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回顧

2.5 吸附理論

吸附機制是一般常見之結合、分離程序,其廣泛運用於環境工程理 論之使用。其中主要可以分為物理吸附、化學吸附、交換吸附,以下將 分別進行介紹。

2.5.1 吸附之種類

(1) 物理吸附:主要原理為吸附劑表面與吸附質之間的凡得瓦爾力 (Vander Waals force) 作用所造成的吸附現象,也可以解釋為帶有相反電 荷的離子,利用靜電力被吸引於固相表面固定。其中因為兩者間吸引力 較小,具有很高的吸附速率且很快可達吸附平衡。此吸附機制另有一項 特性,即其吸附具有可逆性,當引力變小時就容易發生脫附反應。一般 而言,物理吸附機制屬於多層吸附,當溫度降低時,有利於物理吸附機 制進行。

(2) 化學吸附:主要原理為吸附質與固體表面因吸引力作用,所產生分子 軌域的重疊,進而形成化學鍵結 (Chemical bounds) ,其作用力遠大於物 理吸附之凡得瓦爾力,其是屬於一種強的吸引力,並具有反應速率慢,

且隨溫度增加,反應亦有速率有提升之情形。此外,進行脫附反應時,

吸附質的化學性質常會改變,吸附質不易脫附,反應較不具可逆性,屬 於單層吸附。

以上兩種吸附機制可以透過活化能來進行判定,當吸附熱小 (≦ 10 Kcal/mole),則屬於物理吸附,反之,當吸附熱較大時 (≧ 10 Kcal/mole),

則屬於化學吸附。兩者相互比較如表2.9 所示:

表2.9 物理、化學吸附之比較

物理吸附 化學吸附

吸附力 凡得瓦爾力 與原子價力相同

吸附熱 10 Kcal/mole 以下 10~100 Kcal/mole

選擇性 無(在低溫下均可) 有選擇性

吸附速度 很快(無法測定) 通常不太快

吸附層 多分子層吸附 單分子層吸附

定溫吸附量 溫度增加而減低 溫度增加而增加

可逆性 容易脫附 不易脫附

(3) 交換性吸附:通常指的是吸附質和吸附劑表面相互具有帶電吸引力所 形成之吸附作用,像是離子交換就是屬於此類型,因此物質若具有較高 之價數及較小尺寸時,其靜電引力較大,吸附利益相對較強 (葉, 2008)。

2.5.2 等溫吸附模式

等溫吸附方程式 (adsorption isotherm) 是指吸附反應中,吸附後之平 衡濃度和被吸附劑質量間的吸附關係,其中等溫 (isotherm) 意指反應中 是在相同溫度下所進行。四種常見的等溫吸附方程式為線性 Linear、

Langmuir、Freundlich 及 BET 方程式,至於何者較適用則需視狀況而 定,像是物質的特性、濃度、被吸附質的特性、吸附劑的種類、流體的 種類及環境因素等,皆會影響線性結果。

等溫吸附平衡關係為一定量描述等溫吸附之行為,表示流體相與吸 附相固體粒子間所能達成之平衡關係。以吸附相的吸附量 (qe) 對水相中

方程式等溫吸附模式來推估其飽和吸附量。

Langmuir equation:

(2) Freundlich 等溫吸附

Freundlich 於 1907 年依據等溫平衡實驗結果,推導出之經驗公式,

與 Langmuir 方程式不同的是,Freundlich 方程式在低濃度時並不成直 線。其方程式 (蕭和傅, 2004 ):

Freundlich equation:

q

e

K

f

C

en

1

= (3.3)

其中,Ce = 吸附質平衡濃度 (mg/L);qe = 吸附劑平衡吸附量 (mg/g);1/n =吸附常數;n 為常數;Kf =常數。

將式 (3.3) 取對數得方程式:

e f Ce K n

q 1ln

ln

ln = + (3.4)

當吸附行為符合 Freundlich 等溫吸附模式時,利用 lnqe 與 lnCe 作 圖,由得到的直線截距與斜率可求常數 K 與 n。(其中 n>1 為利於吸附,

n=1 直線吸附,n<1 不利吸附)。

等溫吸附曲線可用來提供:(1) 瞭解吸附質之吸附特性。(2) 獲得平 衡吸附量,進而推估吸附劑之使用量。(3) 改變吸附質濃度藉以獲得相對 應之吸附量,以探討吸附質濃度對吸附效能之影響。

(3) BET 等溫吸附

B.E.T.等溫吸附模式假設吸附劑表面為多層吸附現象,此方程式與

位置的吸附並不影響鄰近位置的吸附效應。此外,亦假設吸附熱控制第 一層之吸附;而吸附質之凝結熱則控制其他層之吸附。

B.E.T equation:

[ C C

s

] [ ( B ) C C

s

]

C q Bq

/ 1 1

/ 1

0

+

= (3.5)

其中,C = 平衡吸附濃度 (mg/L);Cs =吸附質在吸附溫度 T 時的飽 和蒸氣濃度 (mg/L);q:平衡吸附濃度下之吸附量;q 0:單層飽合吸附 容量;B:常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