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慶元方言的小稱音變

第二章 慶元方言的小稱

2.3 慶元方言的小稱音變

上文提到慶元方言小稱在語音類型上共可歸納為:音節型、鼻尾型、鼻化型、

變調型和混合型五種類型。下面就來解釋這五種類型的構詞形式和語音演變。先 就構詞形式:

2.3.1兒綴階段:音節型小稱,構詞形式以原詞幹+小稱詞綴/小稱變調 竹兒 /diµ/

5

ie-i

11-55

老鼠兒 lÅ

221-33

t˛Hie

33

ie-i

11-55

猢猻兒 kHuF

33

˛yE‚

334-33

ie-i

11-55

2.3.2鼻音尾階段:鼻化型小稱,構詞形式為以原詞幹帶上鼻音尾/小稱變調 2.3.2(1)陰聲韻>韻尾發生變化→陽聲韻/小稱變調

黃豆 ç‚

52

ti-tioN

31-55

黃豆 門披 m

52

pi-p

52-55

門雨披 水痘 y

33

ti-tio

31-55

痘疹

2.3.2(2)入聲韻>輔音韻尾脫落/帶鼻音尾/小稱變調

手 t˛i/-t˛ieN

5-55

t˛Hye

33

獨臂 披髮 pHi

334-33

f´µ/-f´N

5-55

瀏海兒 蚶殼 xa

33

ku-ko

5-55

蚌殼

2.3.3鼻音化階段:鼻化型小稱,語音形式以單詞帶鼻化韻 2.3.3(1)陰聲韻>鼻化元音

No-Nç‚

52-55

嫩芽 魚 -a

11-55

線車 i

11

ti-ti

334-55

紡車 2.3.3(2)陽聲韻>鼻化元音

劃泳 o

52

y´N-iç‚

31-55

游泳 鉆泳兒 tsa‚

11

y´N-iç‚

31-55

潛水

2.3.3(3)入聲韻>輔音韻尾脫落,元音發生變化→鼻化元音 索兒 so/細繩子

糖粒 tç‚

52

lF/-la‚

34-55

塊糖

討飯客 tHF

33

fA‚

31-33

kHA/-kHa‚

5-55

乞丐 客婆 kHA/-kHa‚

5-55

po

52

女的乞丐

2.3.4變調型:語音形式以主要元音不變,單純以小稱變調 洋芋 iA‚

52

ye

31-55

馬鈴薯

衣裳袋兒 i

334-221

i

52

tai

31-55

口袋

toN

31-55

小洞

雨毛噴 ye

221

52

pH´N

11-55

毛毛雨

kHa‚

334-55

小水溝

2.3.5混合型

兒綴/鼻化/變調:雨兒

ye

221

ie-iE‚

11-55

小雨 變調/音節/變調:鳥兒兒 /diÅ‚

221-33

ie-iE‚

11-55

小鳥 變調/鼻尾/變調:梁兒豆兒

liA‚

52-55

tiµ-tioN

31-55

四季豆

鼻尾/變調/鼻化/變調:一枚兒魚兒 i/

5

mai-maiN

52-55

NF-Na‚

11-55

一條魚 鼻化/變調/鼻尾/變調:

NF-Na‚

11-55

toN

31-55

m ai-maiN

221-55

鼻化/變調/音節/變調:兔兒 tHF-tHa‚

33-55

ie-iE‚

11-55

小兔子

角落兒 ko0 lo212-35 N0~角壟 ko0loN-35 息娜兒 sei0na35N0~息暖 sei0naN35

使女

軒耳朵兒 ˛i33-42N0to0N0~軒耳棟 ˛i33-42N0toN0

廂房的耳房

可見兒字以[N]鼻音尾直接附加在前一個音節末尾。

慶元方言小稱韻母歸併後共有 21 個:、、→a,ie→i,u、uai、u

→ua,ye、ye→y,、→,i、i→i,u、u→u,→,i→i,o、、

o→;o、io、i、io→i,i、→,i→ie,y→yi,→,i→i,

u→u,ie、y→y,、u→o,i、i→io,ai→ai。

其中,鼻尾型小稱韻有來自於陰聲韻的[i]、[ai]、[y]、[]、[i],陽聲 韻的[]、[ie]、[]、[i]、[u]、[y]、[io],入聲韻的[i]、[u]、

[ie]、[]、[i]、[u]、[y]、[i]。鼻化型小稱有來自於陰聲韻 的[]、[i]、[o]、[io]、[]、[ie]、[u]、[ye]、[uai]、[]、[i],陽聲韻 的[a]、[i]、[ua]、[y]、[]、[i]、[u]、[]、[i],入聲韻的[]、[o]、

[io]、[]、[u]、[ye]。其中,慶元方言小稱中的鼻尾韻有一部分失去鼻 尾,轉爲鼻化韻了。例如:劃泳 o

52

y´N-iç‚

31-55

游泳、鉆泳 tsa‚

11

y´N-iç‚

31-55

潛水。所以,整個趨勢看起來會走向鼻化型小稱。

然而在南部吳語中,鼻化韻的進一步發展則是丟失鼻化成分,變爲純粹的母 音韻母。鼻化型小稱韻也表現出了同樣的趨勢。例如金華方言,韻母爲[、iN、

u、y、iu、i´/]的音節,小稱時按規律應該變爲鼻化韻[、u、y、iu],但其中有 少數可以又讀作不鼻化韻母,例如:

兩齒兒 liAN535-53 tsH-)535-55~兩齒 liAN535-53tsH535-55 有兩個鐵齒的鋤頭 姊姊兒 tsi535-53tsi-i)535-55~姊姊 tsi535-53tsi535-55 姐姐

嬸兒嬸兒 ˛iN-i)535-53˛iN-i)535-55~嬸嬸兒 ˛iN-i535-53˛iN-i535-55嬸子 鴣鴣兒 ku535-53ku-u)535-334~鴣鴣 ku535-53 ku535-334 鵓鴣 語兒ny-y)535-14~語 ny535-14 謎語

布紐兒 pu55-33niu-iu)535-14~布紐 pu55-33niu535-14 布扣兒 麻雀兒 mFa313-33tsi´/-i)4-55~麻雀 mFa313-33tsi´/-i4-55

在「嬸嬸

」、「麻雀兒」兩個例子裏,本韻[iN]、[i´/],在小稱時都讀成了[],

這個[i]顯然是從原來的鼻化韻[]演變而來的。由此可以斷定,金華方言非鼻化 的小稱形式是鼻化型丟失鼻化成分的結果。

(三)第三階段為變調型小稱。

當小稱形式在韻母上的最後一點痕迹──鼻化成分也消失了的時候,小稱的

所以,小稱音是以本音爲主體,或者由本音和「兒」字經由合音方式而組成 的。在調值上,本音原先和「兒」字連讀時的那個調值自然最容易被沿用下來成 爲小稱音節的調值,如果這個調值跟它的單字調不同的話,這個調值就成爲一個 小稱調,也就如同湯溪的[113]或慶元的[55]調。那麼小稱調是產生於何時呢?

本文認同曹志耘先生說法:小稱調應産生於鼻尾型階段,除了剛才所舉的湯 溪方言的例證以外,還可以從其他方面進一步證明。我們看到,在南部吳語中,

凡是有小稱調的方言一般都有鼻尾型或鼻化型(鼻化型是鼻尾型的進一步發展)

的小稱形式,同時,只有兒綴型沒有鼻尾型、鼻化型的方言一般都沒有小稱調。

也就是說,南部吳語的小稱調基本上是跟鼻尾型、鼻化型相伴隨的現象。因此,

我們認爲南部吳語的小稱調是在兒綴向鼻尾轉化以後才産生的。當然,也有個別 方言(如永康話)只有小稱調沒有鼻尾型、鼻化型,如上文所述(參看金華方言

「兩齒

~兩齒」等例),這可以看作是小稱形式中的鼻尾、鼻化消失而造成的結 果。

那麼兒綴階段爲什麽不能産生出小稱調呢?這一方面是因爲兒綴尚處於小 稱的萌芽、起源時期,「兒」仍屬實詞意義,這把「兒」的變調限定在了語音變 調的框架之內。另一方面,即使兒綴進一步虛化,最終成爲小稱的「標誌」,但 它畢竟還保留著獨立的音節,這個獨立的音節是完全可以獨自承擔小稱的「標誌」

作用,沒有必要再附加上小稱調。

總而言之,在慶元方言裏兒綴詞的「兒」起初應是指「動物幼仔」的意思,

接著從「動物幼仔」逐漸擴展到其他「小」的事物,後來發展成泛指「指小」的 詞尾。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