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三節 品德教育相關研究之探討

品德教育相關研究在國內方面早就開始,但自從教育部在 2004 年 2 月召開

「品格及道德教育工作小組」,並公布「品德教育促進方案」之後,陸續有以品 格、道德或品德教育為主題進行探討,諸如:《臺灣教育》(625 期,2004)、《教 育研究月刊》(120 期,2004)、《學生輔導》(92 期,2004)、《南投文教》(22 期,

2005)、《國教天地》(159 期,2005)、《當代教育研究》(13 卷 3 期,2005)、《課 程與教學》(9 卷 2 期,2006)、《教育資料與研究》(75 期,2007)、《教育研究月 刊》(159 期,2007)、《學生輔導》(107 期,2009)、《臺灣教育》(655 期,2009) 等國內教育學術及實務期刊上探討品德教育議題 (簡成熙,2007)。近幾年來,

品德教育儼然成為社會及教育當局關注的重點,研究者將針對品德教育推行現況 認知與實施效能相關主題之論文進行探討,分析整理臚列如下:

壹、品德教育推行現況之分析

在品德教育推行現況與實施成效方面,大部分研究論文以量化之問卷調查法 為主,少數研究以質性為主,如林素芬(2006)「國小中年級學生品格教育課程實 施成效之研究」,探討品格教育課程對國小中年級學生之實施成效,了解學生接 受品格教育課程後,其行為改變情形及生活態度與觀念之影響。而在以量化研究 方面,則以問卷調查法為主,搭配訪談法、德懷術及文件分析法為輔,進行品德 教育的研究分析,在品德教育實施現況或認知相關研究有(林巧鵑,2005;呂敏 華,2005;劉楚凰,2005;邱金治,2006;陳秀敏,2006;蔡佩珊,2006;羅道 勳,2007;鄭春女,2008;林宏宗,2008;呂炎玲,2008;劉佳惠,2009;張效 齊,2009;林欣毅,2009)十三篇;而以實施效能相關研究內含品德現況有(吳寶 珍,2004;洪紫原,2004;李盈慧,2005;謝佳雯,2007)四篇。本研究將針對 問卷調查法為主進行分析,綜合統整茲以下表 2-4。

表 2-4 品德教育現況與成效調查統整表

灣各縣市,以台灣本島西部縣市為主,其中台北、台中、高雄三大都會區最多,

表 2-5(續)

研究者 研究時間 研究題目 研究區域

張效齊 (2009) 中部四縣市品德教育促進方案實施之研 究

彰化縣、台中 縣、台中市、

南投縣 林欣毅 (2009) 國小教師對品德教育之認知與執行效能

感研究

臺北縣

資料來源:研究者整理 二、研究對象

由於品德教育需從小培養,因此以學校和家庭為主,所以不論是量化或質性 研究大都以國中小學教師、學生或家長做為研究對象。本研究以品德教育現況調 查為主,其中以國小教師為研究對象(洪紫原,2004;林巧鵑,2005;劉楚凰,

2005;蔡佩珊,2006;羅道勳,2007;呂炎玲,2008;林宏宗,2008;劉佳惠,

2009;張效齊,2009;林欣毅,2009)十篇,以國中教師做為研究對象(吳寶珍,

2004;陳秀敏,2006;鄭春女,2008)三篇,以國小教師與家長為研究對象(呂敏 華,2005;邱金治,2006)兩篇,以國中教師與學生為研究對象(謝佳雯,2007) 一篇,或以國中學生為研究對象(李盈慧,2005)一篇。茲以下表 2-6,綜合統整 分析。

表 2-6 國內品德教育相關研究─研究對象統整表

研究者 階 段 別 對 象

國中 國小 教師 學生 家長

洪紫原 * *

吳寶珍 * *

林巧鵑 * *

呂敏華 * * *

劉楚凰 * *

李盈慧 * *

邱金治 * * *

陳秀敏 * *

蔡佩珊 * *

羅道勳 * *

表 2-6(續)

研究者 階 段 別 對 象

國中 國小 教師 學生 家長

謝佳雯 * * *

鄭春女 * *

呂炎玲 * *

林宏宗 * *

劉佳惠 * *

張效齊 * *

林欣毅 * *

資料來源:研究者整理 *代表研究階段別或對象 三、背景變項

從上述論文的研究中,研究者根據其研究結果,在背景變項分為個人和學校 兩方面。

(一)個人背景變項

引用個人背景為研究變項之研究,多數研究結果皆顯示,不同背景變項中 之性別、年齡、服務年資、教育程度、擔任職務對於品德教育推動,各層面上的 表現有顯著的差異。茲以下表 2-7,綜合統整分析。

表 2-7 背景變項─個人變項顯著統整表

研究者 性別 年齡 服務年資 教育程度 擔任職務 林巧鵑

洪紫原 * * * *

吳寶珍 * * * *

呂敏華 *

劉楚凰 * * *

李盈慧 *

邱金治 * * * * *

陳秀敏 * * * * *

蔡佩珊 * * *

羅道勳 * * *

謝佳雯 * * * *

鄭春女 * * * *

呂炎玲 * * *

表 2-7(續)

研究者 性別 年齡 服務年資 教育程度 擔任職務

林宏宗 * *

劉佳惠 * * *

張效齊 * * * *

林欣毅 * * *

資料來源:研究者整理 *代表顯著

(二)學校背景變項

引用學校背景為研究變項之研究,多數研究結果皆顯示,不同學校背景變項 中之學校區域、學校規模,對於品德教育實施的表現有顯著差異。玆以下表 2-8,

綜合統整分析。

表 2-8 背景變項─學校變項顯著統整表

研究者 學校區域 學校規模

林巧鵑 * *

洪紫原 * *

吳寶珍 *

呂敏華

劉楚凰 * *

李盈慧 *

邱金治

陳秀敏 * *

蔡佩珊 *

羅道勳 * *

謝佳雯 *

鄭春女 呂炎玲

林宏宗 *

劉佳惠 *

張效齊 * *

林欣毅 * *

資料來源:研究者整理 *代表顯著

綜合歸納其研究結果整理分為「研究區域」、「研究樣本」、「背景變項」三方 面探討:

研究區域方面,教育部「品德促進方案」政策推動多年,針對各縣市政府推 行品德教育現況調查,有許多相關研究,獨漏離島澎湖地區,完全沒有相關資料 可依循,因此引起研究者想探討的動機。

研究樣本方面,首先在研究對象上,依據上述研究整理以教師為最多、學生 次之、家長最少,本研究仍然以教師為對象,原因為教師是學校品德教育的執行 者,其對與品德內涵的認知與態度攸關結果之成敗;其次樣本數上,採取全面調 查方式,讓每位教師都有表達自己意見或想法的機會,並藉由此研究讓身為教師 的研究者有所瞭解或改進之處。

背景變項方面,由表 2-7 和表 2-8 可知,性別、年齡、服務年資、教育程度、

擔任職務、學校區域、學校規模此七個背景變項對於品德教育相關研究之探討值 得注意,本研究個人變項中採用性別、年齡、服務年資、教育程度、擔任職務;

學校變項中只採用學校區域,因在學校規模變項上,澎湖地區 6 班以下的學校佔 全部學校的 73.13%(教育部統計處,2009),故不納入本研究之變項內容。另外將 相關議題進修納入本研究的背景變項,以作為調查問卷之設計。此外,因本變項 目前因尚無相關文獻研究提出論述,以供佐證說明,增列本變項之目的是研究者 針對本研究之理論架構所設計,主要想從瞭解教師所具備品德教育的認知程度,

是否會造成澎湖縣教師對推動品德教育實施情形調查結果之差異性。

貳、品德教育實施困境及因應策略之探討

品德教育實施多年以來,雖然教育單位積極推動,但缺乏周全的規畫與相互 配合,其成效無法發揮到最大。以下將針對相關品德教育研究文獻,實施時所面 對的問題,以及所提出的因應策略進行探討。

一、實施困境

目前台彎所面臨品德教育問題不外乎沒有合適實施的時間、沒有合適的教

材、缺乏專業師資及家長配合度低、社會配合等問題。林巧鵑(2005)調查台北市 國民小學品格教育實施現況發現,在學校方面:教學時數不足、未有明確品格教 育實施及學生學習成效之評鑑指標、未有正式之品格教育課程規劃與主導單位、

教師參與相關研習意願偏低、無法有效結合家長與社區資源;家庭方面:家長管 教觀念與態度無法與學校配合且過度寵溺孩子,家庭功能式微與弱勢家庭之功能 失調,無法擔負家庭之教養責任;在社會方面:社會風氣敗壞與價值偏差、政治 人物的錯誤示範、傳播媒體的負面報導。

劉楚凰(2005)研究指出品德教育實施困境為相關研習不足、各領域課程品德 教育內容不足、學校及家長以學生學業成就及比賽為主、品德教育較不受重視、

缺乏實施品德教育之法定時間、學生輔導與管教之爭議、及社會風氣的影響等。

謝佳雯(2007)研究結果發現,教師認為在實施品格教育的困境包括「政策具 體目標不明確」、「教學未設單科」、「教學實施時數明顯不足」、「評鑑指標難以客 觀」、「學校相關活動容易使學生模糊焦點」、「升學掛帥影響」、「少子化現象影 響」、「師資培育機構之專業課程設計不足」、「社區居民認知不足導致難以配合」

及「社會政治人物的錯誤示範」。其中又以「社會政治人物的錯誤示範」與「少 子化現象影響」,是教師認為是實施品格教育時面臨最大的困境。

羅道勳(2007)研究指出實施品德教育的困境分為教師、學校兩方面,教師方 面問題:個人價值觀不同、相關專業知能不足、不暸解品德教育的實施及內涵、

不瞭解學生的起點行為;而學校方面問題:社區家長對於品德教育的內涵沒有清 楚的認識、大眾傳播媒體的反品格教育、學校社區家長對於品德教育不支持、教 師對品德教育的素養不足。

鄭春女(2008)研究結果指出實施品德教育的困境分為三方面,社會方面:政 治人物的錯誤示範,對於品德教育有負面影響;家庭方面:教師認為實施品德教 育時在最大的困境是來自家庭功能的不彰。因為學生的品德發展實際上深受家庭 的結構、家庭的價值、父母教養的態度、父母的互動型態等影響;學校方面:品 德教育教學最大的困境來自缺乏教師的注意力與專業配合,因為無法確保所有教

師在他們的科目教學之外,能夠充分注意到該學習領域的品德層面;即使教師注 意到領域的品德層面,由於品德教育本身包含認知、情意、技能三方面的培養,

其教與學需要專門知識和方法,如何確保教師在班級教學中能夠妥善處理各種品 德議題。

劉佳惠(2009)研究結果指出,在社會因素主要係受大眾媒體的不良示範、社 會風氣的敗壞,以及社會對品格教育的不重視等;而在學校因素方面,因品格教 育課程時間不易安排、家長對品格教育的內涵沒有清晰認知。

綜合上述研究,目前國民中小學品德教育面臨的問題,分為社會環境、學校 層面與家庭層面。社會環境層面問題:社會風氣敗壞與價值偏差(林巧鵑,2005;

劉楚凰 2005;劉佳惠,2009)、政治人物的錯誤示範(林巧鵑,2005;劉楚凰,2005;

劉楚凰 2005;劉佳惠,2009)、政治人物的錯誤示範(林巧鵑,2005;劉楚凰,2005;

相關文件