反應, 這些行為可以預測和控制,在人類或其他群居動物的社會裡有一些行 為是負面的、不被接受的。韋氏字典(1969)將行為(behavior)解釋 為(一)任何一個有機體行動和刺激反應; (二)個人、團體或物種回 應其環境的方式。教育部國語辭典(1994)解釋行為(behavior)為基 於個人的意志而具體表現於外的舉止動作。歸納以上辭典對行為的解. 9.

(21) 釋,行為有以下特色: (一)基於個人意志,對人、事、物、環境的反 應; (二)對社會或群體而言,可能是好的、正向的、可被接受的,亦 有可能是壞的、負面的、被排斥的。 二、能力 能力(competence)根據牛津字典(1989)的解釋為能做好一件事 的能力(the ability to do something well) 。韋氏字典(1969)將能力 (competence)解釋為(一)一個自給自足和便利生活所需的必須方式; (二)一種理解他人的話語和自我表達的知識。教育部國語辭典(1994) 解釋能力(competence)為(一)本領,平常儲藏在物體內部,一旦顯 著,即能發揮各種功效的物理力量; (二)一為個人目前實際具備的能 力,亦可經由學習或刺激而展現出的潛在能力。歸納以上辭典對能力 的解釋,能力有以下特色: (一)個體為了未來生活,所擁有的心理狀 態; (二)為了在未來生活中生存、獨立、便利生活的一項本領,可見 當個體擁有能力時,在生活中是一項優勢,是一個好的、正面的知識、 態度或技能。. 綜合以上,「行為」對社會或群體可能被接受或被排斥,可將行為 分成正向或負向行為。 「能力」對社會或群體而言是有益處、被接納的, 因為能力是個體為了未來的生活,所擁有的知識、態度或技能,這些 皆為正向的,所以兩者的概念所包含的範圍不同。. 貳、國內外學者對「社會能力」 、 「社會行為」的釋義與分類 一、社會能力 社會能力是一種適應能力,包含學業能力和社會適應能力,與個. 10.

(22) 體適應學校及團體生活之需求有關(Schaffer, 1978)。社會能力指個人 在社會中與他人相處互動、適應環境,以及能夠適應社會生活的能力, 社會能力是人格特質的表現(Greenspan, 1981)。Putallaz 和 Gottman (1981)認為社會能力的內涵是(一)整體表現是積極正面的;(二) 擁有解決衝突、正向溝通、與人建立關係的能力; (三)有正向的自我 知覺。簡淑真(1985)認為社會能力定義為表現人際關係行為和勝任 社會責任的程度。社會能力指能夠和他人維持成正向的關係的能力 (Rubin, Bukowski, & Parker, 1998)。鍾鳳嬌(1999)指出社會能力為 幼兒適應環境所需要的能力。Katz(2003)認為社會能力是指個體能 與他人進行和諧且滿意的互動。陳怡君(2007)對社會能力的定義為 能夠在與他人進行互動時達到個人的目的,並且維持正向關係的能力, 透過互動再進一步增加其社會能力。高德宣(2012)認為社會能力為 個人適應環境以及能與他人或是同儕良好相處的能力。綜合以上學者 之想法,將社會能力可歸納為(一)適應社會、適應團體生活的能力; (二)與他人互動、相處的能力; (三)擁有社會能力可以表現出好的、 和諧的、正向的行為。可發現國內外的學者檢視社會能力時,都將重 點擺在「與他人互動」 ,互動中可產生「正向的效果」 ,使個體被社會、 群體所接納,呼應「能力」的意義,社會能力是一個正向的知識、態 度或技能。 國內外的學者將「社會能力」的內涵分了幾大向度,Levine、Elzey 和 Lewis(1969)認為社會能力是適當表現出人際互動中的正向行為, 其加州學前兒童社會能力量表(California Preschool Social Competence Scale, CPSCS)將社會行為分成「工作能力」 、 「語言能力」 、 「主動性」、 「瞭解他人」 、 「禮貌」 、 「在陌生情境中的反應」 ,量表主要在評定幼兒 人格、適應性、人際互動等能力發展。簡淑真(1985)參考國內外文. 11.

(23) 獻,考量國內外之文化差異,修改加州學前兒童社會能力量表,修改 後將社會能力分為以下六類, 「工作能力」 、 「主動性」 、 「了解人己關係」 、 「禮貌」、 「陌生或公共場合之反應」、 「語言能力」,評量 4~6 歲之幼 兒。鍾鳳嬌(1999)參考 Baumrind(1968)幼兒行為 Q 分量表,自編 「兒童社會能力量表」 ,將社會能力分成七類「工作取向特質」 、 「自主 性」、 「領導取向特質」、 「與別人相處的能力」、 「行動取向特質」、 「依 賴性」 、「情緒開放性」,一共 72 題,適用於 2.5 歲~5.5 歲的幼兒。陳 若琳(2002)主張社會能力為幼兒適應幼兒園環境及與同儕良好相處 所表現出正向關係的行為能力,其針對國內幼兒而所編製的「臺灣幼 兒社會能力量表」 ,採 Likert 五點量表將社會能力分成「利他行為」 、 「合 群合作」 、 「互動行為」 、 「禮貌」 、 「獨立自主」五類,一共 43 題,評量 的重點為 3~6 歲幼兒人際互動的社會能力(陳若琳,2001)。研究者發 現以上檢測兒童社會能力之量表的分向度有以下相同之處(一)分量 表之內容都是可觀察的行為; (二)內容都有與「兒童氣質」有關的分 量,例如:愛發脾氣或容易被激怒、能接受別人的建議,修正自己的 行為或過錯。 二、社會行為 社會行為是指個體在社會化的歷程中,與人互動時所表現出的行 為,有些行為可以被社會所接受,有些行為則會受到社會排斥,社會 行為的目的是從中學習合乎社會的一切觀念、態度與行為(張春興, 1989;Hurlock, 1978)。社會行為是指個體在社會化的過程中,學習社 會認可的、正向的觀念與行為,減少社會不認同的負向行為(Maccoby, 1984) 。游淑芬(1993)認為社會行為是個體與他人接觸或相處時所表 現的行為。劉奕樺(1996)研究中所指的社會行為是兒童與同儕互動 時所表現出之行為類型。陳幗眉和洪福財(2001)認為社會行為是指. 12.

(24) 人與人之間相互調適作用所產生的行為模式。個人與他人接觸互動的 過程中,所表現出正面的、負面的行為(Meisels, 1996;Merrell, 1994)。 歸納以上學者對於社會行為的定義內涵有三, (一)個體與他人的互動 所表現出的行為; (二)社會行為可分為正向的(被社會所接納)與負 向的(被社會所排斥) ; (三)目的是為了學習合乎社會的觀念與行為。 可以發現國內外的學者檢視社會行為是在人與人互動時,都將重點擺 在「與他人互動時所表現的行為」 ,因為個體在社會化的歷程中,最大 的目標就是適應社會,故將社會行為分為兩大類,分別是「被社會接 納」(正向行為)與「被社會排斥」(負向行為)。 郭孝貞(1988)將幼兒的社會行為分成「獨立行為」 、 「依賴行為」、 「利他行為」 、「攻擊行為」、 「親和行為」、 「反抗行為」六類,採教師 填寫之五點量表,評估 5~6 歲幼兒的社會行為。游淑芬(1993)將兒 童的社會行為分為六類, 「攻擊」 、 「依賴」 、 「利他」 、 「獨立」 、 「利社會」 、 「親和」共 49 題,評量幼兒園大班~國小二年級兒童之社會行為情形。 戴禹心(2005)則改編游淑芬的「兒童社會行為量表」 ,減少 13 題「攻 擊」類別的題目,量表總題數變成 36 題,但是其六大分類不變。Merrell (1994)將學前幼兒的社會行為分成「自我中心」 、 「注意力問題」 、 「反 社會與攻擊行為」、 「退縮行為」、 「焦慮」、 「生理病痛」,評估 3~6 歲 幼兒的社會行為。趙麗華(2009)參考國內外學者的社會行為量表, 將社會行為分成「正向行為」 、 「問題行為」 ,其中「問題行為」又細分 為「內在」和「外在」,對象為 2~5 歲之學齡前幼兒。研究者發現以 上檢測兒童社會行為之量表有以下相同之處(一)量表的分類都分為 正向與負向行為;(二)內容都有與「兒童氣質」有關的分量,例如: 很安靜不主動說話; (三)分量中,負向行為(問題行為)明顯多於正 向行為,特別是趙麗華(2009)的量表,其中問題行為高達 42 題,而. 13.

(25) 正向行為只有 26 題。. 小結 綜合以上對於社會能力與社會行為之探討,社會能力與社會行為 最大的區別在於,社會能力是「正向」的,而社會行為則可分為「正 向」與「負向」兩種;兩者皆重視「與他人的互動」 ,且評量的方式都 是透過他人對個體的行為表現的評分來做判斷。本研究目的在於了解 那些表現負向社會行為的學童,是哪一些相關因素與它們有顯著關係。 故本研究將自編國小一年級學童的社會行為量表,調查學童在學校與 他人互動時的社會行為狀況。. 第二節 同儕社會地位與社會行為的關聯 同儕社會地位可以看出個人在團體中人際關係的情況,也可以看 出團體中對個人的喜惡,在幼兒的生活中互動最多者除了家人外,就 是學校的老師與同儕,幼兒同儕社會地位可以看出幼兒在學校中同儕 關係的類別,這些類別是否會進一步影響幼兒未來進入國小呢?本節 從瞭解同儕社會地位的意義開始,探討社會地位對個人社會行為表現 的關聯。. 壹、同儕的意義與重要性 一、同儕的意義 幼兒從家庭進入學校,第一站就是幼兒園,幼兒進入團體生活開 始學習適應社會,除了家人和老師,同儕是幼兒接觸與互動最多的人. 14.

(26) 了。牛津辭典(1989)對同儕的解釋為和他人有相同年紀、地位或是 能力;韋氏辭典(1969)對同儕的解釋為和他人屬相等地位,且隸屬 於以年紀、等級或是地位為基礎的團體;Shaffer(2005)認為同儕是 具有相同地位的團體。歸納以上,同儕分成兩大界定方式: (一)同儕 是與個人年紀相仿的團體; (二) 同儕是與個人地位相同或相仿的團體。 本研究的受試對象於幼兒園大班時進行同儕社會地位計量,其同儕是 指受試的幼兒園同班同學。 二、同儕關係的重要性 Alexander 和 Harlow(1965)發現同儕關係良好的人,大都友善、 善於交際,能夠克制攻擊性的負向行為,亦能學習社會標準並內化; 反之同儕關係較差的人或遭受同儕排斥的人,往後常有身心發展失調 的情形;而沒有或是很少與同儕接觸之人,未來發展也常有不利的狀 況出現。Soloman 和 Wahler(1973)也提出研究發現,當幼兒在互動 中與同儕有任何負面的社會行為出現,如果同儕因為這個負面行為而 拒絕與他玩時,則會使這個幼兒的負面行為繼續產生,而其他幼兒也 會對此負面行為給予正增強,使這個幼兒的負面行為增加,正面的行 為則相對減少。由此可見,同儕對於學童的行為有增強或削弱的能力, 同儕關係將影響學童表現的社會行為。 Hartup(1979)指出同儕是社會化的重要中介,同儕關係將影響兒 童的性別角色、道德發展、社會行為的控制。Field(1981)主張同儕 之間的互動是平等的、相互的,所以會使幼兒的自我中心觀念減少, 對幼兒的社交能力、社會適應能力、性別角色、同理心等發展都有幫 助。Hartup(1992)再指出,在幼兒時代中,最能預測未來成年適應的 指標,不是 IQ、不是學業成績、而是幼兒彼此之間能和平相處的同儕 關係,幼兒假如不被喜歡、攻擊他人(有負向行為) ,不能與其他幼兒. 15.

(27) 維持友好關係,於未來生活中會有心理不健康、逃學、低學業成就、 學校生活困難等行為。 Burden(1995)指出幼兒有被別人接受的需求,在班級中幼兒如 被同儕所接受,維持良好同儕關係,他將坦率的面對團體,並且有所 貢獻,例如:表現出更多利社會行為,若幼兒不被同儕所接受,則會 表現生氣、煩惱、衝動、沒禮貌、反抗、敵意與無助等負向社會行為。 陳厚仁(2003)也認為同儕關係是指成員在團體中產生互動,可由團 體成員間的觀點來檢視個人在團體中被接納或排斥的程度。 綜合以上國內外學者的研究,發現同儕關係對兒童的未來各層面 發展有著莫大的影響,不論是心理發展、社會發展、學業成就等都有 顯著的關聯。同時,亦可發現兒童擁有較好的同儕關係可激發出更多 的正向社會行為;而人際關係較差者,則會表現更多的負向行為。同 儕社會地位可以瞭解個體在同儕團體中的人際關係分類,故選擇幼兒 同儕社會地位為探究因子,試了解它與受試學童於國小一年級的社會 行為表現是否相關。. 貳、同儕社會地位的測量 一、社會計量法 「社會計量法(sociometric)」源於社會計量學技術(sociometric techniques),由 Moreno 於 1934 年首創,用來評量某一團體中的人際 吸引或排斥關係的工具,用來決定個體在團體中被接受的程度,發現 人際間存在的相互關係,可以辨識成員間的關係與地位(吳武典, 1978)。 吳武典(1978)曾提出研究者在運用社會計量分數瞭解團體中的. 16.

(28) 社會關係時,需要注意社會計量的幾項特質,分別為以下幾點: 1. 個體的社會地位是會改變的,社會地位會隨著時空轉換或個體成熟 程度而改變,在一個團體中,不同個體即使得到相同分數,如果其 成分不同,也未必具有相同意義。 2. 個體在團體中很少受到全體成員的喜歡,亦很少會完全被孤立。 3. 個體目前所處的社會地位,可以預測其日後在同一個團體中的社會 地位。 4. 在一般團體中,社會地位與智商、心理年齡和實際年齡的相關性不 高,而是和該團體重視的技能有關,也和幼兒的社會適應以及社會 參與的程度有高度相關。 5. 社會地位顯示個體順從團體的習慣或是價值程度,並不與個體內在 的心理安全感有高度相關。 綜合以上,社會計量是想了解團體成員間人際關係最常被使用的 工具,因此研究者也利用社會地位計量在幼兒園進行測量。 二、社會計量分類模式 社會計量分類模式主要有以下四類: (一)Peery(1979)模式 Peery(1979)首創雙向度分類法,正式提出雙向度的分類架構, 參考 Dunnington(1952)的注意分數與地位分數的概念,提出「社會 影響」(social impact, SI)和「社會喜愛」(social preference, SP)。以此 兩分數來分析團體中成員的社會計量地位,以「社會影響」為縱軸和 「社會喜愛」為橫軸所構成的雙向度社會計量地位分類,此分類法將 受試者分為「受歡迎 (popular) 」 、 「被拒絕 (rejected)」 、 「被孤立 (isolated)」 和「親切者(amiable)」等四類,若分數落在虛線處,此類兒童稱為目 標兒童(target child),分類標準如圖 2-1 和表 2-1。. 17.

(29) 1.. 「社會影響(SI) 」 :是正向提名次數(P)與負向提名次數(N) 的總和。代表一個人在團體中對他人的影響力或是影響程度。. 2.. 「社會喜愛(SP)」:是正向提名次數(P)與負向提名次數(N) 的差。代表一個人在團體中受到喜愛的程度。 社會影響. 被拒絕. 受歡迎. 0 平均. 社會喜愛. 值 被孤立. 親切者. 圖 2-1 Peery(1979)社會計量模式分類圖 資料來源:雙向度社會計量地位分類方法之比較─以國小學生為例,邱 穗中、葉連祺,1995,教育與心理研究 ,18,19。 表 2-1 Peery(1979)社會計量模式分類標準 社會地位分類. 社會影響(SI=P-N). 社會喜愛(SP=P+N). 受歡迎(popular). >0. >平均數. 被拒絕(rejected). <0. >平均數. 被孤立(isolated). <0. <平均數. 親切者(amiable). >0. <平均數. 資料來源:雙向度社會計量地位分類方法之比較─以國小學生為例,邱 穗中、葉連祺,1995,教育與心理研究 ,18,20。. 18.

(30) (二)Coie、Dodge 和 Coppotelli(1982)模式 Coie、Dodge 和 Coppotelli 沿用 Peery(1979)的雙向度分類法的概 念。與 Peery(1979)模式不相同的是 Coie、Dodge 和 Coppotelli(1982) 模式加入正向社會提名(like most, LM)與負向社會提名(like least, LL) 兩分數軸,以 0 為原點,分成「受歡迎(popular)」 、 「被拒絕(rejected)」、 「被忽視(neglected)」 、 「受爭議(controversial)」和「一般型(average)」 五種分類,分類標準如圖 2-2 和表 2-2。 社會喜愛 最喜歡. 低分. 高分. 社會影響. 低分. 高分. 最不喜歡. 圖 2-2 Coie、Dodge 和 Coppotelli(1982)社會計量模式分類圖 資料來源:雙向度社會計量地位分類方法之比較─以國小學生為例,邱 穗中、葉連祺,1995,教育與心理研究 ,18,22。. 19.

(31) 表 2-2 Coie、Dodge 和 Coppotelli(1982)模式社會計量模式分類標準 正向提名 LM. 負向提名 LL. 社會影響 SI. 社會喜愛 SP. 受歡迎 popular. Z>0. Z<0. ---. Z>1. 被拒絕 rejected. Z<0. Z>0. ---. Z<-1. 被忽視 neglected. Z=0. ---. Z<-1. ---. 受爭議 controversial. Z>0. Z>0. Z>1. ---. ---. ---. ---. Z>-.5&Z<.5. 社會地位分類. 一般型 average. 資料來源:雙向度社會計量地位分類方法之比較─以國小學生為例,邱 穗中、葉連祺,1995,教育與心理研究 ,18,22。 (三)Newcomb 和 Bukowaki(1983)模式 Newcomb 和 Bukowaki(1983)所提出的分類模式是根據 Bronfenbrenner 的機率理論為基礎所發展出來的分類模式,此模式又稱 為「機率(probability)模式」(顏秀真,2000)。 Newcomb 和 Bukowaki(1983)模式根據團體中互選的提名次數, 訂出每一位學童所能夠得到的一個分配期望值,而這期望值便是訂出 機率水準的依據,機率水準會隨著團體人數的多寡而有所改變。模式 重點擺在以「稀有分數」與「機率分數」做為效標,每個受試者都可 以無遺漏的、獨立的被分配至五種社會計量地位中的其中一個,其分 類標準如下(顏秀真,2000)︰ 1.. 受歡迎組(populars) :被喜歡分數為「稀有分數」 ,而且不被喜歡 分數低於平均數者。. 2.. 被拒絕組(rejects) :不被喜歡分數為「稀有分數」 ,而且被喜歡分 數低於平均數者。. 20.

(32) 3.. 被忽視組(neglects):社會影響分數低於機運(chance)分數者。. 4.. 受爭議組(controversials):被喜歡與不被喜歡分數皆為「稀有分 數」者;或假設被喜歡與不被喜歡分數其中只有一種屬於「稀有 分數」 ,且另一種分數又在另一向度(other dimension)高於平均 數者。 平均組(average) :社會影響分數為機運分數,且被喜歡與不被喜. 5.. 歡分數低於「稀有分數」者。. (四)Coie 和 Dodge(1988)模式 Coie 和 Dodge 綜合過去的研究同樣以正負向提名的方式,修正前 述 Coie、Dodge 和 Coppotelli(1982)模式的社會計量地位分類法,差 別在於更改了「被忽視」和「一般型」的分類標準,使「被忽視」和 「一般型」分類更加清楚,分類標準如表 2-3。Coie 和 Dodge(1988) 的分類標準分成下列五種類型: 1.. 受歡迎(popular):許多同儕都喜歡他,很少人討厭他。. 2.. 被拒絕(rejected):許多同儕都不喜歡他,很少人喜歡他。. 3.. 被忽視(neglected) :無論喜歡或不喜歡都很少被提及。. 4.. 受爭議(ontroversial):許多同儕喜歡,但也不被很多同儕所喜 愛。. 5.. 一般型(average):被提及喜歡與不喜歡的次數都接近平均值。 許多人都針對現存的社會地位計量缺失做修改,但是在諸多的修. 正方法中,還是以 Coie 和 Dodge(1988)模式所做的修正被認為是較 完整周全的,原因如下: (黃德祥,1991;Newcomb, Bukowski, & Pattee, 1993)。 1.. 分類標準明確,容易實施。. 21.

(33) 2.. 分類準確性高,與真實的社會地位與人際關係較接近。. 3.. 充分運用正負雙向提名的資料,並結合社會喜好與社會影響雙向 度於分類系統。. 表 2-3 Coie、Dodge 和 Coppotelli(1988)模式社會計量模式分類標準 SIz=LMz+LLz SPz=LMz-LLz. 社會地位分類. LMz. LLz. 受歡迎. >0. <0. ---. >1.0. 被拒絕. <0. >0. ---. <-1.0. 被忽視. <0. <0. <-1.0. ---. 受爭議. >0. >0. >1.0. ---. 一般型. ---. ---. >-1.0&<1.0. >-1.0&<1.0. 註:LM 最喜歡;LL 最不喜歡;SP 社會喜愛;SI 社會影響。LM 為原 始分數,LMz 為 LM 的 Z 分數,其餘類推。 資料來源:雙向度社會計量地位分類方法之比較─以國小學生為例,邱 穗中、葉連祺,1995,教育與心理研究 ,18,26。. 三、社會計量地位測量方法 有關於收集社會計量資料使用的測量方法可分為三種,分別為同 儕評量法、同儕提名法、配對比較法,詳述於下。 (一)同儕評量法 同儕評量法(peer rating)是列出團體成員的名字或座號,讓受試 者依照喜歡的程度給予分數,計算後可以了解每名成員在團體中受歡 迎與不受歡迎的程度。 (二)同儕提名法 同儕提名法(peer nomination)是請受試者根據施測者訂的特定問 22.

(34) 題,寫下最喜歡和最不喜歡的同儕名字,統計後即可知道每名成員在 團體中的社會地位。後來由 McCandless 和 Mashall(1957)提出「照 片式社會測量法」的設計,採用一對一訪談的方式,訪問幼兒「在班 上你最喜歡和哪三位小朋友一起玩?」 、「在班上你最不喜歡和哪三位 小朋友一起玩?」訪問小朋友心中最喜歡的前三位與最不喜歡的三位 小朋友來做評量,研究幼兒的社會地位中的人際關係如何。 同儕提名法又可分為「限制提名法」與「非限制提名法」 ,限制提 名法有限制受試者挑出的人數(約 3 到 5 人) ,非限制提名法則不限制 挑出的人數。 (三)配對比較法 配對比較法,每一回施測者都提出兩名團體中的成員,受測者從 中選擇出自己比較喜歡的同儕,但是配對比較法的限制是要是成員人 數眾多,施測過程要兩兩一對做比較,過程顯得繁雜,耗時又耗力。 基於以上施測方式與優缺點,考量本研究施測的對象為幼兒,無 法長時間的專注,亦避免幼兒對測驗感到厭煩或害怕,本研究選擇限 制提名方式的照片式社會測量法搭配 Coie 和 Dodge(1988)模式進行 幼兒社會地位的資料收集。. 參、社會計量地位與社會行為的關聯 Ollendick 等人(1992)利用同儕提名、教師評量與個體自陳報告, 進行五年的縱貫研究,追蹤的結果發現被拒絕組的兒童在同儕提名中 不被同儕所喜歡,因為其表現較多的攻擊行為。在教師評量中被拒絕 組與受歡迎組的兒童相較之下,有較多攻擊行為及注意力的問題。在 自陳報告中,被拒絕組的兒童與一般組兒童相較,表現更多缺乏自我. 23.

(35) 控制力、干擾、吵罵的行為,且學業成就較低落。Wentzel 和 Erdly (1993) 研究發現兒童與同儕互動時,表現適當的對應與正向的社會行為與同 儕的接納程度有關,表現越多的正向社會行為則越能被同儕所接納, 其社會地位也會越好。 曾惠敏(1994)的研究指出,受歡迎組的學生有以下特質(一) 擔任班級幹部,有領導能力; (二)成績優良或某科目特別突出; (三) 容易與他人相處; (四)情緒穩定、社會適應良好。Rubin 等人(1998) 指出社會認知技巧與行為表現都與兒童同儕關係有相關,同儕關係中 越受到歡迎的兒童,其社會認知技巧與行為表現都較不受歡迎的兒童 為佳。受歡迎兒童的利社會行為相較於其他的兒童類別表現最為傑出 (羅銳玉,1997) 。Walker 等人(2001)發現被拒絕組的兒童比受歡迎 的兒童表現出更多負向的社會行為,比如說分心、更具攻擊性。Hubbard (2001)研究國小二年級的學童,發現被拒絕組的學童更容易在語言 或是行為中表現出憤怒的情緒,更容易表現出負向社會行為。受歡迎 兒童在生活適應整體或各層面上的表現,皆明顯優於被拒絕兒童(李 雅芬,2003)。Whitted 和 Dupper(2005)的研究發現教室內很多同儕 關係不佳的學生,容易成為被欺負的目標,亦表現較多暴力與攻擊行 為。被陳秀慧(2011)用問卷調查法進行研究,針對大高雄地區 17 所 國民小學高年級學童為研究對象,研究發現同儕關係愈好,愈能擁有 正向情緒,且同儕關係能有效預測正向情緒與行為,其中以同儕的合 作/利社會行為預測力最佳,同儕關係越好,表現越多利社會行為。簡 嘉盈和程景琳(2012)探討高中生的同儕關係對利社會行為的影響, 研究結果發現,同儕關係的好壞對利社會行為有顯著預測力,表示同 儕關係好、受歡迎的學生可以預測出他將表現較多利社會行為。 綜合以上文獻,可發現同儕社會地位會影響兒童的社會行為,受. 24.

(36) 歡迎組的兒童明顯擁有較好的社會能力,並且表現較多的正向社會行 為,反之,被拒絕組的兒童較容易表現出負向的社會行為。. 小結 根據本節之文獻,發現社會計量地位可顯示同儕關係的位置,且 同儕關係對兒童的未來發展影響深遠,同儕關係甚至能夠預測個體未 來的心理、社會等發展。故將幼兒園同儕社會地位列為影響國小一年 級學童社會行為之相關因素之一。. 第三節 體型與社會行為之關聯 本節想從文獻中探討身體質量指數將兒童分成四大類,分別為過 輕、標準、過重、肥胖,這些外在的表象與國小一年級學童的社會行 為是否有所相關。. 壹、 身體質量指數 一、身體質量指數的含意 身體質量指數 (BMI)於 1835 年由比利時的數學家 Adolphe Quetelet 利用統計學的方法所發現,BMI 指數可以一定程度的反映一個人的身 體狀況。目前 BMI 是一個用於公眾健康研究的統計工具,為一般大眾 的纖體指標,行政院衛生署於 2002 年 4 月公佈臺灣成人肥胖標準是: 「BMI<18.5」為過輕,「18.5≦BMI<24」為正常體重, 「24≦BMI< 27」為過重, 「BMI≧27」即為肥胖。此標準適用於 2 到 20 歲的人, 男性與女性的標準也不同。但是本研究的一年級學童並不適用於以上. 25.

(37) 標準,而採用更精確的兒童身體質量指數,行政院衛生署於 2012 年公 布的兒童身體質量指數標準如表 2-4、2-5。 很多國家及地區每年都會為兒童做身高和體重的統計,這些統計 數據都可以轉化成為 BMI 值,根據這個統計,行政院衛生署可以推算 出當年兒童的過重及過輕指標,會採用統計出來的平均 BMI 值及其標 準差,再計算出其常態分布的最高 5%及最低 5%當做過重及過輕指標, 其中又會因為性別的差異而有所不同。. 表 2-4. 國小男生學童 BMI 常模 年齡. 體重過輕. 標準範圍. 體重過重. 肥胖. 6. ≦13.9. 13.9~17.9. ≧17.9. ≧19.7. 7. ≦14.7. 14.7~18.6. ≧18.6. ≧21.2. 8. ≦15.0. 15.0~19.3. ≧19.3. ≧22.0. 資料來源:行政院衛生署,http://www.bhp.doh.gov.tw/BHPNet/Web/HealthTopic/TopicArticle. aspx?id=201111010004&Class=2&parentid=201109290001。. 表 2-5. 國小女生學童 BMI 常模 年齡. 體重過輕. 標準範圍. 體重過重. 肥胖. 6. ≦13.6. 13.6~17.9. ≧17.9. ≧19.1. 7. ≦14.4. 14.4~18.0. ≧18.0. ≧20.3. 8. ≦14.6. 14.6~18.8. ≧18.8. ≧21.0. 資料來源:行政院衛生署,http://www.bhp.doh.gov.tw/BHPNet/Web/HealthTopic/TopicArticle. aspx?id=201111010004&Class=2&parentid=201109290001。. 26.

(38) 二、身體質量指數的計算方式 身體質量指數,英文為 Body Mass Index,簡稱 BMI,是一個計算 值,主要用於統計用途。它的定義如下: BMI 的定義如下: W=體重,單位:公斤(kg); h=身高,單位:公尺(m) 。. 貳、體型與社會行為的關聯 肥胖已是全球的流行病,亦受到政府與人們重視。世界衛生組織 於 1996 年正式將肥胖列為是一種慢性疾病(行政院衛生署國民健康局, 2007) 。章宏智和程瑞福(2010)指出肥胖不僅是成人的疾病,對兒童 的影響更大。因為,兒童的肥胖會直接影響兒童的生長、社會心理發 展,兒童期的肥胖更會在成年時造成高脂血症、高血壓、糖尿病和動 脈硬化等,增加成年後相關慢性病的罹病率和死亡率。蘇玉嬋(2003) 針對國中學生體重控制行為的研究中,認為近年來在社會文化過度的 拒胖求美、同儕的比較,在媒體渲染的影響下,使得兒童及青少年對 體型意識認知有所偏差,特別是女性受到的影響更為嚴重,女性會以 媒體及社會所公認的標準來要求自己的身材。林宜親和林薇(2000) 的研究提到青少年肥胖者在運動的情境中較為不利,常常會有被同儕 嘲笑的負面經驗。 謝偉雄(2007)發現大學生中肥胖者比較容易受到雙親和同儕影 響,而注重身材、飲食、外表等。綜合以上文獻可以發現現今的社會 文化對於肥胖存在負面印象,肥胖者在社會中處於不利的狀態,特別 是對青少年的同儕關係與社會行為影響重大,在這樣主流文化下成長 的兒童也默默被影響著。文獻中可以發現肥胖對於兒童不只是一項外. 27.

(39) 表的生理特徵,也是影響心理發展的因素,而同儕互動就是其中的關 鍵原因! Dodge(1983)的觀察發現拒絕組的兒童較其他組的兒童缺乏外表 的吸引力,外表包含儀態、長相、身材、穿著等。William Sheldon 於 西元 1940 年利用攝影的方式,拍攝人體正面、側面與背面的全身照片, 從這三張照片中量出各測量值,每一成分以 1~7 的數字來代表該成分 的高低,以決定此人的體型。例如:711 的體型代表極趨於內胚型,171 的體型代表極趨於中胚型,117 的體型代表極趨於外胚型。Sigelman、 Miller 和 Whitorth(1986)利用 William Sheldon 的分類方式,發現中 胚型(天生的健美型,有良好身材比例特徵)的人最受到同儕歡迎, 而內胚型(天生的肥胖型,特徵為體型豐滿圓大)的人最不受到歡迎, 甚至被排斥。Papalia 和 Old(1992)指出體重特別重、身材特別胖或 長相不討喜的兒童,在團體中常常是不受歡迎、被排斥的一群。周玉 真(1992)指出過胖的體型對學童的心理造成壓力,並影響其自我概 念與社會發展,學童有對自己沒有自信、自我否定的可能。黃德祥(1994) 亦發現青少年太胖、太瘦、骯髒、衣著不適當、身體殘障都是導致同 儕不喜歡的因素。綜合以上文獻,國內外的學者都認為外表是影響同 儕關係的一項原因,學者也提出體重過重、體型不符合大眾喜歡的標 準的學童,容易成為同儕關係中被排斥的一群,且社交技巧較差。 小結 綜合以上文獻,主流文化塑造之理想體型的形象成為一般大眾對 於體型的刻板印象,刻板印象造就了大眾對體型的偏好,即造就了同 儕關係間差別待遇,文獻中可發現體型會影響個體的同儕關係與心理 狀態,進而影響其社會能力,故將體型列為社會行為相關因素之一來 探討。. 28.

(40) 第四節 學業成就與社會行為的關聯 進入國小一年級的學童進入了義務教育的階段,開始接受有固定 教材、課程的教育內容,透過教育的過程學習,而評量這些學習結果 的就是學童的學業成績。. 壹、學業成就與社會行為之關聯 一、學業成就的意義 王財印(2000)學業成就指學生在學校所獲得的知識與技能,透 過學習歷程而有持久性的行為結果。陳樹城(2002)指出學業成就是 學生在學校學習成果的具體表現,學業就是評量的重要指標,也常被 當做是評斷學生好壞的指標之一。李宜芸(2009)認為學業成就就是 指學童在學校內經由一定的教材、課程,學習過後獲得的知識與技能, 以學校考試成績或學習測驗所得到的分數做為代表。綜合以上,學業 成就就是透過教育,在學生學習後利用評量所得到的成績。 教育部於民國 101 年 5 月 7 日所發佈修訂的「國民小學及國民中 學學生成績評量準則」 ,該文件指出國民小學成績評量分為定期評量與 平時評量,定期評量一學期至多三次,而平時評量則是需求彈性調整。 故本研究所採取的學業成就兼顧定期評量與平時評量,使用國小一年 級學童上學期的智育成績作為代表。 二、學業成就與社會行為的關聯 從幼兒園進入國小,學業成就開始受到父母、同儕、學童本身所 關注。諸多文獻顯示,學業成就將影響社會能力的發展與社會行為的 表現。朱經明(1982)研究發現國中男生德智體群四育的學業成績與 同儕關係,呈現明顯的正相關。王柏壽(1989)研究國小學童同儕接. 29.

(41) 納的相關因素發現五育(德智體群美)成績與同儕接納度成正比,表 示五育成績越佳者,越受到同儕歡迎,反之,五育成績較差者,受到 同儕排斥。DeRosier 等人(1994)的研究結果指出學業成就是預測同 儕受歡迎程度的一項指標,學業成就越佳,越受同儕歡迎。可以推測, 學業成就較佳的學童,將受到同儕、教師、父母的鼓勵,對自己有較 多的自信心,樂意與同儕建立良好關係,並展現更多正向的社會行為。 Vandell 和 Hmbree(1994)的研究發現被同儕拒絕的兒童智商較差,且 學業成就的等級也比一般兒童低。Wentzel 和 Asher(1995)的研究發 現兒童的同儕關係與學業成就有關,其研究結果指出被拒絕組的兒童 比一般組兒童缺乏自信、較多依賴行為、不喜歡上學、學習上比較被 動,學業成就較差,所以同儕排斥他們,老師也不喜歡這類型的學生。 鄭婉妮(1996)的研究指出成績差、被拒絕的兒童會表現出許多負向 社會行為,例如不愛乾淨不衛生、上課搗蛋、常說髒話罵人、自大自 誇驕傲、自私自立不合群、愛亂開玩笑、外表不討喜。O’Neil 等人(1997) 利用同儕評量與路徑分析的方法,針對國小低年級的學童的學業成就 與人際關係的研究,發現在幼兒園時期有學習困難者,可預測其國小 的人際關係(被同儕拒絕) ,低學業成就與低同儕接納度有關,低學業 成就者容易表現較多行為問題,例如攻擊、過動、缺乏注意力、情緒 不穩定、干擾他人等負向社會行為。Somersalo 等人(2002)追蹤研究 小學二年級到小學六年級的的國小學童,了解班級氣氛、成績、行為 表現之關聯,發現從小二到小六學生成績與行為呈現顯著相關。張安 君(2009)使用國小學童同儕關係自陳量表與國小學童行為知覺量表 為研究工具,以高雄市國小六年級學童為研究對象,採用分層隨機叢 集取樣,研究顯示同儕關係與校園偏差行為有顯著相關。林兆偉(2014) 以高雄市高年級學童為對象,抽樣 50 所國民小學,採用自編問卷調查,. 30.

(42) 探討學童在同儕關係與偏差行為上之現況、差異及其相關情形,研究 發現學童之偏差行為,可透過其同儕關係來進行預測,同儕關係較差 者,表現較多偏差行為。劉東芝(2014)針對學習困的的高中生進行 研究,該生的學業成就低落,透過訪談與觀察,發現該生的學業成就 低落,明顯的引發了對自己自信不足(看到題目就開始退縮害怕) 、情 緒緊張低落、分心等行為。綜合以上文獻,發現學業成就成為一項評 斷學生是好是壞的指標,且國內外學者認為學業成就與社會行為有關 連,學業成就低落的學童,表現較多負向的社會行為,較不受同儕歡 迎,容易被同儕所拒絕或排斥。. 小結 探討國小一年級學童的學業成就與社會行為之關連,學業成就在 國小一年級中,最容易被觀察、標準最一致、同質性最高的就是每位 學童在校的成績,根據教育部頒佈的準則,學業成就又分為定時與平 時評量,故採納來自國小一年級學童上學期期末總成績為學業成就的 標準。 綜合本節文獻,發現學業成就是一項預測人際關係的指標,而學 業成就佳的學童能表現更多正向的社會行為,反之,學業成就低落者 表現較多負向社會行為,故將學業成就列為其中一項考量因素。. 第五節 性別與家庭社經地位與社會行為的關聯 壹、性別與社會行為的關聯 男生女生大不同,在社會行為中也是如此,不知是不是過去的刻. 31.

(43) 板印象僵化了男生處理人際關係的方式,還是女生天生就比較擅長人 際關係的處理呢?以下就國內外探討性別對社會行為之相關研究進行 歸納整理。 針對國中學生性別與社會行為的研究,Kurdek 和 Krile(1982)發 現國中女生在人際關係中,擁有較好的社交覺察能力,故較能表現更 多正向的社會行為,例如同理心,所以較受同儕的歡迎。Schiamberg (1988)認為女生較重視個人人際關係,在處理人際關係上採取較親 和的方式解決,因此一般女生的社會能力較男生佳,同儕關係也較好。 研究發現國中青少年同儕關係中,女生優於男生,因為女生表現出更 多利社會行為(邱招婷,2002;涂秀文,1999)。石培欣(2000)以同儕 關係問卷調查國中男女學生的同儕關係與性別之關聯,男女生的平均 分數有顯著差異,國中女生的同儕關係得分表現優於國中男生之得分, 因為女生花較多時間和精力處理同儕關係,而男生卻在同儕關係中較 女生更容易表現出負向的社會行為。林世欣(2000)利用「同儕關係量表」 請國中學生自評,以 Likert 四點量表來給分,量表內容包括「友誼」、 「社交焦慮」 、「模仿」三個層面,女生的整體自評及整體他評同儕關 係都比男生好,研究顯示女生的同儕關係高於男性,女性較男性表現 較少負向的社會行為。Cheng (2009)提到男生之外顯攻擊行為分數明顯 高於女生,外顯攻擊中約 95%為男生,攻擊行為的多寡能預測青少年 的同儕拒絕。 針對幼兒性別與社會行為的研究,Block(1983)的研究指出女生與 男生的社會行為表現會有所不同,例如男生比女生有更多攻擊行為、 男生也較女生容易表現不當的社會行為。吳承珊(2000)使用游淑芬 的兒童社會行為量表,對象為幼兒園大班幼兒,研究顯示女生的利社 會行為多於男生,而攻擊和分心行為則男生多於女生。林惠雅(2008). 32.

(44) 研究學齡前幼兒性別與社會能力之的關係,研究發現女生的社會能力 優於男生。 針對國小學童性別與社會行為的研究,顏秀真(2000)使用同儕評量 法探討性別與社會計量地位的關係,對象為國小一年級的學童,發現 女生比較容易被同儕提名為受歡迎者,男生容易被提名為被拒絕者, 且其研究指出男生比女生更容易表現反社會行為。林雯菁(2001)以 929 位國小四~六年級學童為對象,發現男生比較容易被歸為受歡迎及被 拒絕的地位,亦發現學小高年級的男生比女生更容易表現反社會行為, 女生的社交能力較男生佳。陳美芝(2005)、黃大峰(2006)和郭玉燕(2006) 皆以國小學童為研究對象。可發現針對國中學生性別與社會行為的研 究數量最多,其次為國小學童與幼兒,亦可發現以上研究結果均顯示 女生的利社會行為較男生為佳。 綜合以上文獻,可歸納出(一)男生較女生更容易表現出負向的 社會行為;(二)女生在處理人際關係時,表現較多正向的社會行為; (三)女生較擅長處理人際關係,擁有較好的社會能力。因此,可發 現性別是與社會行為相關的其一變項。. 貳、家庭社經地位與社會行為的關聯 家庭社經地位最直接影響的就是學童的物質生活,以下就國內外 探討家庭社經地位對社會行為的相關研究進行歸納整理。 針對國中學生家庭社經背景與社會行為的研究,簡茂發和朱經明 (1982)針對國中一、二年級的學生研究其同儕關係,研究結果顯示 家庭社經地位與同儕關係有顯著正相關,進而影響國中學童的社會行 為表現。Brown(1989)的研究指出國中學生的家庭社經地位、種族,. 33.

(45) 對其同儕關係是有所影響,社經地位低容易被同儕拒絕,落入拒絕組 的學童可能出現心理健康問題、低成就、暴力、輟學等行為問題。針 對幼兒家庭社經背景與社會行為的研究,鄒啟蓉 (2000)研究發展遲緩 的幼兒的社會行為表現,使用自編的學齡前兒童社會行為評量表,研 究結果發現低社經地位的幼兒,表現較多分心、過動的負向社會行為。 針對國小學童家庭社經背景與社會行為的研究,簡茂發(1983) 在探討 228 名國小四~六年級學童的同儕關係,研究發現家庭社經地 位對學童的同儕關係成正相關,表示家庭社經地位越高者,其學童同 儕關係更佳。王柏壽(1989)的研究針對國小學童使用同儕接納評定 量表、教師喜愛評定量表、兒童社交能力問卷,其研究發現由於家庭 社經地位的差異,學童的物質生活也不同,導致其價值觀念的差異, 低社經地位的學童因為物質生活較差,導致表現出退縮的行為。徐慶 娟(1996)以國小三、五年級學童為對象,以 Coie 和 Dodge(1988)的 社會計量法評量學童在班級中的同儕社會地位,其研究結果發現兒童 同儕地位與家庭社經地位有顯著差異,社經地位高的學童,受到同儕 歡迎,擁有較好的社會能力。羅瑞玉(1997)使用國小學生利社會行 為調查表,研究國小中高年級學童的利社會行表現,其研究結果發現 家庭社經地位中上的學童比社經地位中下的學童,表現較多的利社會 行為。Keiley 等人(2000)研究結果顯示,來自低社經地位的學童, 其負向社會行為明顯多於來自高社經地位的學童,家庭社經地位是可 預測未來問題行為(例如攻擊行為)的因素之一。蔡其螢(2004)探 討國小中年級學童的同儕關係,研究發現高社經地位的學童顯得較積 極自信、社交能力較佳、人際關係較好,故就受到同儕的歡迎。盧國 良、肖雄、姚慧(2013)根據其研究小學三年級與八年級偏遠地區的 學童,其家中經濟狀況幾乎都不佳,相較於非留守的學童(住在市區,. 34.

(46) 父母經濟程度較高)產生較多負向的社會行為(注意力不集中、不負 責任、蹺課翹課…) 。另外亦可發現家庭社經地位與社會行為的相關研 究,對象為國小學童的研究比對象為國中學童、幼兒的研究,數量明 顯較多。 綜合以上文獻,可歸納出(一)高社經地位的學童,擁有較好的 社會能力,亦擁有較好的人際關係; (二)低社經地位的學童較容易表 現負向的社會行為。可以發現家庭社經地位是影響學童人際關係與社 會行為表現的指標之一,故將家庭社經地位列為其中的一個變項加以 探討。. 小結 綜合本章諸多文獻資料,均顯示出眾多的因素皆有可能影響學童 的社會行為,除了第二章文獻探討中提及的三個變項(同儕社會地位、 小一體型、學業成就) ,亦要考量學童的個別差異,其背景因素(性別、 家庭社經地位)也是關鍵的一環,諸多的因素當中,哪些因素對學童 目前社會行為較有解釋力?本研究將以此五個變項,探究其與社會行 為之關聯性。. 35.

(47) 36.

(48) 第三章. 研究方法. 本章主要是說明研究過程中使用的研究方法與實施過程。第一節 說明本研究的研究架構;第二節描述研究對象的資料;第三節說明研 究的工具內容及信度、效度;第四節敘述研究的程序;第五節說明資 料處理的方法。. 第一節 研究架構 本研究探討受試兒童在幼兒園的同儕社會地位、目前身體質量指 數、學業成就,以及性別、社經地位與其社會行為表現的關聯,研究 架構如圖 3-1。 背景變項 性別(男/女). 幼兒園同儕社會地位. 家庭社經地位. 受歡迎、被拒絕. (中低/中高社經). 被忽視、受爭議、一般型. 體型. 社會行為 攻擊 退縮 遵守規範 合群合作 獨立 利社會. 過輕、正常、過重. 學業成就 中上、普通、中下. 圖 3-1 研究架構圖. 37.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support vector machine, ε-insensitive loss function, ε-smooth support vector regression, smoothing Newton algorithm..

Mathematical theories explain the relations among patterns; functions and maps, operators and morphisms bind one type of pattern to another to yield lasting

Key concepts :personal growth (family roles) , family relationship, family problems, social welfare system,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communication among family members,

Microphone and 600 ohm line conduits shall be mechanically and electrically connected to receptacle boxes and electrically grounded to the audio system ground point.. Lines in

• Many people travel for gaining respect from others and a satisfying social status because one with plenty of travel experience and knowledge of different countries is

The results revealed that (1) social context, self-perception, school engagement, and academic achievement were antecedents of dropping out; (2) students’ self-factor was a

The academic achievement of math of high-grade elementary school students is significant related to their SES and the self-concept in math, but is non-related to their

The meeting status analyzer use the sentence openers to extract and analyze the assertiveness and cooperativeness indexes for recognizing the group conflict status 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