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緒論

第四節 名詞釋義

茲將本研究所涉及的重要變項及相關名詞,分別界定其概念性或操作性定義 如下:

壹、國小資優生(elementary gifted students)

根據教育部「身心障礙及資賦優異學生鑑定標準」(2002)所稱一般智能優 異,係指在記憶、理解、分析、綜合、推理、評鑑等方面較同年齡具有卓越潛能 或傑出表現者。其鑑定標準如下:

一、智力或综合性向測驗得分在平均數正一點五個標準差或百分等級九十三 以上者。

二、專家學者、指導教師或家長觀察推薦,並檢附學習特質與表現等具體資 料者。

本研究所稱國小資優生係指經由鑑定而安置於資優班或資優資源班之一般 智能優異且就讀於中部地區之國小五年級學生。

貳、生涯發展(career development)

生涯發展是指個體之生涯概念發展、成熟狀況,其中包含生涯態度與生涯行 動兩個領域。

本研究所指生涯發展概念係根據蘇鈺婷(2002)所編製的「生涯發展量表」進 行試驗,包括 40 道題目,其中生涯態度分為生涯感受與生涯信念,生涯行動分 為生涯探索與生涯計畫,共四個量表,而各分量表得分之總和即為生涯發展量表 之得分狀況。依據受試者在生涯發展量表上之得分,分數愈高,其生涯發展概念 愈成熟。

参、家庭社經地位(Family SES)

本研究之家庭社經地位指數的計算,是以父母二人教育程度與職業的得分合 併算計。計算時,以二因子社會地位指數法(Two-factor index of social position),

將教育程度乘以 4,加上職業指數乘以 7,所得的分數為本研究的家庭社經地位 指數。

肆、人格特質(Personality Traits)

人格特質係指個體在其生活歷程中,對人、對事、對己以至於對整體環境適 應時所表現出的獨特個性。此一獨特個性乃是個體在其遺傳、環境、成熟、學習 等因素交互作用下表現於需求、動機、興趣、能力、性向、態度、氣質、價值觀 念、生活習慣以至於行動等多方面身心特質所組成(張春興,1985),又可分為 認知型式、內外控信念、自我概念與成就動機四個向度。

一、認知型式(cognitive style)

認知型式是指一個人從事認知活動時的特有風格,或個體蒐集與組織訊息的 方式(Witkin,1977),此能力可分為兩類:

(1)場地獨立(field-independence)

場地獨立的人有較清晰且分化的知覺功能,當個體審視事物時,能夠 以自己內在參照架構,撇開無關的線索,不受背景環境的影響,直接 注意到相關的刺激。 

(2)場地依賴(field-dependence)

場地依賴的人知覺功能較為籠統、不分化,其知覺較容易受到視覺場 地中無關線索的影響,不容易區分物體與背景之間的關係。

本研究是以學生在 Witkin、Oltman & Karp(1971)團體藏圖測驗(GEET)

中所得的分數,作為其場地獨立性的指標,得分在中數十四分以上者為場地獨 立;而場地依賴則是得分未滿中數十四分者屬之。

二、內外控信念(beliefs in locus of control)

內外控信念是指個人在日常生活中,對自己與周遭世界關係的看法,亦指個 人對事物成敗的看法和觀點。包含:

(1)內控(internal- control)

內控者將成敗歸於自己,所知覺到的增強作用是他自己行為的結果,

亦即他自己的能力、行為或努力所得來的結果。

(2)外控(external-control)

外控者將成功歸因於幸運,失敗歸因於他人,亦即認為行為之後所得 到的增強現象乃是運氣、機會或命運所造成的。

本研究是以學生在黃堅厚(1979)所改編的「兒童內外控傾向量表」中所得 之分數,作為其內外控信念傾向的指標,得分在中數二十六分以上者為內控者;

而得分未滿中數二十六分者屬於外控者。

三、自我概念(self-concept)

自我概念是指個人對自己的看法、態度與情感,是個人與其社會、文化、環 境交互作用的結果,而產生的自我感;亦即自己對自己外在形象、行為、能力及 內在思想、目標、態度、價值等特質,整體的知覺與評價,它能指引個人的生活 方向,影響個體的行為和期望。

本研究所指的自我概念是受試者在郭為藩(1972)編訂之「兒童自我態度問 卷」中所測得的分數,得分愈高,表示其自我概念愈高。共分為五項:(1)對自

己身體特質的態度,(2)對自己能力與成就的態度,(3)對自己人格特質的態度,

(4)對外界的接納態度,(5)對自己的價值系統與信念。

四、成就動機(achievement motive)

成就動機是指個人面對某一工作所產生的追求成功之動機傾向;亦即為一種 決定個人成就水準及努力程度的動力,這種心理動力通常會有不同的取向,包含 追求成功和避免失敗的傾向、工作取向和自我取向。

本研究之成就動機是以學生在郭生玉(1973)所編製之「成就動機問卷」中 所得的分數表示之,得分愈高者,表示其成就動機愈高。

伍、父母教養方式(parenting style)

父母教養方式是指父母將其本身的價值觀、興趣及信念等傳遞給子女,包括 態度及方式兩方面,態度係指父母在訓練小孩時所持的認知、情緒及行為意圖;

方式則是指父母對子女之行為表現所反映出來的態度與作法。

本研究之父母教養方式是由簡茂發、吳金香(1978)所編製的「父親教養方 式問卷」與「母親教養方式問卷」測量而得。父母教養方式各分成「關懷」與「權 威」兩類,合併父母的「關懷」與「權威」兩項分數為「總關懷」與「總權威」,

最後計算全部受試者的平均數與標準差,以平均數為基點,劃分成高低組,再依 兩項分數高低分成「高關懷、高權威」、「高權威、低關懷」、「低權威、高關懷」、

「低權威、低關懷」四種父母教養方式類型。

陸、教師教學行為(teacher’s teaching behavior)

教師教學行為是指教師在教學活動中所呈現的表現。

本研究之教師教學行為係指受試者在蔡淑玲(2002)所編「學生對教師教學 行為知覺量表」各分量表的得分。全量表包括直接影響行為(講解、懲罰、權威)

與間接影響行為(接納感受、獎勵、接受想法、問問題、熱忱)兩層面。各層面 的得分愈高,表示其知覺到教師教學行為的程度愈大。

柒、同儕關係( peer relationship

同儕關係即同儕人際關係(peer relationship),又稱為「社會關係」或「友伴 關係」等,亦指個人和同輩之間所產生的交互關係(馬藹屏,1987、顏裕峰,1992)。

本研究之國小資優生同儕關係是以受試者在「同儕關係問卷」(羅品欣,2004)

中所得的分數為指標。全量表包含正向關係(合作、遊戲、信任、親密)與負向 關係(支配、衝突、競爭、敵意)兩個層面,共包含八個分量表。若受試者在「正 向關係」的得分越高,表示其與同儕的互動相處越好;將受試者在「負向關係」

中,各分量表的得分予以反向計分後,得分愈高者,表示其同儕關係愈佳。再將

「正向關係」與「負向關係」分數相加總,即可得同儕互動關係總量表的分數。

若受試者在總量表的得分越高,表示其整體同儕互動的情形越良好。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