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吳徽語小稱的共同徵性

第四章 吳徽語小稱系統的比較

4.1 吳徽語小稱的共同徵性

「兒」中古止攝開口三等支韻日母字,在早期應該是個鼻音聲母字。馬希寧

(1997:237)曾比較過吳方言和徽州方言的小稱系統。她發現六個共通點:

(一)「兒」都是唸鼻音;例如遂昌[ie]、處衢片開化話[i]、雲和[¯i]、

蘭溪[]、溫州片[N]等形式換句話說,我們可以說小稱來源於附加性的獨立音 節,從發生學的角度來看,該形態的標志來源於附加性的獨立音節,而非由本音 節內部的曲折變化所構成。

(二)「兒」的發音因為強調聲母的關係,使今天多數的「兒」只剩下鼻音 聲母自成音節;例如說太湖片的餘杭話[n][]。

(三)「兒」作為後綴時是一個獨立的音節,對前面的詞幹不構成影響;就 是本文的音節型小稱類型。

(四)隨著兒綴和詞幹的關係日趨緊密,兩者最終結合為一個音節。但初期 結合時尚有分開的痕跡可循,例如詞幹的元音需要加長;例如:婺州片的磐安話 詩兒iin

445

、徽語岩寺話瓢兒pin

44

(五)成為了韻尾的兒綴(鼻尾型)為了要陽聲韻有適當的區別,有時會影 響元音的舌位,常見是兒化韻元音的發音部位變得較高;有時則會發展出一套與 連讀變調規則不同的變調規律,通常是高平調和升調。

(六)由於陽聲韻的變化相當劇烈,有的鼻尾型或鼻化型小稱又具有相同的 語音條件,於是便一起加入丟失的行列,只剩下變了型的元音或變調作為殘存形 式,也就是說,吳、徽方言小稱的類型、演化的模式與途徑都沒有太大的差異。

另外,本文還可以發現吳徽語共同存在著許多混合型小稱-變調兼音節/鼻 尾/鼻化型。這代表著小稱調在吳徽語為表小稱的共同徵性。

當一個方言發展出小稱調的時候,小稱調就只是該方言小稱形式的一個組成 元素,同時會常與其他表小稱的手段,例如與兒綴、鼻尾或鼻化等共存以起小稱

加鼻尾、鼻化的同時產生小稱變調,小稱調與音節、鼻尾或鼻化手段共存並用,

績溪 n

44

+ 岩寺 n

祈門 -n 213

屯溪 -n + 大多數讀作[24](=陽

上單字調),個別讀作 [55](陰去單字調)。

休寧 -n +

歙縣 n

44

+ 313

壽昌 +

婺源 +

淳安 +

通過上表的比較可見,小稱是南部吳語的普遍現象。事實上,緊鄰南部吳語 的台州片和徽語

婺源淳安除外

裏,也同樣普遍地存在著小稱現象。也可以說,小稱現 象分佈在吳語台州片、處衢片、甌江片、婺州片以及徽語績歙片、休黟片、嚴州 片的絕大部分地區,只有位於西部的浦城、婺源、淳安等極少數幾個縣市未發現 有小稱現象。

從各類型的分佈地域來看:

(1)兒綴型主要分佈在衢州、上饒、麗水、溫州以及金華市的蘭溪。

(2)鼻尾型主要分佈在金華市和麗水地區的南部。

(3)鼻化型在各地都有分佈,但宏觀上來看數量較少。

(4)變調型分佈在金華、衢州、麗水、溫州四地市,在上饒地區和常山、

遂昌沒有發現變調型。

(5)混合型的分佈跟變調型基本一樣。換句話說,上饒地區和常山、遂昌 基本上只有兒綴型,龍遊、永康、洞頭(據新編《洞頭縣誌》裏非常簡略的介紹,

具體情況未詳)只有變調型,其餘地區各種類型都有。

總的來說,上饒、衢州以及遂昌、永康、洞頭等方言,通常一個地點只有一 兩種類型,如玉山、常山、遂昌只有兒綴型,龍遊、永康、洞頭只有變調型。而 同一個方言裏同時存在多種類型的小稱。例如慶元方言就顯得豐富許多、能產力 強,不但有單純的鼻尾型、鼻化型、變調型小稱,而且還有兒綴/變調、鼻尾/

+兒綴/鼻化/變調等多種混合型小稱形式。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